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四四六章 為了未來的石油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四六章 為了未來的石油

第四四六章 為了未來的石油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06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用戶名:密碼:記住

/莊不易/

雖然首相沈世明不贊成在南美國扶持代理人,但李永吉考慮再三,覺得還是得扶持約瑟夫一把。

李永吉之所以打算繼續扶持約瑟夫約翰斯頓,倒不是為了這邊的土地,他主要是看中了這邊的資源,確切的說,是達拉斯的淺層石油!

作為一個未來人,李永吉很清楚,未來是石油的時代,只不過受限于技術,石油時代還沒到來,但所謂但技術問題對李永吉來說,根本就不是問題。

李永吉過去之所以沒有大肆從現代社會引進內燃機器,最關鍵問題就是缺乏資源,因為在這個時代,石油還沒有被大肆開采,也沒有成為世界的主要能源。在這個蒸汽為主的時代,世界主要的能源依舊是煤炭,而石油呢,更多的是被當做一種照明用油,也就是所謂的煤油。

沒錯,現在的石油,主要功能就是被當做點燈照明的煤油來使用,而世界上出產石油最多的地方,既不是中東,也不是美國,而是歐洲!

這個時候出產石油最多的地方,是剛并入俄羅斯的巴庫,巴庫在1861年的時候,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大型煉油廠,專門用石油提煉煤油,從此之后,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石油,幾乎都是產自巴庫,其次則是歐洲的加利西亞、羅馬尼亞以及波蘭南部的克洛斯!

可以說,此時的石油,九成九都是產自歐洲,其中九成出自俄羅斯,而俄羅斯此時近乎一半的外匯收入,都是通過賣巴庫的石油!

不過。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石油只是被當做一種照明用油,真正的價值也沒發揮出來,所以并不被認為是多么有用的戰略物資,之所以那么暢銷。完全是因為石油的提取物煤油比蠟燭跟其他油品更亮,所以被當做最好的照明用油,但卻并不認為是不可替代的東西,所以大都不會為了石油爭的頭破血流。

反倒是煤炭,此時的戰略價值很高,比如普魯士跟法國。之所以一直仇恨滿滿,除去其他因素外,最關鍵的就是為了阿爾薩斯跟洛林地區。這兩個地區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些地方產煤,且產優質煤炭。都是發展工業的必需品。

此時此刻,正是如火如荼的蒸汽時代,煤炭是主角,還沒有人認識到石油的重要性,只有李永吉才知道,石油才是未來的主宰能源!

作為一個未來人,李永吉并不想在國內發展煤炭工業,這倒不是說不發展。而是他不想讓煤炭工業成為國內的主流能源。

原因很簡單,現在的世界,對電力等資源的需求并不是很大。并不需要大力發展火電這種污染性大的能源,而李永吉能夠從現代社會直接引進二十一世紀的技術,所以完全可以直接照搬另一個世界的先進能源模式。

比如風電,太陽能發電還有水力發電這些,已經完全可以應付現在的中國對電力的需求,因此沒必要大力開采煤炭工業。

經歷過霧霾時代的他。可是知道煤炭污染的厲害,他可不想讓這個世界的中國也走上這種道路。

但是。李永吉也知道,以中國現在的技術底子。完全吃透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在這期間,要想獲得一種強大的代替能源,那非石油莫屬了。

沒錯,石油雖然也是一種污染性的不可再生能源,但污染性比煤炭要小的多,能效卻高的多。

想一想,在另外一個時空,吃油的內燃機一直都是占據世界的主流動力,其他動力相比這個,都只能是小弟,所以既然李永吉是要引進另外一個時空的技術,沒理由不用內燃機技術,這樣一來,對石油的需要就是重中之重。

而且,石油不僅僅是能為各種內燃機當作動力用油,石油還能延伸出許多相關工業,比如塑料、橡膠、洗滌劑甚至炸藥等相關產品,都需要用到石油!

所以,石油是真正的戰略物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雖然不敢說無可替代,但絕對是性價比最好的多用途資源。

那么,既然知道石油是未來世界的血液,李永吉沒理由不發展石油工業。

但要發展石油工業,首先要有石油!

在這方面,李永吉優勢很大,因為他可以利用后世的資源分布點,來按圖索驥的找石油!

