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二六七章 再啟程的遠征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六七章 再啟程的遠征軍

第二六七章 再啟程的遠征軍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01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勝海舟并沒有多等,就在他跟李鴻章完全攤牌之后的第三天,從上海出發的日本派遣軍就已經抵達了日本。

日本派遣軍一共有三個國防軍師,加起來一共有四萬多人,平均每個師一萬三千多人。

三個師分別駐扎三個地方,分別是山川港(指宿港),大阪城,以及神奈川的橫濱港,正好每個地方駐扎一個師。

這支大部隊的到來,雖然讓勝海舟心驚肉跳,但也徹底放下心來,因為這說明中國人沒有放棄他,而看中國人的實力,只要緊緊抱住中國人的大腿,至少目前來說他的安全是沒問題了。

不過,這次來的只有日本派遣軍,并沒有來什么中國特使,只是來了一道命令,那就是任命李鴻章為中華帝國駐日本全權談判大使,負責中華帝國與日本的一切談判事宜。

這是一個經由國務院下達的正式任命,跟之前偷偷摸摸的情況完全不同,就是說從接到這份命令的那一刻,李鴻章就算是成為正式的談判大使了。

這倒是讓勝海舟松了一口氣,畢竟李鴻章他也是稍微熟悉點了,真怕來個陌生人,再搞亂了這邊的事兒。現在既然談判大使是李鴻章,而且據說談判過后他還要長駐日本,負責這里的事情,覺得倒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既然日本派遣軍已經抵達日本,并迅速進隊原先遠征軍打下的地盤,那么遠征軍的任務也就結束了,接下來,他們就要重新登船。正式的啟程去好萊塢城,執行新的任務了。

由于李鴻章成了日本全權談判大使,所以擺明了是無法繼續跟隨遠征軍繼續走了,這倒是讓石達開跟唐海龍略有些傷感,畢竟這些日子以來。他們一起合作的也算愉快,怎么也算是一起分過贓的鐵交情了。

“石大人,唐大人。”送行的碼頭上,李鴻章端起酒杯,分別敬了下石達開跟唐海龍,“此行萬里。前途未卜,今日一別,還不知道何時才能與兩位大人再見面,想起過去的種種,真是不勝唏噓啊。嗨。多余的話也不說了,在這里我就以這杯酒水,恭祝兩位大人旗開得勝,再創輝煌才是!”

“請!”石達開跟唐海龍各自拿起酒杯一敬,然后雙雙喝干,然后把空酒杯一翻,表示酒已經喝掉。

“好!”李鴻章也一下喝掉杯中酒,再次一敬。然后什么也不說,表示一切盡在不言中。

這邊敬酒結束,唐海龍本要轉頭立刻。不過卻發現石達開沒有動,反而微微一笑,對著李鴻章一抱拳:“李大人,正如您所說,今日一別,還不知道什么時候能見面。我們就算了。但有一個人,一直很想見你。卻總是不得機會,今日臨走了。難道你就不想見見么?”

“哦?”李鴻章先是一愣,接著神色一動,“石大人是說?”

“哎。”石達開搖搖頭,接著轉過身,對身后一名中年軍官擺擺手,示意對方過來。

等那名中年軍官趕過來之后,立刻先向石達開敬了個禮,還沒等開口說話呢,石達開就先開口了:“李團長,不必多說,今次叫你過來,不為別的,就為了讓你跟李大人敘敘舊。”

緊接著,石達開不等那名中年軍官的一臉詫異,轉身對李鴻章拱了拱手:“李大人,時間還有不少,你們先慢慢聊,我們就不打擾了。”

說完,石達開一拉有些莫名其妙的唐海龍,半拖半拉的拉走了,把這里留給了李鴻章跟那名中年軍官。

看見石達開跟唐海龍走遠,那名中年軍官才轉過頭,看了看李鴻章,然后抱了下拳:“二哥。”

看到這個人主動打招呼,李鴻章才苦笑著搖搖頭:“好,好……季荃,多日不見,你可越見清減了啊。”

沒錯,這個中年軍官,正式李鴻章的三弟,李鶴章!

