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版三國第四千七百八十九章 提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神話版三國 >>神話版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千七百八十九章 提議

第四千七百八十九章 提議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31日  作者:墳土荒草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墳土荒草 | 神話版三國 


鬼吹燈小說:、、、、、、、、、、、、

陳曦聞言搖了搖頭,伊籍說的話,要說有道理也算是有道理,但要看站在什么立場上,更何況,這話陳曦是不需要反駁的,因為漢室的十六州刺史半數都在這里,聽到這話之后已經開始了反駁。

“我也希望權柄失于農糧,要不這樣吧,治我一個失職,將農糧遷徙到南陽如何,我覺得這個地方也算是中原腹地,而且往來交通也相對容易,至于說糧食產出,我可以和揚州刺史那邊談一談。”廖立面無表情的起身說道。

雖說廖立在搞建設方面支持伊籍,但如果有機會將農糧弄到荊州的話,廖立第一個和伊籍翻臉,這個人在為了荊州這件事上,完全不會和人談情誼,他只談現實,畢竟這可是能讓整個州的百姓獲益的大事。

此時不爭,更待何時,再說當官這種事情都無所謂了,失職被斥責這種事情那就更無所謂了,至于說現在有沒有這個機會,廖立一個聰明人當然知道是沒有機會,但他覺得就算沒有機會,自己也得展現一下態度。

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既算是幫了伊籍一把,也算是給陳曦澄清他的想法,外加暗示陳曦,以后有機會,有這種東西,給他們荊州地盤上也插兩個,我廖立完全不在乎權柄上的損失。

“你這話說的,回去好好搞你江陵商業中心。”陳曦擺了擺手說道,不管廖立什么心思,但廖立這么多年確實是純粹的公心,而且也確實干的極好,故而哪怕是插科打諢,陳曦也給個面子。

“可這江陵商業中心要說惠及的百姓真的不如農糧啊。”廖立輕嘆了口氣。

沒有江陵商業中心之前,荊州的發展,哪怕是在廖立的推動下,也就那樣,屬于上個時代最好的那一批,有了江陵商業物流集散中心,建立了渡口,擁有了大規模航運,靠著內河運輸與陸運節點帶來的便捷性,江陵地區發展的速度極為恐怖。

各種物流園,各種需要勞動力的崗位,以及各種商業駐點,大型批發和轉運的商行,廖立能搞出荊錦這種東西,并且成功搶奪市場,除了頂級織女上的優勢,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在于,江陵是商業中心,是物流交通的交匯點,是大宗商品的集散地。

如果說北方的趙家莊是谷習想盡一切辦法,坑蒙拐騙,最后愣生生拉扯起來的物流集散中心,然后抓住機會魚躍龍門,那么江陵就是長安這邊欽點的南方商業及物流集散中心。

雖說從后世定位上,這個地方應該是武漢,但這年頭武漢還在云夢澤水底沉著呢,要等浮上來,可能還需要個幾百年,所以在選擇南方商業及物流集散中心的時候,所能選擇的點也就那么幾個。

選江陵,不算是最佳,但也合適,背靠長江,以及從北方直通過來的郡道級道路,外加后續正在規劃建設的馳道,這地方繁榮起來也只是時間的問題,但別說是這年頭的商業了,就算是后世的商業,所能惠及的百姓數量,也不如制造業!

尤其是密集型制造業,而農糧就是標準的密集型制造業,這玩意兒雖說在后世非常低端,但能搞起來品牌的話,哪怕在后世也能養活一個省,畢竟這玩意兒從某種角度上講,也是人造的大宗商品。

有些時候,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廖立有了江陵這個商業和物流集散中心之后,荊州確實是發展的極快,但和兗州比起來,懂不懂什么叫做直接納入管理的工人有十幾萬,而間接管理的有上百萬,如果算上為農糧提供服務的人員,這數量還需要再翻一番。

這也是為什么,農糧在兗州哪怕是趨于保守性發展,兗州百姓的人均收入依舊多其他州兩個多月,甚至三個月的收入。

“你這事就別想了。”陳曦擺了擺手說道,農糧落在兗州是有必要且充分的理由,而且搬遷也是不現實的,“你還是好好搞你的江陵生態產業園得了,將物流往好了搞,也不是帶不起來。”

說完陳曦看向伊籍,余光掃了一下滿寵,他現在其實已經清楚,滿寵為什么判伊籍失職,說白了就是認為伊籍你現在能談這些,不就是因為兗州農糧侵蝕了你的權柄,或者說是以權柄和農糧進行利益層面的交換。

