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二十九章 倒賣銅錢與系統升級(求推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九章 倒賣銅錢與系統升級(求推薦)

第二十九章 倒賣銅錢與系統升級(求推薦)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5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類別:科幻小說作者:莊不易書名:

所謂的銅錢高價收黃金,顧名思義,就是用銅錢去高價收購黃金與白銀,本來這個業務也沒啥,錢莊么,這種貴金屬的兌換業務也是應有之義,但問題是李永吉給出的收購價太高了。

簡單說,如果你肯用銀子換銅錢,中信錢莊就是以1500文銅錢換1兩銀子,如果用黃金來換銅錢,那么就以23500文銅錢的價格換你1兩金子!

稍微一算就知道,如今由于銀價騰貴,市面上1兩銀子能換1400到1450文銅錢之間,一般而言,錢莊里都是1兩換1400文銅錢,只有民間私底下才是1兩銀子換1400文以上的銅錢。這樣一來,中信錢莊直接給1500文錢換1兩銀子,等于每換一兩銀子,就憑空多了100文錢,正常人都知道這里面有賺頭。

相比而言,黃金換銅錢則更賺。黃金跟白銀的比率比較穩定,此時是1兩金子則能換15兩銀子,這也就是說,按照市場價,就算以1450文錢一兩銀子去算,一兩金子也只能換到21750文銅錢!

這樣一來,用黃金去中信錢莊換銅錢,等于一兩金子平白多賺了1750文銅錢,比換同樣的15兩銀子賺的還多。

很明顯,中信錢莊這是擺明了優先收購黃金,其次才收白銀的意思。

實際上,清朝實行的是銀本位,所以黃金不是清朝的主要貨幣,因此黃金在民間金融交易中的使用頻率并不高,大都是當作飾品原料以及壓箱底的東西,相反,白銀跟銅錢的使用頻率就相當頻繁,是清朝金融領域主要的流通貨幣。

這其中,白銀這種貨幣,流通主要是在商業往來以及小康之家以上,民間小民用到白銀的地方很少,對大多數老百姓來說,銅錢才是真正貼近生活的大眾貨幣。

換言之,銅錢跟白銀因為是主要流通貨幣,使用的更加頻繁,黃金則差許多,所以如果這個收購價是真的,相信肯定會有很多人蜂擁過來用真金白銀去換銅錢的。

然而,就因為太高了,所以很多人選擇觀望與不相信,但終歸還是有人忍不住。

果然,很快就有第一個人在眾目睽睽之下,拿1兩白銀換銅錢,果然得到了1500文乾隆通寶制錢;之后他又拿一兩金子出來,也如愿以償的換了23500文銅錢,而這一次,他換到的都是比普通制錢更制錢的“大樣錢”!

由于這些兌換都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做不得加,因此看到這個情況,場面立刻就失控了,大家都一窩蜂的搶著去用白銀或者黃金去換銅錢,其中尤以用黃金換的最多,因為用黃金可以換到大樣錢!

乾隆通寶是一種乾隆時代發行的銅錢,因為發行量大,分量購足,做工也不錯,所以在有清一朝一直是一種信用度比較高的基礎貨幣,換句話說就是購買力很強,是清朝最有價值的銅錢之一。

而“樣錢”俗稱“大樣錢”,是清朝一種特制錢幣,一般均用雕母直接鑄造,專供內廷官府使用之錢,叫樣錢,也稱大樣錢。由于大樣錢的含銅量很高,制作精美,比一般制錢大,紋路也深,其重量、配料均與普通制錢不同,所以價值也比普通制錢要高的多。一些質量特別好的樣錢,甚至還可以作母錢用。

“樣錢”在康熙朝之前,大都只在官方流行,康熙后期開始流入民間,到了雍正乾隆時期大爆發,樣錢在民間已經不稀奇,但總的來說,這種錢幣還是相對較少的。

簡單說,樣錢是比較精致的銅錢,比一般的銅錢要值錢,如果這是乾隆通寶的話,那價值就更大了。

雖然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由于中信銀號給出的“乾隆通寶”都比較新,所以十有*都是私鑄錢,但其實是不是私鑄錢,大家并不在意。

在此時的清朝,由于政府財政入不敷出,對地方上的控制力十分低下,加上咸豐帝官方鑄錢質量太差,所以地方上為了緩解財政壓力,對自己地盤上的私鑄錢已經是睜一眼閉一眼,甚至還私下鼓勵,比如在福建等窮地方,地方官員都明目張膽的勾結商人自己私鑄銅錢,朝廷對此也是莫可奈何。