當初精武軍因為王三武劫了漕銀,正跟清廷鬧的十分僵,李鴻章曾經帶著李鶴章去過上海,目的是為了觀察李永吉的精武軍,并做說客,勸說李永吉退一步。

不過,當時的李鴻章抵達上海之后,局勢不明,所以李鴻章沒有去跟李永吉見面,反而跟李鶴章分道揚鑣,讓李鶴章去投奔精武軍的青浦軍校,他自己則重新回到曾國藩那里,算是兩邊下注。

從那以后,李鶴章雖然沒有改名字,也沒有刻意隱瞞身份,但由于李鴻章當時也不是很出名,所以也沒人在乎他。反倒是因為他投奔較早,加上又的確又有才能,所以很快就在青浦軍校里嶄露頭角。

這一分別,就是兩年多,期間除了一開始的時候,李鶴章曾經給李鴻章去過信,說過自己的情況,后來由于軍校進行了封閉化教學,加上李鴻章當時情況也不好,被得到了洋人支持的陳玉成猛揍一通,居無定所,不好聯系,所以李鶴章就沒有再給李鴻章送過什么書信,雙方從那時起,就算是斷了聯系,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再聯系上。

再后來,局勢變換,誰也沒想到李永吉帶領精武軍居然那么快就舉起造反,然后稀里嘩啦打敗清軍,又收拾了太平軍,在短短一兩年內掃平天下,建立了中華帝國,又憑著強硬手腕強制推行新政。

那段時期,曾國藩雖然依然是一方諸侯,但李鴻章卻敏銳的看到曾國藩這跟大腿失勢了,所以果斷投奔南京,憑著自己的本事,得到了國務院首相沈世明的青睞,并慢慢的在新政府里得到了自己的新地位,前途也可以說是一片光明。

李鶴章也不差,他雖然很長時間都在青浦軍校學習,很少接觸外面的事情,但青浦軍校不是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學習,雖然是封閉化教學。但卻定期提供報紙,讓學員隨時了解外面的世事變化,所以對于外面的變局,李鶴章也是相當明了。

在青浦軍校期間,李鶴章學的是炮兵。雖然年齡略大,不過為人豪爽講義氣,倒是很快就組織了一個人脈圈子,并且因為在幾次模擬對抗中取得了十分優異的成績,得到了校長俞鴻瑞的贊賞。

可惜的是,等李鶴章學有所成之后。國內的仗基本已經打完,以中華帝國的中央軍實力,輕易也不會有什么不開眼的,就算有,估計一時半會兒也輪不到他們這些軍校生去打。

軍隊不同于別處。是討厭和平,喜歡戰爭的,因為沒有戰爭就沒有戰功,沒有戰功就無法快速升遷,雖然還有資歷一說,不過苦苦熬資歷不是李鶴章喜歡的,所以他才跟其他人一樣,報名參加了遠征軍。為的不是那所謂高薪待遇,而是那份戰功同步計算的待遇。

也就是說,盡管遠征軍名義上只是一只私人雇傭兵性質的部隊。但你在部隊的所作所為,都是記錄在案的,而且如果不想當遠征軍,還可以平調到其他正規軍部隊里,然后按照你在遠征軍時期的功勞進行升遷獎勵。

也就是說,李鶴章能參加遠征軍。主要是為了能增加戰功,然后通過戰功升官。要不然,在國內熬。還不知道何年何月。

倒也是他的運氣,遠征軍居然要選拔軍校生組成一個團,而團里的軍官全部憑考試與推舉來算,結果,李鶴章雖然不是成績最好的一個,但加上人緣,最后被推舉成了團長,從此一躍就成了中級軍官。

要知道,如果不是這個機會,那么按照正常情況,李鶴章從青浦軍校畢業后,一般都是調動到國防軍去當一個排長的,然后再從排長未知慢慢熬,等按部就班的熬到團長,那還不知道是何年何月呢。

所以說,遠征軍給了李鶴章一個機會,一個讓他迅速成為中級軍官的機會,哪怕這支部隊并不是正規軍。

總之,李鴻章跟李鶴章這兄弟倆,可以說是各有際遇,但相互之間除了一開始還聯系過,中間很長時間都沒聯系過。

當然了,在這段時間里,李鶴章或許不太清楚李鴻章的情況,但憑良心說,李鴻章肯定是知道李鶴章在哪兒的,因為李鶴章這段日子一直在青浦軍校,所以李鴻章真的有心重新聯系,斷然不會聯系不到的。

但怎么說呢,李鴻章還偏偏就是沒聯系,這倒不是他忘了,開玩笑,這種事兒怎么能忘,畢竟當初兩方下注可就是李鴻章的主意。

實在是李鴻章心思太重,以前前途未明,還沒在新朝找到靠山跟出路的時候,不好意思聯系李鶴章,等找到沈世明當靠山后,又不方便聯系李鶴章,怕人家說他是內外勾結。

這倒也不是李鴻章多心,實在是沈世明的官位太高,李鴻章的職位太敏感,而李鴻章又清楚一個事實,那就是陛下很討厭軍政勾結,一向提倡當兵不干政,當官不涉軍,嚴禁行政官員與軍隊人員過多來往。

換言之,李永吉從建立帝國之初,就把軍隊與地方行政分開,軍隊駐扎的地方都是軍營禁區,輕易不跟地方聯系,而地方有事先找警察,如果需要軍隊,那就要打報告往中央報,然后中央跟軍方聯系,再根據情況下令地方駐軍協助地方。

