時空走私1859第三二一章 這真不是我們干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二一章 這真不是我們干的

第三二一章 這真不是我們干的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25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正文

作者:莊不易分類:更新時間:2015052422:59

1863年9月26日,時隔去年的九二六事件正好一周年的時候,在美利堅聯盟國的新奧爾良港,再次爆發了一起震驚世界的大事件。∷四∷五∷中∷文

在這起事件中,一共有四艘船在新奧爾良港的停泊位置上被炸,這四艘船分別是英國的一級戰列艦奮戰號,法國的三級戰列艦勇氣號,聯盟國的一艘武裝鐵甲艦南卡萊羅那號,還有中國的一艘武裝補給艦慈溪號。

除了聯盟國的南卡萊羅那號沒有被完全炸沉,只是被炸傷擱淺外,英國、法國還有中國的戰艦都被炸沉在新奧爾良港附近的停泊點。

在炸沉的戰艦中,受創最嚴重的無疑是奮戰號,奮戰號不但被完全炸成三段,人員損失也高達兩百多人,尤其讓人吃驚的是,其中英國遠征艦隊司令官霍華德中將,也在這次爆炸中罹難,據說他是在棄艦途中突然遭遇第四次爆炸,結果當場身亡。

法國人的損失也不小,勇氣號是一艘服役不過六年,且加裝了鐵甲與蒸汽機的鐵甲戰列艦,是目前這支法國遠征軍中威力最強的一艘軍艦,所以這一次的炸沉,對法國人造成的打擊也不小。

至于傷亡,法國人一共傷亡了一百多人,遇難的人員名單中,還有勇氣號的艦長,阿爾貝少將。

只有中國人的人員損失最小,因為當他的慈溪號上面并沒有多少人,大家都去參加夜市了。留守船舶的人不多,所以一共制造成了十六人的傷亡,且全都只是受了輕傷。沒有一人重傷或者死亡。

幸運的是,兇手在行兇之后,很快就被反應迅速的中國憲兵與聯盟國警察聯手破獲,經過對抓獲的嫌犯“嚴刑拷打”之后,終于撬開了對方的嘴巴,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經過審訊,造成這次慘案的兇手是美利堅聯盟國的人。他們原本是美利堅合眾國的海軍,還是當初占領新奧爾良港的那批人。

后來。中國人奪取了新奧爾良港之后,這些原先隸屬于合眾國的幸存海軍官兵就潛伏了起來,然后時刻尋找機會復仇。

他們大多數都是軍需官或者補給官,所以事先藏匿了大量的軍火在新奧爾良港。然后呢,他們找了幾個當地人配合,利用靠岸的船舶進行補給的機會,把炸藥混進補給物資中,偷偷運送到了英國人,法國人,中國人還有聯盟**隊的船上。

至于他們怎么躲過偵查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這個時代的補給物資大都是用木桶盛裝。所以他們制作了大量的雙層木桶,在木桶的夾層里放入炸..藥,這樣就可以躲過偵察了。

由于炸..藥都是黑.火..藥。所以單純一兩個木桶是不管用的,因此他們制作了大量的夾層木桶,然后一點一點的混進去。

實際上,由于夾層的空間很小,就算運進去幾個,估計效果也不大。因此他們原本的目的,只是為了制造混亂。

但到了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人發現,英國人、法國人、聯盟國還有中國人都開始放松了警惕,對當地碼頭工人的審查不再嚴格,反倒成了例行公事,這讓這些充當碼頭工人的間諜擁有了更大膽的想法。

這些合眾國的間諜偷偷用金錢買通了英國人法國人還有聯盟國人的水手,從而把運送補給的事情直接外包給當地的碼頭工人,這讓他們可以順利的把更大量的火藥,直接堂而皇之的充當食品與飲水運了進去。

再后來,他們運進去大量炸藥之后,就在9月26日的晚上,派遣死士偷偷潛入這四艘選好的目標船,然后在同一個時間里,一起點燃火藥,引爆了提前偷偷運進去的火藥。

事情的真相被查出來后,大家都目瞪口呆,是在想不到合眾國居然能想到這個辦法,這簡直就是海軍版的木馬屠城記啊。

不過,事情到了這里,其實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解釋,尤其是刻板的英國人,對此還有很多疑問。

比如說,如果只是偷偷運送火藥進去,那么就靠那么點火藥,很難對一艘一級艦產生這么大的破壞,因為要造成那種破壞,炸藥量起碼得三百公斤炸藥,要運這么多炸藥進去,怎么會一點反應都沒有?

