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二十六章 立足青浦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六章 立足青浦縣

第二十六章 立足青浦縣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5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視察隊伍并沒什么驚喜,畢竟李永吉招募的這批人過去都是普通百姓,主要人群都是在青浦縣城里各行各業打小工的破產農民,也就是所謂的進城務工的農民工。

這樣的人群,雖然比一般貧民識字要多,見識要廣,體魄要好,但也多有一些奸猾習氣,再加上在李永吉手下當差的時間又不長,所以能排好隊,能不在私底下大聲喧嘩,已經是相當難得了。至少李永吉覺得這些人比后世剛開學的中學生要守規矩的多,起碼當李永吉走上臺的時候,全都閉上嘴不說話,而不是像后世中學生那樣,你在上面慷慨激昂的大講,他們卻在下面竊竊私語的小講。

不過,之后王三武帶過來的幾個人,卻讓李永吉感覺到了一絲意外,覺得之前給王三武的銀子一點也不虧,還大有賺頭。

王三武一共帶來了五個人,全部都是二十歲到三十歲之間的青年,身份都是青浦縣的衙役。

年齡最大的一個叫張威,今年三十歲,因為臉上有幾個麻子,人送外號張麻子,職業是普通帶刀捕快,也就是帶著腰刀巡視青浦縣街面的那種捕快。據說他刀法很不錯,以刀法論,號稱本縣第一,可惜為人木訥,加上長相又因為麻子的緣故比較不討喜,所以一直沒得到重用,到現在還是個普通捕快。

周達,今年二十六歲,原本的職業是青浦縣監獄的獄卒,為人精瘦,十分的活潑好動,還十分的嘴碎,一看就耐不住寂寞的,也難怪不樂意干獄卒。

林春生,二十三歲,是一名站班衙役,也就是縣令老爺過堂審案子的時候,他們站在一邊幫著喊威武,聽命給人打板子的那群人。毫無疑問,整天喊堂威,林春生的身材雖然不起眼,但嗓門是這群人里最大的。

最后兩個人叫江云跟江海,是一對雙胞胎兄弟,江云是大哥,江海是二弟,都是才十七歲的年輕人,也都是白臉的小帥哥,他們跟王三武一樣,都是馬快,也就是騎馬的捕快。他們倆都是王三武的鐵桿手下,一般來說王三武去哪兒,他們哥倆就去哪兒,算是王三武的粉絲吧。

一問才知道,這幾個人跟王三武一樣,都是世代衙役出身,也就是說,這幾個人實際上全部都是正式工,而不是那些擴編人員,大多數從爺爺輩就是衙役。

按說衙役正式工也算不錯了,要在后世,那就是世襲的正規公務員待遇,多少人為了這么個鐵飯碗搶破頭,實在很難想像他們放棄這個待遇,而去一個團練,也就是民兵隊里當差。

不過轉念一想,所謂世易時移,后世的太平盛世,自然是旱澇保收的公務員吃香,可在這亂世,一個衙役根本沒啥前途,因為他們的身份決定了他們很難走科舉做官的道路,就算官府讓你考,你過去的身份也會對你的科舉之路造成阻礙。簡單說,官場中人天然就歧視他們這些衙役出身的人,普通老百姓呢,又天然就懼怕這些人,雖然他們比一般人有點小油水,但真要算起來,他們的地位比后世的城管還不如。

名聲不好,前途狹窄,所以,通過軍功來博取功名,進而改變人生軌跡,就是一個比較好的出路了。

當然,那些是前景預期,估計還無法打動這些有家傳淵源,十分注重眼前利益的衙役后代,他們之所以甘心跟隨王三武來,主要還是待遇夠高。

李永吉給的安家費,居然是每人給了五十兩銀子,這可不是個小錢,就算在青浦縣,也是個能開個小飯館的錢了,而之后他們來之后的待遇,給的是月給五兩銀子,還包吃住,包衣服武器。

而之前他們是什么待遇呢?一個正式的衙役,一個月全部雜七雜八算下來,也不過是一兩銀子,王三武這個副班頭也不過是一兩三錢銀子,就算加上各種回扣,一個月也不會超過三兩銀子,而這些銀子,他們是要養活一家大小的,這樣一看,待遇差太多了,更不用說去就有五十兩安家費。