也就是說,地方財政全部上繳,然后地方駐軍的軍費全部靠上面下撥,跟地方完全沒關系,兩者平時也不往來,這樣就杜絕了軍政勾結的現象。

正是因為這種軍政分離的制度,加上無線電通訊網的建成,才讓李永吉可以放心大膽的用新政,因為就算新政出現問題,也可以隨時靠軍隊強行更改過來。

也就是說,在地方行政這一塊兒,李永吉只是制定了一個結合了現代民主集中制的官制框架,但具體執行情況卻是相當松散的,各地都略有不同,是一種摸著石頭過河的施政模式,對地方放了不少權,也給地方官很大的權力,從而讓他們能夠靈活應對新思想的沖擊。

但在軍隊這一塊兒,那卻是完全的集權制度,也就是說皇帝是最高指揮官。什么都要聽皇帝的,總參謀部與國防部可以說是皇帝在軍隊中的左右手。

具體說的話,總參謀部是一個指揮機構,主要負責軍隊的調動與作戰,最是位高權重;國防部則是統籌協調機構。主要負責軍隊建設以及后勤方面的事情。

盡管禁衛軍的軍械情況不歸國防部管,而是歸總參謀部,但那是因為禁衛軍的武器來源有問題,沒法公開,所以只能歸為秘密機構,但國防部就不同了。國防部是一個公開的機構,所以國防部才只能管理國防軍。

總之,中華帝國的官僚體系中,是嚴禁軍政勾結的,李鴻章正是因為明白這個鐵律。平時才沒有主動跟李鶴章聯系,這不但是為了自保,同時也是為了保護李鶴章。

當然,不聯系歸不聯系,但他們的關系在那擺著,其實他跟李鶴章之間的關系是早就被情報部門搜集過的,畢竟李鴻章的位置也很重要,用這么一個人。不可能不實現調查,更何況李鴻章還是入了皇帝法眼的。

沒錯,李鴻章之所以升級這么快。并不是沈世明真的對他多青睞,實在是他的名字太有名,以至于李永吉想不知道都難。

正因為李永吉知道另一個時空的李鴻章是一個不錯的能臣,所以才特意要沈世明多加照顧,不過畢竟不能做的明顯,所以一切都是沈世明出頭。搞的好像沈世明是李鴻章的伯樂一樣,卻不知道如果不是皇帝的慧眼獨具。沈世明每天那么忙,手底下一堆想投效的。誰有空理會一個李鴻章?

可惜,李鴻章不清楚這些,他十分珍惜這得來不易的地位與權勢,一直都是謹小慎微,所以平時都不聯系家人,哪怕這次派出來的時候,明明知道自己三弟李鶴章就在遠征軍,可這么多時間過去了,他一直都沒去跟這個三弟認親。

要知道,李鶴章可不是個小人物,而是遠征軍三大團長之一,加上他的履歷,李鴻章沒理由不知道這家伙就是他弟弟,但就為了避嫌,平時他愣是從來沒抽空去跟這個弟弟見一面。

同樣道理,李鶴章身為軍校學生,也很清楚軍政分離的鐵律,畢竟這是軍校里反復強調的東西。因此,在李鴻章不跟他聯系之后,他也就沒有主動聯系李鴻章了,而是一門心思撲在軍校里,努力提高成績,拉攏關系,想方設法奔前程。

這次參加遠征軍之后,一開始還沒什么,但李鴻章來了后,中央特派員的身份如此彪悍,李鶴章這個堂堂的三大團長之一又怎么會沒聽說過?

如果說名字還可以同名,但李鴻章跟遠征軍呆了這么長時間,大家有太多時間碰頭,所以就跟李鴻章早就認出李鶴章一樣,李鶴章也早就認出李鴻章這個二哥了。

但是,雖然早就認出來了,但李鴻章沒有去找過李鶴章,李鶴章呢,也從來沒找過李鴻章,甚至提都沒提過。

那么,既然李鴻章跟李鶴章從來沒主動聯系過,石達開又是怎么知道他們之間的關系,并主動在臨走之前拉來李鶴章呢?這當然是一個意外。

要說起來呢,石達開過去也是不知道李氏兄弟的情況的,他壓根不知道李鶴章是李鴻章的弟弟。畢竟在這個時空,石達開過去跟李鴻章沒怎么接觸過,又怎么會知道他弟弟是誰。

另外,石達開是領兵將領,不是情報人員,所以情報方面他不會有什么優惠,并不清楚李鴻章與李鶴章之間的關系。

然而,也算機緣巧合,就在江戶陷落,遠征軍作壁上觀,靜等日本人劫掠江戶城這段期間,石達開為了避免手下產生情緒,特意去慰問手下將領,跟手下幾個團長營長的一起喝酒,結果喝啊喝的,不知怎么打,李鶴章喝醉了,然后無意中透露出這個消息。

