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老板483江都宮變(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朝大老板 >>隋朝大老板最新章節列表 >> 483江都宮變(下)

483江都宮變(下)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12日  作者:李四嘆花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李四嘆花 | 隋朝大老板 
483江都宮變下

483江都宮變下

丟下兩百多具尸體后,樊文超急中生智,“大家合力把這墻拆了,不要擠在一起給他們當靶子!”

三丈寬的門變成了七八丈寬,而這個寬度還在慢慢變大。

司馬德勘和元禮也都帶著親兵匆匆而至,至于剛才在宮門口罵陣的麥孟才,也被他們抄了后路,殺得一個不剩。

西閣的圍墻大半被拆掉,雙方的兵力對比差不多在五千比五百,楊廣一方同時失去了神弩隊的優勢。

失去了地利,又聽著外面遠近皆是要誅殺自己的呼聲,楊廣不由得嘆道,“看來大勢已去了,你們各自保命罷.......”

楊廣話音才落,成百上千的火箭便從外面飛了進來,看來如果楊廣不露面的話,亂軍并不介意讓他死于流矢。

沈光所領的給使已沒有幾人,神弩隊也失去了一半的人;特別是大火燃燒之后,他們馬上就將失去立足之地。

宇文成都也知大勢已去,卻還是堅定地說道,“陛下,末將帶人沖殺一陣!”

宇文成都拿著最趁手的鎏金鏜,胯下卻少了一匹戰馬,更重要的是他現在所要面對的是地方的遠程打擊。

帶領幾十禁衛,宇文成都如飛蛾撲火一般向外沖去,迎接他們的卻一波又一波的箭雨。

看著宇文成都倒了下去,亂軍們的士氣頓時大漲,又高呼道,“里面的禁衛們聽著,放下武器,可饒你們不死!”

“放下武器罷!”楊廣此時倒有點天真,說完這話后便往大殿之外走去。

一眾護衛面面相覷,也只得聽從楊廣的命令,當他們離開大殿還不到三丈的時候,身后的大殿終于塌了下來。

令狐行達當即帶著三二百人沖近楊廣,輕而易舉地俘虜了手無寸鐵的護衛,裴虔通等人也都面無表情地走了進來。

面對手握鋼刀,殺氣騰騰的令狐行達,楊廣不由得質問道,“你這是要殺朕嗎?”

令狐行達被楊廣一問,當即有些羞慚,“臣不敢,只是因為將士思歸,我想請陛下帶領將士們返回關中。”

“朕也想回去,因為糧食未到,現在和你們一起回去吧。”

“沒必要了,陛下還是先在此住下罷。”令狐行達搖了搖頭。

“我何罪落到這個地步?”楊廣的視線在令狐行達和元禮等人身上一一掠過,眾人皆低下了頭。

叛將中有個名叫馬文舉的,善于辭令,答道,“陛下違棄宗宙,巡游不息。外勤征討,內極奢淫,使丁壯盡于矢刃,女弱填于溝壑。四民喪業,盜賊蜂起;專任佞諛,飾非拒諫;怎能說無罪呢?”

“我確實有負天下百姓。至于你們這些人,榮祿兼及,怎會干出這種事來?今天之事,誰是帶頭人呢?”

司馬德戡答道,“普天同怨,何止一人!”

楊廣看見人群中有封德彝,便漠然地對他道,“愛卿你是讀書人,怎么也摻合這事?”弄得封德彝愧然而退。

楊廣最小的兒子楊杲看見如狼似虎的兵士亮刀弄劍,嚇得嚎哭不止;心神不定的裴虔通心頭火起,一刀砍掉了楊杲的腦袋,鮮血濺滿楊廣一身。

事已至此,眾人一擁上前,想砍殺楊廣。

自傲一世的楊廣此時依然保持著做皇帝的尊嚴,厲聲的對叛軍說道,“天子自有死法,何得加以鋒刃!拿鴆酒給我”。

此前,楊廣內心也預感自己必不免死,身邊常帶一個盛有毒藥的小瓶,他常對身邊寵幸姬講,“如果叛賊入宮,你們先死,然后我也服毒。”

馬文舉等人不答應,令狐行達上前一推把楊廣摔坐于地;楊廣自己解下白練巾給令狐行達,幾個人嘎嘎做響地用力,練巾絞死煬帝,時年四十九。

曾經雄才大略的楊廣,就這樣死于非命。

這一夜是宇文化及生命中最漫長的一夜,他一夜未睡,不時有人將叛亂的最新消息向他傳來。

直到天亮前,宇文化及終于聽到了楊廣死去的消息,這意味著叛亂成功了,意味著宇文家也從此走上了爭霸天下的道路。

既然楊堅能從宇文家奪得皇位,自己又未嘗不能從楊廣的手中奪得江山呢?這一刻,未來在宇文化及的眼中是那么的具有誘惑力,卻又是那么地模糊不清。

但對于楊廣的死,宇文化及有些矛盾。

楊廣一旦被殺,自己就會成為眾矢之的,所有有野心的人都會把自己當做靶子來打,可現在楊廣卻已死去。

宇文化及在眾人的簇擁下,朝皇宮慢慢進發,他眼中還殘留著血絲,身體疲憊,精神卻在天馬行空。

身周不斷有人向宇文化及問好,這些人生怕他向自己舉起屠刀;宇文化及志得意滿,不由想道,“大丈夫當如是也!”

