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第六百一十三章 交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一十三章 交易

第六百一十三章 交易


更新時間:2015年06月20日  作者:一騎闖天涯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騎闖天涯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歷史軍事


諸葛亮話音剛落,門外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一員將士急急沖入大廳,在朱治耳畔細聲道說。

朱治聞言,不禁打了一個哆嗦,望向諸葛亮的目光,宛如在看一妖孽似的。

原來果真如諸葛亮所料,約在七、八日前,在數十萬魏寇強攻之下,兩軍折損慘重,最后魏寇借以霹靂車之利,占盡上風,逼得孫權不得以棄城而逃。

如今大都督陸遜,正望長沙趕去,號令蔣欽、朱治于長沙調撥兵馬,以抗魏寇,而就在陸遜趕到長沙不久,曹操兵分兩路,派麾下大將夏侯淵兼合鄧艾等將引兵八萬,望長沙進發。

諸葛亮聽了,卻無驚色,好似早有所料一般,臉色一沉,長嘆一聲,搖首而道:“朱將軍所言是理,若是以往,我蜀漢自當義不容辭,但時下蜀國境地盡為北晉、曹魏所分割,我等流離失所,更無安身之所,兵不足三千,將不過數人,實在是心有余力而力不足也!”

朱治聞言,神色一緊,連忙又道:“先生此言差矣,天下人皆知孔明先生智多勝妖,得先生相助,勝于千軍萬馬。更兼張將軍驍勇無敵。勇冠三軍。倘若孔明先生和張將軍愿出手相助,東吳可無慮也!”

張飛聞言,環眼一瞪,就欲張口說話,哪知諸葛亮忽然放聲大笑,使得大廳內的一眾人皆是面色一變,不知所然。

諸葛亮笑畢,招搖著手中羽扇。與朱治徐徐而道:“幸蒙朱將軍如此賞識,但亮與三將軍身負復國重任,更何況我蜀王乃漢室遺孤,身份尊貴,豈能安居在此,教他人笑話,朱將軍莫怪,相援之事,還且置后,待亮將蜀王安置完善。自會前來相助!”

諸葛亮此話一出,張飛頓時明悟。扯著嗓子,甕聲甕氣地應聲而道:“丞相所言是理,我侄兒乃堂堂一國之主,漢室遺孤,如今漢朝雖亡,蜀國雖被晉賊所占,但有我等在此,遲早一日,定將東山再起,我等皆有復國大業在身,恕難相助!”

張飛聲若雷轟,朱治聽得臉色大變,目光一沉,坐于中央高堂的劉禪,聞言,臉色大急,欲言又止,他可不想再過那顛沛流離的生活。

如果諸葛亮、張飛惹怒了朱治,朱治一怒之下,將眾人趕出始安城,他豈不又要過著居無定所的日子!

劉禪想畢,急與蒯越、尹籍投去求助般的眼色,示意兩人勸說,蒯越淡淡一笑,向劉禪暗做了一個手勢,示意不必操心,丞相自有分寸。

尹籍亦在旁微微頷首,劉禪見了,方才心頭一定,心中大呼了一口涼氣,臉上的慌色褪去許多。

朱治沉吟一陣,他心思敏捷,自然明悟諸葛亮、張飛話中之話,凝聲遂道:“某豈不知張將軍、孔明先生肩上重任,若是東吳力所能及,自會義不容辭!”

諸葛亮聽朱治一說,心頭暗喜,卻不形于色,又故裝愁緒而道:“不可,不可,此本乃我等臣子之事,豈可假借他人之手,于情于理,都是不合!”

朱治見狀,面色一急,連番相勸,諸葛亮作色推辭,最后見朱治如此執著,方才嘆了一聲,凝聲而道:“幸賴朱將軍這般仁義,只不過茲事體大,若無吳王應諾,亮豈敢冒犯!”

朱治聞言,神色一變,亦是頗有顧慮,沉色不言,諸葛亮呵呵一笑,卻也不急,隨即不久,朱治便拜退而去。

待朱治回到府衙,心里躊躇,坐立不安,這時,之前傳信將校似乎看出朱治所慮,從懷中拿出一書信,遞向朱治,畢恭畢敬說道:“諸葛將軍有言,若是諸葛亮不愿相助,將軍可依信中之計奪量!”

朱治聽了,面色一驚,這諸葛恪竟是早有料算,心想這叔侄二人果真都是妖孽,隨即連忙接過書信,拆開來看。

朱治眼色速轉,看畢,臉色連變不止,心中暗道:“諸葛恪啊,諸葛恪,你年紀輕輕便這般放肆,可害苦我也!”

原來諸葛恪早就猜到,其叔父諸葛亮不會輕易相助,故教朱治可自行奪量,將始安城暫且借于諸葛亮等蜀國余眾,讓其先將蜀王劉禪安置。

待那時,諸葛亮自然不好再做推辭,隨朱治一同趕往長沙助戰,而始安城處于交州與西川交界,偏僻荒蕪。

日后若是北晉來犯,亦好借諸葛亮之手,抵抗北晉,但萬一孫權果真怪罪下來,朱治亦可言當初乃他擅自抉擇,并無經過孫權吩咐,強行將諸葛亮等人驅趕。

朱治踱步而行,躊躇許久,連聲嘆氣,這諸葛恪思慮雖是周全,但還是太過輕視了諸葛亮,若是他日諸葛亮在始安站住了陣腳,暗中征集兵馬,勵精圖治,就于交州東山再起,必成心腹大患。

可別忘了,當初劉備據于小小新野一處彈丸之地,最后卻在諸葛亮協助之下,最終奪取了荊州,倘若如此,他便成為了東吳的罪人,朱氏一族更會因此有滅族之災!