對此,那些嫌犯的說法是,他們已經前后策劃了很久,早就買通了里面的水手,把炸藥混進面粉運進去,所以才造成了這種局面。

至于買通的人是誰,這個他們也不知道,都是那些死士私下里聯系的。

換言之,隨著那些死士的死亡,這事情已經是死無對證,除了知道是美國人干的,其他的很多細節依舊是處在一種迷霧之中。

但不管怎么樣,事情到此起碼是有了一個結果,或者說有了一個討伐對象,不管是不是合眾國干的,此時此刻,在所有人都在悲痛與憤怒的時候,必須尋找一個出氣的對象,必須尋找一個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對手!

更何況,大量證據都表明是美國人干的,所以哪怕有少數人還在懷疑,但基本的性質已經定了,就是美國人干的!

消息傳出去之后,英國倫敦與法國巴黎都群情激奮,很多人都對這樣的災難感到不可容忍,民眾從一開始的反對政府介入北美戰爭,到熱情呼吁擴大戰爭,整個風向已經全面改變了。

在這之前,對于干涉美國內戰的事情,雖然英國政府與法國政府都在極力促成這件事,但實際上在民間,民眾對這件事都抱持著反對的態度。

因為在大多數英國人與法國人來看,美國內戰是他們自己的事情。而且北方合眾國的做法合情合理,他們是在掃平內部叛亂,是要解放奴隸。廢除萬惡腐朽的蓄奴制度,所以無論怎么看,北方都是讓人同情的正義一方,南方聯盟國反倒是讓人唾棄的奴隸主,是邪惡的一方。

既然南方是邪惡的,那么我們不支持北方也就罷了,反倒要支持南方那些邪惡的奴隸主。對抗自由民主的美利堅合眾國,這怎么說都說不過去吧。

總之。在英國與法國的民間,對自家政府干涉美國內戰的事情,大都一直不抱好感,也一直是反對多余贊同。民意如此,這也是英法兩國遲遲不肯下大力氣干涉的重要原因之一。

雖然去年的時候,發生了一個926事件,不過那次事件說實在的,對英法兩國人來說,感受并不深,畢竟只是死了幾個不知道真假的英國人與法國人而已,而且那是發生在遙遠的西部,為了這點事兒就跟美國人死磕。大都覺得得不償失。

可是這次不一樣了,這一次,是他們兩國的軍隊被直接攻擊。等于當面打臉,所造成的影響也不可同日而語,至少大多數英法兩國的老百姓,都被這次事情給激怒了。

尤其是英國人,他們一直以海軍為自己的驕傲,結果呢。他們的驕傲之一,全英國也沒幾艘的一級戰列艦奮戰號。居然被合眾國的人給可恥的炸沉了。

如果是當面對戰被炸沉或者俘虜,大家還不至于這么憤怒,但這次攻擊,是可恥的偷襲,并不是正大光明的作戰,而是用陰謀詭計來獲得的,這就很難引起大家的理解。

于是,順理成章的,要求復仇的口號甚囂塵上,再加上這個時候的美國內戰局勢已經日趨明朗化,至少從表面來看,合眾國短期內已經無力打敗聯盟國,所以此時加大投入,從戰略上來講,也不是個壞事兒。

而在法國巴黎,群眾要求復仇的呼聲也同樣很高,這主要是因為法國人覺得自尊心受到了挑戰。而且,此時的法國內部矛盾重重,拿破侖三世也急需要一場對外戰爭來轉移視線,因此聽到巴黎群眾高呼復仇之后,也就順理成章的決定擴大對美戰爭的規模,派遣更多部隊去北美,與美利堅合眾國決一死戰。