聽到李鶴章居然是李鴻章的弟弟之后,石達開也是大吃一驚,幸好他們當時離的近,所以石達開很快就讓人抬李鶴章下去休息,等李鶴章酒醒了之后,才又單獨問了起來。

別人不問的話,李鶴章可以選擇不說,但如果上司發問,不說或者亂說的話。那可就是性質不同了,所以見到石達開發問,李鶴章就簡單的把情況說了出來,承認了李鴻章是自己的哥哥。但卻沒說當年是兩頭下注,只說這是當年大家理念不同。簡單說了下當年他自己過來投奔精武軍的事情,把這一切都說成是機緣巧合。

石達開倒是不疑有他,只不過是唏噓感懷了一下,畢竟那段時間在石達開看來,的確是天下大亂,這李鴻章兄弟倆因為理念不同各奔東西。倒也沒什么不妥。

聽了李鶴章的話之后,石達開當時就想安排他們兄弟倆見面,但李鶴章阻止了,說他們其實都彼此知道對方的存在,只不過他們一個是軍方的軍官。一個是中央的高官,沒事兒見面,很容易落人口實,畢竟軍政勾結是個很敏感的事情。

這件事石達開也很了解,雖然覺得對方有些太過小心,但也就沒有堅持。

本來石達開也不想管的,不過在臨走之際,想到此去美洲是萬里之遙。還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回來,他自己是了無牽掛,但卻不希望手下也這樣。

其他人也沒辦法。但李鶴章跟李鴻章既然是兄弟,沒理由這個時候也不見面。所以,他特意把李鶴章叫過來,就是希望他們兄弟倆在臨走之前見一面,說說話,也不是為了討好誰。純粹是一種感懷,一種亂世飄零的感懷。畢竟他也是從那個年月過來的,他也失去過很多。很多……

這李鶴章跟李鴻章面對面的見了之后,除了一開始互相問了個好,簡略的說了下分別后自己的人生軌跡,然后就忽然沒什么話可說了。

這倒可以理解,大家比較不是女人,一見面嘰嘰喳喳互訴衷腸,他們都是志向遠大之輩,簡單說過自己的情況后,讓對方了解自己正在走的路,那就足夠了。

“此去美洲,還要多加小心。”李鴻章嘆了口氣,“活著,才是最大的前途。”

“我會的。”李鶴章點點頭,“二哥也是,聽說您成了日本的全權特使,以后還要長駐日本……日本目前正處在混亂狀況,很多人都很敵視我們,所以您才要更要多多保重才是。”

“日本人?哼哼。”李鴻章不屑的一笑,“這里有強大的日本派遣軍在這,日本人不敢把我怎么樣,你放心好了。”

“二哥可不要大意。”李鶴章勸道,“跟那些日本人合兵一處的時候,我跟他們私下打過交道。這些日本人雖然武器不如我們,訓練也不如我們,但兇悍殘忍不畏死,尤其是那些所謂的武士,不但武功高強,心狠手辣,而且為達目的誓不罷休,完全是一批不怕死的瘋子。

在過去,這些日本人就很反感外國人,不但反感西洋人,也反感我們中國人。現在好了,我們殺了他們這么多人,搶了這么多東西,還把人家的都城給打下來,如此奇恥大辱,日本人肯定恨我們入骨。

沒錯,兩軍交戰,日本人不值一提,可怕就怕在他們的死士!我聽說連幕府的高官,很多都是死在死士的刺殺上,這在我們中國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總之,日本人的的刺殺之道古已有之,據說千變萬化,讓人防不勝防,比如那什么忍者的,就是一群專門訓練的高級刺客,精通各種刺殺技巧,過去很多高官跟外國人都是死在這些人手中,所以二哥您萬萬不可輕敵,務必多加小心啊。”

“放心吧。”李鴻章微微一笑,“我會關心自己的小命的,一定會要求多加護衛,這樣總成了吧?”

“只要出門,就要帶護衛,而且越多越好。”李鶴章道,“二哥,我不是在開玩笑!您跟我不同,我地位不高,而且在軍中,一般沒那么容易刺殺我,可您是全權談判大師,位高權重,他們一定會針對您下手的。”

“明白明白,我一定會注意,你放心就是了。”李鴻章苦笑搖頭。

“那就好。”李鶴章一點頭,然后一抱拳,“好了,時間不早了,話說到這,我看就到這里吧。他日等我功成名就之時,我們再在老家相會吧!”

“好!”李鴻章點了點頭,然后也抱拳行禮,“前途艱難,多多珍重,別的就不說了,二哥就祝你一路順風吧!”(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