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第五百二十九章 曹操稱帝(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二十九章 曹操稱帝(下)

第五百二十九章 曹操稱帝(下)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09日  作者:一騎闖天涯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騎闖天涯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 
正文


漢獻帝回到寢宮,痛哭一夜,次日,眾臣又集于大殿,令宦官入請漢獻帝,漢獻帝一聲長嘆,無奈前往。W。quDUDU

殿堂之上,對于群臣之請,漢獻帝恍若未見,只是沉著面色,司馬懿見狀,速又與陳群投以眼色,陳群拱手而拜,厲聲索要玉璽。

此議一出,漢獻帝如遭雷擊,面若死灰,這時,華歆厲聲喝道:“天下禍亂已久,普天之下唯有魏王可平定亂世,復興社稷,還請陛下禪位于魏王,以得善終善!”

華歆話音一落,陳群還有一干臣子,紛紛進諫,咄咄逼人,一時間,整個朝堂內盡是令人發指的奸言穢語。

陡然間,一聲厲吼,如同臥龍沖天,長嘯于殿堂,“住嘴!!!”

漢獻帝忿然而起,滿臉厲色,卻尚有幾分帝王威嚴,諸臣卻是不懼,個個瞪眼望著漢獻帝,仿佛漢獻帝今日不將帝位禪讓,誓不罷休。

兩行血淚,從漢獻帝眼眶流下,仰頭而望,聲音虛弱而又帶有無盡凄涼。

“你等不必作惡,朕愿將天下禪于魏王!”

陳群聞言,心中大喜,急言而道:“陛下圣明,魏王必不負陛下,陛下可急降詔,以安眾心!”

漢獻帝黯淡的雙眸內,似乎有著無窮無盡的疲憊。,他為漢室茍存數十載,如同傀儡,受盡屈辱,帝無君威,漢獻帝早就受夠了這種折磨,如今他決意將江山讓予,反倒有一種道不出的輕松與解脫。

“漢室命數已盡。中原得以安寧。全賴魏王。朕無半分功德,實在有愧于君主之位,即日便昭告天下!”

此言一出,陳群執筆龍飛鳳舞,不一時便寫就一份禪位詔書,漢獻帝又將玉璽交付于華歆,群臣再三叩拜而退。

漢獻帝神色落魄,轉入后殿。次日一早,殿中忽鳴哀號,群臣大驚失色,急忙整衣上朝,奔入宮殿。

待群臣來到,一眾妃子、官宦、近侍、宮女哭聲不絕,原來漢獻帝昨夜于漢室歷代皇帝靈位前,自刎而死。

群臣聽聞,方知犯下彌天大禍,暗中商議。然后又收買宮中一干人等,連忙急報與曹操。掩蓋事實,只稱漢獻帝自刎而死,留下遺書,禪位于魏王,請魏王速回許昌,主持大局。

至此,漢室四百年江山,到此終結,漢獻帝一生受盡磨難、輕辱,雖有志復興漢室,怎奈天宇崩潰,群雄輩出,兼有絕世雄主曹操,使得他一腔熱血無處可赴,最終選擇自刎,終結其一生。

荀彧聽聞漢獻帝自刎而死,慟哭自責,郁郁寡歡,不日亦病死于家中!

卻說,曹操正于荊州征集兵馬,操練水軍,忽有一日,曹操夢中見黃龍于蒼穹游蕩,龍嘯天下,回蕩不絕。

夢醒,曹操一臉駭色,不知夢中何意,急召郭嘉前來,報之其夢,郭嘉聞言,眼眸一瞇,忽然露出大喜之色,與曹操拱手而道:“此乃帝王之兆,大王不日必將位登帝王!”

曹操聞言面色大變,急聲喝道:“放肆,陛下尚在人世,孤豈得帝位耶?”

曹操話音剛落,忽有將士來報,言侍郎華歆拜見,曹操眉頭一跳,心頭一緊,長呼一口氣,仿佛已有預料,速速召其入內。

須臾,華歆入見,跪伏而拜,報之漢獻帝自刎而死,留下遺囑,禪位于魏王,其中皆如群臣先前商議所報。

曹操聞言,猝然渾身抖顫,大哭而道:“蒼天無眼,孤尚未為陛下一統江山,陛下中途駕崩,使孤心腸崩裂矣!”

曹操嘶聲慟哭,淚如泉涌,傷痛欲絕,并無半分虛假,郭嘉、荀攸相視一眼,兩人亦隨之嘶聲痛哭。

曹操哭得最為悲愴,直至昏厥而去,眾人大驚,急情醫者前來醫治,當夜,曹操悠悠而醒,暗中教人請來郭嘉。

郭嘉似乎早有所料,潛密而來,只見曹操一臉深沉,不知喜怒,一雙如能吞天般的細目,發著赫赫威光。

曹操見郭嘉進來,手指床榻一側而道:“坐!”

郭嘉也不做作,依曹操所指,坐于床榻,曹操冷著面目,低聲而道:“哼,依奉孝所見,此事乃出于何人之手?”

郭嘉沉了沉面色,腦念電轉,娓娓分析而道:“荀公素來有忠于漢室之心,絕不會做此大逆不道之舉,反而會竭力制止,依嘉之見,定是眾臣群起相逼!”

“而華歆、陳群等輩,雖貪圖富貴,卻都是有賊心無賊膽之輩,若是無人在暗中教唆,絕不敢舉事,嘉觀群臣之內,唯有那司馬仲達有此等能耐!”

“司馬仲達?哼,此人果非等閑之輩,他此舉意在何為?”

