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二九九章 四十八分鐘的彈雨攻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九九章 四十八分鐘的彈雨攻擊

第二九九章 四十八分鐘的彈雨攻擊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03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作者:下載:

ps:看《》背后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莫海文所在的昆山號護衛艦雖然不是排在最前面,已經無法直接目視前方,但由于跟其他三艘護衛艦實現了信息聯動,加上打頭的常熟號啟動了雷達掃描,所以要監控敵方與己方之間的實際距離,根本不用拿著望遠鏡、三角尺、半圓儀等東西去手寫計算,只需要看著顯示屏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只要看著顯示屏,雷達系統以及計算機系統就會自動測算出敵人與自己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并根據這個距離以及時間的變化,準確的測算出對方艦隊的船速。

而在火控計算機中,不但會實時更新這些距離數據,還會加入風力,濕度,波浪橫搖等實時參數,經過復雜而迅速的計算,來不斷的休整射擊參數,以最大限度的保證命中,并為之后的炮擊命中增加幾率。

因此,哪怕不算火炮本身的科技差,只看這些先進的火控系統,這場水面戰爭在交戰之前就已經沒有懸念了,除非中國艦隊自己犯渾,否則沒有失敗的理由。

此時此刻,不但莫海文與其他艦長都在盯著雷達屏幕,李永吉也在盯著雷達屏幕,只不過他恪守了自己的原則。那就是水戰的時候一切聽從艦隊司令的命令,所以哪怕李永吉的身份更高,他也不對戰術指揮發表言論。

當然了。說是不發表言論,盡情讓莫海文發揮,但萬一莫海文瞎指揮,李永吉也不會放任他這么糟蹋自己辛苦拉起來的艦隊,肯定會制止,不過至少到目前為止,莫海文發揮的相當不錯。甚至在臨陣指揮的應變能力方面,比李永吉還要強。

這倒不是說莫海文在海戰的綜合素養就超過了李永吉。實在是莫海文專心這方面的學習,所謂術業有專攻,比各方面都涉及的李永吉自然要強一些。

也就是說,以十九世紀海戰的水平。或者二十世紀初海戰的水平,莫海文已經強于李永吉了,但在高屋建瓴方面,尤其是作戰理論方面,他跟李永吉就還有一定距離。

另外,莫海文的指揮能力,更多的也是建立在他更熟悉自己艦船的高科技設備上,知道如何使用并利用這些東西取得優勢,如果讓他重新成為西方列強的海軍將領。使用那種老式的船舶與設備,那他的水平最多也就是個三流水平,屬于還不能畢業的學生級。最起碼一點,他利用土辦法測算距離的速度與準確度,就遠不如同時代的其他列強海軍將領。

但是,怎么說呢,有了先進武器跟先進設備之后,老舊的方法也就過時了。莫海文只需要熟練的使用那些先進設備,并及時的抓住戰機。制定作戰計劃就可以了,從這個方面說,莫海文做一個艦隊司令,是相當合格的。

比如他目前制定的這個全殲敵方的計劃,那種放對方接近兩千米再開火的命令,都體現了他是一名合格而自信的海軍將領。

所謂的作戰,其實大多數時間都不是看什么奇謀妙計,而是看你能否在戰前充分的評估好敵我雙方的力量,然后決定戰與不戰,能做到這一點,就已經是一個合格的將領了。而當你在決定戰斗的時候,能夠充分的利用各種方法去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力量,那就是一名優秀的將領了。

在這方面,莫海文做的相當出色,盡管他的所作所為都是中規中矩,但在目前這種我強敵弱的狀況,中規中矩就是最好的方法。

從五公里到兩公里,相隔足足三公里,而合眾國鐵甲艦隊的行駛速度,儀器上顯示的是1o.21節,也就是1o.21海里每小時,18.91公里每小時。

當然了,這個速度肯定不是那些鐵甲艦的真實速度,是因為他們在上游,順風順水,有了加成,這才達到了這個速度,如果算上水的流速,這些鐵甲艦的速度也就是6到7節之間。

但不管如何,每小時18.91公里的速度還是挺快的,相當于一分鐘跑三百多米,換言之,最多十分鐘,這支艦隊就會抵達距離中國艦隊兩千米的地方,而這個地方,也就是中國艦隊的開火地點。

