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二二六章 合作要講究公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二六章 合作要講究公平

第二二六章 合作要講究公平


更新時間:2015年02月20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熱門推薦:、

“怎么樣,胡林翼的情況如何?”

“陛下,他的情況不太好。”面對李永吉的詢問,電話那頭的黃寬搖搖頭,“我給他做了全面檢查,確認是肺結核,而且是晚期,非但如此,他的身體相當差,肝腎脾都不好,幸虧及時來了我們這,要再晚一點,恐怕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是這樣啊,像他這種情況,可以嘗試保守治療,比如定期掛水打一些營養液,吃一些保肝護腎的藥物,定期吸氧,還要提供無菌環境,飲食也要注意,先把身體調養好。”李永吉道,“等身子調養差不多,再給他做四聯藥療法,要不然,一下子就上抗菌藥,他身體會受不了的。”

“是,陛下,我一定會這么做的。”黃寬道,“四聯藥物療法我也從書中看到過,不過我們這里只有鏈霉素,其他藥物都沒有。”

“放心,我會讓人用最快速度把相關藥物送去你們醫院的。”李永吉道,“暫時來說,你先給病人定期吸氧,吃營養粥,掛營養水,穩定下病情,稍后專門空出一個房間,徹底消毒,然后安置一臺負離子機,讓他在最好的環境生活。

總之,要不惜一切代價,全力搶救!明白了么?”

“明白了,陛下。”

掛了電話之后,李永吉呼了口氣。

沈世明打電話匯報胡林翼情況的時候,李永吉正在馬鞍山工業基地。一門心思搞重工業的擴張與升級,不過在聽到胡林翼的情況后,他還是給予了最大的重視。直接把他轉去11o區秘密基地里的醫院中去,因為在那里有最先進的醫療設備以及中國目前最好的醫生。

之所以這么重視胡林翼,除了有所謂千金買馬骨,表彰第一個放棄權位的自治省封疆大吏外,更多的還是出于敬佩對方的風骨跟境界。

雖然到了李永吉目前的地位,對于所謂歷史名人他已經不再感冒,比如對于李鴻章他就并沒有特殊優待。但是胡林翼這種一心為公的思想境界還是十分值得表揚。

而且,胡林翼門生故吏很多。在湖北風評很好,如果能護住胡林翼,治好他的病,今后不管他做什么。對自己來說都是一個宣傳。

過去,李永吉一直宣揚法治,不過經過沈世明的一番勸說后,他也明白了在如今的中國,一味追求法治是不合時宜的,還必須加入人治,用當今流行的普世價值觀去輔助法制建設,而不能用后世的價值觀去衡量這時代的人。

在這種情況下,樹立幾個道德模范。宣揚崇高的道德觀念就十分重要,這有利于塑造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避免過早陷入全面拜金的洪流。

以前李永吉還是草根的時候。或許是因為生活的困境,讓他滿腹牢騷,而且什么都不相信,尤其不相信政府的所謂道德宣傳,認為那是虛偽與虛假的代名詞。

不過穿越這么久,隨著身份的變化。李永吉也慢慢明白一些道理,那就是有些時候吧。遮羞布的確是需要的,一些看似虛偽的道德宣傳,也更是需要,因為如果政府連這些宣傳都不做,那么社會風氣只會滑落的更快,到時候造成的損失可就不是一點半點了。

所謂的民族特色,很多時候其實是跟傳統以及社會風氣相掛鉤的,而且也不是不能改變的,關鍵是看你怎么去引導,怎么去維護。

明的確有很多糟粕,但也有很多積極向上的東西,尤其是像尊老愛幼,舍生取義等傳統美德,尤其要值得提倡,而不能當做虛偽而摒棄掉,那樣反而會喪失掉中華民族的靈魂。

李永吉一直覺得,后世的紅色中國,很多地方其實已經喪失了中華傳統的美德,更多的是跟風西方。

這不是說不好,畢竟西方的道德觀念也有一定的先進性,但全盤西化還好,可你西化的又不徹底,搞成四不像,只學了西方拜金主義等壞毛病,卻沒學會西方人的平衡與寬恕,最終形成了一套新傳統,結果物質越來越充足,整體國民素質卻反而越來越下降。

因此,李永吉決定利用胡林翼這個事件,把一些道德楷模吸收進來,以增加政府形象,同時也給別人一個信號,那就是只要有才能,一樣可以在新朝大展宏圖。

至于胡林翼以前出入花街柳巷的事情,那都是年輕的事情了,如今的他的確不愧為國為民的名臣。

李永吉找人問過了,胡林翼主政湖北,湖北搞的有聲有色,自己家里卻凋敝的可憐,幾乎沒有因此而多獲得多少余財,幾乎把錢全用來買書。

換言之,胡林翼在湖北之所以能聲評那么好,除了他治理地方的確有一套之外,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他自制能力很強,是真正廉潔奉公的代名詞,除了年輕時候有過荒唐,私德幾乎無可挑剔。