就這樣,英國與法國這次是真的全面動員起來,他們也開始真正的體現出老牌帝國主義的風范,分別集結了一支強大的力量,準備派去北美,全面干涉美國內戰。

在英國,經過維多利亞女王與議會的討價還價,最終得出的意見是,英國將會出動一支總共32艘戰艦,超過40艘補給船的大艦隊,先期運載十五萬英國精銳陸軍,直接從海上進攻美利堅合眾國的緬因州。

英國人的目標是,先把緬因州占下來,然后再向新罕布什爾州跟佛蒙特州挺進,爭取至少把這三個州占下來,有可能的話,繼續向紐約州挺進,爭取把戰線推進到紐約。

在英國人的規劃中,最理想的結果,是把新英格蘭地區全部重新占領,實在不行,至少要拿下緬因州,或者拖住美軍至少三十萬人,以減輕南方聯盟國的壓力。

之所以目標如此審慎,是因為補給的問題,因為要出人沒問題,別說十萬,就是三十萬,甚至五十萬陸軍,對此時的英國也沒問題。

但是,這次戰爭擺明了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跟克里米亞那種速戰速決的情況不同,而且美國跟英國畢竟相距遙遠,跟當年的克里米亞不一樣,所以為了補給暢通,英國人才制定了一個先期十五萬陸軍的規模,就是為了減輕補給壓力。

畢竟,此時雖然英國在北美還有個加拿大,但加拿大的開發相當落后,要工業沒工業,要農業沒農業,最多有一些當地特產,比如皮毛什么的,所以根本指望不上加拿大能對英國陸軍有多大的支持,因此,一旦開戰,大多數的補給物資,都要從英國本土運輸。

要運送補給,就需要用船,如果人多了,補給就要多,這對英國也是一個不小的壓力。

相反,十五萬人是剛剛好的規模,這樣規模的陸軍,如果配合海軍的話。拿下三個州并守住,還是沒什么大問題的。

當然,除了陸軍外。英國人這次主要的戰力還是海軍,他們這次是鐵了心的要封鎖美國沿海,摧毀他們的沿海造船廠,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決定出動一支擁有32艘主力戰艦的大艦隊。

在這個時代,能被英國人稱呼為主力艦的,大都是三級艦。而這種三級艦,也是英國海軍最多的艦種。

一般而言。此時英國的一艘標準三級艦,擁有三層甲板,80門火炮,人員則是720人。排水量是1600到2000噸左右,是兼具火力防護以及機動力的最佳戰艦。

而且,英國人最近正在進行鐵甲艦改造計劃,其中優先改造的目標,就是這些三級艦,所以這次派出的32艘主力艦,至少有一半是經過了改裝的鐵甲艦。

英國人相信,32艘主力戰艦,至少16艘鐵甲艦。足以摧毀美國人那脆弱的海軍了,等摧毀了他們的海軍,封鎖了他們的海岸。再毀滅他們造船廠,那么美國沿海就是英國人的天下,以后他們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相對英國人的財大氣粗,此時的法國人就沒那么強的實力了。雖然拿破侖三世上臺之后,努力改善民生。提高經濟,所以法國人此時的生活。其實比以前是要好的多,法國的財政收入也是最好的一段時期。

不過呢,前幾年的時候,法國參加了克里米亞戰爭,那場戰爭里面,法國拿到的實際好處并不多,更多的是提高國際聲譽,鍛煉部隊等虛名,當然,那個行動也讓拿破侖三世拉攏了法**方,讓他的統治更加穩固,所以是十分有必要的。

但不管怎么說,那場殘酷的戰爭消耗了法國大量的資金,以至于到現在也沒緩過氣來,還有很多債務在身。

再加上法國在其他殖民地方面最近都陷入泥潭,比如印度支那地區,比如墨西哥地區,都陷入了當地人的強烈抵抗而不能自拔,都需要持續的投入力量……所以說,法國盡管目前看似經濟形勢不錯,但政府其實已經是欠債累累,短期內是無法發動大規模進攻的。

