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三一九章 理解不等于贊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一九章 理解不等于贊同

第三一九章 理解不等于贊同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23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對于英國人與法國人的滑頭,李永吉當然很不爽,不過他也清楚,以英國人與法國人的立場,他們雖然跟自己一樣,都希望美國徹底分裂成兩個國家,及早扼殺住美國的發展,但面對這場規模比克里米亞戰爭還要大的多,傷亡也更加慘重的南北戰爭,他們也不得不謹慎謹慎再謹慎。

實際上,不管是原先的歷史,還是這個時空的歷史,英法兩國遺址都在暗地里支持南方聯盟國,且下手的時間比李永吉還要早,據可靠消息,英國人至少在1859年就開始全力支持南方了,法國也在差不多那個時候開始默默支持南方的反抗勢力。

換言之,對于讓美國分裂的想法,英國人與法國人其實比李永吉還要迫切,畢竟他們跟美國更近一些,對美國的發展以及其競爭力,也更加的直觀一點。

所以,不管是為了將來,還是為了現在,又或者單純的只是為了爭奪世界市場跟殖民地,英國人與法國人都不會樂意看到一個強大的美國出現。

如果可能,英國人與法國人早就直接出兵了,而出兵北美,對這兩個國家也不是什么新鮮事,他們之前早就做過很多次了。

制約這兩個國家出兵干涉的最大問題,就是經濟問題,或者說補給問題,因為英國與法國此時還不是最強盛的時候,他們本國內部還有很多事情要煩。且他們剛剛打完克里米亞戰爭,前面的債務還沒還清,又要盯著歐洲的普魯士跟俄國。因此真的不可能投入太大力量到美國內戰當中。

如果還是十八世紀的時候,英國人早就果斷出兵了,因為那個時候的軍隊規模都不大,英國人出個兩三萬,基本就可以橫掃美利堅了。

可現在時代不同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戰爭的規模也變的越來越大。前有克里米亞戰爭,后有這個讓人牙疼的南北戰爭。都讓英法兩國的當政者猶豫不決。

尤其是,如今的英法兩國,當政者都是頭腦清醒之輩,很懂得權衡利弊。因此綜合考慮過后,尤其是看到南北雙方動輒幾十萬會戰的規模,他們早就不想趟這趟渾水了。

可以這么說,如果沒有中國人主動參戰,主動蹚渾水,而且還制造了一個讓英法兩國不得不加入進來的926事變,英國人與法國人估計還要繼續作壁上觀,最多是加強一下對南方的物資支持。

然而,當中國人真正的出兵。且摧枯拉朽一樣連續擊敗合眾國的田納西軍團跟坎伯龍河軍團,并且直接進抵孟菲斯城,控制了整個密西西比河下游。進而幫助聯盟國穩定住了西部戰線之后,英法兩國開始動心了。

因為,他們已經看到了一點未來,那就是北方的合眾國短期內是無法擊敗聯盟國了,美國分裂成兩個國家的可能性已經大大提高。

本來么,這個時候的英法兩國。是希望進一步加強與聯盟國的聯系,加大對聯盟國的經濟滲透。爭取利用這個契機,徹底掌握聯盟國的經濟命脈。

也就是說,英國人與法國人并不想真正的下場參戰,只是希望維持住聯盟國的海上交通線,加大對聯盟國的物資,尤其是軍火物資的投入。

至于法國人,則打算貸款給聯盟國,從聯盟國的手中榨取利潤,換言之,法國人對美國沒什么興趣,他們最大的興趣是墨西哥,渴望在墨西哥扶持傀儡,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然而,他們的想法在中國人插手之后,變得越來越遙不可及,因為中國人不但下場參戰了,他們居然還有能力給聯盟國輸血,用大量價廉物美的中國產品,外加更加優惠的中國貸款,把英法兩國借著美國內戰發戰爭財的圖謀給擊了個粉碎!