有一說一,這個行為不算對,但你不上報的話,民不舉官不究,你和農糧自己談,陳子川也會睜只眼閉只眼,但你弄到這個層面來,那我先治你失了權柄的問題,至于其他的問題,我等著陳子川的指標。

“伊刺史,站在國家的層面上,我不會讓地方政府去占用國營廠礦作坊的利潤,因為這些錢,每一筆都是有規劃的。”陳曦看著伊籍很是認真的說道,“農糧上繳的利潤,在規劃之中也有回撥給兗州的部分,就像你說的,兗州發展的不平衡,也像我說的,其他地方的百姓有很多還想過著兗州百姓的生活,但不管是基于哪個邏輯,其實都有給兗州撥款。”

陳曦其實還是講道理的,兗州農糧上繳的利潤,陳曦進行統籌和計算之后,還是會給兗州返還一部分的,哪怕兗州已經是事實上發展的最好的大州,陳曦依舊還會給兗州回返。

雖說這部分回返的利潤相對較少,但陳曦也考慮了兗州地方的感受,伊籍說的話從國家層面上來講,確實不怎么站得住腳,可政治這種東西有些時候是不需要站住腳的。

就跟當初坎大哈自爆,羅馬東部行省的白糖都炸了,加納西斯就差帶兵去保護自家糖廠,然后被蓬皮安努斯按頭的時候,加納西斯直飛元老院罵的那句話,縱然這些東西都是灰產,是他們私底下干的事情,但你我才是羅馬的兄弟,就算不講道理,也要拉我們東部行省一把吧!

也就是所謂的我縱然有百分之九十九的錯,但事已至此,你也得拉我一把吧,這個東西雖說聽起來不講理,但政治上有時候就是這樣,立場大于對錯。

所以哪怕陳曦轉移兗州農糧的利潤到其他貧窮的州郡,為他們修建道路,搞一搞發展什么的,陳曦還是要回返一部分的利潤,起碼讓兗州人的心態能稍微好一些。

兗州農糧,雖說本質上屬于大漢,只是位于兗州,但里面的工人到現在基本都是兗州人,人類這個團體是有自我意識的,也就是他們會定性自己是什么樣的人,以及定義自己的群體。

伊籍沒有這個認知,但伊籍能將這件事擺在臺面上來說,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兗州農糧的兗州人,也是愿意為兗州出讓一些福利的。

這才是陳曦愿意回返一部分利益的基礎。

“這點我也清楚。”伊籍沉默了一會兒回答道,兗州收到的款項之中,有一條就是陳曦下發的農糧的利潤,可正因為有這個,伊籍才能意識到兗州農糧到底創造出來了多大的利潤。

雖說伊籍也不覺得自己有資格去觸碰這等資金,但光是知道這玩意兒存在,伊籍就不得不思考,自己是不是該做點什么,拉近一下兗州普通百姓和兗州農糧的差距?

“農糧侵蝕權柄這個,我也知道,那是必然的過程,大型國有企業在擴張的時候,會自然而然的追求自己管理內部,他們會主動對接司法,管理等等,然后形成自己的保衛力量以及管理組織。”陳曦面無表情的看著伊籍說道,“但這玩意兒在各州本身也存在!”

國營大型企業的模式在這個時代沒有受到抵制,除了能賺錢,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在于,國營企業索取的軍事權柄,管理能力,司法權力等等在這個時代的各州是正常情況。

說白了就是因為信息流通的效率問題,國家必須要將一部分的軍事權柄,管理能力,司法權力下放到郡級,這也是陳曦當年有資格嘗試調整地方律法的原因,因為這些玩意兒是準許下放到郡級的。

反倒是州級,因為盤子太大,國家擔心無法管理,畢竟一個有財權,軍權,政權的大州,那不就是一個諸侯國嗎?