在這個時代,為了五十兩銀子,賣命都可以了,更不用說只是去當團練,還被保證當小頭目。

總之,高待遇加懷才不遇加王三武的游說,就把這幾個人給請來了,加上王三武本人,這就是六個人,而且是六個知識水平不錯,且多有一技之長的高素質人才。

有這樣的人加盟,李永吉當然是熱烈歡迎,就算不滿意,為了王三武的面子也得表現的十分滿意,何況這幾個人的素質相對而言的確不錯。

就這樣,李永吉當場就表示以后一定會根據他們幾個人的喜好跟特長,安排一個適合的好位子。

之所以沒有立刻給職位,是因為一來李永吉對這些人還不熟悉,還不能放心大用,二來他這個隊伍總共就兩百來人,招的也太倉促,還沒一個完善的建制,還要等以后去養心居那里重新整編才可以。所以說,李永吉把他們先當客卿,或者說助理一樣養在身邊,等互相熟悉一段時間,然后再根據情況給他們分配工作。至于辭退,李永吉沒想過,畢竟還得看王三武的面子,因此這些人以后要真沒本事,就當養閑人了,不給重要差事就是。

這兵也招了,將也有了,身份也下來了,此時的李永吉,兵強馬壯說不上,但也是一方小豪強了。

說起來,如果沒有王三武這波事兒,按照李永吉原本的計劃,是打算等人招齊,團練資格辦妥后,就帶人去那個養心居開始正式訓練的,可由于形勢的變化,特別是王三武等本地黨的加盟,讓李永吉改變了原來的想法。

也就是說,李永吉決定先不回養心居那里,而是就在青浦縣扎根,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依托青浦縣的貿易地位,先在青浦縣做點生意。

青浦縣畢竟是個比較繁華的大縣城,不管是經濟總量還是貿易水平,都比朱家角要強的多,畢竟朱家角此時主要就是個糧食集散地,只是青浦縣的一個鎮,比青浦縣城要差的多。

以前李永吉沒想在這發展,是因為沒有本地的熟人幫忙,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所以才打算在發展初期回自己地盤,不過現在擺明了有更好的選擇,再回去白手起家就是傻帽了。畢竟有王三武等熟悉內情的原衙役們幫忙,李永吉等于招收了一批地頭蛇,再也不是一抹黑。而通過辦團練資格的過程,他還接觸到了本地縣令跟縣令的秘書陳師爺這個官僚團體,等于官面上也有了路子,有這樣好的條件再不利用,那就真是腦抽了。

就這樣,在跟張信達商量過后,李永吉就打算先以青浦縣為初步的立足點,在這里把倒買倒賣的商業網絡建設起來,先賺錢才是正經。

至于那兩百人的團練嘛,既然本來是打著護院家丁的名義,就干脆真的當護院家丁來訓練好了,反正這批人說白了,過去都在青浦縣討生活,多是市井出身,就只是沖著李永吉的待遇才來的,這樣的人要打仗沖鋒,十有*勇氣不足,但在青浦縣城干些保安的工作,那是業務對口,最好不過。

按照張信達給出的說法,打仗不是光靠武器的,還得看士氣,看風氣習氣!

一個家族式的隊伍建設初期,最重要的是確立這支隊伍的習氣,這就跟家族企業的企業文化一樣,你隊伍一開始建設的時候是什么樣,基本上后來也就是什么樣,這就是所謂的光榮傳統。

為了能讓隊伍有個好的傳統,最好是選那些老實本分的農民當士兵,盡量不要選小市民,因為小市民的壞習氣會帶壞整個隊伍,哪怕你用嚴刑峻法,也通常難以嚴格約束,畢竟對小市民來說,他們受不了軍法的時候就會跑,甚至明目張膽的聚眾抵制,影響更加惡劣。

等隊伍規模大了,從家族式軍隊擴張為大集團軍甚至大兵團以后,再選一部分小市民當兵也就無所謂了,因為這時期需的是士兵數量,是規模,在大規模的軍隊建制中,小市民的壞習氣也就不成氣候,會被大軍的大環境強行改造過來。再簡單點說,這就跟墨跟水一樣,水少了,墨一進去就染黑了,要是水量太大,滴幾個墨水進去也就顯示不出來,甚至可以被凈化掉。很顯然,軍隊建立初期,規模必定不大,必須走精兵路線,這樣的情況下,選兵的環節就相當重要了,而在這個時代,最好的士兵未必是最有文化的,而應該是最本分聽話的,這樣的人,自然是以貧困農民或者失地流民為最好。

就是考慮到這點,加上李永吉也看了,那兩百多人的確有些油滑,才這么幾天而已,偷雞摸狗就已經時有發生,而且他們許多人在度過了初期的新鮮度之后,對那些歷史小冊子的內容也不怎么上心了,非得強制推行才會去聽課。

看到這些人是這樣一種情況,李永吉也就斷了讓他們成為主力部隊的想法,而是把他們都當家丁保安使喚。

主意打定后,李永吉在城里用一只不銹鋼機械懷表,跟一個大財主換了一個占地三畝的大宅院,然后把這些人都塞進去,統統交給張威訓練,至于他具體怎么訓練,李永吉就不管了,想必用的也是訓練衙役那套,用來當保安應該是夠了。

