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大宋第二四一章 大順大順(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暗黑大宋 >>暗黑大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四一章 大順大順(上)

第二四一章 大順大順(上)


更新時間:2014年12月26日  作者:午后方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午后方晴 | 暗黑大宋 


從地圖上看,環慶路與鄜延路的宋夏疆界形成了一個不規則的“l”形,拐彎點就在平戎鎮。但有一處格外引人注意,那就是大順城。它背托著柔遠寨與荔原堡,就象一把鋒利的三角刺刀,突兀地屹立在邊境上。

但它的地理位置又無比的重要,北據著兩川之口,東邊順著烏川古路,直達慶州城與鳳川鎮,西邊自后橋堡川路一直到達北椵木嶺。宋朝就在這里的古道與西夏分界。

可這個西夏人未承認,幾年后梁氏跨過了椵木嶺,筑十二盤堡城,李復圭派李信出兵,導致第二次大順城之戰。略有過,李信全軍覆沒了,也有功,在幾十萬夏軍圍攻下,慶州一堡砦不失。但李復圭悲催了,居然有大臣說那是西夏人的地方。就不算不是宋朝的領土吧,那也算是閑田地區,兩國的緩沖地帶。

向東就是華池縣境內,向西便是柔遠寨,皆有大道通往。所以一城在手,幾乎成了華池縣與柔遠寨最重要屏障。

而且地理條件也好,兩川交匯,有一個不小的河谷平川地帶,因此后來宋朝官員陸續又做了擴建。

現在的大順城分為南北兩城,占地幾乎達到了七八百畝,南城一分為二,分為官兵與蕃兵駐所,城西便烏川古道,可達鳳川鎮,柔遠寨與慶州城。

兩城皆倚西山而建,城墻自平川開始,一直延伸到西山山頂,北東南三面由兩川做壕溝,實際就是三道比較寬闊的護城河。

去年華池縣遷徙的僅是荔原堡、疆砟堡、柔遠寨的前線地區百姓,但大順城的后方諸寨蕃人未動。他們夾在荔原堡與大順城之間,后有荔原堡掩護,前有大順城抵擋,也沒有必人遷徙。除非一種例外,如眼下……

節義峰上。李諒祚看著大順城。

“如此肥沃險要之地,父皇為何不要?”李諒祚問。

“陛下,當年范仲淹搶走我們馬鋪寨,于此筑城。先帝正于定川砦與宋人交戰,后來大敗宋人,遼國又與我國交惡。迫于兩國壓力。先帝這才與宋朝簽成和議,至于慶州地界,宋人乘我朝與遼國作戰時,侵占了后橋、十二盤、蕉蒿堡等地,先帝便派人來筑舊堡。宋人于前線挖壕溝為界。然后又為豐州與屈野河西界發生爭執,慶州的邊界便擱置下來。所以它們嚴格來說,還屬于我大夏的領土。”他身后的一名太監答道。

李諒祚不語,卻抬頭看了更東方。

那太監十分機靈,立即改口道:“大好江山,有德者居之。三位先帝斬棘披荊,開創了我大夏大好山河,如今吐蕃角廝啰已死。宋朝那個病鬼皇帝不分輕重,沒視宋朝仁宗皇帝的傳位之功,掀起了濮儀之爭。導致朝堂崩裂,財政困窘,正是陛下拓土開疆,擴大我們西夏疆土之時。”

這個太監說的話某種意義確實存在。

先是李繼遷,強行讓西夏獨立,拿下靈州與銀川平原。

后是李德明。與宋朝修好。其實那時候還是一個機會,而且宋真宗才繼位時是何等的驚艷。說句夸張的話,即便宋孝宗都遠不及早期的宋真宗。不過一個城下之盟。宋真宗雄心壯志一起完了,李德明與吐蕃回鶻人打,就讓他們打吧。由是李德明得到了河西走廊。

