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三十章 這是要分贓?(為打賞加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章 這是要分贓?(為打賞加更)

第三十章 這是要分贓?(為打賞加更)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5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您的位置:

分享到: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M.Shumilou

“我賺錢了賺錢了,我不知道該怎么去花,我左手一個諾基亞,右手摩托羅拉……”

“喂喂喂,注意點形象!”看著系統視頻中那照樣是一手紅酒一手雪茄,還在不停扭屁股,得瑟的有些夸張的張信達,知道他習性的李永吉立刻就狠狠的打擊道,“有點檔次好不?你看真有錢的人,哪有像你這樣的。”

“哈哈,我只是通過這種方式表達一下自己的激動心情。”順手把紅酒跟雪茄放下,張信達雙手合十,一臉虔誠的對李永吉道,“哥啊,你是我親哥哥啊,你就是我的天,你就是我的地啊!都是托你的福,我才能叼絲翻身當土豪,才能用上土豪6啊。”

“土豪6?”

“就是被咬的蘋果6啊,新出的,嗯,你要不要,送你一個?”

“我?算了吧,這邊沒通信商,也沒互聯網,要了也沒用。”李永吉搖搖頭,“我這系統只能跟你通話還有傳送物資,可不能傳送兩個世界的信號。”

“嘿嘿,沒事兒,我可以給你弄個大大的內存,再給你存上多多的東瀛出品的愛情動作片,讓你可以慢慢地看,慢慢的品。”

“切,要那樣,平板更合適。”李永吉搖搖頭,“行了,那些以后再說,如今已經過去了一周,我們還是先來統計一下咱們這段時間的收獲吧。這是咱們第一次正式的統計,得仔細點才是。”

“統計?這是要分贓?”

“滾蛋,我們又不是強盜,怎么能說是分贓?”

“拜托,什么強盜能有咱們干的買賣利潤高?我說分贓都是輕的了,你這應該是搶錢……咦?搶錢似乎也是分贓啊,所以,我們就是要分贓對吧。”

“哎,好吧,你非要認為是分贓,那就算是分贓吧。”

的確,銅錢高價收金銀的活動已經實行了一個星期,由于有縣衙的照拂跟團練的保護,加上李永吉的做法大多數人都能獲得好處,因此李永吉的貨幣兌換業務根本就沒人阻攔。

要不是李永吉堅持限購政策的話,那可能不止是整個青浦縣,就連周邊的人也要過來換銅錢了。

不過,由于太受歡迎,所以李永吉已經在第三天的時候,就把原先一天收100兩金子,3000兩白銀的政策,改成每天固定收300兩金子的方案,而不再收取白銀。

不收白銀了,光收金子,這就杜絕了很大一部分人的換購途徑,比如稍微富裕點的普通百姓,基本不可能弄到金子,就算幾家湊,也很難湊一兩金子出來,所以這擺明了是給有錢人的優惠政策。

李永吉的這個只收金子的方法,既是讓自己利潤最大化,另外一個也是想減低點影響,畢竟無論如何,他的“乾隆通寶”都是私鑄錢,來路不正,太過囂張不好。

這也是為什么面對中信錢莊門口那絡繹不絕的換購長龍,他卻堅持每天收300兩金子,卻不再增加額度的原因,不是銅錢不足,而是不想在實力不足的情況下,過早挑動整個貨幣圈的價格波動。

要知道,每天收300兩金子,就是放705萬文的銅錢出去,每天七百多萬銅錢流入市面,最多讓青浦縣的銅錢市場略有波動,但由于銅錢的流動性更強,青浦縣又是個貿易大縣,所以這個波動還不明顯,但要是再多,就會形成明顯的渦旋效應,那就不合適了。

其實,這個三百兩金子,甚至更早的一百兩金子,三千兩白銀的收購量,也不是李永吉自己腦袋一熱想出來的,而是中信錢莊留用下來的,那名叫沈世明的掌柜給出的合理化建議。

按照沈世明的說法,要想不讓青浦縣的銅錢市場產生大波動,每天放錢就不要超過八百萬,一旦超過這個數目,短期內就會對本縣的銅幣市場造成沖擊。雖然長期來看,由于周邊的地區必然帶銅錢過來補齊缺口,但短期內波動變大是肯定的。所以如果不想太早出名,每天放銅錢的量就不要超過八百萬。

