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一七九章 登基大典(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七九章 登基大典(三)

第一七九章 登基大典(三)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22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章節目錄

作者:莊不易分類:更新時間:2015012122:00

四天的時間一晃就過,而經過了緊張而忙碌的彩排之后,李永吉終于迎來了自己的登基大典。

登基大典的所在地,正是現代社會中國四大名園之一的留園,當然現在還不叫這個,過去是叫寒碧莊,但現在既然成了皇宮,就改了名字,叫永華宮。

說起永華宮這個名字,其實一開始很多人還反對,說這個名字不大氣啊,俗氣啊,不適宜當皇帝行宮啊之類的,李永吉剛開始還聽的挺好,畢竟他本來就是隨便起個名字拋磚引玉,后來一下不耐煩,干脆就定這個了。

留園,不對,永華宮附近曾經遭受過大火,不過經過這么長時間的修繕,已經把廢墟清理干凈,并順勢開辟出了大片空地,雖然還沒有進行路面硬化,但這里本來就是打算做一個廣場的。

既然新的莊園叫永華宮,那前面的空地,或者說未來的廣場,自然就叫做永華廣場了。

根據規劃,永華廣場東西寬500米,南北長800米,總面積40萬平方米。

目前來說,整個廣場還沒有進行路面硬化,也就是沒有鋪設水泥或者石板之類的,還是一片硬土地面,甚至很多地方還長滿了草,只是在之前匆忙處理過而已,總起來看還是比較寒酸的。

實際上,李永吉原本就打算把這里建成廣場的,也就是說,他打算把寒碧莊搞成好像白宮那樣的政府辦公場所。然后跟前是政府廣場,農場綠草地,還有康樂設施。以后方便集會啊,市民游玩啊之類的。

至于面積,這倒不是李永吉學后世的**廣場,實在是附近被燒毀的空地差不多就這么大,實際上還略大一點,為了湊個整數,才變成500米*800米這樣的面積。

雖然永華廣場面積不小。但畢竟還是一片匆忙平整過的荒地,所以盡管登基儀式主要是在永華宮里面。單位了好看,還是在廣場做一些應急性的裝飾。

所謂應急性的裝飾,就是簡單的撒黃土,讓地面看起來干燥一點。平整一點,然后再在宮門前搞三百米長的紅地毯,這樣也就差不多了。

而在進宮之前,地毯兩邊會各站一排穿新款軍服,扛鍍鉻版1860式大蓋步槍的禁衛軍。

這批所謂的禁衛軍并非從現役部隊中挑選,而是臨時征召的儀仗隊,特點就是全部人高馬大,平均身高超過一米七五,形象很好。總數只有兩千人。

也就是說,這些人不過是人架子,他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穿好衣服扛好槍,戴上墨鏡跟黑面罩,然后跟蠟像人一樣站在一邊一動不動的唬人玩。

同時呢,因為這些人沒太多訓練,不可能一動不動很長時間,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進行一輪換崗,讓他們在軍鼓的伴奏下扛著槍齊步走一圈。這么做看似是進行更細致的巡邏,實際上是讓他們松松筋骨,免得出丑。

也就是說,這兩千多臨時征召的近衛兵,站崗十五分鐘就要輪換一次,輪崗的士兵巡邏五分鐘松松筋骨后,就下去休息十分鐘,然后繼續替換上一波人。

因為這些“禁衛兵”都戴著墨鏡跟面罩,著裝一樣,身高差不多,又在統一的號令下帶著白手套齊步走,表面上根本看不出來這些人是外強中干,也根本不知道他們到底有多少人。

當然了,也有一些真正管用的禁衛軍,那就是李永吉的警衛營。

如今的警衛營已經全部特種部隊化,大體分成了三個部分,分別是飛龍組,潛龍組以及護龍組。

飛龍組跟潛龍組都是攻擊性更強的特種部隊,只不過一個擅長飛艇,一個擅長陸地,護龍組則是真正的保鏢部隊,是真正的貼身警衛。

像這種場合,警衛營三個組自然是全部出動。

其中飛龍組跟潛龍組各自占據附近所有的制高點,利用狙擊步槍的瞄準鏡以及望遠鏡,外加步話機,來嚴格監視各地的動態。

至于護龍組,那就是扮成禁衛軍的模樣,一部分跟隨在李永吉身邊,一部分則提前把守住永華宮各處通道,以防備不測。

潛龍組跟飛龍組不用說了,一水的現代武器,護龍組雖然表面扛著1860式大蓋步槍,但身上都有兩把usp手槍,且都是用子彈喂出來的神槍手,而且還穿著避彈衣,跟潛龍組與飛龍組也隨時保持信息暢通,必要時刻完全可以應付一切危機。