到了宮門,司馬德勘等人將他迎入朝堂,眾人都稱他為丞相;他連聲道不敢,最后推脫不過還是坐上了丞相的位置。

隨后,政變的勝利者對皇室和大臣們的清洗也開始了,追隨楊廣來到江都的宗室、外戚基本上都被處死;只有和宇文智及關系密切的秦王楊浩幸免于難,被立為傀儡皇帝。

這次江都宮變,就是關隴集團對于楊廣拋棄關中倚重江南的一個大反抗,這從參加叛亂的人幾乎全部是關隴子弟可以看出。

宇文化及等人叛亂后,江南籍的虞世基與裴蘊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被格殺勿論,甚至連兒子也被殺了。

除此之外,左衛大將軍來護兒、秘書監袁充、右衛將軍宇文協等數十位重臣,以及他們的全家老小,統統被殺掉了。

宇文化及政變后,一開始想立蜀王楊秀為帝,群議不許。

于是奉秦王楊俊的兒子楊浩浩為帝,自稱“大丞相”,封司馬德戟為溫國公,邑三千戶,加光祿大夫,仍統本兵;以裴虔通為光祿大夫、莒國公;其馀朝士文武皆受官爵。

折沖郎將沈光過去一直是宇文化及的好友,他的驍勇在軍中僅在宇文成都和李玄霸之下;宇文化及掌了大權,對他照樣重用,仍命他率領舊部鎮守御宮。

沈光等人深受楊廣之恩,雖然無奈之下放下武器投降亂軍,但他們對宇文化及深惡痛絕,故而一直在謀劃刺殺他。

三月底,宇文化及宣布大軍西歸返回長安,十余萬大軍搶奪江都的民船,準備沿著運河北上。

沈光和虎賁郎將麥孟才約定在早晨出發前對宇文化及發動突然襲擊,但有人走漏了消息,他們的襲擊還未發動就遭受了司馬德勘的伏擊。

沈光被殺,麥孟才被殺,其余人等也都全部戰死,為楊廣盡忠。

說起來,這也是最后一批為大隋殉葬的烈士吧?

此時江都宮變的消息才剛剛傳出江都,李玄霸幾經輾轉,終于單槍匹馬到達了李淵大軍與隋朝大軍對陣的前線。

山西大地上下了十余天的雨,也終于慢慢停了下來。

宋老生站在霍邑縣城墻上,遠遠地眺望著北方群山,他心中沉甸甸的,為大隋的未來擔憂;從前是亂匪造反,便已擾得天下大亂,現在身為關隴貴族的李淵也造反了,這是大隋王朝的基石。

基石已損毀,風雨飄搖中的大隋王朝還能再撐多久?

胡思亂想間,忽然聽得遠處一名騎馬的斥候快速奔近,遠遠便朝著城頭高呼道,“宋將軍,發現敵情!”

宋老生忙命人開城門,同時他也走下了城頭,看著剛剛翻身下馬的斥候問道,“什么敵情?”

斥候當即急聲低語道,“前方有一股兩三千人的軍隊向霍邑奔來,李淵似乎也在其中。”

“李淵?”宋老生眼前一亮,有些不信地問道。

“卑職的確看見了李淵的儀仗,但不敢太過靠近,所以沒能發現帶隊的到底是不是他,但他們后面十里之外另有數萬大軍。”

宋老生沉思起來,他與李淵在河東剿匪時有過幾次交集,所以也能大概猜出他此行的用意。

李淵無非是來勸降罷了!

“李淵當自己是什么人了?”宋老生一聲冷笑,當即對身邊的副將下令道,“現在就去點齊人馬,做好活捉李淵的準備!”

吩咐完副將悄悄點兵,宋老生則當先率領三千軍迎出城來,剩下的一萬多大軍則躲藏在城內,隨時準備出擊。

不過一刻的功夫,邊有一支三千人左右的軍隊疾奔而來,但他們離霍邑還有一里遠的地方停下了腳步。

宋老生舉起望遠鏡,果然看到李淵的大旗,而大旗之下坐著的人也的的確確是李淵。

“有活捉李淵者,賞萬貫!殺死李淵者,賞千貫!”宋老生喊完這話,揮刀一馬當先而出,身后的將士們也都嗷嗷地叫著跟在他身后往前疾奔。

李淵似乎也看到了宋老生的行動,當即果斷退走。

隨著宋老生的命令,霍邑城內埋伏的一萬多大軍空群而出,盡往李淵大軍的方向追擊而去。

宋老生的兵力遠不如李淵,想要以弱勝強就只能出奇制勝,也就是像如今這樣招呼都不打就死命地追殺李淵;“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所以宋老生一點都沒有詭詐不好的覺悟,反倒是吃定了李淵。

實際上宋老生的兩萬大軍中騎兵的數量也就只有三千而已,此時他把步卒也拉出來追趕李淵,實在有些頭腦發熱。

俗話說,“不瘋魔,不成活”,俗話也說,“自作孽,不可活”!

宋老生的行動,終是逃不過李世民有心算無心。

讀的,請記好我們的地址:,下載請到。


上一章  |  隋朝大老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