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二四六章 為什么用遠征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四六章 為什么用遠征軍?

第二四六章 為什么用遠征軍?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12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當前位置:

第二四六章為什么用遠征軍

其實,對于為什么是用遠征軍攻伐日本,而不是用國防軍或者禁衛軍,石達開也有很重的疑慮。?.

為此,他在接到任務的時候,曾經多次打電話向上級部門,也就是東方集團的安全保衛部的部長周勝軍請示,但一直都是安全保衛部秘書室的秘書接的電話,石達開除了留下自己來過電話的留言,一直都沒得到準確的答復。

就因為得不到準確的答復,所以石達開才簡單的只是發布出兵命令,卻沒有詳細的解釋原因,那不是他賣關子,而是他自己也不清楚內情。

好在,他手底下的人似乎對原因什么的并不感興趣,反而對有仗可打性質高漲,甚至連下發機關槍的事情也比對這個感興趣。

這當然也是中**人自信心爆棚的緣故,畢竟如果戰爭演變成只能我欺負你,你卻很難傷害到我的情況下,那當兵的就會希望打仗,更何況他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尤其是學習了列強的殖民歷史之后,也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強國對弱國的攻伐,通常是名利雙收的好事情。

但是,不管底下人是怎么想的,作為遠征軍的老大,石達開對此還是有一定顧慮的,畢竟作為集團的高層軍事指揮官,他是極少數知道東方集團部分底細的內行人。

比如說,石達開就猜測,不,是確信這個名義上是民間股份制公司的東方集團,實際上是受控于皇室內務府的,秉承的也是皇室的意志,或者更直接點說,是秉承皇帝的意志。

為什么這么說呢,從東方集團的構成就能猜測出一二。

要知道,遠征軍雖然名義上是屬于民間集資成立東方集團,而且據說里面甚至有洋人的股份。比如改名叫李安松的卡爾松,還有華爾,據說就變賣自己所有身家,全部換成了東方集團的股份,而且怡和洋行,太古洋行等也都在東方集團里投了資,購買了不少的股份。

但是,遠征軍只不過是東方集團給養著而已,但如何行動,或者說調兵命令卻不是聽從那什么東方集團的董事會。而是聽從東方集團的最高經營者,集團總裁的一個直轄部門——安全保衛部,簡稱安保部。

在這里,要簡單說一下東方集團的構成。

東方集團作為一個皇室企業控股(最大股東是中信銀行,占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但面向民間集資,甚至不禁止外資進入的股份有限制公司,的確有義務向大股東交代自己的情況。

不過呢,因為是股份有限公司。按照中華帝國的公司法規定,股東投資公司后,股東投資的財產就全部由公司支配與運營,股東無權干涉公司的具體經營。只能有限過問。

也就是說,雖然東方集團有義務向大股東交代自己的運營情況,但根據有限原則,交代也只是對投資規模達到一定數目。最低投資額達兩千萬華元(按照現行匯率,折合兩千萬兩銀子,大概四千多萬美元)的大股東。也就是董事會常任董事。

而且,對大股東的交代,也只限于收益比以及分紅數目,至于集團具體如何投資運作,尤其是一些比較**的投資活動,比如海外殖民活動,都是由集團的總裁說了算,可以不向董事會的人作具體交代,總裁只需要每年的年度總結的時候,向董事會的常任股東匯報下公司的年度損益情況,并按照股份投資額,定期給大家分紅就可以了。

換言之,東方集團面向公眾發行的股票就是個投資品種,你買了東方集團的股票,哪怕買的數量很多,成為了董事會的大股東,名義上擁有了一定的所有權跟發言權,但也不能管公司的具體運營,最多你可以對公司的收益問題提出質疑,并自由選擇撤資與否,其他權力是一點沒有的。

也就是說,東方集團的小股東只有投資分紅以及股票投資收益這一個好處,成為董事會的常任股東呢,則在擁有這些紅利的同時,還可以享受公司內部特別優惠。

比如在購買集團內部經營的貿易品方面,像特效藥,鋁制品、不銹鋼制品、武器、高檔絲綢等物資,大股東都享有一定的內部優惠價,而這也是怡和洋行等大洋行之所以明知道大股東的權力有限,但還是肯下大力氣投資其中的原因。

事實上,為了獲得中國的廉價特殊貿易品,加上對東方集團的收益期許很高,不止是見機最早的怡和跟太古等在東方的洋行,其他像一些法蘭西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普魯士的銀行等國外大集團,甚至連俄羅斯的銀行,都開始跟東方集團接觸,希望購買部分股票,成為董事會的常任大股東。