雖然沒辦法發動像英國那種規模的進攻,但拿破侖三世還是咬了咬牙,從本土抽出六萬陸軍,海軍則抽出了12艘主力戰艦,然后組成北美遠征軍,直接兵發合眾國的馬里蘭州。

出兵馬里蘭州,法國人也是有心思的,因為在那個地方,聯盟國與合眾國正處在拉鋸戰當中,而從態勢來看,聯盟國實際上占了上風,可歸屬來說,那個地方卻依然屬于合眾國。

所以,法國人是想趁著這個好時機,直接把馬里蘭州給占下來,同時呢,那里與華盛頓所在的哥倫比亞特區以及弗吉尼亞都很近,部隊部署在那里,不但可以起到牽扯聯邦軍的作用,還可以得到聯盟軍的支援,不至于孤立無援。

換言之,一旦法國人拿下馬里蘭州,就可以形成與聯盟軍一南一北夾擊華盛頓的態勢,迫使美國人不得不分兵把守。

到了那個時候,為了減輕自己的壓力,美國人肯定要對法國人有所退讓,實在不行,還可以乘船走人,所以是個看起來危險,實際上相當安全的戰略。

相反,如果打別的地方,比如紐約州之類的,他們就要獨自面對合眾**隊,是真正的孤軍作戰,也起不到震懾美國人的作用,遠不如打馬里蘭州的作用好。

拿破侖三世都想好了,對他們法國來說,從美利堅合眾國割讓領土是不劃算的,對于美洲地區,相比情況復雜的北美,他更青睞于南美,尤其是墨西哥。

因此,法國人的目的很簡單,正如他們一開始說的那樣,對美國的土地沒什么要求,只希望能獲得大量的戰爭賠款,另外就是讓合眾國與聯盟國同時放開對法國貨的進口限制,對法國貨全面免稅,然后再跟法國貸點高息款,那就完美了。

因此,拿破侖三世相信,四國聯軍之中,他們法國人的要求是最小的,所以美國人如果不是瘋了,就不會跟自己死磕才對。

像出動大軍進行遠征這種事情。對這個時代的列強國家而言,是根本隱瞞不住的,所以英國人與法國人即將大兵壓境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美國華盛頓,并迅速送到了林肯的桌前。

確認了消息的準確性之后,林肯的憂慮更加的深了,因為他已經預見到,在目前這種本就艱難的情況下,一旦英法兩國開始全力出手干預,那這場戰爭很難繼續打下去了。恐怕他不得不同意南方那個該死的聯盟國獨立。

盡管從表面上看,他們合眾國目前依舊占據著巨大的優勢。按說不應該害怕才對。

比如合眾國的軍隊人數更多,各地如果加上新征召的部隊,已經超過了兩百五十萬。

但是,這些部隊大多數都是剛征召的平民。要成為合格的戰士,還要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當然最重要的是,他們嚴重缺乏武器。

是的,缺乏武器,因為合眾國雖然現在已經全力以赴的生產武器裝備了,無奈人數過多,他們根本無法為兩百五十萬大家全面武裝,至少目前不行。

與此相對應的。是聯邦**費的巨大支出,如今的合眾國,軍費支出已經超過了全國財政收入至少兩倍。國家完全是在靠借債度日。

雖然國債的強制推行以及美元紙幣的強制發行,為財政問題緩解了不少問題,但這種事情套用一個中國成語來講,那就是飲鴆止渴,時間一長,早晚會出大問題。

因為林肯很明白。他只不過是增發了貨幣,實際上市面上的生產并沒有提高。相反,還略有下降,因此這種短暫的貨幣充足,將來肯定會遭遇持續貶值,根本無法與真正的黃金白銀掛鉤,完全是在消耗政府信用。

現在老百姓是被愛國熱情支撐著,還沒反應過來,等時間一長,他們發現生活越來越困難,日子越來越糟糕之后,愛國熱情就會慢慢退去,不滿和埋怨就會大量產生,如果到了那個時候還無法戰勝南方,那么他們就算人再多也沒用了。

“該死的!”當看到這一切的原因是因為新奧爾良港爆炸案,而新奧爾良港爆炸案又起源于合眾國特工人員的破壞之后,林肯氣惱的盯著站在跟前的阿倫.平克頓,“是誰讓你們干的?我不是說了很多次么,要你們克制,不要激怒英國人與法國人,難道你不知道,我們現在的麻煩已經夠多了么,為什么還要去招惹英國人跟法國人?”