十分鐘,不長也不短,但卻足夠特混艦隊第一支隊的海軍官兵調整好身心狀態,做好各種準備,以最優的情況投入戰斗。

很快,八分鐘過去了,在這期間,莫海文還保持了基本的穩定,但隨著最后兩分鐘的到來,他的手心也開始出汗,緊張的情緒也越來越重。

終于,最后一分鐘到來了,而經由雷達測距,屏幕上的光點顯示出,敵人已經進入自己設定炮擊地點,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候,他們已經可以開炮了。

但是,莫海文還是沒有命令開火,反而開啟了一分鐘倒計時,要求全體成員打起精神,在倒計時結束之后再全力開火。

就在中國特混艦隊第一支隊開始全力以赴靜等開火的時候,隨著雙方距離的越來越近,合眾國鐵甲艦隊上的官兵也開始情緒高昂了起來。

此刻的這支鐵甲艦隊,原本并非是一整只艦隊,而是分數不同的艦隊,只不過當格蘭特聽說新奧爾良港陷落之后,跟密西西比河上的各支艦隊司令協商了一下,才組建了這支由純鐵甲艦組成的的鐵甲艦隊。

當初組建這支鐵甲艦隊的目的,倒不是為了防御,而是為了進攻,因為格蘭特打算讓這支艦隊打頭。后面再跟著幾艘木質運兵船,帶上兩萬陸軍,然后順流而下。去重新把新奧爾良奪回來。

反正在格蘭特看來,維克斯堡已經是甕中之鱉,缺糧少彈,根本逃不出自己的手心,自己五萬人就足夠圍死對方了。

但是,新奧爾良港是密西西比河的出海口,地理位置相當重要。中國人一旦占領這里,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持續的運補給過來,繼續為聯盟國輸血,這樣一來,合眾國也就失去了封鎖密西西比河的意義。

而且。從心底里說,格蘭特不認為中國人是威脅,畢竟他以前沒真的跟中*隊打過交道,一般都是聽到的一些傳說,所以不覺得那個之前還被西方人欺負的慘兮兮的中*隊,能有多牛逼的戰斗力。

只不過呢,格蘭特比較矜持,又是軍團司令,要注意影響。不像謝爾曼那么直接,張嘴閉嘴的黃皮猴子。

格蘭特都如此,就更不用說那些鐵甲艦的艦長了。他們也都認為中國人不過是趁虛而入的假貨而已,哪怕有兩萬人來,他們美國人只需要出動一萬陸軍就足夠打敗中國人了。

當然,中國人的武器還是挺不錯的,但在美國人的心目中,那不過是中國人仿制了夏普斯步槍的設計而已。畢竟中國的所謂華1步槍,其實跟美國的夏普斯步槍沒什么兩樣。無非是更精良而已,就連夏普斯本人,也覺得中國人是在仿造他的步槍,甚至都對中國的國防部提起過抗訴。

還有中國的火炮,也不過是12磅拿破侖炮的仿造,無非更精良,更輕便一些而已,除此之外也沒什么稀奇。

這些美國人不知道,他們接觸的中國武器,都是出口版,也就是刪減版,本身跟中*隊使用的武器還是有一定差距的,跟不用說禁衛軍的自動武器了。

換言之,如果中*隊的保密措施別那么嚴,肯開放一點,或者之前就跟列強正面作戰,并且放俘虜回去的話,那么世界對中*隊的印象絕對不會像現在這樣霧里看花。

但現實是,中*隊表現在外的,都是普通的武器,比如仿夏普斯步槍跟仿拿破侖炮,而且嚴禁外國人參觀,武器也有很嚴格的保密措施。

再加上中國現在雖然打開了國門,搞改革開放,但其實跟真正的改革開放差別還很不小,這就導致外國人對中*隊的實際情況根本不清楚。

不但是陸軍不清楚,對中國海軍,列強們也一樣不清楚,都覺得神秘異常,之所以會如此,最大的原因就是俄國遠征艦隊的覆滅。

之前,俄國跟中國交惡的時候,曾經砸鍋賣鐵組建過一支遠征艦隊,期間還拉了英國法國等艦船,然后帶著一票俄國陸軍,要去中國耀武揚威。

結果,走了幾乎半個地球,好不容易快接近中國的時候,卻在東沙群島附近全軍覆沒!