有鑒于此,東方集團增發股票的議案正在進行當中,如無意外,估計用不了多久,東方集團就要進行新一輪的增資擴股行動了。

總之,東方集團的擁有者看似是全體股東,但具體執行情況是總裁說了算,而集團總裁呢,又只有董事長才有權任命或者解聘,董事會無權干涉,最多可以質疑一下集團的收益情況。但問題是,東方集團的董事長叫李遠征,是李永吉的化名,因此這兜了一個大圈子,最終還是李永吉說了算。

雖然兜了個大圈子,不過由于董事長是可以一直隱身幕后的,所以李永吉不必出面,哪怕是開董事會,董事長也可以不出現,只讓代理人出頭。

這樣一來,雖然很多人疑惑這個李遠征到底是什么人,懷疑他跟皇室家族是否有什么關系,甚至還有人直接懷疑這個李遠征就是李永吉,但終歸是多了一層面紗跟遮羞布。

別小看這個遮羞布,很多時候有遮羞布跟沒有遮羞布,性質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涉及到海外殖民這種敏感的事情。

也就是說,東方集團的內部情況可以這樣的簡單概括:

董事長是神秘的,也是權力最大的,是公司的實際擁有者以及決策者。

董事會的常任董事可以質疑集團的投資收益情況。能夠自由買賣自己的股票,獲得定期分紅,并且獲得集團自主經營商品的內部價,但不負責集團的具體運營。

集團總裁是負責集團具體運營的最高決策者,只有董事長可以任命或者解職,董事會無權干涉總裁的具體任命與執行情況,但是呢,董事會對集團總裁有監督權與質疑權,可以召開董事會彈劾總裁,但最終換人與否。只有董事長說了算。

說白了,這樣的股份有限制公司,還是一個類似于開明**的制度,權力最大的還是董事長,他是最大的boss,什么都說了算,其他人都是在董事長手底下互相監督互相制約的手下,另外也是一起分肥。

安全保衛部作為東方集團的暴力執行機構,雖然只聽從集團總裁的命令。但歸根到底,還是要聽從李永吉的命令。

東方集團的現任總裁是李永吉的姐夫林光耀,一個略有能力,同時又十分聽話的皇室外戚。而安全保衛部的部長是周勝軍,更是身兼內務府總參謀部作戰處處長的身份,可以算是寵臣。

東方集團這么一個大公司,管事的不是外戚就是寵臣。那真相已經呼之欲出,因此石達開才斷定東方集團就是李永吉控制的公司,就跟其他中信銀行之類的一樣。

實際上。東方集團是皇室公司這個事情,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而這也是大家之所以踴躍投資的一個原因,畢竟投資皇室企業是穩賺不虧的,之前已經有太多驗證,比如中信銀行等四大家族的核心企業。

只可惜,四大家族的核心企業從不對外公開募股,讓大家沒有機會參與分肥,現在好不容易出現個東方集團,那還不趕緊掏出老本啊。

按照很多人說的,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要是以后連東方集團也停止募股,那可就再也沒機會了。

話說回來,到目前為止,安全保衛部一共掌控有三支武裝力量,分別是精武鏢局、白色黎明國際縱隊、遠征志愿軍。

這其中,精武鏢局跟白色黎明國際縱隊,都是老牌子了,遠征志愿軍則是新成立的,雖然側重點略有不同,但性質是一樣的,都是相對**的雇傭兵性質的武裝集團。

以精武鏢局為例,這個精武鏢局原本就是王三武的老爹,李永吉的外公王天重搞出來的,原本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自家商號的武裝押運,給王家的閑散人員找個活計,但后來滿清滅亡,精武鏢局的情況就有些尷尬。

因為帝國建立后,直轄省的治安迅速變好,加上金融改革的緣故,武裝押運的需求變小,而精武鏢局的規模卻越來越大,人員越來越多,可又不屬于國家軍隊,不吃國家財政,李永吉以及李家所屬的商號呢,又不再往里面投資,所以如何維持運營就是個大問題。

后來,精武鏢局干脆進行了改革,變成一個股份制有限責任公司,開始向公眾募集資金,可惜應者寥寥,畢竟沒多少人對一個收入不高,甚至還不斷虧損的大鏢局感興趣,哪怕這個鏢局沾染了皇家這倆字。