李元昊開的疆土不大,但也開了,攻破豐州之后,連帶著北河套諸族一起歸順,從此南北河套盡歸西夏人控制。當然,他最大的功勞,還是屢敗宋軍,大敗遼國,使得西夏正式成為一個國家。

李諒祚看了許久,下了節義峰。然后又來到大順城的壕溝前。

這時候大順城還沒有修水寨,加上秋水始平,明為壕溝,實為兩條小河,河水比較淺。

直到大順城之戰過后,宋朝將士這才意識到這個問題,于是修水堰堵水,將兩河水位抬高,但那樣又必須要修一個水寨看守水堰。總之不攻僅守,很很地被動……

李諒祚看著這兩條小河,慶州水土還不錯吧,加上秋雨住了,沒有山洪暴發,河水立即變得清澈起來,水位又低,因此幾乎能看到河底的鵝卵石,以及飄揚的水草,甚至游動的魚兒。

“淤泥不多,多是沙土與鵝卵石……”李諒祚高興地說。

于是回到中營大帳,說道:“準備進攻。”

此時城頭上種診與章楶以及諸將士也看著敵人。

蔡挺是不能來大順城親自督戰的,后方還需要他指揮。但現在蔡挺也漸漸對章楶十分看重,大順城能否守住,乃是關健中的關健,因此他也將章楶派來。

黃指使說道:“西夏來了多少兵馬?”

“不會少于十萬。”種診低低說道。

這里不是河北平原,十萬兵馬而來,到處在安營扎寨,從低矮的山丘到平坦的河谷,一眼都望不到邊際。

“也不用怕,我方才仔細地看了許久,敵人雖然數量龐大,可是僅從扎營來觀看,便能看到他們軍紀混亂。為什么諸葛亮退兵,司馬懿看到諸葛亮留下的營壘,稱天下奇才。也是此緣故。”章楶道。

營都扎不好,就不要談軍紀了,沒有軍紀,一支軍隊如何能強大?

他又繼續說道:“實際如今宋夏之爭,與當年的魏蜀之爭十分相似,諸葛亮主攻,司馬懿主守。雖然看似司馬懿無功,但因為蜀國狹小,最終將蜀國活活磨死。我與王子安所說的淺攻戰術,便是當年的司馬懿戰術的翻版。”

司馬懿與諸葛亮誰厲害?

還真不大好說,表面上諸葛亮應當更厲害,蜀國力量更小,卻將司馬懿打得不敢還手,豈不是更強嗎?

實際未必。諸葛亮對手只有一個,曹魏,小阿斗能給他帶來什么忌憚?即便他主動請求貶官,蜀國那一個大臣將士敢不聽從他的號令?

然而司馬懿卻困難多了,不能真打。功高了必然震主,又不能不打,讓朝野上下要看到他的戰果。想要掌握這種分寸,何其困難。因此當時在三國當中,他與諸葛亮、陸遜兩名主帥相比,他的處境最難。

所以諸葛亮說過一句話:“平生所患者。獨司馬懿一人而已。”

那是一種贊揚,一種忌憚,還是一種隱隱的害怕……

司馬懿什么心思,章楶與王巨不會想的,章楶心思也許更簡單一點。那就是建功立業。王巨心思要復雜得多,他想做一名超級權臣,不這樣不能辦事啊。

他不辦事,那么隨之而來的,北宋必然滅亡。北宋滅亡,那不是宋朝一代的末落,而是整個民族的末落。至少在宋朝之前,還沒有那一個游牧民族取代了整個中國。只要稍稍恢復。便立即成為世界中心。

然后再看看清王朝,不能說清王朝一無是處,清朝的疆域也許不及唐朝巔峰。但是最穩定的廣大疆域,這是功。但在這個功的背后呢,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有一個故事,說有一浙江人好與西洋人爭勝,曾發明了連發二十八發的鳥統,想獻給軍營。夜里做夢有人斥責他,說上帝好生。汝如獻此器使流布人間,汝子孫無噍類。他嚇得不敢往上呈報了。

這個上帝不是西方人的上帝。中國古代很早就有了上帝的名詞,昊天上帝,天上的人君!