就目前看來,最好開采,也最容易獲取的,肯定是達拉斯的石油莫屬,除了這個地方,其他地方雖然也有石油,但要么不好開采,要么交通不方便,要么就是油品不好,都不適合當石油開采的第一選擇。

就比如說加州地區吧,這個地方雖然也產油,但主要是在大陸架里面,需要的技術難度在二十一世紀不算什么,但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來說,卻有些過難了。

至于菲律賓,甚至大慶、西伯利亞那些地方,就更不用提了,雖然產油點能確定,但開采難度比起加州大陸架也不會容易多少。

總之,受限于技術問題,李永吉一直都沒有自己開采石油,而是通過貿易的方式,向歐洲大肆購買原油,其中俄羅斯就是他最大的供貨商。

買來原油之后,李永吉大部分都是囤積起來,小部分則用作110區的實驗用品,為石油化工的技術儲備做貢獻。

因為石油化工是李永吉優先關注的項目,不管是技術資料、實驗用品還是各種金錢的投入,都是優先提供,所以石油化工研究所的進展也是一日千里,各種石油化工產品層出不窮。

也就是說,中華帝國的石油化工技術,已經能達到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的水平,利用原油提取汽油柴油還有其他石油化工產品,都不是太難的事兒。無非就是個污染大小跟利用率問題。

反倒是石油開采技術,雖然進度也不小,但跟石油化工那種一日千里比起來,就差的遠。

根本原因,是因為石油化工更簡單一些。因為里面牽扯更多的是化學,只需要知道具體的技術指標跟生產方法,就能照葫蘆畫瓢,很快的模擬出來。

而石油開采技術就不同了,這個技術更多的是牽扯到機械制造,在這方面中華帝國還是個短板。

因此。雖然帝國的化工研究所已經能夠生產諸如各種型號的汽油、柴油、洗滌劑、橡膠等產品,很多產品甚至達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水平,但開采技術卻只能達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水平。

具體點說,國內的開采小組已經能自己制造鉆井設備,但是用那些自己制造的鉆井設備呢。只能鉆探淺層油田,復雜一點的油田,他們是辦不了!

很明顯,由于開采技術還比較差,加上基礎設施的問題,他們是無法開采國內油田的,就算能開采,李永吉也不想開采。那些東西留著以后開采豈不是更好。

這倒不是說李永吉想留著國內的油不不采,他沒有守財奴意識,他只是覺得。以現在的技術,勉強去采國內的油,肯定會造成極大的浪費,而且成本也不會少太多,既然如此,干脆先不去采。去采那些更容易開采的淺層優質油田不是更好。

反正總管石油開采的歷史,就是先易后難。都是先開采容易采的油田,再開采難采的油田。

毫無疑問。世界上最容易開采,儲量豐富,且油品比較好的地方,肯定是中東了,比如后來的沙特跟科威特。

但問題是,現在的中東雖然沒有一個實際的國家去統治,只是一個名義上屬于奧斯曼帝國管轄的地方,但那邊的基礎設施太差了,要想在那里開采,實在是代價太大。

至于菲律賓還有西伯利亞那些地方,更是不用考慮,難度系數比大慶油田還大。

最后李永吉選來選去,就只有達拉斯這個地方最靠譜了!

達拉斯這個城市是1856年才正式建市的,到1864年為止,這里還只是德克薩斯州的一個小鎮,人口剛剛過千,主要以畜牧業跟棉花種植為主,其中尤以棉花產業最為重要。

當然,只有李永吉知道,達拉斯此時最重要的東西,不是那些棉花,也不是那些牛羊,而是地底下那些黑色的石油!

是的,達拉斯是美國著名的淺層石油產地,這里的石油不但埋藏淺,開采容易,而且油品好,都是優秀的輕質油,不管是開采還是提煉,都相對容易的多。

早在李永吉開發洛杉磯好萊塢市的時候,他就有過一個構想,那就是修建一條從好萊塢紅堡到達拉斯的鐵路,然后再在達拉斯開采石油,利用鐵路把達拉斯的石油運去好萊塢紅堡,再通過紅堡轉運去中國。

為此,李永吉連鐵路的線路都規劃好了,就按照另一個時空美國的鐵路規劃,想來個完全照搬。

但后來仔細一看,李永吉才發現,這個計劃困難重重,倒不是說不行,關鍵是性價比不太高。

因為相比修鐵路,再開采石油,把當地石油用火車運去好萊塢,再從好萊塢港運去中國的這條線路來說,真不如從達拉斯走休斯頓港,然后從休斯頓港裝船,直接運去中國更劃算。

原因很簡單,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火車的運力都無法跟船舶相比,尤其是運送大宗物資,船運的優勢是相當明顯的,成本優勢相當突出。

尤其是現在,加州地區的中國人還并不多,在人口不多的情況下強行修建鐵路,實際上是一種浪費行為,不但浪費鐵路耗材,還嚴重浪費了人力,花費的時間也很長,完全得不償失。

因此,李永吉早就想拿下休斯頓跟達拉斯了,只不過這幾個地方都是德克薩斯州的領土,而德克薩斯州是南部美國的領土,李永吉一時間沒有借口侵略這里。

本來,李永吉都打算先暫時放棄這里了,等以后再說,反正產石油的地方有的是。但現在既然那個約瑟夫約翰斯頓有染指西部的野心,那情況就不一樣了。

雖然表面看來,約瑟夫約翰斯頓只是想控制密西西比河下游一帶,也就是接管李永吉讓出的那幾個城市,但只要看一看地圖。再看看此時聯盟國的形勢就能發現,這些地方可不僅僅是經濟發達,更重要的是戰略地位突出。