注意,這可是全軍覆沒,而且是沒有一艘船逃脫,所有人要么死掉,要么被俘虜,而被俘的俘虜呢,不管是俄國人也好,英國人也罷,至今也沒有被中國人釋放。

如果是以前,這種情況自然會讓列強大怒,不過俄國遠征艦隊全軍覆沒這件事對列強的震動太大,又聽說中國有百萬陸軍,加上與中國的貿易額越來越大,對中國藥品的依賴也越來越大,這才讓西方列強不敢輕舉妄動。

后來就更不用說了,李永吉一系列的假照片,那一堆一堆的鐵甲艦照片,暫時嚇住了英國人,也迷惑了英國人,導致英國人不敢輕舉妄動。英國人都慫了,法國人就更不敢輕舉妄動了。

俄國人更不用說,接連幾次跟中國人作戰都是巨大的失敗,還為此欠了一屁股債,加上克里米亞戰爭的元氣也沒恢復,就更不想這個時候與中國開戰,因此捏著鼻子同意了停戰,并割讓了不少領土給中國。

俄國人這是打算跟中國人秋后算賬,只不過就連俄國人自己,也只是想著從陸戰上找回場子,在這之前,他們也是千方百計的打聽中國海軍的情況,但至今為止還是沒什么頭緒。

連歐洲列強都摸不透中國海軍的情況。就更不用說還是二流國家的,最多算個次強,且還處于內戰狀態的美利堅合眾國了。

也就是說。由于中國之前的表現,尤其是殲滅俄國遠征艦隊之后,已經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力量,因為列強是最現實的,他們只看結果。

正因為中國展示出了讓人吃驚的力量,而且殲滅俄國遠征艦隊的過程至今也是個謎團,再加上中國現在的發展太過迅速。因此世界主流強國在面對中國的時候,都是一種審慎的態度。對中*隊也多有忌憚。

就比如說英國同意跟中國人聯手干涉美國內戰,其中固然有英國自己的利益在內,但其中也有觀察一下中國力量的目的,因為他們想看一看中*隊到底是個什么狀態。而一旦中*隊跟美國交戰,很多東西就藏不住了。

確認了中*隊,包括陸軍與海軍的真實力量之后,大英帝國才會重新調整自己在亞洲的戰略部署,所以,這次跟中國合作,英國本來就是用心叵測,要不然的話,也不會宣戰至今了。也沒對合眾國真正動過真格,依舊是威懾為主。

但是,對中國忌憚這件事。主要是各國上層政客的事兒,但對下面,尤其是美利堅合眾國的那些軍官,對中國依舊是出于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

前面說了,現在的美國,充其量也就是個次強。別看在美洲鬧的很歡,但這個就算加上聯盟國。總人口也不過才五千萬的國家,最多就是個區域性強國,跟世界強國還有很大的差距,至少不像英法一樣,在全世界遍布殖民地。

正因為如此,所以大多數美國人對中國的了解其實很片面,尤其是東部地區,一般對中國人的印象還是停留在道聽途說。

就好比格蘭特將軍,大小也是個高級軍官了,但就是他,現在依舊以為中國人都是留著辮子的,而且動不動就下跪。至于那些在美國出入的穿西服打領帶的中國商人,則一般認為是中國人中的特例,是中國人進入美國后的入鄉隨俗,或者說假裝文明了,不代表中國大多數。

有這個想法的其實大有人在,這當然是因為他們的種族主義思想,或者說是白人至上的思想。

現如今的美國,別看為了蓄奴與否打起了內戰,但其實在根子上,根本就不是為了那些黑人奴隸的自由與否,終歸還是為了利益之爭,是新興的工業資產階級與老牌的莊園主之間的戰爭,甚至說共和黨與民主黨的戰爭都能說的過去。

林肯的所謂《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別看說的天花亂墜,內容多么高大上,但根本上是為了給工業資產階級增加廉價勞動力,是為了打擊莊園主經濟對勞動力的束縛,與俄國的農奴制改革,其實是異曲同工之妙,再往前推,與英國曾經的圈地運動也沒什么不同。

