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師第八十章 甄生誣告朝堂風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唐朝>> 唐師 >>唐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章 甄生誣告朝堂風波

第八十章 甄生誣告朝堂風波


更新時間:2015年02月05日  作者:離人望左岸  分類: 架空歷史 | 離人望左岸 | 熱血穿越 | 唐朝 | 爭霸 | 離人望左岸 | 唐師 
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正文

有詩云:本是草叢莽兒郎,奈何入了血軍帳,生死一線百戰傷,終得站在青天上。

徐真自有潑天大的功勞,這等功勞斷是無法抹殺,然連升六七級之事,無論何朝何代都極為少有,可謂一步登了天。

雖說在這勛貴多如狗,勛貴滿地走的長安城中,四品翊衛中郎將只不過是芝麻大的帽子,也沒甚指揮千軍萬馬的實權,然這三衛(注1)品秩雖低,卻是皇家內侍,身份很高,且可由此升遷,為時人所重也。

徐真得了這翊一府的翊衛中郎將,也就意味著圣上寄托了厚望,今后前途自是不可限量,而徐思兒到底是何人,大家也都已經心知肚明。

早先召見之時,李世民就說要徐真幫著做件事,沒想到卻是認了這帝女李明達做妹子,思兒自有思念女兒之意,又暗合李明達“兕(si)兒”之乳名,想來李世民是要這掌上金珠得以再次名正言順地行走于宮禁之中,長隨左右相伴矣。

對于徐真身邊的弟兄,李世民也并未排斥,周滄等一十四名弟兄得福于那套紅甲,紛紛成為了翊一府的校尉和旅帥,而秦廣和薛大義等人則被擢為果毅都尉,撥付到了營州都督張儉的麾下,高賀術與胤宗也得到了封賞,帶著自家弟兄,同樣進入到營州都督府聽用。

徐真推算過時間,過得年就是李世民第一次征高句麗的時間,這營州(今遼寧朝陽)直面高句麗,想來要做些戰前勘探之事,使得諸人到營州,也就意味著徐真免不了要隨駕親征了。

當今圣主想要征討高句麗已經不是甚么秘密,眼下既平定了吐谷渾,自是要趁勢而為,待得年后天暖,估摸著征伐高句麗就要提上議程來了。

不過眼下卻不是考慮這等大事之時,李世民自知如此提拔已然超越常規,然年紀越是長大,對兒女就越是貪戀,漫說李明達受了這等屈辱,自己被蒙蔽鼓里,心傷了這許多時日,單說這魏王李泰,他都恨不得讓他搬到武德殿來住,要領了諸州都尉,卻不予之官,每每多受言官進諫。

想到此處,李世民也是暗自嘆息,自從魏征死了之后,這些個官兒里頭,但敢冒死說話的,已經越來越少了,若果魏征還在,肯定會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如此提拔徐真了。

望著此時安安靜靜的朝堂,李世民竟是生出一種錯覺來,只覺著這朝堂亦非以往的朝堂,他這天子也不似以往的天子了。

正失望著,卻見得駙馬都尉杜荷與長廣公主之子趙節聯袂而出,彈劾徐真勾結異族,為了個人私欲放走了慕容部五千人馬!

李世民初始還有些興趣,但聽得二人越說越是放肆,只想著通過徐真,將老人李靖給牽扯進去,頓時心中發涼。

這朝堂之中從來不乏爭斗,然而近幾年來,這種爭斗卻慢慢從幕后涌現到了臺面上來,這也讓李世民感到極為不安,而這些個文官武將兀自爭鋒也就罷了,卻偏偏將太子李承乾,四子李泰和九子李治給牽扯進來(注2),實在讓李世民心頭憤怒。

李明達已經將所知曉的情況都與他說了個明白,當時徐真為了拯救李明達,孤身一人入了慕容寒竹的圈套來,可謂孤膽豪壯之舉,卻偏偏被人抓住了這個由頭,既有人提出來,朝堂的爭議就此被拉開。

先是薛萬徹彈劾李靖消極守城,不思反攻,以致于甘州差點陷落,守城過程當中死傷甚重,丟了國威。

再有高甄生誣告李靖以區區數千殘兵,卻最終擊潰了阿史那厲爾近三萬的強將精兵,其中必是以徐真為關節,驅使了麾下薩勒與柔然人溝通賊虜,暗中做了交易,又說契苾何力收納異族,定是與李靖一同圖謀不軌,并列舉人證物證若干,說得煞有介事。

這些人也是不長眼,見得圣上犒賞三軍,獨不封李靖,皆以為圣上對李靖心懷不滿,正是彈劾李靖的好機會,卻不知在李世民心中,任何封賞都已經無法匹配老軍神李靖的功勞。

這位軍神百戰百勝,引得諸軍將士心懷嫉妒,這么多年來誣賴陷害從未缺少過,然李靖心性豁達,不作辯爭,更潔身自好,從不參與朝廷的文武爭斗,在李世民心中,他李靖才是真正的百官典范。

再說契苾何力這位異族將領,當初他被族中內奸造事,綁至薛延陀,李世民不惜用下嫁公主的代價,也要將這位死忠給贖回來,他最見不得別人說契苾何力有異心!

