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一零五章 不得人心的二鬼子大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零五章 不得人心的二鬼子大人

第一零五章 不得人心的二鬼子大人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5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熱門、

為了給這些親戚推銷自己的菜籃子計劃,李永吉不得不耽誤了行程。一連呆了七天,在見了n多的親戚,說了n多的話,給出了n多承諾,他才終于抽出身來去養心居大營,去見那些早就在那里等得不耐煩的洋人們。

之所以在養心居大營接見洋人,而不是在青浦縣,除了那里更隱秘,環境也更舒適之外,還因為要照顧青浦人,或者說青浦士紳的感受,因為青浦縣人目前對洋人大都比較抵觸,不太喜歡他們。

其實此時的清朝人對洋人基本都很有抵觸心理,原因么,是多方面的,要細說的話就復雜了,但主要還是源于對自己的不自信,或者說源于自身恥文化的民族特性。

畢竟中國不是自己開國,而是被人家用武力打開的國門。在二十年前的那場為了鴉*片的戰爭中,明明自己一方是正義的,結果卻還是遭到了徹底的失敗。

失敗的后果,就是對外割地求和,就是讓洋人在中國的土地上享有種種特權,這讓國人在感情上很難接受,可不能接受也沒辦法改變,所以就開始一味的排外,既不想去接觸對方,也不想去了解對方。

在這種情況下,除非重新對洋人獲得重大勝利,找回國人的自信,或者徹底被洋人打掉那點最后的遮羞布,這樣他們才能被迫醒來,否則這種好像縮頭烏龜一樣的盲目排外情緒是不可能消失的。

想當初自己的精武軍士兵,哪怕之前已經學了不少關于洋人的理論知識,知道了些關于他們的來源與歷史,但真的見了洋人,很多人還是十分不適應。

他們第一次見洋人的時候,尿褲子的雖然沒出現,但兩股戰戰的人卻很有不少,還是后來進行了多起互動活動,大家接觸多了,精武軍的人才對洋人漸漸打消了畏懼感。

其實青浦縣這地方因為更接近洋人的租界,平時見到洋人的機會也多,所以相比其他地方,這邊的人要更加的開通,至少對洋人的認識沒有那么詭異,甚至過去某段時間內,許多人對洋人還普遍帶著點好感。

這是因為自從上海開埠以來,洋人要通過買辦跟他們收購大量產品,像絲茶瓷等產品,基本都要通過他們來買;此外洋人也不是光賣鴉*片,也大量銷售洋布洋火等洋貨。洋布比本地土布便宜不少,洋火更是方便好用,洋貨普遍好用又便宜,賣給洋人的東西也比賣給自家商人要劃算,這一買一賣,對本地百姓的生活改善有一定的幫助。

這就好像后世對日本出口農產品的中國農民一樣,哪怕這個農民祖輩就打過日本鬼子,從小就接受抗日的愛國主義教育,可在經濟利益跟前,還是照常跟對方交易,甚至以日本商人的訂單為生。

也就是說,洋人的這種傾銷式貿易盡管有可能對清朝的自然經濟造成沖擊,但對上海縣青浦縣這些地方的百姓,暫時卻是很有好處的。

另外有些洋人傳教士對百姓也挺不錯,雖然總是拉人入洋教不太好,但卻經常利用自己的身份為老百姓出頭對抗官府,真正對百姓作惡的傳教士幾乎沒有。大家不是傻子,不可能完全聽信官府關于洋人傳教士作惡多端的一派胡言。

在過去的十多年期間,戰敗的傷痛逐漸被忘卻,洋人帶來的好處卻逐漸明顯,因此洋人在本地老百姓的心目中,口碑還是過得去的,起碼比官府要好一點。

然而,小刀會起義的事情,卻徹底把當地百姓對洋人的好感丟的一干二凈。

小刀會反清的事情才過去沒幾年,說實話,雖然當地百姓大都對什么小刀會并不了解,談不上喜歡,但卻更討厭官府,所以對反抗官府的小刀會,接受度還算不錯。

一開始,小刀會也是跟洋人合作的,洋人甚至還為了小刀會跟官府動武,可誰知道最后洋人還是背信棄義,開始勾結官府,把小刀會給滅了。

小刀會起義失敗之后,官軍強力反撲,很多期間直接或者間接支持過小刀會的人都遭了殃,沒支持的也被抽了重稅,除了極個別有背景的大戶人家,基本都被官軍割了一茬羊毛。

百姓對官軍與官府沒辦法,只好把恨意灑在洋人身上,認為是洋人不好,是他們背信棄義,認為洋人都是不可信的壞家伙,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但是說白了,這些人恨洋人,倒不是為了什么國仇家恨,他們還沒那么高的覺悟,主要是因為最近生活變的艱難了,可他們對官府他們又無力反抗,只好把矛頭重新對向人數不多的洋人,是要找一個怨恨的發泄點。正因為如此,他們把任何跟洋人接觸的人,都叫做二鬼子。當然,這里說的是中下層的普通百姓,那些一直很有錢的士紳跟讀書人,那是一直都很討厭洋人的。

實際上,李永吉的精武軍因為全部使用洋槍洋炮,盡管來源不明,也沒有直接證據證明李永吉跟洋人交易,但在當地百姓心目中,都認定了李永吉是跟洋人有所勾結,否則那些洋槍洋炮,還有那些稀奇古怪的洋貨又是從哪來的?