郭嘉面色一沉,沉吟許久,凝聲而道:“大王功高蓋主,盡得民望,位登帝王,乃遲早之事,如今大王已收復荊州,不日將攻取東吳,軍士正需激勵!”

“此時若大王進位帝君,三軍士氣定然大振,對我魏國一統江山大業,實乃百利而無一害,而大王畢竟乃漢臣,深受朝廷之恩,若往相逼,實乃不便,如此看來,司馬仲達暗中教唆群臣如此,并無害魏王之心!”

“哦,依奉孝所言,孤豈非不但不能怪責此人,還要重重賞賜?”曹操那雙細目猝然睜大,兩道威凜神光猛地射出,直逼郭嘉眼眶之內。

郭嘉長嘆一聲,與曹操言道:“正是如此,倘若大王重罰此人,群臣必定寒心,以致人心惶惶,如今陛下駕崩,社稷正需安穩,大王當以國事為先!”

曹操面色愈寒,眉頭一跳,冷冷而道:“好一個司馬仲達,此番實在教孤大開眼界,孝直你覺得此人若何?”

郭嘉聽言,陷入沉思。不知過了多久。方才答道:“此人深藏不露。智慧超群,比起諸葛亮、龐統、周瑜等人,更多了一份隱忍,看似無欲無求,視名利如糞土,可嘉卻覺得此人非同尋常,遲早必生事端!”

“哦?此人有此等能耐,孤以往卻是小覷了他。奉孝,你覺得此人,可重用否?”

曹操眼色犀利,凝聲而道,郭嘉搖了搖頭,徐徐而道:“此人心思縝密,在大王面前畢恭畢敬,兢兢業業,不圖有功,但求無過。大王在世一日,此人絕不敢顯露其才。倘若有朝一日,大王當先應”

郭嘉雙眸猛射精光,忽然做了一個割喉的動作,曹操何等智慧,立即便是明悟,似乎亦有此意,重重頷首。

于是,曹操整裝完畢,帶著郭嘉、許褚、曹仁、李典等文武速速趕回許昌,又教夏侯淵、荀攸等人把守荊州,操練兵馬。

旬日之后,曹操帶領群臣來到皇都許昌,陳群、李伏一干四十余人,急出城郭跪拜相迎。

只見曹操身披大紅錦袍,內穿金黃龍甲,坐下一匹絕影寶馬,許褚這尊門神緊隨,諸將一并排在陣后,各個威風凜凜,氣勢逼人。

曹操面色威凜,細目環視跪伏在地下的群臣,忽然道出了一個‘好’字,群臣不知曹操其意所指,頓時嚇得各個面色一變。

唯有司馬懿面容平淡、篤定,宛如置身于外一般,曹操徐徐收回眼神,縱馬一奔,策馬趕入城中,許褚立即策馬跟隨,群臣無料,一陣驚慌失措。

此下漢獻帝已死去十數日,停柩在太廟,曹操親往祭之,群臣趕到時,只見曹操頓首痛哭不絕,群臣驚悚,無不隨之作痛哭之狀。

一時間,哭喊嘶喊聲震天動地,簡直聽者流淚,聞者動容,數日之后,曹操命陳群宣告天下,發布詔令,稱漢獻帝遭病患折磨,駕崩逝世,傾國舉喪,文武百官盡皆哀之。

下葬畢,群臣齊議,乞請曹操依漢獻帝遺命,登臨帝位,于是,群臣皆往魏王府聚集,紛紛跪伏于閣內。

曹操卻是詭異,連日不出,群臣日日前來,群臣日日聚于魏王府,曹操皆不召見。

卻說,此時在府內,曹操正與郭嘉、程昱商議,曹操沉色而道:“事已至此,國不可一日無君,孤不得不登于帝位,不過此事,牽連極大,不可急切為之,以奉孝、仲德之見,該當若何?”

程昱聞言,微微頷首,凝聲而道:“大王所言甚是,如今雖有遺詔,但大王宜上表謙辭,先絕天下之謗!”

曹操聽了,亦有此意,遂令郭嘉作表,自稱德薄,請別求大賢以嗣天子之位,華歆等臣覽表,心甚驚疑,不知如何是好。

陳群急忙暗中詢問司馬懿道:“魏王謙遜,如之奈何?”

司馬懿聽了,面色篤定,不慌不忙而道:“陳公不必惶急,昔魏王受王爵之時,三辭而詔不許,然后受之,今魏王位登帝王,自然不愿行事過急,以遭天下人之謗,你可教華侍郎等人,齊發文書相請,魏王自當允從!”

陳群聞言大喜,速告退而去,來見華歆,將司馬懿之言,速速告之,華歆聞言,恍然大悟,遂聚群臣,齊發文書而請,又紛紛跪伏于魏王府中,再三拜請。

連番如此,群臣齊齊連發七回文書,跪伏相請半月,曹操方才相見,應下登位之事。

這時程昱慨然而出,凝聲而道:“陛下雖已駕崩,但禪位之事,事關社稷大器,天下蒼生福祉,當隆重為之,可令人筑一壇,名受禪壇,擇吉日良辰,集大小公卿,盡到壇下,魏王于天下百官見證,接領帝位!”

群臣聽之,皆覺有理,曹操遂從之,于是,華歆教人在宮中,筑起三層高壇,擇吉時禪讓。

亂世之梟雄曹操終登臨帝位,漢室至此無存,被魏所取,曹操初臨帝位,一面安撫民心,一面又與眾臣商議平定天下之大策。(未完待續……)

PS:晚安!




請進入《》發表您對該作品的建議或者感想。


、、、、、


上一章  |  三國呂布逆轉人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