由于不想太早惹人注目,加上傳送噸位的限制,而且張信達還得傳送其他物資過來,不能每天就光送銅錢,所以就維持了每天300兩黃金,放705萬銅錢的限購政策。

不管怎么樣吧,就算除去前三天的100兩政策,七天的時間過去,中信錢莊,或者說李永吉總共換得了1500兩金子。

由于中信錢莊自備的天平秤是嚴格按照37克一兩,收金子也是按照這個規矩來收,所以這1500兩金子,都是妥妥的55500克黃金。就算這不是千足金,只是老黃金,加上黃金在后世大降價,但總價值也超過了1300萬元人民幣。

至于成本,包括收購的50噸純銅加鑄幣機器還有電費等其他雜七雜八的,總共的花費也不過300萬出頭,也就是說這么一來一回,就賺了一千萬人民幣。

七天時間就賺一千萬,看似利潤兇猛,但實際上這要比起戴夢得珠寶的利潤,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當然,說是分贓,其實由于目前倆人的走私買賣沒有明確的股份以及責權劃分,只是一個合伙買賣,彼此的投入、回報以及個人消費什么的都是一鍋煮,所以嚴格說并不算是分贓,只能說是統贓,也就是統計大家最近一共賺了,或者說搶了多少錢而已。

通過在清朝賣現代的不銹鋼飾品跟養殖珍珠,外加收購廉價的翡翠、瑪瑙、白玉等珠寶,再把清代珠寶拿去現代賣這個過程,到現在為止,他們已經凈賺1億5千多萬人民幣,這還不包括張信達送去拍賣的一些精品。那些精品由于還沒開始拍賣,還無法確切的獲得拍賣價,但如果一切順利,估計那批送去拍賣的精品最少也能賣個三千萬以上。這樣一看,只是這十幾天的功夫,他們的預期利潤就有1億8千萬以上,說日進斗金一點也不過分。

“媽蛋,現在我才知道之前我被坑的多慘了。”彼此初步統計,或者說對過賬之后,張信達一臉不爽,“一開始咱們都不懂珠寶,黃金就罷了,能有個參考,但珠寶翡翠的行情咱實在是摸不透,又賣的急,結果被那家店給坑慘了,你給我的那些玻璃種,居然才賣了六十萬!虧我還覺得不錯,誰知道現在找了幾個專業的幫忙估價,又幫我掃了下盲,我才知道當初虧了有多少。臥槽,當初你給我的第一批翡翠,起碼能買兩百多萬的,媽蛋媽蛋!那些家伙,我早晚要他們好看!”

“行了,就算是吃一塹長一智吧,當初咱倆都有些毛躁了。”李永吉道,“誰不是在吃虧中成長,再說你我都是草根出身,又不是銜著金鑰匙出生,從小接觸珠寶的富二代,不了解正常。反正啊,你就當花錢買教訓,不要在意了。”

李永吉之所以能這么淡定的說這些話,是因為他現在手頭錢多了,心態也跟著變了,就好比你有了一百塊,就不會太在意一毛錢一樣,他現在好歹也是億萬富翁,一百幾十萬的,他的確就當買了個教訓了。

當然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通過張信達這番話,李永吉確信了一件事,那就是張信達之前并沒有刻意貪污公款,嗯,算是公款吧。

在一起生活了那么久,李永吉知道張信達不是個善于作偽的人,至少不可能在這么短時間變身影帝,所以他這番帶著情緒順口而出的話,說明他先前是真的被坑了。

要知道,李永吉原先是寫都市小說的,雖然也沒實際接觸過真實的珠寶行業,但寫小說的時候卻需要搜索很多相關資料,要不然怎么讓主角裝逼?所以,他至少在翡翠珠寶的品相價格等理論方面,要比張信達知道的多,之前賣六十萬,他自己覺得過低,只不過是張信達說的,他才沒深究而已。

另外,那一億多人民幣再多,他也根本花不了,必須讓張信達幫忙,在現代換成自己需要的物資弄過來才成,所以,無論是從人情角度,還是從實際利益角度出發,他都不想跟張信達鬧翻。

換個代理人不是不可以,不過時至今日,換人的代價也不小,更何況他過去人緣一般,敢說比較了解的現代人,其實就只有張信達一個,換言之他只有張信達一個可靠的朋友,要不然當初也不會第一時間選他當代理人,而不是選自家親戚了。

書迷樓

別人都在看什么......

《》章節()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轉載至書迷樓只是為了宣傳讓更多書迷知道。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