“尊敬的總統先生。”阿倫.平克頓臉色平靜的道,“對于新奧爾良港爆炸案,我沒什么可說的,如果非要說,那我只能說一句,這真不是我們干的。”

“不是你們干的?那還能是誰?”林肯憤怒的拍了拍桌子,“除了你們,誰還有能耐去干下這么大的事情?難道你以為,我真的相信一群僥幸逃生的海軍官兵,就能做下如此縝密的爆炸案么?”

“總統先生,您先不要生氣。”阿倫.平克頓道,“關于這件事,我已經派人去調查了,不過就我看來,這件事里面透著詭異,因為就算是我,也不太可能做到這種地步。要知道,如果一艘軍艦這么好潛入,這么好混進去埋藏炸藥,那各國海軍也就不需要繼續建造更大更好的船了,都靠情報人員去破壞就得了。”

“但事實是,這件事真的發生了。”林肯面色陰沉的道,“而這件事讓我們十分的被動,被動你明白么?因為這個爆炸案,讓我們失去了道義的支持,你懂么?”

“我明白的,先生。”阿倫.平克頓點點頭,“但我也要再次強調一點,這真的不是我們干的。是的,我發誓,這真不是我們的人做的!”

“那會是誰?”

“現在還很難說。”阿倫.平克頓搖搖頭,“不過本著誰受益,誰嫌疑最大這一點,我覺得最大的可能,是聯盟國的人搞出來的苦肉計。當然,除了聯盟國,英國人,法國人還有中國人都可能,但最可能的是聯盟國的人,其次是中國人,英國人與法國人的可能性最小。”

“哦?為什么這么說?”林肯問。

“很簡單。”阿倫.平克頓道,“正如您所說,爆炸案發生之后,我們失去了道義的支持,反而惹怒了英國人與法國人,讓他們可以堂而皇之的派出大軍來跟我們作對。這樣一來,誰能得到最大的好處呢?毫無疑問,聯盟國是最大的贏家。

而仔細一看,新奧爾良港雖然是中國人打下來的,并且中國人還占據了主要的港口,但平時的行政跟治安等,依舊在聯盟國的掌控之下,所以要說有能力,聯盟國是最有能力做到這件事的,因為他們是地頭蛇。

再者說,這次爆炸案發生后,聯盟國的損失是最小的,因為英國人法國人跟中國人都有船只被炸沉,只有他們的船只是炸傷,沒有沉沒,這本身就很受人懷疑。

連英國人的奮戰號都被炸沉了,憑什么聯盟國的船就能炸不沉呢,所以綜合所述,這起爆炸案里面,聯盟國的嫌疑最大!”

“可是你沒有證據!”林肯面無表情的道,“這些都是你的猜測,或者說,就算是真的,你有所謂的證據,他們也不會承認。”

“是這樣的。”阿倫.平克頓語氣平靜的道,“如果英國人跟法國人不想跟我們打,那么無論發生了什么事情,他們都不會來找我們麻煩,相反,如果他們心里面想,那么無論有沒有借口,他們都會來找麻煩的,因此,您不應該怪我們。”

“所以說,我只能背這個黑鍋了?”

“現在看來,恐怕是這樣的。”阿倫.平克頓道,“因為就算您現在怎么否認,也不會讓別人相信,相反,別人還會認為您沒有擔當,讓您兩面不討好。

要知道,對于新奧爾良港爆炸案,英國人、法國人以及中國人固然是憤怒,但對我們合眾國的人來說,這卻是一件足以鼓舞人心的事情,畢竟這是炸掉了敵人三條戰艦呢,其中還有一艘一級艦。

因此呢,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沉默,反正英國人法國人還有中國人都是我們的敵人,您就算解釋他們也不會聽,那倒不如默認下來,用這件事討好我們的民眾,提升他們的士氣更實際一點,您說是不是?”(未完待續)

(→)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