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一八四章 以工代賑穩南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八四章 以工代賑穩南京

第一八四章 以工代賑穩南京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24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正文

僅僅用了一天時間就打下南京,除了李永吉的部隊攻擊力強悍之外,也跟太平軍的抵抗不強有關,而之所以抵抗不強,主要有兩個因素。

第一個因素,自然就是李永吉的宣傳攻勢做的好,而且信譽也不錯,形成一種人心所向的趨勢,老百姓都盼著李永吉打過來。

打南京之前,南京城里的人對李永吉的政策就十分向往,而且知道李永吉不是濫殺的人,對太平軍則早就失望透頂,因此都是盼著李永吉的精武軍打進來,好早日過上更好的日子。

第二個因素,就是太平軍自己早就沒指望能守住天京,比如陳玉成,就曾經不止一次的勸說讓城別走,放棄南京,只不過洪秀全死活不走,這才準備了天京保衛戰。

但實際上,陳玉成早就打好了兩手安排,一邊安排防守,一邊早就做好了撤離的準備。果不其然,在發現無法守住之后,陳玉成立刻護送幼主以及一干重臣,俏俏從西邊逃走,而陳玉成以及主力一走,加上洪秀全自殺,沒有統一指揮的太平軍也就根本不堪一擊。

但不管什么原因,能在一天之內打下南京,這絕對是強悍的代名詞了。

打下天京之后,李永吉第一時間派出巡邏隊,一邊到處貼安民告示,一邊四處巡邏。

同時,李永吉反復在軍隊中闡明軍紀的嚴肅性,嚴禁軍人隨意上街溜達。嚴禁一切的搶掠行為,一有發現,嚴懲不貸!

好在打南京的部隊是張威的部隊。張威的部隊又一向以軍紀嚴明著稱,所以這些事情也沒什么難的。至于那些二級的國防軍,他們全部被要求固守城防,不得隨意上街,而且還有軍法處的人監視,因此紀律方面一樣沒有問題。

這個舉動讓南京城的老百姓大大的松了一口氣,對他們來說。沒有屠殺,沒有搶掠。就已經是萬幸了。

緊接著,李永吉下令把天京改回南京的稱號,不過因為南京殘破,所以沒有立刻遷都南京。而是打算等新的行宮,或者說政府辦公大樓建好之后,再把中央的領導班子從蘇州遷移過來。

沒錯,李永吉已經決定暫時把南京定為今后中華帝國的首都了,只不過他看不上天王府,打算繼續把那里當成一個博物館。

至于新的行宮,或者說政府辦公大樓,他打算在后世東南大學的地址重新興建一棟帶有現代風格的大樓。

新大樓的設計,全部是現代設計師搞的。是一種大型現代石庫門別墅風格的建筑,大樓分主樓副樓,由一棟主樓加兩棟副樓組成。再加上連接通道,整體外形像個大型的“山”字。

大樓外面他打算刷成金色,再加上探照燈照明,連名字都想好了,就叫金宮。

而在新的金宮建設完成之前,他暫時在太平門附近。也就是后世白馬公園的地方圈了一塊地,讓人把自己的移動別墅搭建起來。又搭建了幾棟彩鋼房,就算做自己在南京的落腳點了。

同樣的道理,這不是李永吉樸素不擾民,而是他習慣了移動別墅的環境,畢竟移動別墅里什么都有,他也習慣了現代生活的便利小環境,那種大面積的中國古典化亭臺樓閣,他反而不習慣。