這樣一個人,就類似于后世國朝的周總理,能帶動的道德效應不是一點半點,作用多多,正是政府需要的新鮮血液。

“陛下,陛下?”看到李永吉在那里沉思,已經被提拔為皇帝秘書長的蘇荷小聲提醒道,“大家還等著您剪彩呢。”

“哦,對,對,剪彩。”李永吉點點頭,然后對著鏡子整理了一下衣服,這才重新走下馬車。

蘇荷說的剪彩,是指為中國第一列自制火車的正式啟動的剪彩儀式。

廣德縣到馬鞍山的鐵路早就修通,不過一直沒有從現代引進火車頭,原因很簡單,現代的火車頭大都是內燃機車,可在這個時代的中國,石油工業還沒開始。用內燃機車不方便,最合適的還是燒煤的蒸汽機車,但是呢。現代燒煤的蒸汽機車恰恰很少,要搞到也很麻煩,所以一來二去就耽誤了下來。

沒奈何,李永吉只好繼續修鐵路,不過新修的鐵路就不再用6o鋼軌,而是用43鋼軌,且鐵路的修路速度達到了一天8ooo米的速度。

這種不管不顧一個勁修鐵路的瘋狂勁頭兒。已經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滿,不過因為是皇帝特命。所以都不敢說什么,只是覺得浪費那么多好鋼去修路,真是有點傻。

原因很簡單,盡管隨著介紹西方知識的書籍在市面上大量流行。中華帝國直轄區的民眾對西方不再是兩眼一抹黑,但畢竟是剛開始了解,很多人甚至對書上說的根本不信,是當神話故事看,而對于火車這種東西,因為還沒在中國出現過,因此同樣是半信半疑。

直到最近,張信達才把搜集到的12輛上游型蒸汽機車陸續運了過來,再加上大量的車皮。總算是讓鐵路不再成為擺設。

這批機車全部都是141軸式結構,牽引力2o766公斤,構造速度8o公里每小時。實際運營速度是65公里每小時,經濟實用,結構可靠,技術難點也不高,是最適合自己仿制的一種產品。

其中,四臺機車留下來給自己人研究。配合完整的技術資料,以求能夠最快速度制造出仿制品。

其他八臺機車全部投入運營。其中四臺機車主要跑馬鞍山到廣德一線,主要是當作貨運火車,另外四臺則跑馬鞍山到南京一線,當作貨運以及客運火車。

現在,李永吉就要為第一批列車出行剪彩,剪彩過后,這四輛列車將會攜帶大量鋼鐵以及人員,從馬鞍山車站出發去廣德縣,然后再從當地運送煤炭以及一批化工原料過來。

一旦這次運行成功,另外四臺從馬鞍山到南京的路線也會開通,從而把南京的首都優勢與馬鞍山的重工業優勢結合起來。

這一次剪彩儀式相當隆重,不但皇帝親自出席,連帝國首相也跟著過來了,甚至還有幾名外國人,比如英法俄三國駐華大使跟美國駐華公使就都在其中。

發表了簡短致辭,李永吉就跟沈世明一起剪彩,之后,隨著一陣嗚嗚的汽笛聲,第一輛機車開始緩緩啟動。

所有的機車都被命名為中華系列,比如現在第一輛啟動的機車,就叫中華一號,其他的分別是中華二號,中華三號等以此類推,至于來源,只能說是自己生產,畢竟全世界有名的強國都沒生產過這類型的,除了說自己生產,別無他法。

這也是張信達為何挑選上游型機車的原因,這種機車實際上并不是最好,但外形比較符合十九世紀中期的火車預期,技術難度也小,所以才選了這種火車頭。

中華一號火車頭拉了3o節車皮,上面除了一批鋼軌外,還有一個團的生產建設兵團,這次去廣德的任務是繼續修路,修通從廣德到嘉興港的鐵路,以方便嘉興軍港的建設。

由此可以看出,第一批鐵路主要是連接資源區跟工業區,主要目的是方便物資的運送,加快幾個工業區的運輸速度,對于人員運輸反倒不是那么急迫。

這也很正常,因為上游機車本身就是拉貨的,雖然也可以拉人,但畢竟體驗相對較差,所以這批機車目前主要就是拉貨。

別說,火車真正動起來之后,參觀者大都驚呼出聲,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不同的人看這些火車,看的地方都不同。