這是故事,但實際真有此事,發明者也真是浙江杭州人,名叫戴梓。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謀反,戴梓帶著他的二十八發連珠火統獻給朝廷,實際就是機關槍,遠勝于同類西方的火器。不僅有機關槍,后來他還發明了子母炮,為平定噶爾丹起了巨大作用。康熙大為贊賞,親自命名為威遠將軍炮。然后戴梓最終的命運是“常冬夜擁敗絮臥冷炕,凌晨踏冰入山拾榛子以療饑”。

戰事停下后,康熙也將它們深藏于兵器庫了,其他人更不敢過問。戴梓同樣郁郁寡歡中去世,但他沒有想明白一個關健,康熙為什么這樣待他?

康熙昏庸嗎?

恐怕最堅定的民族主義者都不敢說康熙昏庸,實際真相是滿人數量很少,想控制漢人十分不易。一旦這些武器流傳開來,它們便能迅速取代滿人的騎兵優勢,導致清朝滅亡。

這只是一個背影,再往深層分析,少數民族控制中國,要么象元蒙那樣胡來,迅速滅亡,要么象滿清那樣學習防范,是落后文明取代先進文明。那怕象明朝那樣黑暗,科技仍在迅速進步著,但到了清朝呢?

因此北宋是一個巨大的轉折點。

這是王巨遠大的目標,而且他未來的對手個個不亞于西夏的難纏度。不過王巨也無所謂,盡力而己,真不行,只好那句話了,人一死那管它洪水滔天。

章楶說完了、,大家一顆心也稍稍安定。

但這也是他在說,實際他心中在想,西夏如同蜀國,還不如蜀國,不過宋朝更不及曹魏。

種診繼續盯著敵人,也看著李諒祚,然后低聲問:“章推官,要不要放?”

“不行,準頭差,再拖一拖吧,拖到西夏人兵臨城下時再放。”

這是指新式投石機加上火蒺藜,射程能達到了,若是來一個斬首行動,那個功勞大了海去。不過校正仍是這時代最頭的問題,這一放,天知道那些大火蒺藜拋到哪里?炸不死,反而驚動了西夏人。

種診想了想也同意了,它不是唯一的機會,馬上鏖戰來臨,機會有的是。

于是繼續關注著李諒祚的舉動,李諒祚回去了,種診扭過頭對趙明說道:“趙將軍,你可以上戰場了。”

“好。”

老蕃將趙明帶著近千名蕃兵來到小河前,張弓列陣。

李諒祚正準備與大家一起商議如何調兵遣將攻打大順城呢,看到趙明的舉動,他啞然失笑:“這群忘祖背宗的族人,真不知死啊。”

又說道:“漫咩,你帶五千騎兵立即沖過小河,將他們截殺。”

大順城臨山而建,因此從城墻到河邊還有一段距離。河水又淺,不要說戰馬了,就是人也能輕松地趟過去。雖有壕溝,并不會影響騎兵的沖刺。

趙明帶著一群蕃兵于壕溝前列陣,他們是下了馬的,只要騎兵沖過來,他們想逃都來不及,那么西夏便會取得第一個開門紅。

“喏。”漫咩大聲答道。

當年就是他配合李諒祚將沒藏訛龐干掉的,如今在西夏正當紅。

領完命,漫咩立即點集五千騎兵,然后迅速翻身上馬,舉起手中的夏國劍說道:“兒郎們,陛下親征,陛下也要親自督戰,不要替我們大夏丟臉,拿出你們的勇氣,拿出你們的寶馬,拿出你們手中的大劍,給我殺。”

說著,帶領著五千騎兵迅速向壕溝沖了過去。(未完待續)R580


上一章  |  暗黑大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