說到這,就要先說一下聯盟國的經濟體系了。

聯盟國,也就是原先的美國南方,主要都是種植園經濟,這些大大小小的種植園,主人都是白人,干活的卻都是黑人,這就是所謂的蓄奴制。

蓄奴制度當然是落后的,逆歷史潮流的非主流,也是英法兩國都十分討厭的一個制度。

就因為蓄奴制,導致南方獨立的合法性遭到了大大的質疑,而北方聯邦因為反對蓄奴,主張解放奴隸宣言,則遭到了西方國家的同情與支持。

因此,如果把南北戰爭搞一個正義與非正義,那么毫無疑問,主張解放奴隸的北方就是正義的一方,繼續蓄奴的南方無疑就是邪惡的一方。

也正因為這個蓄奴制度,所以連李永吉想插手幫南方的時候,都不敢直接支持南方對抗北方,而是另外搞了一個獨立事件,直接通過926事件,來了一個單獨對美利堅合眾國宣戰的把戲。

也就是說,中國對美利堅合眾國宣戰,從表面上看,不是為了幫助聯盟國,而是為了給自己討回公道,只不過真的與美利堅合眾國打起來之后,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自然就可以跟聯盟國短期合作一下。

盡管這套把戲根本騙不到聰明人,但至少是個遮羞布,有了這個遮羞布,對很多不明真相的群眾還是很有用的。

話說回來,蓄奴制的確是不得人心,也的確是落后的用人機制,就效率而言絕對比不過不蓄奴的北方,但是呢,什么事情都要兩面看,如果拋開自由民主等道義問題,單純從經濟以及生活富足與否來看,那情形其實就完全不同了。

南方聯盟國氣候溫暖,土地肥沃,非常適合發展種植園經濟,而種植業不像大工業,其實不要太過高效的勞作。所以讓黑人奴隸下地勞動,并不像別人想象的那樣,是嚴重阻礙了經濟發展。或者導致黑人奴隸如何如何凄慘。

恰恰相反,南方正因為大量使用能吃苦能耐勞的黑奴,才讓種植園經濟得以大大發展,而要是單純看黑人的平均收入,那么南方黑奴的收入其實大大高于北方。

很多人在痛斥蓄奴制不人道的時候,大多是想當然,包括那個曾經在歐洲與美國北方中上層社會引起巨大反響的《湯姆叔叔的小屋》。雖然發人深省,但里面的內容其實很多都是想當然。十分值得商榷。

原因很簡單,在南方蓄奴制的背景下,黑奴其實都是屬于白人奴隸主的,他們要依靠奴隸主生存。等于固定在了土地上,成了中國佃農或者俄羅斯的農奴一樣的存在。

這樣一來,奴隸雖然要勞作,但由于奴隸本身也是奴隸主的財產,所以奴隸主也要小心的對待他們,因為一旦奴隸死了,就等于奴隸主的財產受到了損失,所以南方黑人奴隸雖然看似沒有自由,但其實就生活而言。至少是能有一個溫飽,不必提心吊膽的為明天發愁。

反倒是北方那些非蓄奴制的地區,黑人名義上不是奴隸了。但他們身無分文,沒有任何的生產資料,而且實際上也沒有什么社會地位,跟白人根本不可能平起平坐,很多白人能做的工作,黑人根本就做不了。

像餐廳服務員。酒館招待等這個時代收入還算不錯的職業,黑人根本不可能找到。他們只能去做工廠里當工人,且就算是當工人,他們也是干最累的活,拿最少的錢的那批最底層的人,是被剝削者中的最底層。