只是這些,李永吉的安全就已經足夠得到保障了,而為了更加安全,登基大典當日,蘇州城提前戒嚴,雖然不禁止老百姓出行,但永華宮以及外面的永華廣場外面,全都是持槍警戒的守備部隊以及警察部隊。

在永華廣場警戒的守備部隊中,雖然有超過三千名穿黑衣服的警察,但其實還是以李進寶的安保團為主。

李進寶原來不過是安全保衛處的處長,以前的主要任務是保護李家的產業跟人身安全,但因為李正祥跟李永昌的大力支持,特別是經費自己出之后,這個部隊就開始了大規模的擴編。

一開始,李進寶帶領的這個部隊不過是擴編成一個營,再后來,就編成了一個5000人的加強團。

保衛團的武器都是采購自李永吉這里的夏普斯步槍,另外還采購了不少左輪手槍以及擲彈筒,做到了人手一支夏普斯,兩把左輪手槍,另外每二十人一具擲彈筒,且平均每人二輛自行車的規模。

整個團的訓練方法也是照搬精武軍甲種部隊,只不過訓練強度沒那么強,重武器也不多而已。

這個安保團的擴編。不是為了爭權奪利,在這一點上,李家可能因為人少。倒是十分團結,一切以李永吉為中心。

所以,真實情況是,這支部隊是李永昌為了方便鎮壓地方才設置的一支快速反應部隊,有點類似武警部隊,要知道一開始地方自己組建警察的時候,難免會出現問題。那么組建一支快速反應的打擊力量,就很有必要了。

畢竟。李永吉的精武軍雖然強,但經常要四處調動,無法長期固守一處,這樣一來。作為地方政府的核心就有些空虛。那么,為了震懾地方,安保處擴編成一個加強團的規模,也就很有必要了。

在過去,安保團通常會留一個營在老宅,現在么,整個安保團全部出動,配合當地警察部隊全面包圍了永華廣場,確保不讓任何一個閑雜人等入內。

當然。雖然老百姓進不去廣場,但在廣場外面看,甚至在高處參觀還是可以的。

為了照顧大家的好奇與熱情。在廣場周圍的各處制高點,還提前設置了參觀點,上面配上了觀光望遠鏡,還有桌椅板凳,可以提供茶水飲食等。

這種參觀點的價格不菲,每一個位子都要提前預定。就這,還早就被搶光了。典禮開始前,一個普通位子的黃牛票都漲到了五十兩銀子。

這還是明著的,實際上在暗處呢,軍法處與情報處的特工,還有精武鏢局的鏢師,也都穿上便衣散布在各處,緊密的盯著各處動靜,一有異動就會先吹哨子,然后抓人,總之務必保證登基大典的安全進行。

上午八點鐘,國內外受到邀請的各方名流就開始在嚴格的檢視下,憑著請帖進入永華廣場,然后中國人跟洋人各自分成兩撥,分別在不同的地點停歇。

來賓停歇點是在永華宮紅地毯兩邊,也就是在站崗禁衛軍的兩邊,其中東邊是中國人,西邊是洋人,寓意十分明顯,特別說明,永華宮的南門就叫永安門,這也是紅地毯鋪設的地方,更是李永吉要路過的地方。

根據流程,登基大典過程中,是朝臣來拜見皇帝,所以要先一步在內殿朝拜。

在這期間,所有邀請的賓客不得入內,只能在外面等,等登基大典結束,成為皇帝的李永吉出現在宮門外的時候,他們才可以看一下所謂的慶祝儀式,然后再在邀請下進入宮殿,跟登基成皇帝的李永吉一起參加慶祝舞會,進行當面的祝賀。