再后來,李永吉抹不開外公的面子,在老媽輾轉的要求下,開始介入精武鏢局,不過他的辦法就是注資加拆分重組。

簡單來說,精武鏢局依舊是一個股份制有限責任公司,但被新成立的東方集團全面收購,成為東方集團的控股子公司。

東方集團收購精武鏢局之后,對精武鏢局進行拆分整改,直接分成兩家公司,分別是精武國際物流公司以及精武鏢局。

其中,精武國際物流公司是股份制有限責任公司,東方集團占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另外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可以向民眾公開募股籌資。這家公司主要經營范圍是運輸業,比如陸運船運等,經營范圍包括內陸運輸以及海運。

與東方集團的上層構成不同,這家物流公司的董事會成員是可以過問集團運營情況的,權力相對而言要比東方集團的董事會成員大一些,目的自然是為了增加董事會成員的積極性,讓他們肯多花錢買股份。

至于精武鏢局,則是一家不公開對公眾募股。由東方集團全資控股的子公司,公司的總裁或者說總督,由東方集團安全保衛部任命,然后由總裁全權管理精武鏢局。

這樣一來,精武鏢局在指揮管理方面,東方集團安全保衛部的命令是最高命令,擁有最高優先權,在安全保衛部沒有正式命令的情況下,精武鏢局的總裁經過安全保衛部同意之后,自己也可以接私活。

精武鏢局跟東方集團的關系。類似于佃農與地主之間的關系,公司是東方集團的,但東方集團不給精武鏢局的人發薪水,精武鏢局要自己賺錢養活自己,所得收益按照五五分成。

也就是說,東方集團只給精武鏢局的總裁提供武器裝備、低息貸款、政治庇護以及相關工作,然后總裁自己可以可以憑著這批武器裝備拉起一支隊伍去接活,接了活,有了錢。就按照五五分成,一半歸東方集團,另外一半歸自己。

換言之,精武鏢局是自負盈虧的單位。有點像英國當年對海盜發放的私掠許可證,唯一的區別是,雖然是五五分成,但就算是精武鏢局自留的部分。分成也是嚴格按照規矩來分的。

簡單點說,精武鏢局的總裁不能自己獨吞那一半的收入,他不過是個決策人與執行人。自己沒有私自截留資金的權力,而是由東方集團安全保衛部的人,根據精武鏢局成員的職務大小以及功勛多少來分,跟軍隊其實沒兩樣。

不過呢,由于精武鏢局的組成人員大都是跟王家沾親帶故的遠親,所接的業務也多少跟四大家族有關,也可以看成是四大家族的金牌私人打手。

目前來說,精武鏢局的主要業務除了為大家族提供保鏢護院之外,另外一個主要業務就是面向國內的自治省以及附屬國,為像西北,東北以及朝鮮這些治安相對還比較混亂,但卻又有一定經濟價值的地區提供私人武裝保護以及地方鎮壓的工作,換言之,他們不但可以受雇于私人,也可以受雇于國務院。

就好比現在,精武鏢局最大的一個經營項目,是受雇于國務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東北跟朝鮮,維護當地與直轄省之間的商道安全,必要時候也可以在當地駐軍的要求下,幫助當地的國防軍穩定地方治安。

這樣一來,不但可以讓國務院減少當地駐軍,節省國務院的駐軍費用,而且私人雇傭軍在當地要是有什么出格的事兒,比如搜刮比較狠的話,也可以讓國家減少一些道義上的損失。

白色黎明國際縱隊是一支全白人的部隊,原先就是一只**的外國人雇傭軍,是只屬于李永吉私人所有的私人雇傭軍。

不過李永吉登基成為皇帝后,再搞這些難免授人口實,于是就仿照精武鏢局,把白色黎明國際縱隊進行改組,成為一個隸屬于東方集團的私人安保公司,總裁依舊是卡爾松。

就性質而言,白色黎明國際縱隊跟精武鏢局的情況一樣,也是歸安全保衛部全權管理,分成方面是五五,自己可以留下一半,且成員收入方面,是嚴格按照自己的職務以及功勞來分,而不是根據縱隊指揮官的私人喜好。

目前而言,白色黎明國際縱隊目前的主要經營業務,是提供遠洋護航,尤其是經營中國到洛杉磯一線的海上護航行動,也就是說以前移民洛杉磯的那批中國人,船隊基本都是受白色黎明國際縱隊的護航保護。

因此,現在的白色黎明國際縱隊,與其說是一支陸軍,不如說是一支擁有大量遠洋海船的海軍力量,除了護航,平時也客串海盜,在菲律賓與越南、新加坡等南中國海一帶的海域搞一下劫掠,劫掠對象通常都是走私船。