反正這批人以后就是李永吉在青浦縣城的威懾力量,估計真用到的時候不多。

除了在城里練家丁外,李永吉聽從張信達的建議,開始走官商勾結的道路,去獲取官府的支持。

具體而言,就是李永吉以拜謝的名義,跟王三武一起宴請了陳師爺,在宴席中,李永吉偷偷給了陳師爺一對精美的不銹鋼制的手鐲以及不銹鋼耳環,當然,其中不乏大肆吹噓一番,驅邪之說也是必須要加進去的,這自然讓有點見識的陳師爺大樂不已。

之后,李永吉又在陳師爺的陪同下,去面見了青浦縣的賀知縣,并當場贈送一套不銹鋼餐具,也就是包括四只不銹鋼碗,四雙不銹鋼筷子,四個不銹鋼勺子,兩個不銹鋼盤子。這些不銹鋼制品都是打磨的光可鑒人,而且做工也不錯,在燈光照射下熠熠生輝,通體透著一股奢華范兒,立刻就抓住了縣令的心。

賀知縣是河南人,還是苦出身,是考科舉中了同進士才翻了身,以前也做過寶山縣的知縣,所以并不是什么都不懂,且對這些財物格外看重。那不銹鋼制品一看就不是便宜貨,以他自己私下估計,這東西如果真像李永吉跟陳師爺說的那樣好,那價值恐怕不會少于兩千兩白銀!

給一個知縣一下子送兩千兩銀子的東西,還是有錢都不一定能買到的稀罕物,這可不是一般的大手筆,能送這樣的東西,所求也必然不小,就不知道自己敢不敢收,或者說能不能滿足對方的要求。

果然,送上東西后,李永吉又裝模作樣的借口辦團練太費錢,決定先在青浦縣做點小生意,補貼一下辦團練的耗費。而為了做生意方便,他想要個縣學的資格,也就是俗稱的生員,秀才,最后還說起了要在青浦縣辦一個錢莊,要求知縣大人照顧一二的事情。

所謂拿人手短,又聽到李永吉的要求并不高,只不過是想要個生員,順便做生意的時候獲得照顧,都屬于自己能力范圍之內。

想到這里,心情大定的賀知縣十分開心,當場就給李永吉做了保證,說生員的事情最好辦,跟縣學打個招呼的事兒,回頭讓李永吉寫一份簡歷給他就行。

至于錢莊的問題,賀知縣說了,辦團練是國之大事,確實花費不小,他想做生意補貼也是應當。而只要他的錢莊開業,他一定到場剪彩,給足李永吉面子,而且在他任期內,李永吉在青浦縣的錢莊生意全部免收任何稅款,平時派人跟城里形形色色的人打個招呼,保證沒人敢找他錢莊的麻煩。

就這樣,經過這么一番私下送禮,李永吉的目的算是達到了,有了知縣大人的扶持,加上本身在這里還有一個近三百人的,名正言順的團練武裝,他在青浦縣終于可以立住腳,可以放開拳腳大干一場了!

什么,在青浦縣立腳,那養心居那里怎么辦?

放心,那個地方李永吉是不會放棄的,因為那個地方有獨特的優勢,是李永吉第二次發展壯大的最理想基地。

養心居不如青浦縣附近繁華,十分荒僻,但這也是那里最大的優勢,因為荒僻,所以就足夠隱秘,可以進行封閉化訓練。

毫無疑問,目前這兩百人的團練,不過是暫時的,李永吉終歸是要建立一支全火器的部隊的,而在目前的情況下,如果他使用全火器部隊,必然引起諸多矚目,大家必然對他的火器來源十分感興趣,這對如今的他來說是不利的。

所以,李永吉要想使用全火器部隊,必須讓火器部隊一出現就形成足夠的戰斗力,只有這樣才能抵抗住外界的覬覦。

要想讓火器部隊一出現在世人面前就形成戰斗力,必須提前在一個隱秘的環境進行長期的封閉化訓練,而這個地方顯然不能選在繁華的青浦縣城外,只能選相對僻靜的養心居附近。

也就是說,青浦縣只是一個立足的起始點,養心居那里是之后的發展點,但終歸這些地方都不過是暫時的,都不是李永吉會長期呆的地方,因為李永吉的目標,可不是在小小的青浦縣當富家翁。

所謂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張信達說的好,既然上天給了你一個穿越到晚清的機會,還給了你一個能做時空走私交易的金手指,擺明了不是讓你混吃等死的,這時候再守著一個小確幸,小知足的心態,就不只是沒志氣,而是要作死吃大虧的節奏。

因為自古以來就有一個說法,天與不取,必受其害!

所以,無論是那或許有的所謂天意也罷,還是李永吉自己內心野望的萌醒也好,李永吉都不允許自己再渾渾噩噩的度過這一生了。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