因此,南北戰爭爆發后,黑人對這場戰爭根本無動于衷,因為他們覺得這場戰爭跟他們無關,哪怕這場戰爭的理由是因為黑人奴隸的問題而起。

再后來,林肯發布了解放奴隸宣言,但這東西實際上對北方的黑人沒什么實際作用,這個宣言的真正價值,是鼓動南方的黑人奴隸作亂,讓他們搞亂南方的經濟。

反倒是黑人可以當兵這個政策,讓黑人十分心動,因為當兵的收入不菲,至少比做工人要強的多,所以他們才踴躍參軍,但那并非是為了什么解放黑人同胞,當然,那或多或少是有點,但最主要的,是奔著當兵的那份薪水。

再說到南方,戰爭開始之后,北方已經開始全面動員起來,經濟其實已經受到了影響,但對于南方來說,說實在的,由于還是比較落后的種植園經濟,加上當兵參戰的主要是白人,種植園的黑人勞動力并沒有減少多少,所以對經濟的影響很小。

正因為看到南方黑人是種植園經濟的支柱,林肯才搞了那個解放奴隸宣言,主要就是勾畫一個美麗的大餅,讓南方黑人相信這個美好的大餅,從而造南方白人的反,借此打擊南方的經濟體系,但實際上,一旦停戰,這些黑人奴隸就會發現,他們獲得解放之后,不但撈不到好處,反而徹底成了赤貧,連吃飯都會成問題,再也回不到原先那種旱澇保收的時代了。

因此,解放奴隸,這就跟同時期俄羅斯的農奴制改革一樣,長期看,對國家是好的,對黑人奴隸也是好的,但是短期內,對那些奴隸卻是一種進一步的剝削。

不管是解放黑人奴隸,還是農奴制改革,其本質上,就有點像后世紅朝的國企改革,是把依附在生產資料的勞動者徹底放出來,從而讓生產資料的掌控者不必再對這些勞動者負責,這樣就可以降低成本,變相的增加收入,或者說是競爭力。

紅朝的國企改革,是把勞動者從企業中放出來,讓他們自力更生,企業不再管他們的生老病死,而解放黑人努力跟奴隸制改革,則是把這些依附土地生存的勞動者解放出來,讓他們自生自滅,土地所有者再也不必為他們的生老病死負責了。

同樣的,中國,或者說中華帝國其實也搞了個類似的制度,比如之前李永吉剛建國那會兒,搞的那個解放奴婢宣言,本質上跟這些東西都是一樣的,都是要解開土地與勞動者之間的束縛關系。徹底自由化。

只不過中國的情況有些特別,因為中國雖然是封建社會,但大多數土地勞動者都是擁有自由卻沒有土地的佃農。真正依附地主生存的奴婢很少,所以造成的影響跟俄羅斯與美國都完全不同。

因此,由于中國的奴婢在人群中的比例很低,所以中國的解放奴婢宣言,更多的是從法理上解放那些最底層的少數人人,對生產力的改變其實不大。

總之,南方的種植園經濟當作。黑人是絕對的主力,雖然他們沒有人身自由。但因為依附奴隸主而生存,所以相對而言生活比較穩定,雖然發家致富不太可能,但總體而言都能有個溫飽。

雖然虐待黑人奴隸的事情也有。但那不是主流,比起北方黑人被白人各種虐待的普遍性而言,南方黑人在生活上其實是更好一點的。

事實上,在另外一個時空,南北戰爭進入到最后階段的時候,南方因為兵力枯竭,也開始征召黑人當兵了,而那些南方黑人士兵的士氣跟作戰意志,很多都比北方人強許多。

這看起來很不可思議。其實仔細一想就明白了,那些南方黑人之所以打仗那么拼,那么猛。根本原因是為了保衛自己的生活不被打擾,因為他們知道,一旦被解放了,他們也就失去了土地,要徹底被趕出去,成為一無所有的自由民。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因為在美國南方,白人雖然大量雇傭黑人奴隸。但實際上白人跟黑人一般是涇渭分明的,加上南方人口少,是真正的地廣人稀,所以許多白人根本就不耐煩仔細的管理,而是直接把土地分給黑人,自己到時候去收租就可以了。