不知過了多久,朱治腳步一停,最終還是以大局為重,畢竟若是東吳被魏寇所滅,國不復存在,何以有家?諸葛亮有鬼神莫測之計,此下唯有此人,能力挽狂瀾,保存東吳,驅退魏寇!

朱治心中一定,遂又前往去見諸葛亮,當夜,劉禪、諸葛亮等人用膳完畢,劉禪也是倦了,正欲回去內院歇息。

諸葛亮卻忽然叫住了劉禪。教劉禪可派人前去收拾行裝。今夜準備搬往城內府衙。然后又教劉禪在大廳靜候,不久便有貴客到來。

劉禪聞言,面色惘然,一頭霧水,不過他素來對諸葛亮言聽計從,遂便坐回了位置,尹籍、蒯越聽了,卻都是會心一笑。心里明悟。

須臾,果然朱治前來拜見,諸葛亮早有預料,笑臉相迎,禮畢,朱治一臉慨然之色,將先前思定之事與諸葛亮一一細說。

朱治說罷,諸葛亮故露驚色,連忙再三推辭,急得身后的劉禪。連連變色,幾乎禁不住喊了出來。

一陣后。諸葛亮長嘆一聲,與朱治言道:“朱將軍雖有意相借始安于蜀,但未經吳王抉擇,他日若不能相容,如何是好?還請朱將軍先問過吳王心意,否則我等實不敢放肆吶!”

朱治一聽,急忙勸道:“如今戰事正緊,東吳危難在即,豈可延誤,孔明先生勿慮,還請先解東吳燃眉之急,至于后事,某愿定當竭力相助!”

對于朱治的承諾,諸葛亮自知乃是虛言,根本不屑一顧,不過他早有思量,表面虛裝感激之色,拱手拜道:“朱將軍仁義至此,亮若推搪,豈不太過矯情,不過亮乃人臣,還需看蜀王意下如何!”

諸葛亮說畢,遂望向劉禪,朱治亦把眼光望去,劉禪正在打盹,一時未有反應過來,急得張飛在旁大聲一喝。

劉禪忽得驚醒,‘啊’的一聲,以為晉軍又再殺來,幾乎嚇得跳了起來,連道饒命。

諸葛亮、蒯越等臣見狀,紛紛皆是眉頭一皺,心中嘆氣,張飛更是氣得怒發沖冠,恨鐵不成鋼,怒聲喝道:“有末將在此,誰人敢傷大王毛發?!”

張飛這一喝,頓時震得眾人耳朵發鳴,朱治更是心頭一顫,剎時便將劉禪剛才的窘態忘去了。

蒯越急忙走向劉禪身邊,疾言告說,劉禪聽了,頓時大驚失色,連忙問道:“孤左右都需依仗亞父,若是亞父離去,孤如何是好?”

張飛一聽,頓時氣得一雙環目血紅,諸葛亮急忙趕去,用眼色制止了張飛,然后向劉禪柔聲而道:“大王不必多慮,北晉賊子,此下正于益州穩定局勢,多年征戰,北晉國力耗損極重,一時半會絕不會再舉兵馬,大王大可安心在此歇養,以待時機,復興蜀漢!”

諸葛亮后面的話,話中有話,不過無能昏庸的劉禪卻是只聽進了前面的話語,心頭大喜,急忙說道:“如此是好,亞父你便去罷,孤便在此安心等候你的捷報便是!”

諸葛亮聞言,眉頭一皺,心里盡是苦澀,張飛見劉禪在外人面前,這般無能,氣得幾乎氣絕,環眼瞪得斗大,死死地壓住怒火。

劉禪察覺張飛渾身好似冒火一般,嚇得一陣蜷縮,諸葛亮實在看不下去,急忙轉身與朱治言道:“竟然蜀王有令,東吳又乃蜀漢盟友,亮自是義不容辭,愿效犬馬之勞,朱將軍且去準備,亮今夜便收拾行裝,與眾人商議定后,隨時等候朱將軍差遣!”

朱治默默地將眼光從劉禪身上收回,心中冷笑不止,如此昏庸無能的君主,縱然諸葛亮才能如何驚艷,恐怕也是無濟于事,朱治微微作禮,便告退而去。

少頃,朱治已是離遠,大廳內一陣死寂,諸葛亮嘆了一聲,意味深長地轉身與劉禪諫道:“亮此番遠去,不在大王身邊,大王不可荒廢國事,淫于玩樂,當與異度、伯機二人勵精圖治,于始安建立根基!”

“始安此處,與西川交接,大王可教人前往江陽、江州暗通消息,西川尚存不少忠國之士,若知大王此時在始安扎腳,定然蜂擁來投!”

“此下東吳正與魏寇作戰,交州兵力空虛,正是我蜀漢暗蓄勢力的時機,還望大王事事多詢問異度、機伯兩人之見,如此蜀漢復興尚有望也!”

諸葛亮苦口婆心,劉禪見了,心頭一蕩,也不知懂還是不懂,重重頷首,向諸葛亮應道:“亞父不必多慮,孤定當謹記亞父叮囑!”(未完待續……)


上一章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