這跟西方有些不同,在西方是賓客與文武百官先在宮殿里面等,然后皇帝從外面進來,坐上王位,并宣布慶典開始,而這里則反過來,更突出了君權。

時間繼續向前推移,一直到八點半的時候,宮殿外面忽然響起一陣悠揚的鐘聲,這就是所謂的上朝鐘。

隨著這陣鐘聲響起,早就等在外圍的文武百官穿著嶄新的禮服,文官武官各成一排,然后同時向永安門行去。

所有的文官都穿著一樣的衣服,都是寬袍大袖戴烏紗帽,武官則是穿著新型的鐵灰色的,大衣款納粹m32軍裝。

當然,說納粹m32軍裝不對,因為這只是借鑒了m32軍裝的樣式,實際上有些不同,比如顏色,不是純黑色,而是鐵灰色,因此實際上是一種酒店保安服,只不過加了一些亮閃閃的肩章領章之類的東西,但都是梅花標志。

一邊是戴著大蓋帽,穿著大衣馬靴還打著領帶的現代派軍人,明顯帶有歐洲風格,另外一邊是寬袍大袖的古典風,這兩個風格放在一起,怎么看怎么讓人覺得怪異,完全不搭調。

不過呢,這就是有權,任性,是李永吉執意要這么搞的。

本來人家的策劃不這樣,武官也有一套相應的中國風禮服的,而且還是鎧甲裝,全部是唐朝的改版鎧甲樣式,不過李永吉嫌不好看,結果把之前準備換裝,卻沒來得及用的m32式新軍官服給他們用上了。

順便說一下,文官打頭的自然是李永昌,武官打頭的卻不是王三武,也不是張威,更不是后起之秀俞鴻瑞,而是被任命為總參謀長的素素!

當然。素素現在的名字已經恢復了原姓,不再跟著姓李,而是改叫殷素素。但不管如何,她以女人之身,且以李永吉奴婢的身份擔當武官重臣的事情,也的確有些超乎世人的想象。

實際上這件事李永昌等人早就知道,畢竟要進行彩排么。李永昌也勸過,可惜勸了一次不聽之后,就不再勸了。因為他知道自己這個弟弟根本就不是聽人勸的主。多勸他反而惹人嫌。

也就是李永吉在軍中威望太高,總參謀長這個職位呢。很多人其實還搞不清楚到底干嘛用的,甚至有人以為是監軍,加上大家也不想觸怒李永吉,所以才一聲不響的默認了這件事。

另有一個。參加彩排的文武官員,其實都是湊數的,都是完全服從李永吉的,真的刺頭早就剔除出這個隊伍中去了,要不然彩排是干嗎用的?

總之,文武兩排官員魚貫從禁衛軍組成的通道中,踏上了紅地毯,然后進入永安門,直接進入了永華宮的大光明殿。這就是正式上朝的地方。

文武百官進入大光明殿之后站好,然后一起彎腰高呼:“恭請吾皇!”

緊接著,《故宮的記憶》背景音樂響起。穿著皇帝朝服,戴著皇帝冠冕的李永吉,在兩名仕女的引導下,慢悠悠的從一側走進來,一直走到龍椅上,一屁股坐下。

這時候。一名侍衛站在一邊,展開一份圣旨。開始中氣十足的念起來。

這就是開國詔書了,這里面大都是文言文,意思就是我替天行道,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如今順應天意,登基為皇帝,希望大家繼續努力,共創輝煌。

還沒完,說完這些后,就是宣布新的國號、年號、國旗、國歌等事情,說完了,才退在一邊。

緊接著,李永吉重新站起來,向前一揮手:“朕今日宣布,中華帝國,就此成立了!”

李永吉這么一說完,所有大臣一起跪倒在地,高呼:“中華萬歲,萬歲,萬萬歲!吾皇萬勝,萬勝,萬萬勝!”