因為一旦控制了密西西比河下游,就等于切斷了聯盟國的東西聯系,尤其是切斷了德克薩斯州與外部的聯系。

而此時的德克薩斯州呢,雖然看起來是民風彪悍。但人口稀少,基本沒什么像樣的軍隊,雖然也跟聯邦軍打過幾次仗,但戰果只能用慘淡來形容,跟后世彪悍的德克薩斯西部牛仔完全沒有可比性。

其實認真算起來。在南北戰爭時期,德克薩斯州是典型的邊塞州,別看土地面積廣大,但開發進度并不大,在1845年之前,這里還是個**的共和國,人口不過七萬,就算到了1864年。全州總人口也不過十萬人,還不如加州的人口多。

其中,奧斯汀是首府。也是德克薩斯州主要的人口聚集區,此時光這一個城市的人口就超過三萬人,其次則是圣安東尼奧,人口也超過三萬,其余的人口則分布在加爾維斯敦、哈里斯堡、布拉索斯等地區。

至于休斯頓,此時的地位還遠遠比不上加爾維斯敦。在1864年,整個休斯頓城的人口全加起來。也不會超過五千人,這要是換成中國。別說市了,連縣都不如,最多算一個鄉。

所以說,李永吉本來的打算,是走之前,以東方集團的名義,花錢買下休斯頓港,然后再買下達拉斯。

這其實并不困難,因為德克薩斯州此時的自治權很大,而這個州的政府是南部美國中最窮的一個州,只要肯花錢,買土地根本就不是個事兒。

反正不管是休斯頓也好,還是達拉斯也罷,此時都是個剛起步的小鎮規模,或者說是村莊規模,要啥沒啥。只要在這些地方圈下一大片土地,變成私人莊園,并在這個基礎上自己建設出兩個新城,那完全不是問題。

不過,買土地搞建設雖然簡單,但后期的保護卻是個問題,畢竟德克薩斯州是出了名去窮,所謂窮山惡水出刁民,在這個時代的德州也是一樣。

因此,要想開發出達拉斯的石油,并建設自己的休斯頓港,要投入的力量不是一點半點,更重要的是,還必須在這里投入強大的軍隊,以保證這里的安全。

本來李永吉想的挺好,也早早就派人跟德州的州長接觸,商量購買休斯頓到達拉斯之間大片地皮的事情,可結果卻讓人大吃一驚。

李永吉萬萬沒想到,德州的州長居然貪婪的無以復加,雖然同意賣地皮,但要價相當之高,一開口就要一百萬華元,已經超出了李永吉的心理價位。

其實李永吉也不是出不起那個錢,只不過他覺得如果這么容易就出錢,會被人當做冤大頭,而且還會讓人覺得他買的地方過于重要,要是引起別人的覬覦就不好了。

所以按照李永吉本來的意思,是直接放棄買地的事情,然后在離開新奧爾良撤兵回國之前,抽空帶部隊去奧斯汀附近溜一圈,嚇唬嚇唬對方,讓對方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但現在李永吉改變了主意,他覺得這樣做后患也不小,遠不如扶持一個本地的地方軍閥,然后利用這個軍閥的勢力威脅德州,再借著這個軍閥的保護來建設租界。

這樣一來,仇恨大都會被約瑟夫約翰斯頓拉走,中國人反而不會受到太多的刁難,這對未來的計劃來說,可以省掉很多麻煩。

在巴拿馬運河還沒開通的時候,像休斯頓這種遠離中國的偏遠地區,在前期建設的時候,如果沒有李永吉的金手指,想要快速發展起來是相當困難的,因為距離太遠,中國注定不能投入過多的力量搞建設,只能大力依賴當地人,所以說,如何多快好省的利用當地人,把這里建設起來,就是一個重中之重。

在這個時候,在附近扶持一個強有力的軍閥當靠山,不但能保證地區的穩定,還能提供充足的勞動力跟資源,性價比是最突出的。

也就是說,只要肯花點錢,扶持一個地方性的軍閥,讓這個地方性軍閥幫忙建設中國人的租界,那中國人只需要派出極少的管理人員,就能很快得到一個城市。

那么李永吉的投入是多少呢?無非是一些繳獲的過時武器,外加一批華元紙幣,與即將獲得的助力相比,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

說白了,李永吉要扶持代理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是看中了南部美國的那點貿易市場,而是看中了這邊的石油資源,是為了未來的石油在提前打算。

李永吉就是要借著對方現在有求于自己的時候,以極其微小的代價,獲得對自己來說至關重要的一處資源產地當租界。

等達拉斯到休斯頓這片土地的基礎設施被當地人用極低的成本建設好了,李永吉就可以正式派兵進駐這些城市,到了那時候,這些地方就真正成了自己的地盤,可以肆無忌憚的掠奪當地的石油資源,還有比這更好的方法么?

熱門小說推薦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