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老板484遼東來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朝大老板 >>隋朝大老板最新章節列表 >> 484遼東來信

484遼東來信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13日  作者:李四嘆花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李四嘆花 | 隋朝大老板 


李淵之所以出現在霍邑城外,原本就是為了以身飼狼勾引宋老生追擊的。¢,

這個計劃早在半個月前就已準備妥當,卻因為連綿不絕的雨兒耽誤了下來。

將近半個月的雨,不但阻礙李淵適時搶奪霍邑的計劃,更是讓李淵大軍的軍心不穩,好在李玄霸從江都帶回了好消息。

李玄霸見機得早,他離開江都的時候兵諫尚未成功楊廣也未死去,但這無礙于他的想象,也無礙于聽眾們的腦補。

楊廣可能已經被囚禁的消息,使得李淵多了些急切。

再不進長安,黃花菜就涼了!

李淵想不到宋老生比自己還急切,竟然連招呼都不打就追了出來,盡管他還不知道宋老生的主力有沒有追出來,卻還是將計就計地命令將士們丟盔棄甲,往來路逃去!

李淵所帥的三千人馬,原本就是來誘敵的。

宋老生看著李淵逃得狼狽,心中更又激動了幾分,隨即高呼著命令士卒們加速前進。——畢竟李淵的本部兵馬就在前方十里之外,讓李淵回歸大部隊后,戰斗方式就不一樣了。

宋老生率大軍追擊李淵,留在霍邑城內的守軍不足兩千,這些守軍大部分駐防在北城,這也是為了防御李淵南下的大軍。

霍邑城依西山而建,總共只有三個城門,但除了北門駐扎著近兩千士卒外,其余兩門加起來五百人都不到。

戍衛南城門的守軍不足兩百,這些人還都大部分在城墻上,只有十幾名士兵蹲在早已關閉的城門邊。

李世民一個月前就埋在霍邑的棋子共兩百人,再加上縣尉趙忪這個內應,欺騙或是搶奪獲取城門一點都不是難事。

所以宋老生才追出七八里時,便聽身后的士卒高呼道,“宋將軍,城內好像出事了!”

宋老生聽得身后嘩然,回身望去時,卻見霍邑城上空濃煙滾滾,不用想也知道這是北城門附近的烽火臺傳出的信號。

想著后路被抄,宋老生當即讓人給那些步卒下令,“回去防守城池!”

只是這么一停頓,李淵便已逃出了半里地,宋老生的命令尚未傳到身后那些步卒耳中,卻見眼前突然出現了密密麻麻的人馬,正是李淵的本部兵馬。

眼見得李淵大軍殺來,宋老生當即改了命令,“三軍列陣,與李淵叛軍決一死戰!”

隋軍正在列陣之際,李淵的大軍則是緩緩逼近,沖在最前方的正是剛剛從江都逃回來的李玄霸。

李玄霸揮舞著兩個大鐵錘排眾而出,高聲呼喝道,“宋將軍何在?在下李玄霸,剛從江都回來,想給宋將軍帶來一個有關江都形勢的消息,——宇文化及在三月初十發動了兵諫,陛下目前生死未卜!”

李玄霸之語,頓時引得隋軍一陣嘩然,他們對宇文化及的性子還是有些了解的。

宇文化及這個貪財好.色之徒,竟然敢對陛下兵諫?

李玄霸之語,非但提升了李淵一方士卒們的氣勢,同樣也提升了宋老生一方士卒的氣勢。

宋老生對李玄霸之語冷笑連連,而后面無表情地下令道,“先鋒營,出擊!”

隨著宋老生的命令,兩軍終于無可避免地攪合在一起,但隋軍一開始就遭遇了人數上的尷尬。

此時宋老生身后的步卒還未到達戰場,他們的人數比例幾乎相當于是十萬比三千。

盡管因為地勢的因素李淵的大軍與宋老生的三千人接觸面積有限,但他們還是以數量上絕對的優勢壓垮了宋老生的騎兵。

最終,宋老生被李淵的戰將劉弘基當場擊殺,失去了主將的宋老生部眾軍心渙散,全線崩潰,投降者不計其數。

對于投降的隋軍,李淵并沒有追究他們的責任,而是寬宏大量地任由他們或是加入自己的大軍或是選擇回鄉。

愿意投軍者,李淵將他們全部分級授官,同等的職位與在太原時就參加起義的人一樣的待遇。如果是一個家鄉的人想聚在一個營里,李淵也任由他們,讓他們盡可能找到鄉里的賢才來做本營的頭目。