這就是為啥當初他在北京不住故宮,在這里不住天王府的原因。故宮不提,根本沒多少損害,天王府雖然有些損傷,但因為抵抗不強,損害也不大,所以住人是沒問題的。

當然了,李永吉肯定不能把自己的真實原因跟人說,所以他就以前朝的東西不吉利當借口。

李永吉在南京安穩下來之后,緊接著就一邊派張威率領兩個團,在鎮遠號巡洋艦的幫助下繼續進攻,一直打到了安慶,才暫時因為兵力不足而停了下來。

也就是說,安慶已經被中華帝國拿下,太平軍殘余勢力只有九江跟南昌這兩座大城,總兵力不過八萬,還處在中華帝國跟湘軍的夾擊之下,養活自己都難,根本就形不成威脅了。

就在張威向西進攻的同時,李永吉也開始緊張的招募人手修補損壞的建筑,同時封閉府庫,清點收入。

由于中華帝**攻下南京后沒有進行燒殺搶掠,再加上陳玉成出走的時候提前帶走了一批金銀財寶,因此收獲的財富并不多,如果不算地產之類的,總共不過五百萬兩銀子的財富。

相比財富而言,南京城的人口就比較多了,經過初步統計,加上太平軍俘虜在內,大概幸存有七十萬人左右。

這個數字已經相當靠譜了,說明南京戰役對南京城的破壞并不嚴重,至少對人員的損傷并不重。

要知道在歷史上,曾國藩打下南京的時候,曾經在南京搞了一次大屠殺,根據考證,屠殺的人數超過了后世日軍的南京大屠殺,達到了五十萬之多。

雖然因為時間太久遠,沒多少證據證明這個數字,不過對照一下,太平天國統治南京的時候,最高曾經達到一百萬人,湘軍打下南京后,燒殺擄掠,無惡不作,最后南京的幸存者不過二十萬,其中還有不少是后來的外來者,而到了光緒期間,南京經過那么長時間的恢復,也不過五十萬人。

現在,李永吉的中華帝**打下南京后,沒有燒殺搶掠,能留下這么多人,也算他們的幸運了。

不過這么說起來,南京還真是個不幸的地方,歷次大屠殺都有南京的份,這也是個奇葩了,當然這也可能跟南京的地理位置有關,易攻難守,又容易積聚人口財富。

這就好比一個有錢人。手中卻沒有刀,遇到強盜的話,自然就容易被欺負。

李永吉并不相信迷信。他覺得南京這里的地理優勢,其實更適合當強國的首都,而不適合當弱國的首都。

當年朱元璋為啥南京稱帝?那是因為朱元璋最牛,他力量最強,只能他打人,不能別人打他,所以南京交通便利的地理優勢就有利于做首都。

反過來說。如果你國家實力弱,還在這么交通便利易攻難守的地方當首都。被虐也正常,但總起來說,南京這個地方交通發達水利便捷,能夠容納更多的人口。當經濟首都比較靠譜,政治首都么,就有些太危險了。

正因為如此,李永吉才打算暫時把南京當政治首都,至于以后,為安全考慮,政治首都還是要遷都到內陸城市更好,不過具體選哪個地方,他還沒選好。好在時間還很多,可以慢慢選,所以他并不著急。

太平天國統治時期。南京城的市民其實過的并不好,時至今日,他們雖然不敢說赤貧,但也相差不大,再加上陳玉成走之前搜刮了大量財富,所以很多人連吃飯都成問題。

為了穩定民心。同時也為了增加勞動力,加快南京的修繕。李永吉繼續在南京推行了以工代賑的方法。

也就是說,繼續在南京推行戶口本跟身份證的政策,在居民登記之后,就開始按照身份證大量招募各方面的建筑民工。

如今的南京雖然實際上沒有多少損害,但其實要施工的地方還有不少,至少跟現代化城市相差甚遠。

李永吉決定在南京城大興土木,趁著南京城的市民大都赤貧,且大多沒有反抗精神的情況下,對整個城市做重新規劃,要把南京打造成一個現代化的城市。

要變成一個現代化的城市,首先一個就是下水道工程,有了下水道,不但可以疏通排水,而且以后搞電線啊網線啊之類的也容易,是一個現代城市的標志,所以這個工程也是南京城的重中之重。