因此,解放不解放黑人奴隸,本質上是兩個白人既得利益者集團之間的戰爭,所謂被解放的黑人,不過是順帶的,當然,這的確也是個進步就是了。

但不管怎么樣,此時美國不管南北,主流思想還是白人至上,黑人就算自由了,也是劣等種族,一個正常的白人,是不會跟黑人平起平坐的。

既然看不起黑人,那黃種人也同樣,美國白人對黃皮膚的中國人同樣沒什么好感,依舊認為他們是劣等人,只不過比黑人稍好一點罷了。

正因為美國人骨子里的蔑視與看不起,所以他們從來不認為中*隊有什么了不起,或者有什么戰斗力,哪怕中國人據說也有很先進的火槍與火炮。

在合眾國的軍隊中,尤其是謝爾曼這樣的人心目中,中國人就算學會使用步槍跟火炮,也頂多是欺負下土著,真正面對勇猛無畏的美國白人部隊,肯定是一沖就垮。

正是基于這種思想,所以格蘭特聽說中國人進攻新奧爾良港之后,雖然十分重視,但想到的也是盡快想辦法奪回新奧爾良,卻并沒真的把中國人當回事兒。

畢竟在他看來,新奧爾良港的守軍撐死五千,面對兩萬多中*隊,而且還有大艦隊的中國人,失敗也是理所當然。

同樣道理。現在看到中國人居然這么快就來臨,合眾國的鐵甲艦隊覺得受到了挑釁,因此才這么迫不及待的攻擊過來。就是希望在這里狠狠的教訓一下中國人,把中國人這些奇怪的船都打沉。

要不怎么說呢,無知者無畏,正因為之前沒跟中國人交過手,不知道中國人,尤其是中國海軍的實力,他們才如此托大。竟然出動十六艘船,擺著一字長蛇陣直沖過來。擺明了是打算沖近以后玩近距離射擊。

可惜的是,他們這次是注定要撞到鐵板上了,本來船的性能就不行,還玩這種長蛇陣與主動進攻。真的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時間就這樣一秒一秒的過去,當只剩下十秒的時候,莫海文下達了最后的射擊準備命令,而所有的炮手,也都開始擯棄了呼吸,靜等最后開炮的時刻到來。

終于,最后一秒也過去了,不等莫海文出聲,各艦的火炮射手就自發的開火。把憋了多時的情緒也隨著炮火一起發射了出去。

隨著這一聲聲的隆隆炮火,算是正式的拉開了這場密西西比河遭遇戰!

最先遭殃的,是沖的最猛。處于艦隊最前面的是圣保羅號。

這艘圣保羅號鐵甲艦,與聯盟國的弗吉尼亞號鐵甲艦一樣,是典型的改裝船,也就是說只是把一艘蒸汽動力的木質船舶改裝成了鐵甲艦。

正因為整體架構還是原先的木質蒸汽式明輪船舶,所以火炮方式并非是復雜的旋轉炮塔,而是側舷炮的方式。

也就是說。圣保羅號鐵甲艦其實是一個匆忙上馬的項目,就只是簡單的把原先的木質蒸汽船去掉上層建筑。船體表面再覆蓋了五層鐵甲而已,跟真正的鐵甲戰艦還是有差距的。

但是,這艘戰艦的排水量可不小,加上鐵甲后,足足有一千兩百噸,再加上這艘船有4門32磅炮,8門24磅炮,讓這艘船的火力也是相當的彪悍。

在之前圍攻維克斯堡的戰斗中,這艘圣保羅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就是這艘船,用它的32磅與24磅重炮,連續炸掉了維克斯堡的兩個炮臺,建立了不小的功勛,也正因為如此,這艘船才能搶了一個先鋒的位子。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先頭第一船可是個不小的榮譽,哪怕就算在戰斗中一無所獲,只要是先頭,依舊可以論功行賞。

可惜,這一次這艘彪悍的鐵甲艦卻連開炮的機會都沒有,就被四發1oo毫米口徑的穿甲彈同時命中。

應當說,圣保羅號身上的鐵甲厚度還是挺不錯的,這艘船一共覆蓋了五層鐵甲,每一層鐵甲的厚度都達到了2.5毫米,合起來就是12.5毫米厚,而且因為是分層鐵甲,又做了傾斜面,所以理論上比一般的12.5毫米鐵板的承受力更強。

這個厚度,一般的火炮,哪怕是24磅炮,也很難輕易打破這層鐵甲,就算32磅炮,只要不是太近,又正好打中薄弱部位,一般對這艘船也沒什么威脅,正因為如此,這艘船才如此大膽的擔當先頭部隊。

然而,特混艦隊的四艘護衛艦,雖說噸位都不算太大,可卻都加裝了h/pj87式單管1oo毫米艦炮,這種火炮的射速達到了9o發每分鐘,發射時候的炮彈初速達87o米每秒,對海目標的最大射程是17.5公里,有效射擊距離則是12公里,因此對付兩公里的目標,那絕對是手到擒來。