沒錯,是中華萬歲,沒說皇帝萬歲,只說吾皇萬勝。

這也是李永吉自己改的,他覺得叫自己萬歲太扯淡了,叫國家更好一些,更能激發起人們的愛國心,至于自己么,萬勝更好聽一些。

就這樣,登基大典就算是禮成了,再接下來,李永吉當先走下龍椅,路過文武百官的通道之后,百官也自動的跟在后面,然后一直走出宮門。

就在李永吉走出宮門的那一刻,禮炮開始鳴放三發禮炮,同時響起一陣激昂的銅號聲。

李永吉不管不顧,直接帶領文武百官走到國旗桿下,然后站直了行注目禮。

這時候,司儀官繼續高吼:“中華帝國成立,升國旗,奏國歌!”

緊接著,《歌唱祖國》的聲音響起,然后所有文武百官一起用右手捂著心口唱國歌,那代表國旗的五星紅旗呢,也就在歌聲中緩緩升起。

等五星紅旗完全升上去,國歌也唱完之后,司儀官才繼續大吼一聲:“升旗儀式完畢,中華帝國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這么一喊,所有文武百官,還有除了禁衛之外的官兵,也都跟著高聲呼喊萬歲,同時呢,鐘聲開始敲響,要連續敲響六十下,代表天干地支,象征著天道循環的意思。

本來呢,等鐘聲敲完,這個儀式就算是完了,接下來應該是邀請賓客的時間,但沒想到隨著鐘聲的響起,當中華帝國成立的消息散播開來后,周圍的百姓也全都沸騰了,開始自發的跪地叩拜,并一邊叩拜,一邊高呼萬歲。

一開始,外面的聲浪還有些雜亂,只是烏壓壓一片,但隨著大家一波又一波的喊,到了第四波的時候,已經開始整齊劃一的高喊萬歲了。

這種聲浪就想輻射一樣,繼續向外輻射,很快的,整個蘇州城幾乎所有的老百姓都開始拋開一切,跑到街道上跪地高呼萬歲,似乎不這樣就不能抒發自己的感情,不這樣就不能表達自己的忠心。

一般的就罷了,但很多百姓明顯都磕破頭了,但就這樣還在繼續磕頭高喊,估計這么下去,很多人都要喊啞了嗓子。

所以說,這股高呼萬歲的聲浪不但沒有減弱,而且還有越來越強的意思,簡直就好像是山呼海嘯一般,一波強似一波的傳過來。

這,自然是李永吉自己也沒料到的,他根本沒想到自己能有這么大的威望,能讓百姓感恩戴德成這樣。

李永吉平時深居簡出,他當然不知道,他自從占領蘇州,統治江南以來,雖然一開始很多政策讓人摸不著頭腦,但仔細一想,對老百姓的好處卻是實實在在的,僅僅一年的時間,所有老百姓的生活都發生了翻天地福的變化,比一年前的生活好了不知道多少,

如果說生活跟經濟的改善是根本,那么精武軍的百戰百勝則增強了自己的自豪感,并開始有了一種主人翁意識。至少對蘇州人來說,他們已經把李永吉當作了自家人,也罷精武軍當成自己的部隊,如今李永吉在蘇州登基稱帝,這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一件事啊!

“你聽到了沒有,他們的聲音。”聽著外面的山呼海嘯一般的高呼聲,已經被正式任命為駐中國公使的麥華陀,在外賓席上開始嚴肅的對身邊的法國駐中國特使哥士耆道,“看來,我們今后真的要改變對中國的看法了,這個國家,已經跟過去不同了。”

哥士耆神色復雜的點點頭:“是啊,我同意,真的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們了。”

“哎,真是奇怪。”麥華陀搖搖頭,“我來中國也不短了,以前根本不是這樣,怎么這才短短一年多,這個古老陳舊的帝國,怎么就變成了這個樣子,處處透著稀奇。果然,這神秘的東方帝國還真是讓人看不透啊。”

“看不透就看不透吧,這世上看不透的事情多了。”哥士耆聳了聳肩膀,“相比而言,我倒是更想知道,現在俄國人的臉色究竟會是怎么樣的,再有就是,將來俄國人到底會不會跟中國人開戰,這才是我最關心的,難道你不是么?”(未完待續)

(→)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