其次一個工程,就是道路拓寬工程。李永吉決定圍繞金宮周圍,重新拓寬城市的主干道,先搞縱橫各十二條的主干道。

主干道的寬度是按照八車道來的,不過因為暫時沒有足夠的瀝青,先搞土路面,以后再鋪設瀝青路面。

在主干道劃分出來的一個個小區,他決定除了保留部分有獨特風格的建筑群外,其他普通的民房全部拆除,重新建設新的房屋。

新房全部用現代建筑風格,簡單說就是全部是四四方方的二層或者三層小樓,追求簡潔實用美觀大方,建筑材料都用紅磚水泥。只有房頂搞成帶瓦片的中式尖頂,但也是以實用為主,并非刻意追求什么中式風格。

第三個,就是金宮工程,這個東西以后不但是李永吉的居住地,也是中華帝國的政府辦公大樓,類似于美國的白宮。這個地方李永吉決定除了主建筑外,周圍一概不搞高墻,全部弄成綠草地,這樣不但利于防守,看起來也更美觀,更舒心。

總之,李永吉決定把南京當成一個大工地,親自監督,利用南京的人力以及自己的金手指,把南京市民的大部分人都變成建筑工,這樣既可以快速進行新城市的修建,又可以用皇室雇傭的方式,給這些勞工一份工作,讓他們能夠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不至于流落街頭。

因為李永吉給建筑工出的薪水比較高,一個月最低也有一兩銀子,還包吃飯,所以就算沒有強制推行,但很快就招募起了二十萬人的建筑大軍,都是壯年男丁。

為了順利推廣興建新南京的計劃,李永吉從上海調來了一批生產建設部隊的骨干過來,把南京的二十萬人重新以生產建設兵團的模式搞起來,名字就叫做南京建設兵團。

再然后,南京建設兵團這二十萬建筑大軍,很快就在各級骨干監工頭的帶領下,投入到了忙碌的工程建設當中。

為了提高效率,建設兵團采用有獎有懲的老辦法,其中經濟獎懲很少,多是以政治性宣講的方式去鼓舞士氣。

對此,已經運作了近一年的生產建設兵團骨干們早有經驗。他們還是老辦法,那就是先組織大會,宣講中華帝國的成立歷史。美化一下李永吉的發家史,讓他們有一個李永吉重信重義,有天命在身的印象。

之后呢,他們就開始告訴他們當建筑工的好處。簡單點說,就是你們現在是南京建設兵團,那就是吃皇糧,給皇室工作了。這個工作可不是臨時的。而是可以長期干下去的。

那么給皇室工作有啥具體好處呢,除了名聲好。出去你可以說我是吃皇糧,同時呢,自家孩子有免費入學的資格,直系家屬還可以獲得獲得限量的廉價糧食。這些廉價糧比市面便宜一大半。而所謂的限量其實你自己吃綽綽有余,剩下的也不妨礙你私下買賣,等于是多了一個特權跟津貼。

說完這些,這些骨干監工們就開始表演憶苦思甜秀,也就是找幾個提前訓練好的家伙上臺演講,說他是誰誰誰,哪里人士,以前干啥的,生活過的如何凄慘。哎。自從投奔李永吉,當上勞工吃了皇糧之后,才半年時間。他的生活就發生了多少多少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些上臺表演的人超過十個人,有蘇州人,有青浦人,有嘉興人……反正幾乎江南地區的各個地方都有,而且基本都是真人真事,只不過是提前經過了一些演講訓練。說的也略有夸張罷了。

要不然,一般人上臺演講。怎么可能說的這么流利,還動不動就哭呢,這都得訓練啊。

但是你還別說,這么一搞,下面的人還就認,他們很快就對未來充滿了憧憬,以為自己也可以跟臺上的人一樣,辛苦工作個半年,就能過上好日子。

類似的思想教育通常都要進行三天,而且是密集轟炸式的洗腦教育,通過這么一番密集轟炸的洗腦教育,再讓這些人去學規矩,做勞工,他們就會熱情十足,很少有消極怠工的情況出現。