這些人見得圣上不開腔,心中自洋洋得意起來,覺著李靖此番必是晚節不保矣,然而陛下沉默了良久,這才睜開微閉雙目來,朝李靖說道:“藥師(李靖表字)公可有自辯之詞?”

李靖見得圣主如此問話,不由心寒,顫巍巍站了起來,重重嘆了口氣,一輩子從未替自己辯解過的這位老軍神,嘴唇翕動了好幾次,終于是咬牙說道。

“陛下,臣服侍皇朝十數年,自詡只是個軍人,縱然死了,也要馬革裹尸,落個有始有終,也從不理會這些個明爭暗斗,難道用了半輩子的出生入死,還證明不得自家清白與忠貞?”

李靖短短數語,卻充滿了蒼涼,道盡了這些年來的辛酸,看著老軍神佝僂的身軀,不耐久站而發顫的雙腿,李世民雙眼頓時濕潤起來。

“朕又豈會不知藥師之忠誠?只是老弟兄一個個走了,很久未得有人與朕說些真心話兒,朕只覺著,這朝堂越發不似朝堂,似乎都在等著朕死呢。”

李世民向來以仁義之君而著稱,國民齊心,他也是寬仁大度,愛民如子,此番道出如此兇狠的言語來,朝堂之上頓時轟隆隆全數跪倒了下來!

李靖仍舊站著,與李世民相視著,似乎又回到了當初隋亂征戰的日子,這位老軍神朝當今圣上笑了笑,躬身請道:“臣李靖老矣,不復當年力氣,本就是入了土的人,今番能退了吐谷渾的兵,全仗著中郎將徐真的八門神炮,圣上英明,這些個兒郎就是今后我大唐軍隊的新柱,臣有不肖,即請歸以養老,還望陛下恩準!”

李世民聞言,悵然若失,其分明知曉內情,高甄生延誤軍事,幾使甘州陷落,然李靖擔憂寒了軍心,并未將其解回京城問罪,反而使高甄生得了封賞,然而那高甄生卻倒打一耙,急欲污了李靖名聲,想到這里,李世民不由憤怒起來。

“高甄生,爾豎子當真以為朕老來無為也?朕寬懷以對,若爾不曾誣告李靖,朕也就放過了你,沒想到你卻接連使朕失望,征伐之時,爾坐違李靖節度,今日又反誣李卿,朕豈能再容你,念你勞苦,免了死罪,流放千里罷!”

話音剛落,群臣震撼,本以為圣上失了當年銳氣,不曾想仍舊如此雷厲風行,說封就封,說流放也就流放了!

文武百官可不想于圣上發怒之際提出異議,然而侯君集卻出列勸諫道:“甄生乃舊時秦王府功臣,還請陛下寬其罪過...”

此番侯君集孤軍深入,端了吐谷渾老巢,功勞也算是實至名歸,李世民已經寒了李靖之心,不想再打擊老臣子,然而高甄生罔顧尊威,他又豈能再有所容忍,當即回復曰。

“雖是藩邸舊勞,誠不可忘,然理國守法,事須畫一,若甄生獲免,誰不覬覦?我必不赦者,正為此也,君集勿需多勸!”

高甄生聞言,頓時癱坐于殿上,生怕累及妻兒,卻是不敢多做抗爭,隨即被金吾衛帶下了殿堂而去。

李世民見得人人心驚,也是暗自搖頭,撫了額頭輕嘆一聲,這才慍怒道:“都起來吧,難不成爾等都如那甄生豎子一般,對朕有所欺瞞,這才愧疚而跪?”

諸人聞言,不敢再跪,紛紛起身來,哪個還敢多嘴半句?

心情煩躁之余,李世民也是頭疼不已,自是要恩威并施,故而朝李靖說道:“藥師鞠躬盡瘁,朕知你素來忠心為國,卻是甚么封賞都抵不過的,就讓你家兒郎傳承個世襲罔替罷。”

李靖年事已高,確實無欲無求,但想起李德騫和李德獎,心頭感激,也是誠意謝恩則個,朝會鬧了這一番,才草草收了場。

百官退去之后,自有一番議論,徐真之名也算是傳播開來,既升了官職,又成了李明達的兄長,儼然成為了朝中新貴,可謂風光一時無兩。

然有心之士亦能敏銳嗅出諸多不諧之意味,太子李承乾雖仍舊御下聽政,然從頭至尾未得表現,似乎也體現了圣上的一番心意,加上長孫無忌等一干文官居然毫無作為,就不得不讓人深思熟慮了。

按說徐真該歡喜至極才是,然而他心頭卻沒有任何的喜感,腦海之中就只有李世民的嘆息,還有李靖離開之時,那落寞的背影。

不過這樣的負面情緒很快就消失無影,因為他有著強烈的預感,那件大事說不得就要來臨了!

(注1:三衛是指親衛、勛衛、翊衛,都是皇帝親信重臣的子孫來擔任,負責宮廷保安工作。)

(注2:這三人與李明達皆為長孫皇后所生,李承乾為長,李泰次之,李治乃三子。)

(→)

重要聲明:


上一章  |  唐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