而在民間,由于銅價銀價雙上漲,加上商業畸形繁榮,民間缺錢的口子很大,所以老百姓對是不是私鑄錢并不關心,他們關心的是這制錢的含銅量,也就是分量是不是足夠。

比如朝廷官辦的咸豐通寶,那種劣質錢,就是老百姓最不樂意使用的,政府強逼都沒用。

正因為如此,如今一文普通乾隆通寶制錢,在市面上是可以換到三到四文咸豐通寶的,如果是大樣錢,那換十文咸豐通寶都是少的。

所以說,中信銀號居然用乾隆通寶的樣錢來換黃金,那利潤就不要太兇殘了,因為你要不怕麻煩的話,完全可以把乾隆通寶的樣錢再換成咸豐通寶,那可能就不是多賺個兩三倍的問題,而是賺個十幾倍的問題了,換言之,如果用黃金換銅錢,一兩金子換到的銅錢,少說能賺個三兩銀子。

用一兩黃金一轉手就凈賺三兩銀子的銅錢,還是最容易花的那種,在這樣的利潤面前,誰能淡定?

好在,似乎也預料到這里面的情況,中信錢莊說了,乾隆通寶換黃金是開業大酬賓的特殊優惠業務,目前一天最多只收一百兩金子,白銀則只收三千兩,先到先得。

這意思就是說,一天最多放出去價值235萬文乾隆通寶樣錢,450萬乾隆通寶的普通制錢,至于這個兌換能持續多少時間,還得看情況而定,因為這是開業大酬賓。

其實這個限購政策,倒不是錢不夠,而是李永吉不想一開始就太過分,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畢竟不管怎么說,他這也是用私鑄錢換真金白銀。

沒錯,所謂乾隆通寶,不管是普通制錢還是樣錢,都是張信達在后世利用現代機器自己私鑄的“工藝品”!

之所以選用乾隆通寶,是因為乾隆通寶發行時間長,存量極大,名氣也大,而且由于乾隆時期是清朝所謂盛世頂峰,所以乾隆通寶甚至被民間當作鎮宅驅邪的寶物,所謂五帝錢里,就有乾隆通寶。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后世仿制乾隆通寶的技術相當過硬,也有專門的機器,只要買來機器,準備好材料,那么機器就可以自動生產各種形制的乾隆通寶,如果不做舊,那制造速度簡直跟生產糖豆一樣快。

為了攫取高額利潤,每一文乾隆通寶的實際含銅量,只有1克銅而已,不過因為進行了特殊工藝,加上后世銅的純度比較高,所謂1克銅是純銅,約等于銅錢中的1.5克銅,所以感覺分量十足,跟真的乾隆通寶沒兩樣。

這東西用機器生產不要太快,一天就能生產上億枚不同種類的乾隆通寶,為了賺錢,張信達早就把一天傳十噸,最多分五次,一次傳兩噸的個人限制給拋棄了,而是實行一次三噸,一天傳七次,也就是一天傳過來二十一噸的量。

按照張信達的說法,他感覺這個量他也只是略有疲憊,而且他還感覺到,用這種極限傳送的話,能夠不斷增強自己的體質,并且提高傳送噸位。

其實,李永吉沒告訴他的是,在張信達增加傳送量的時候,李永吉也感受到了力量的流失,這說明之前他們估計的有誤,也就是說,張信達傳送貨物,可能不止是消耗張信達自身的能量,還要消耗到李永吉的,只不過李永吉消耗的要遠遠比張信達要少。

之前張信達第一次傳送糧食過來的時候,李永吉之所以感到累,并不是他自己的儲物空間消耗東西多,而是因為張信達消耗的太多,導致了李永吉的消耗反饋也比較明顯。換句話說,當初就算李永吉就算立刻把張信達傳送過來的那堆包括糧食在內的東西吐出來,也一樣會虛弱,因為那虛弱不是來自儲物空間的消耗,而是來自于張信達的消耗。

如果讓李永吉來做個比方,那么李永吉應該是這個時空交易系統的服務器端,而張信達則是客戶端,張信達利用時空交易系統的時候,除了要消耗他自己的力量,還得消耗部分李永吉的力量,有點像玩網游,不但要占用張信達的單機資源,還占用了部分游戲服務器的資源。

那么同樣的,張信達既然能在不斷的增強交易量的過程中加強體質,李永吉只會更強,他就感覺自己最近的力量比過去增加了不少,特別是爆發力,已經達到普通成年人的標準了。

相反,李永吉發現,自己如果傳送物品過去,已經可以一次性傳送超過一百噸的物品,至于這種高強度傳送能一天維持幾次,因為沒有試驗過,還沒法確定,不過根據一次一百噸的勞累度看,一天怎么也能維持個五次以上,也就是說,他一天最少能給張信達五百噸的貨物。只不過,因為目前主要都是從現代社會傳送的貨物多,而他傳送給現代社會的東西少(主要都是翡翠黃金等貴重物),因此這個事情還不明顯。