再加上原精武軍的宣傳隊經常下去表演一些政治性很強的節目,還教大家唱軍歌,娛樂大家的同時,潛移默化的把忠君愛國的思想傳播下去,這讓南京建設兵團那些吃夠苦頭的人也就更有干勁。

就這樣,才短短十天的時間,南京建設兵團就士氣高昂,在南京街頭隨處可見的工地上,你幾乎看不到愁眉苦臉,到處都是歡歌笑語,各種拉歌斗唱,還有各種像搬磚比賽、拆房比賽之類的活動此起彼伏。

與此同時,為了減小后勤壓力,李永吉還派人把后方的婦女組織起來,搞了一支女子志愿隊,這些女子志愿隊的人平時就負責洗衣服、做飯、送飯,雖然薪水很少,比建筑工的薪水少一半還多,平均一個月只有半兩銀子,但好歹也是個收入。

而且,這些女子志愿隊會輪班做飯送飯,這更加刺激了南京建設兵團的工作熱情。要知道,這時期的男人在外做工,最掛念家里的老婆孩子,如果知道老婆孩子也有組織了,而且還能隔三差五過來看看,這比什么都安心,最起碼不必擔心自己頭頂發綠了。

總之,通過組織南京建設兵團,等于把南京的主要人手抽調一空,人心很快安定下來不說,整個南京城也一下就陷入了一片熱火朝天的大建設時期,所有人都開始從原先的小心懼怕,變成了全心全意崇拜皇帝的腦殘粉模式。

半個月的時間,南京建設兵團的二十萬人就成了一個狂熱集團,工作熱情遠超其他建設兵團,而根據調查,這個集團內部的人對李永吉的崇拜與狂熱已經到了一種病態的地步,而且是老少都如此,比其他地方都要嚴重。

李永吉毫不懷疑,一旦給這些人發槍,稍微一訓練,這些人立刻就會成為一支悍不畏死的狂熱部隊,恐怕就士氣而言,比禁衛軍還要強。

這讓李永吉有些奇怪,他不知道自己怎么就這么快被南京人接受,自己好歹是消滅洪秀全的人啊。更何況,如果他們一開始就這么狂熱,那他當初打南京絕對不會這么順利。

事實上,南京的這些人之所以能轉變這么快,是因為這些人過去都被迫或者自發的信過拜上帝教,也曾經相信過拜上帝教,但很快這種信仰就隨著生活的日益艱難以及接連的失敗破滅了,他們從一開始的相信到懷疑,最后就是疑惑。

人沒有過信仰還好,一旦有過一個信仰,卻又破滅了,就跟戀愛又失戀一樣,一時之間是很難接受的。在這個失望的空窗期,如果能夠及時的出現另外一段戀情,或者說出現另外一個信仰,那么他們很快就會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的信仰中去。

南京建設兵團的情況就是如此,他們在對太平天國失望灰心的時候,皇帝李永吉出現了,盡管他實際上是滅亡天國的人,但他的出現,卻給了這些人一個新的信仰中心,再加上實際生活的改善,所以他們的變化才會這么快,這么狂熱。

因為這種狂熱,還有人建議李永吉把南京建設兵團干脆組建成一支武裝部隊,不過李永吉最終還是沒這么做,因為他現在其實不太缺兵,而且太狂熱其實也不好,所以還是讓他們繼續搞建設吧。

當然,為了充實預備役制度,過一段時間后,讓他們開始輪流進行一些軍事訓練,至少學學如何打槍,那也是可以的。

不過這也給李永吉一個啟發,那就是完全可以把生產建設兵團當國民警衛隊,而不必另行招募,這么一算,一百萬的名額基本就夠了,真奇怪,當時為啥沒想到這個呢。(未完待續)

如果覺得好看,請把本站網址推薦給您的朋友吧!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