一般中國人由于大都是外行,只是看到這些火車行進時候的氣勢以及拉貨拉人能力,而一些內行就不同了,他們是驚嘆于這種火車的速度跟運力。

要知道,此時的火車最多也就拉個二十節小車皮,要是拉這么多貨,速度能有2o公里每小時就不錯了,可這種中華機車一次拉了3o節大車皮,但速度輕松突破7o公里每小時,這給人的沖擊可就不小了。

&nb公里每小時可是比馬都快了,如果能一直保持這個速度運輸,那意味著什么,明眼人都知道。

尤其是英法美俄這幾國的人員。他們本來就是帶著探究的心思趕來參觀的,如今見到了如此強力的火車,而且據說是中國人自己生產的。所有人都是百味雜陳。

原因無他,自己生產跟購買他國產品是兩個概念,能夠自己生產這樣強的火車頭,本身就意味著技術水平已經到了一個階段,這樣的話,對于中國就真的不能等閑視之了。

等四輛火車全部陸續開走后,為了招待來賓。李永吉就開了一個小型的自助餐慶祝酒會,在酒會上。英國大使威妥瑪仗著英國的強勢以及以往跟皇帝的密切關系,最先上來祝賀:“尊敬的皇帝陛下,祝賀你們的火車運行取得成功。我看過了,你們的火車頭相當強大。不知道能否出口給我國呢?”

“真是很抱歉,大使先生。”李永吉笑道,“這些火車頭雖然不錯,不過制造困難,我們的人一點一點,花了一年多時間才造出來的,而且數量很少,我們自己都不夠用,要出口的話。暫時看來是不可能的。”

“哦,是這樣么?”威妥瑪略有所思的點點頭。

“是的。”李永吉道,“其實我們的工業實力還很弱。只能是憑著手工一點一點學習仿制,所以別看這火車頭看著不錯,其實產量很低,跟你們大英帝國的量產火車頭是沒法比的,換句話說,我們的工業水平跟你們英國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陛下您謙虛了。”威妥瑪微微一笑。“在我看來,陛下眼光遠大。帝國在您的帶領下,進入工業時代是遲早的事情。”

“這個我并不懷疑。”李永吉點點頭。

“中國是個偉大的國家。”威妥瑪繼續道,“我們英國也是偉大的國家,希望今后我們兩國在各方面都能有更深層的合作。”

“當然,這也正是我所希望的。”李永吉客套的點點頭。

看到其他人還在等著面見李永吉,威妥瑪也知道不能在這里多呆,只能壓低聲音,用只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道:“陛下,其實我這里有我國女王陛下的旨意,希望稍后能跟您有個私人會面,談談關于美國的事情。”

“哦。”李永吉略有所思的點點頭,“很好,會如你所愿的。”

慶祝酒會過后,李永吉如約的單獨召見了英國特使威妥瑪,果然不出所料,威妥瑪要跟他私下談的,正是關于聯合干涉美國內戰的事情。

雖然之前英國跟法國分別派來了特使,但都是跟中國談關于那些被扣押的船只跟英法俘虜的問題,并沒有談什么干涉美國的事情。

也就是說,對于中國大蒜干涉美國內戰這件事,英國并沒有到處宣揚,甚至也沒有單獨告訴美國,而是改變了主意,一切都在悄悄進行。

實際上,別看英國一派公證中立的嘴臉,但其實一直在干涉美國內戰,或者說,早在美國內戰爆發的時候,英國人就開始偏袒美國南方,很多私人船隊都在向美國南方運送武器,然后從南方拉走農產品,甚至北方的加拿大地區也增加了駐軍,壓迫美國北方的北方防線,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暗地里支持美國南方。

在歷史上,如果不是阿爾伯特親王為人謹慎,不同意干涉美國內戰,那么以英國首相的態度以及英國此時的實力,對美國北方宣戰,親自插手干涉美國內戰也不是沒可能。

但是這一次,由于李永吉的插手,讓英國的阿爾伯特親王多了更多的顧慮跟考量,開始真正的考慮起干涉美國內戰的得失了。

當然,主要也是中國海軍干凈利落的消滅俄國遠征艦隊這件事讓他震驚不已,再加上那些偽造的逼真照片,讓阿爾伯特親王第一次吃驚于中國的實力,重新把中華帝國當作一個平等的強大對手來看,而這樣一個軍事強大的國家要對美國動手,特別是那個五十萬遠征軍的計劃,讓英國覺得干涉美國內戰勝算大增,如果不插一腳,實在有些愧對國家。

要知道,如果能夠讓中國深陷美國內戰的泥潭,肯定會削弱中美這兩個國家,到時候英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正是因為考慮到這一點。英國人最終選擇了同意跟中國合作,一起去干涉美國內戰,不過正如阿爾伯特親王對自己的首相所說的。要克制,克制,再克制,換言之,就是英國盡量不直接對美國北方宣戰,所有的干涉,都要以民間志愿者的名義去做。