怎么確認是不是走私船?很簡單,走私船沒有中國海關發出的許可證,海關許可證是有水印防偽的,一般人很難仿造,所以通常不會認錯。

也就是說,他們通常會先換上海盜旗,逼近一艘船,如果有許可證。就放過,沒有,就搶走貨物,人留下,但如果你反抗,那就來硬的。

說起來,中國最近的海上走私活動是越來越猖獗,只靠海關自己是遠遠不夠,因此才想到了讓白色黎明國際縱隊客串海盜業務。反正他們都是白人,用的都是歐洲常用的飛剪船。頂多火炮是中國制造的華2型艦炮,換個海盜骷髏旗,誰也不知道到底是誰的人馬。

華2型艦炮,那是加大口徑到120毫米,還增加了液壓制退器的海軍型前裝線膛火炮,使用尖頭型開花爆破彈,不對外發賣的,威力方面則完爆其他列強的艦炮。

正因為中國的海上走私越來越猖獗,所以白色黎明國際縱隊最近過的是越來越滋潤。就收入而言,已經超過了精武鏢局,是東方集團下屬安保公司中最賺錢的一個。

最后,就是新成立的遠征志愿軍了。

由于遠征志愿軍的目的是干涉美國內戰以及墨西哥戰爭。因此跟其他兩家保安公司性質略有不同,很可能是短期不能見效的情況,因此實行的是更保守的管理方案。

具體點說,遠征志愿軍的作戰人員是直接從軍隊中招募志愿者。實行底薪與獎金相結合的薪水制度。

也就是說,哪怕暫時沒有收益,所有作戰成員也有基本底薪、獎金跟完善的傷殘保險。而且作戰期間的資歷與功勛會記錄在案,以后如果不在遠征軍干了,這份履歷也可以算數,只需要做一個小轉換,恢復你的軍籍就可以,這樣一來,你既可以加入正規軍繼續當職業軍,也可以按照正規軍轉業干部的待遇去地方當官。

但是,也正因為有了底薪待遇,所以遠征軍的分成要少一點,是按照三七分,也就是說遠征軍通過劫掠或者經營海外殖民地所得的收入,要上繳七成給東方集團,自己只能留下三成,這三成會按照獎金的模式發放給部隊官兵。

這樣一來,由于不必自負盈虧,遠征軍的紀律性就更高一點,比前兩支雇傭軍要好的多,可以當作正規軍來看待。

因此,遠征軍才是真正代表中華帝國利益,尤其是政治利益的海外干涉軍,其他兩支部隊,才是真正以商業利益為目的的私人雇傭軍。

至于為什么要把遠征軍也算在東方集團里面,搞成雇傭軍,原因自然很簡單,那就是可以用東方集團的名義向社會集資,然后用民間社會的錢,去做海外殖民以及貿易的勾當,為帝國政府謀利益,在最大限度節省帝國財政的同時,還能夠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國際糾紛。

石達開是個較真的人,所以他下完命令后,回去還是不停的給東方集團的安全保衛部打電話,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到了晚上的時候,他總算是接通了安全保衛部的部長,也就是最高負責人周勝軍的電話。

“吉田屋事件的確是個意外,不是我們自己引導的。”周勝軍這么回答道,“事實上,陛下對日本的確有心,但就目前來說,陛下的重心都在美國與墨西哥方向,日本么,反正就在家門口,反而不是陛下目前的主要目標。不過么,既然日本人主動送上了開戰借口,也沒理由不干一票,起碼先敲打敲打日本,賺點零花錢,順便鍛煉鍛煉你們遠征軍也是好的。”

“那為什么不用國防軍跟禁衛軍,非要用我們呢?”石達開道,“國防軍就罷了,禁衛軍可是比我們更強吧?”