在霍邑之戰中陣亡的宋老生,也被李淵以本官的禮儀下葬了,并沒有對他的尸體有所侮辱。

這些仁義之舉傳揚出去,頓時引得四方的義士來投。而這些從四里八鄉進入軍門的,無論是賢良還是愚笨,都被李淵親自授予朝散大夫以上的官銜。

有人對此議論紛紛,連李淵的謀臣裴寂也向李淵進言,說是對新人和普通百姓授予的官職未免太高了一點。

實際上,李淵的這個做法是和李建成、李世民兩兄弟商量過再做的。

李世民如此說道,“漢高祖劉邦當年之所以能夠擊敗西楚霸王,建立大漢帝國,就是因為他舍得封賞,大伙兒一起打天下,有了好處,就應該和那些跟隨自己的人分享,若是天下群雄都舍不得勛位,那么,那些人不是更愿意跟隨父親大人你了嗎?就拿江都那位來說吧,他在雁門被突厥大軍所困那次。危難之際許別人為大夫,解了圍之后卻給別人一個小小的尉官。這樣的人,又有多少人會為他賣命呢?所以,我們在這件事情上一定要和那人反著來,大肆封官,在群雄看來,或許覺得可笑,然而。卻抵得上百萬雄兵,就靠這個平定天下也說不定啊!”

李淵覺得李世民說得有理,建成也點頭贊成,這才有了霍邑之戰后大肆封官之舉。

裴寂執著于封賞太重,李淵便把李世民所言轉述給他;后者細思之后,終于接受了李淵父子的做法。

當李淵的大軍離開霍邑朝汾郡進發時,裁軍不足一月的隊伍,更比在太原出發是壯大了,一路上加入這支隊伍的漢子不計其數。

拿下霍邑之后,李淵的大軍乘勝往臨汾和絳郡而去,出使突厥的劉文靜從太原趕了過來;他不但帶來的始畢可汗離開人世的確切消息,還帶來了突厥人支援的兩千戰馬。

沒有了后顧之憂的李淵,對未來更又充滿了希望。

時令就此進入四月,裴世矩離開江都已是兩個多月,到達三山也已快一個月了。

蘇游回航三山之后,便把裴世矩尊為座上賓,又與他定下了五月開始募兵以解東都之圍的計劃,唯一的條件是裴世矩先在三山呆一段時間,到時候他們一起回中原。

裴世矩早就像看看蘇游的實力,對蘇游的請求自是無可無不可。

從那以后,蘇游便帶著裴世矩在三山城四處閑逛;后者也算是開了眼界,終于知道玻璃是怎么制造出來的,知道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此時鴨綠江出海口的鐵山已開采了四個月,遼東露天煤礦上開采出來的煤也已有一個月;這段時間內,高麗王也如約在這四個月中繳納著他們的戰爭賠款以及用兩萬兩黃金每月贖走兩千俘虜。

三山城的工業體系因為戰爭紅利的支撐而建立起來,但這些投資卻是裴世矩看不到的,他所能看見的只是流水線上那些工人們忙碌的身影罷了。

相對于工業體系,三山的農業和畜牧業也進入了正規,捕魚業更是比兩個月前有了飛躍的發展。

商業方面,七海商社的商船從幾天之前就停止了從中原運來難民,并開始恢復與新羅百濟以及倭國的通商;即便如此,三山城的人口基數也突破了讓人難以相信的五十萬人。

因為人口基數的原因,三山城的百姓不能像臨滄城的百姓那樣每日都能食用肉類,但三天吃一次肉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光是吃肉這一點,便讓無數外來的難民迅速安定了下來,這也是裴世矩最欽佩蘇游的地方。

即便蘇游隱隱透露出準備立國的信息,裴世矩也并沒有太過的驚訝。

這是一個屬于強者的時代,這是一個屬于英雄的時代;有能力者自當付出更多,同樣也會得到更多。

就連竇建德、李子通、魏刀兒、林士弘這樣的江湖草莽都稱王稱霸,就連羅藝、劉武周、梁師都、郭子和、李淵這些朝廷命官都自謀出路,更何況憑借萬人就破高麗王城的蘇游?

當然,能夠奪取天下的人不一定能夠治好天下,憑借武力永遠也沒法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但蘇游顯然擁有自己的一套,他現在的實力便足以進入中原爭霸天下,非要說有什么阻礙的,或許便只是一個出師之名了。

代入楊廣的利益,裴世矩發現請蘇游出兵平亂是一步臭棋,但為天下萬民著想呢?

裴世矩正在胡思亂想之際,卻聽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這個聲音到了廳們便停了下來,隨后一個聲音傳了過來,“將軍,有遼東傳來的急件。”

“遼東的急件?請幫忙拿過來,謝謝......”蘇游點了點頭,還是習慣性地對下人們使用“請”以及“謝謝”之類的客氣話,即便他已來到這個時代有了整整十三個年頭。

裴世矩不太習慣蘇游這種對待下人的平易近人的態度,但他也是不太拘于禮節的,所以也并不以為意。

蘇游結果急件之后,又說了句“謝謝”,展開之后卻皺起了眉頭。

讀的,請記好我們的地址:,下載請到。


上一章  |  隋朝大老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