簡單點說。就是在干涉美國內戰這件事情上,英國在前期不打算直接出兵。只會出動海軍,以護航跟護僑的名義,監控美國的東海岸,讓美國北方的艦隊不能肆無忌憚的攻擊美國南部。另外,英國人還會鼓勵英國在印度以及東南亞的商船隊,以私人的名義受雇給中國,幫助中國運送人員物資去美國。

這期間,所有的運輸費用全部由中國承擔,英國只不過是提供船只跟船員,幫助中國人移民美國而已,至于移民后中國人跟美國人會發生什么,就不關英國人什么事兒了。

這樣做的話。英國人并不承擔多少戰爭風險,反而可以趁此大賺特賺,至于以后。他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是否親自下手。

如果美國北方不支,那他們就親自出兵北方,爭奪利益,相反,如果美國北方贏面更大,那他們就繼續中立。不蹚渾水。

“看來你們沒有多少誠意啊。”李永吉笑了笑,“只是口頭答應幫我們運送人員物資去美國。而且運費還得我們自己掏,順便還要無條件的把我們在對俄海戰中扣押的英國船只跟俘虜送還給你們,甚至還要賠償他們的損失……呵呵,你們這是合作的態度么?我怎么看怎么覺得是拿我們中國當冤大頭啊。”

“陛下,其實我們是很有誠意的。”威妥瑪道,“如果沒有誠意,我們就不會派出艦隊監視美國東海岸,更不會同意幫您運人去美國了,畢竟這樣我們大英帝國也是要承擔著風險的。要不這樣吧,那些參加俄國遠征軍的志愿者,的確做的有些不妥,我們可以拿錢贖回那些英國船員跟船舶,您看這樣如何?”

“拿錢贖回去?這個問題好說,不過你沒必要跟我談,跟我的外交部人員談就好。”李永吉淡淡的道,“難道你之前跟我的外交人員沒談這些么?”

“談了。”威妥瑪道,“但你們的要價太高,而且全部都要黃金支付,居然按照噸位算,一噸算一兩金子,按照你們的新度量衡,一兩等于5o公克,那就是一噸算5o克黃金,這也太不像話了。照這個算法,一艘兩千噸的船,我們豈不是要花費1oo公斤的黃金?我們就算重新造一艘也用不了這么多錢吧。”

“那就是你們的問題了。”李永吉笑了笑,“我們的人給出這個價格,肯定有我們自己的考慮,畢竟那些人跟船都是戰爭中的俘虜,不是買船不是?

換言之,我們是通過作戰,堂堂正正的俘虜了這些敵人的,既然是俘虜的敵人,既然失敗了,那就要考慮到戰爭賠償問題了,沒跟你們英國要賠償金,我已經很大度了。”

“可戰爭賠償那是俄國人的事情。”威妥瑪道,“就算那些英國人幫助俄國人,可那也算是俄國的作戰序列,俄國既然已經給出了賠償,跟你們簽訂了停戰協議,就應該遵照協議放了俘虜才對。”

“我們遵照了啊。”李永吉聳了聳肩,“但俄國人只割地,沒給錢,所以俄國俘虜我們也是一個沒放,而且俄國人也說了,他們只負責俄國人,那些志愿者不在他們的賠償范圍內。

所以說,如果想要你們英國的志愿者離開,就得按照我們的規矩來,因為他們首先是我們的俘虜,其次才是英國人。不止是你們英國人這樣,法國人也一樣的。同樣,那些船既然是我們在戰爭中俘獲,那就是我們的財產了,你們想要回去,就得問我們這個主人同意不同意。”

“陛下,您不是說要跟我們合作么,這是合作的態度么?”

“合作要講究公平。”李永吉笑了笑,“只想著自己賺便宜,讓別人吃虧,這不是合作,是欺詐。總之,以我們的力量,單獨干也可以,叫上你們英國,不過是為了圖個方便,結個朋友,但沒有你們英國,我們自己去做,一樣可以干成我們想干的,無非時間長一點而已。

或許你會說,我們憑什么,我告訴你,我不憑別的,就憑我們五萬萬的人口,就憑我們三百萬的常規軍,過千萬動員兵,就憑我們天不怕地不怕,渴望變強,渴望獲得尊重的念頭,就憑我們獨特的地理位置,就憑我們有不輸于你們的先進武器。

總之,作為一個新生國家,作為一個遭受過屈辱的民族,我的三百萬大軍需要一個地方發泄火氣,不是打遙遠的美國,就是打周邊的國家,何去何從,你們自己看著辦吧。”(未完待續)

同類小說:、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