“用你們的原因啊,那自然是為了省錢啊。”周勝軍道。

“省錢?不會吧,據我所知,我們的士兵待遇可是比照禁衛軍的。”石達開道。

“不不不,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周勝軍道,“你們的那個比照待遇,是作戰期間的待遇,可以比照禁衛軍平時的底薪。就是說你們出征日本的時候,薪水是按照禁衛軍的日常基本底薪發的。但你不知道的是,禁衛軍的底薪其實也不高,他們高的是津貼、補助還有獎金。”

“津貼、補助還有獎金?”石達開愣了愣。

石達開以前也指揮過禁衛軍,比如突襲朝鮮漢城的時候,不過他只負責指揮作戰,薪水待遇方面不用他負責,而禁衛軍有規定,個人收入禁止向外宣布,所以他對禁衛軍具體收入也是模糊的。只知道基本月薪是多少。

“沒錯。”周勝軍道,“你們看到的,是公開的月薪,禁衛軍的月薪是五元錢,折合大概五兩銀子一個月,看似不少了,但其實比起補助津貼等來說,是小巫見大巫了。

知道么,禁衛軍這五元錢是白賺的,因為吃喝住都是軍隊提供。不用自己花錢,而且禁衛軍還有營養補助,幾乎頓頓有肉,每個月他們光是在吃喝上花的錢,幾乎就是每人三元錢的標準,比小康之家還富裕。

再加上出戰的話,禁衛軍還有出戰津貼,那是兩元錢到五元錢不等,這么算下來。他們一個月如果全算成錢,一個人一個月的收入就超過十元錢啊!

當然,這些也就罷了,你們如果加上分成。一個月最高也能拿到七八元錢,相差不大,但問題是,人家的安家費。嗯,也就是軍人保險,那跟你們也是不一樣的。

人家禁衛軍的安家費高啊。一個禁衛軍普通士兵如果傷殘或者陣亡,安家費最少就是一百元起啊,陣亡的話,最高可以拿到一千元安家費,注意,這是普通士兵,軍官另算。

如果是軍官,比如說一個禁衛軍的下士陣亡,安家費起步是兩千元,軍銜每高一級加200元,到了尉官的話,在士官最高級安家費基礎上,軍銜每高一級加400元,到了校官,軍銜每高一級加800元,將官則是在校官最高額的基礎上每高一級加2000元,要到了你的地位,你自己算去吧!

你們呢,士兵安家費只有三十元,軍官的安家費也是百元起,軍銜每高一級加二十元,沒有階梯對待,價格區別這么明顯,你說用你們還是用他們?”

“這,怎么會這么高?”石達開目瞪口呆,“禁衛軍待遇這么好?”

“要不怎么說禁衛軍是天子親軍呢。”周勝軍道,“不過你也不看看禁衛軍的水平,禁衛軍安家費是高,可按照他們的裝備,輕易也很難有損傷,所以了,不到萬不得已,禁衛軍是不會出動的。”

“那國防軍呢?”石達開道,“禁衛軍貴的話,那國防軍應該比我們便宜吧?”

“首先,國防軍是國家軍隊,道義問題比較敏感。”周勝軍道,“其次,國防軍最近也不消停啊,國內很多事兒要國防軍做啊。

比如要參加魯西南大剿匪作戰,剿滅那些不聽話的捻子,西北跟云南都還有回回作亂,也要派遣大軍出征,而且出征規模還不小。

我也不瞞你,由于回回作亂的性質不同,為了奉行首相大人斬草除根的命令,初步估計,只是西北跟云南這兩地,出動的國防軍總數可能要達到五十萬人的規模,是大動作,據說要……咳咳,總之,花錢很是不少啊。

哦,對了,還有臺灣,臺灣最近也有叛亂,是個叫戴潮春的搞事兒,國防軍也要出兵征討,出兵規模雖然只有五千,但也是精銳了,全部都是職業兵。

你說說,現在國防軍能打的幾乎都有任務,剩下的都是新兵,中看不中用,守家還行,出國征伐就不行了,不用你們打日本,還能用誰?”

“原來如此。”石達開默然,到不是為了別的,而是被帝國暴露出的軍事實力鎮住了。

“而且,用你們主要也是考慮到鍛煉部隊的目的,你們打完日本,估計就要去墨西哥了,所以,好好干,打的好,別說封侯,重新封王也不是夢啊,要知道,海外殖民地可是可以封王的,別忘了。”

“重新封王?大人說笑了。”石達開灑然一笑,“能給我們這些只知道打仗的可憐人一個出路就不錯了,封王什么的,不敢再想。”

“你也不必妄自菲薄。”周勝軍道,“陛下曾經私下對我說過,石達開能屈能伸,性格堅毅,加以磨練,將來必有一番大作為。呵呵,陛下都這么說,說明你簡在帝心,好好做,將來未必沒有封王的一天。石大人,世界大的很,眼光要放長遠,志氣也不可磨滅啊。”

“如此,就多謝陛下厚愛了。”石達開瞇了瞇眼,“臣自當殫精竭慮,恪盡職守,以報答陛下的信任。”(未完待續。。)

本站追書網()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

其第246章章節均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