用這種火炮攻擊,哪怕不用穿甲彈,只是普通的爆破彈,也能夠輕易撕碎圣保羅號上的鐵甲,更不用說為了保險起見,他們用的都是穿甲彈了。

四發炮.彈命中圣保羅號之后,炮彈全部撕碎了圣保羅號的外部鐵甲,直接穿入艦船內部,并且連續貫穿了多層隔艙,一直打到了船底倉,然后延遲引信才引發了大爆炸。

這種從內部引發的大爆炸,立刻就讓圣保羅號整個癱瘓,畢竟圣保羅號的本質是一艘木質船,只是在外部覆蓋鐵甲而已。現在炮彈鉆進里面爆炸,一下就把龍骨等部位全部炸毀,只是這一下,圣保羅號就徹底沒救,直接沉沒。

圣保羅號的沉沒是第一個,但不是最后一個,而且因為圣保羅號是打頭的第一艘船,這艘船的沉沒,很快就影響了后面船只的運行,逼的后面的船舶不得不進行規避動作。

然而,很快的,后面的鐵甲艦周邊一瞬間出現了很多爆炸的水花,顯示出這里正沐浴著十分密集的彈雨。

其實這也是中國特混艦隊的失誤,因為四艘護衛艦不但同時發射1oo毫米主炮,甚至連37毫米副炮也開炮了,而這樣雖然增加了火力密度,但卻影響了主炮的射擊精度,所以才導致打出了一片水花,卻沒有命中的情況。

不過,常熟號第一個發現問題,他們開始關閉掉37毫米副炮的射擊,而是專心的用1oo毫米艦炮射擊,射速也保持在一分鐘三十發炮彈的速度上,基本是兩秒一發炮彈。

果然,做了這個調整之后,火炮的命中立刻就提高了,再次有一艘鐵甲艦被炸毀,那是一艘稍微靠后的,排水量達9oo噸的小型鐵甲艦。

常熟號很快把這個問題利用無線電,向后面所有艦船傳達過去,而后面的三艘護衛艦也立刻調整了射擊方案,專心用1oo毫米自動艦炮射擊,并且維持在2秒一發的射速,并且都是每一艘船選中一個目標,一點一點的打,務必追求射擊精度。

如此一來,四艘護衛艦的射擊精度立刻就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下就從原先的百分之二十不到,上升到了百分之四十,基本打個五六發,就能命中一兩發。

在這種情況下,合眾國海軍堅持的損失直線上升,只是一小會兒的功夫,十六艘鐵甲艦就有六艘被擊傷擊沉,剩下的船也都是驚慌失措,有繼續往前沖的,有掉頭往回走的,有開炮回擊的,還有停泊下錨的,總之是一片混亂。

趁他病,要他命,就在合眾國鐵甲艦整體混亂的時候,特混艦隊第一支隊卻打瘋了,炮手們開炮越來越熟練,命中率也越來越高。

最后,甚至連后面的運兵船與補給艦也不甘寂寞,大都操起船上59式57毫米高射炮,對著前方一頓亂射。

59式57毫米高射炮的最大射程是12公里,對付兩千米外的目標,那是完全沒問題,而這些火炮雖然沒有先進的炮瞄系統,但在這個距離中,用目視也差不多了,而且射速也彌補了射擊精度的差距,而后面那么多艘船,同時用57毫米高射炮射擊,那可真的是彈如雨下,一下就把合眾國的艦隊給打蒙了。

就這樣,在四艘現代護衛艦的精準射擊與大量57毫米高射炮的狂轟濫炸之下,那兇猛沖來的十六艘鐵甲艦先后被打中,除了兩艘主動投降,免于一死外,其他全部被打沉,而整個交戰過程,總共也不過才四十八分鐘。

四十八分鐘,就贏得了一場水上戰斗的勝利,這在這個時代來說,是絕無僅有的,也是不可思議的。

但是怎么說呢,這就是科技的勝利,是非對稱戰爭的勝利,那種彈如雨下,只能挨打不能還手的情況,換了誰也受不住。

因此,這個結果對美國人來說可能不能理解,但對過去經常這么演習的特混艦隊的海軍官兵來說,只能說是理所當然,并沒有什么好奇怪的。(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qdread微信公眾號!)(未完待續)

舉報:/

**作者:莊不易所寫的《》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

**如果您是《》作品的版權所有者但不愿意我們轉載您的作品,請通知我們刪除。**

**本小說《》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立場無關。**

筆下書友正在閱讀: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