因此,南方的種植園經濟,實際上跟中國的佃農制經濟沒什么區別,之所以南方的種植園經濟有大量產品剩余,主要是南方地廣人稀,土地更肥沃,氣候更溫暖,且大量使用馬匹耕地,而且黑人奴隸也沒有清國佃農的那些賦稅壓迫,交租比例相對較低,這才可以更專心的伺候土地,所以才比中國的產量高。

總之,戰爭開始到現在,南方的種植園經濟其實還沒有真正破產,至少勞動力并沒有損失,讓這些南方農場主頭疼的,主要是合眾國的封鎖。

要知道,南方的種植園經濟其實是一種出口型經濟,他們沒有工業,只能通過賣出農產品,來向北方或者歐洲進口工業品,而跟北方交惡之后,他們主要就是從歐洲,尤其是英國與法國進口工業必需品。

但是,當戰爭開始之后,北方合眾國的海軍開始封鎖聯盟國的沿海,導致聯盟國的很多農產品賣不出去,形成了嚴重積壓。

也幸虧南方種植園里主要都是生產棉花、煙草、玉米、小麥等容易儲存的東西,要是一些不耐儲存的東西,那這么長時間下來,早就完蛋了,所以合眾國的封鎖,加上英法等國趁機壓價,讓聯盟國的農場主苦不堪言。

然而,當李永吉帶著中國遠征軍出現之后,事情立刻得到了緩解,尤其是打通了密西西比河,坐鎮交通重鎮孟菲斯城之后,這種情況甚至直接來了個大逆轉。

在這期間,李永吉不斷的收購附近農場主手里砸下來的積壓品,價格方面雖說不如以前,但至少比英國人與法國人的開價要高不少,而且最重要的是,李永吉付款都是直接用西班牙銀元,這在這個時期可是最保險的一種貨幣,比什么美元可好用多了。

除了收購他們物資外,李永吉還向聯盟國提供了很多工業品,尤其是聯盟國最迫切需要的軍需品。

也就是在李永吉坐鎮孟菲斯期間,大量華1型步槍跟華1型火炮,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賣給了聯盟國的戴維斯政府,而這些被稱之為中國版夏普斯步槍跟中國版的12磅炮,不但價格公道,而且性能優良,深得聯盟國官兵的稱贊,所以都對跟中國人做生意感到十分高興。

現在,有了中國人,聯盟國已經不需要英國人與法國人的所謂支援性貿易了,畢竟英國人與法國人搞的那個支援性貿易聽起來很好,但其實也是一種掠奪,這自然讓聯盟國政府以及聯盟國的白人農場主感到十分不快。

但是呢。過去沒有選擇,只能忍下來,現在有中國人了。多了個選擇,而且中國人能提供更加價廉物美的產品,還能夠大量用真金白銀收購他們的農產品,這才是真正讓聯盟國精神一震的強心劑。

現如今,聯盟國在東線與西線都擋住了合眾國的進攻,經濟方面也在中國人的幫助下逐漸回暖,所以聯盟國對只想從他們身上撈好處。卻不想負責的英國人與法國人沒有什么好感,已經開始逐漸縮減與這兩個國家的貿易額。開始全力與在孟菲斯、維克斯堡以及新奧爾良的中國人合作了。

實際上,英國人與法國人也很委屈,說真的,他們那個支援性貿易。還真的是一種支援性,因為在這種貿易的過程中,他們實際上并不怎么賺錢。

或者說,英法兩國的根本目的不是發戰爭財,而是要維持住聯盟國的經濟不崩潰,讓他們繼續跟合眾國死磕,至少在合眾國承認失敗,承認聯盟國獨立之前,英法兩國都不希望聯盟國因為經濟崩潰而支撐不住。

誰都知道。現在南北雙方雖然陷入僵持,戰線總體平穩,但總起來說。南方還是處于被動防守的劣勢,北方聯盟國雖然一直敗多勝少,承受了更巨大的損失,但他們依舊是處于主動進攻的一方,而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南北雙方的實力相差太大了。