另外,李永吉還發現一個新能力,那就是時空交易系統的傳送噸位,居然可以累積!但這個累積,針對的只是客戶端,也就是張信達。

也就是說張信達可以每天消耗一定的力量,但卻不實際傳送東西過去,這樣累積起來,然后一次性傳送大噸位的貨物。

當然,這種精力的累積不是百分百的利用率,是有損耗的,要傳送的物品噸位越大,累積消耗自身能量次數越多,損耗也就越大,而且這個累積也是有限制的,限制的噸位就是李永吉自身的噸位承受力。

比如說,李永吉目前一次可以承受100噸左右的貨,那么張信達一次可以傳送3噸的話,他可以累積消耗自身4次這種傳送能量,然后利用4次累計的量,一次性傳送100噸的貨物來清朝。

這種累計傳送的能力看似不合算,但卻能夠讓張信達傳送大件物品,實用性很強。

這個類似系統升級的新情況,是有一天早上睡醒之后,突然在李永吉的腦海中蹦出來的,似乎跟最近頻繁使用交易系統有關,當然也可能是把李永吉搞穿越過來的蛋疼星人腦袋一熱的產物,究竟如何不得而知,反正有這么一回事兒就是了。

出于謹慎,李永吉并沒把這事兒說出去,只是把可以累積十次噸位消耗量,然后一次性發送大噸位物品的事情對張信達說了出來,還教了他用法。但卻沒說這跟自己的噸位承受能力有關,也沒說自己的傳送量遠遠大于對方,且消耗量遠遠小于對方的事情,更沒說對方持續消耗增強體質,其實也會增強自己體質的事情。

本來李永吉都準備好了應對張信達發問的借口,比如才發現這個功能之類,但沒想到張信達卻連問都沒問你怎么現在才說之類的問題,所以李永吉也就不再多說什么。

總之,事情就是這樣,哪怕他依然還是很信任張信達,但也不可能什么都跟他說,這其實是為了大家好,就好比你跟父母也不可能無話不講一樣。

話說回來,既然張信達現在一天能傳送21噸貨物過來,也就是一天最少能送來21噸銅錢來清朝。

21噸是什么概念呢?換算成銅錢,按照平均一枚銅錢2.5克來計算,等于他一天就可以傳送840萬枚銅錢過來,由于有兩種樣式,實際大概在830萬枚左右。

所以說,一天只兌換出去685萬枚銅錢出去,還真是小意思,李永吉這里其實每天還能留有大量的銅錢庫存。

正因為有大量銅錢庫存,所以李永吉最近花錢有些無所顧忌,不但又直接給知縣大人送了三千兩銀子,讓他更加堅定對自己的支持,應付官面上的商業刁難,同時他還派周達等人去四處招募周邊的破產農民跟逃荒的流民,開始組建真正的團練隊伍。

這些都做了之后,大概是由于心急,或者利欲熏心,又或者是自身力量變強導致自信心爆棚的緣故,李永吉做事也越發肆無忌憚起來,特別是對待那些商人。

比如戴夢得珠寶行,面對珠寶聯合會的聯合抵制,他的回應就是繼續打價格戰,也就是繼續提高對翡翠、瑪瑙、白玉、鉆石等貴重物品的收購價,已經比原來的市場收購價高了兩成!

這還是李永吉不想把珠寶行業聯合會逼迫的太過分,要不然,他能直接提高到三成,四成,甚至五成,六成,反正就算提高一倍兩倍他也賺翻了。但真的到了那個時候,不用多,只要再把收購價提高到四成,那什么行業聯合會,什么聯合抵制,什么控制供貨渠道,都統統是狗屁,在絕對的利潤或者說力量面前,誰都撐不住!

至于那些開錢莊的同行,暫時還沒什么動靜,大概也是在觀望,畢竟李永吉這種行為,說白了他們也是受益方,甚至那些來李永吉的錢莊兌換銅錢的人,可能大部分都是他們安排的人。要知道,普通老百姓哪里可能一次性拿出那么多白銀跟黃金過來兌換啊。

他們這么安靜,為的就是看李永吉能堅持到什么時候,究竟又是為了什么。畢竟從某種角度來看,在整個貴金屬市場沒有大變動的情況下,李永吉這種單方面的用銅錢高價收金銀的舉措,怎么看都是專門利人,偏不利己的行為。

總而言之,時至今日,李永吉的時空走私渠道才終于算是走上了正軌,每天圈錢圈的都已經麻木了,別說李永吉,就連張信達也算不清他們每天能賺多少錢了。

這讓李永吉不禁私下里感嘆,還真是不容易啊。

是莊不易小說作品29最新VIP章節樂文小說第一時間更,莊不易小說29新V章。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