正因為如此,除了那些跟精武軍有關,并因此受益的團體外,實話說青浦縣本地人對李永吉的觀感并不好。

小戶人家就罷了,不過是私下里當趣事說說,順便羨慕嫉妒恨一下,可其他士紳大戶,那可就動不動把二鬼子掛在口上,對李永吉這些商賈出身的人是不屑一顧的。

直到聽說李永吉為了點小事兒就剿滅了本地大戶汪家之后,大家才開始對李永吉多了個怕字,雖然有些人此后罵的更狠更難聽,但除了一些自認有后臺的士紳,大家都不敢公開罵他了。

再之后,精武軍接連搞出了蘇州大捷跟常熟大捷,還收復了無錫,李永吉本人又被朝廷封了從一品江南提督,這時候就連那些自認后臺硬的士紳也不敢公開罵他是二鬼子,只敢在私下里說兩句。

然而,盡管李永吉當了提督,但當地的權貴士紳階層,還有大多數的讀書人,對他的觀感依舊不好,依舊認為他是個仗著洋人勢的二鬼子。大家也都認為李永吉的好日子長不了,等打敗了長毛,他早晚要被朝廷清算,現在的囂張,不過是一時的,甚至都有人開始在私下里叫他二鬼子大人。

別的不說,李永吉回青浦縣這么多天,除了知縣開始不得不去帶人迎接了一次外,此后就再也沒出現過,還有松江府的官僚,更是假裝不知道,連派人問候一下都沒有。

再看看這些日子來拜見李永吉的人,多是有生意往來的商賈以及親戚,就沒幾個真正的讀書人或者士紳上來混臉熟的。

由此可見,士紳跟清流階層,對李永吉依舊是敬而遠之,這也就是李永吉目前只是玩商業,還沒把魔抓伸向這些士紳們賴以為生的土地,另外崛起的時間太短,他們反應不及,否則的話,那就不是敬而遠之,而是群起而攻了。

說了這么多,其實就是一句話,李永吉在青浦縣貌似風光,其實是不得人心。要知道這個時代的話語權,是掌握在士紳跟清流手中的,而不是商人跟小吏手中,士紳與清流不喜歡你,討厭你,那么你就是不得人心。目前大家對李永吉一家的尊重,不過是敬他的官位以及怕他手中的刀罷了,跟喜歡是兩碼事。

目前只有那些受益與李家的中下層團體,才是真心支持他,但這個團體目前規模還太小,聲音也太小,如果不算精武軍的威懾,他們跟士紳階層還是無法直接對抗的。

李永吉本人過去由于長期宅在軍營,或許對此不太清楚,可李正祥等人可是明白的很,所以他們才當初才強烈建議讓那些洋人去養心居大營跟李永吉談買賣。這么做,為的是盡量減少青浦人,特別是青浦士紳階層對李氏集團的抵觸。

畢竟李家是買賣人,跟這些有錢的士紳也有不少生意往來,總還要顧忌一下對方的感受。

說真的,李永吉還真不認為這些人對他有什么困擾的,畢竟他目前的精武軍已經成了氣候,賺錢的商業行為又大都是跟各地商賈打交道,也就是主要走大批量的批發,真正跟士紳玩零售的還是少數。

想想也是,本地士紳有多少?相關的家屬又有多少?他們又能買多少珍珠、小鏡子、肥皂還有其他不銹鋼飾品?單純靠本地的零售,怎么可能弄到三千多萬兩銀子。

此外,士紳階層畢竟是極少數人,他們不過是占據了大量的土地,而土地又約束了不少佃農,這才搞的自己好像很厲害,但其實面對自己的槍桿子,他們都是不堪一擊。

自己就算不玩什么發動群眾打土豪,就算不憑著現代產品玩傾銷,只用現有的經濟手段也可以把他們這種自然經濟打的體無完膚。

要知道,自己家可是有大量的糧鋪,各處官道還有精武軍以及精武鏢局設置的關卡,過去壟斷本地船運的漕幫分支龍游幫,如今也不敢得罪自己,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可以說本地的大宗物流渠道幾乎全在自己手上!

只要自己不讓人去收他們的糧食,同時把糧價一降,那他們就會損失慘重,到時候他們必然要拿自家佃農開刀去減少損失。

如果他們那么做,自己正好可以用招工或者招兵的名義,把這些人收入自己的陣營里,而誰都知道,一旦有人加入精武軍的陣營,那就可以不講理,各種稅收都是落不到他們以及他們的家人頭上的。

到時候,就算那些佃農暫時因為自己二鬼子的身份不喜歡自己,可面臨馬上發生的經濟損失以及觸手可得的經濟利益,他們還是會選自己,一旦他們選了自己,精武軍就可以為他們的選擇做最堅強的支持,排除一切外力干擾。

佃農跑光了,那些士紳地主們光有土地卻沒人去耕種,種出來的東西也賣不出去或者虧本,那早晚要破產,那時候沒錢落魄了,看他們還玩什么矜持!

不過這方法得慢慢來,至于現在么,還是先聽自己老爸的話,別給那些士紳太多口實與刺激,惹出不必要的麻煩,因此,先安心的去養心居老巢跟那些洋人談買賣吧。

同類小說:、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