北方有2234萬人口。南方只有910萬,且其中有380多萬是黑奴。真正的白人不過才五百萬人出頭。

北方有發達的工業,四通八達的鐵路網和豐富的糧食,而南方幾乎沒有工業,鐵路也很少,至于糧食,南方雖然更適合糧食生產,但之前因為發展種植園經濟,他們大都是種植價值更高的煙草,棉花等經濟作物,而糧食卻很少。

如今南方之所以有很多人種糧,導致糧食不算很缺,那還是因為戰爭開始之后,北方聯邦對南方聯盟展開了殘酷的經濟封鎖,導致煙草棉花等高價經濟作物賣不出去,價格大跌,而糧食因為進不來,所以價格大漲。

所以,大家開始種糧食,根本上是因為經濟問題,因為戰爭時期種糧食比種煙草棉花更劃算,所以他們才開始大量種植小麥玉米。

總之,英國人與法國人,此時想的不是發戰爭財,他們是真的想要支援一下聯盟國,只不過他們也有很多問題,財政還沒奢侈到白給的地步,所以才給了一個相對較高的價格,以此來吸引本國商人去冒險。

畢竟合眾國海軍前期的封鎖還是很有效的,英國人與法國人都是利用古巴來轉運物資去聯盟國,期間大都是通過走私的方式分散闖關,風險不可謂不大。

正因為有高風險,加上英國政府與法國政府還不想跟合眾國徹底撕破臉,真正出海軍跟他們面對面的打,因此只能繼續用這種走..私的方式給聯盟國輸血。

所以說,英國人與法國人給出的收購價個,真的是良心價,他們要是不壓低,那一來一回他們根本就賺不到錢,而賺不到錢的話,還怎么讓別人去賣命?

或許要說,可以國家補貼啊,你們英國政府與法國政府不是出于戰略目的才支援聯盟國么,那為啥不直接國家補貼?

那是因為,英國跟法國是君主立憲,君主的權力看似不小,但實際上收到很多限制,尤其是在財政撥款以及花費方面,限制很大。

比如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權力很大吧,但如果他要是敢亂花錢,國會直接就能否掉。

又比如法國的拿破侖三世,看似牛逼哄哄,但其實連巴黎人都不怎么喜歡他,就更不用說全法國了。因此拿破侖三世看似風光,但權力跟他的叔叔根本沒法比,他實際上是與眾多金融與軍事寡頭在平分整個法國。

所以,如果拿破侖三世想要花錢支援聯盟國,那他絕對拿不出這筆錢,因為真正掌握財政的人不會同意的。

換言之,英國人與法國人對聯盟國的所謂壓榨,真心是個誤會,他們已經在很努力了,無奈開戰之后聯盟國的海岸線被封鎖,貿易的成本太高,所以他們才壓低了聯盟國的產品價格,提高了自己的產品價格,完全是因為路費貴了的問題。

相反,中國人就沒這個問題了,李永吉是在用金手指作弊,他壓根沒有什么高額路費一說,頂多是在當地收購物資,然后直接扔去現代社會,貼上有機農產品的標簽大賣特賣。

甚至是,張信達都開始開發自己的有機飲料了,據說張信達的有機飲料因為各項指標都相當完美,比很多歐洲產的有機食品還苛刻,所以在歐美也是搶手貨呢,很多同類的有機食品生產基地據說都開始有點吃不消了。

“理解歸理解,但不等于贊同。你們英國人與法國人一直這么游離在外不下水,坐看我們跟合眾國的人死磕,這可不行啊,聯軍么,總要共進退才對。”李永吉冷笑了下,“罷了,既然你們有那么多顧慮,就讓我來想辦法打消你們的顧慮吧。哼哼,我倒要看看,如果你們一艘主力艦被美國人給炸掉,還肯不肯這么冷靜!”(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