從本質上講,這也是廢史立牧被認為是漢朝崩塌開端的原因,因為州牧擁有財權,可以截留地方財政,有軍權,有政權,故而只要州牧在地方呆的時間久了,這地方肯定就不屬于國家的了。

所以在元鳳之后,陳曦將一個個的州牧全部拿下了,目前還有虛銜的州牧倒是還有幾個,但已經不可能軍權、政權、財權一把抓了,未來可能產生的近似州牧的也就只有兩個地方,一個是恒河中下游,一個是新州。

恒河中下游那個不需要解釋,因為那邊的情況,不給軍權會有麻煩,所以肯定得給,這也是鐘繇未來大概率會成為三公的原因,因為相比于給州牧兵權,還不如給鐘繇加三公,這樣有些許兵權不扎眼。

而州級往下,也就是郡級,到現在依舊存在郡守一把抓,郡尉掌軍權的情況,只不過財權和司法權都被中央進行了一定的約束。

在這種情況下,如兗州農糧這種大型的國營企業,具備一定的軍權和政權,還自帶財權,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是完全合理的。

畢竟農糧按照級別,也差不多是兩千石,有這個待遇是正常的,最多是這個職位更偏向于搞錢和生產,軍權和管理反倒是附帶的。

“可郡級官僚所能提供的用于地方的財力遠遠不及農糧。”伊籍極為心累的說道,伊籍懷疑一個兗州農糧所創造的利潤,可能是大于整個兗州的,這個雖說聽著離譜,但伊籍的推測還真沒問題。

因為兗州農糧雖說掛著兗州二字,但實際上是面對全國的,其所能調用的資源,出貨的量,是非常恐怖的。

若非陳曦需要兗州農糧給其他國營企業提供社會性福利,并且以特殊的平賬方式將這一部分抹消,兗州農糧的利潤產出肯定是大于兗州的。

畢竟這部分社會性福利,實屬是從兗州農糧身上直接拿錢的支出,還沒有任何的利潤,就是純支出項目。

“農糧的財富是要歸攏于長安,然后由長安分配給各地的。”陳曦搖了搖頭說道,“農糧的每一筆錢,也都是有進出的,而且相比于兗州現在平均七十分的地方,農糧的那些錢花在三十分的地方,所能帶來的提升更大,畢竟三十分進步到四十分可比七十分進步到八十分容易。”

這天下多的是在陳曦看來是三十分的地方,雖說那些地方的百姓自己并不覺得自己處在三十分,從脫離饑餓,到饑一頓飽一頓,再到每天能有一頓干的,一頓稀的,而后一天能吃兩頓干的,到現在能吃上肉,有點其他菜色等等,在他們看來已經是盛世了。

可對于陳曦來說,這都是需要進行改造的地方,一天兩頓飯是絕對不可取的,一天就得吃三頓飯!

而陳曦集村并寨的時候,本身就解決了吃飯和住房問題,后續中成藥也解決了低層次的治療問題,但這是基于靠山吃山的基礎邏輯,想要繼續發展,就繞不過一個現實,那就是走出去,去謀取新的發展。

或者說的更明白一點,那就是各地都有各自的資源,而單一的資源能帶來富裕生活的很少,可多種資源綜合起來,那就能讓涉及的環節全部受益,那么問題來了,如何進行資源配置的優化,如何將各地的資源綜合起來,如何形成一套套的產業,整合所有的資源。

干這些玩意兒的第一條就是修路!

沒錯,相比于其他念經的問題,就中原大地這個大環境,要搞資源整合,要平衡各地的發展,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

孫乾為什么是陳曦之下最強的元老,說白了不就是孫乾從元鳳年之前就一直在搞這個,搞到現在他已經是沒有辦法掀翻的山頭了,那是幾十萬,上百萬的青壯組成起來的集團,是涉及到整個國家上百萬戶的生計,如果算上道路產生的利益,勾連的資源圈,那孫乾本質上就是在推動整個國家的發展。

唯一的問題就在于,修路自身是不產生利益的,只是純粹的投入。

為什么陳曦的真實賬本不敢拿出來讓人進行審計,因為真拿出來的話就會發現一個非常要命的地方,那就是某元老每年花掉的錢款,比國家養兵還多,至于說某元老每年賺的錢,基本沒有。

說實話,陳曦也不敢讓某元老去賺錢,要真拿交通物流道路運輸這些去賺錢,那賺的絕對是極多,但陳曦敢嗎?

不敢!

兗州農糧算個屁,交通物流與道路運輸要拿來賺錢,足夠將整個國家碾一遍了,所以真正的賬簿,陳曦從來沒有交出去過,他給某元老撥款都是走長安錢莊,進行內部劃賬!

換句話說,某元老那邊的是沒錢的,全都是各種物資,需要水泥,需要煤炭,需要鋼鐵,需要什么陳曦就從國營廠礦直接劃轉。

談錢是不能談的,這事兒談錢,一旦出現了漏洞,那問題就太大了。

孫乾以前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這么多年下來,如果還意識不到那就是拿孫乾在當蠢豬。

更何況,孫乾能給陳曦說伊籍的問題,那孫乾到底意識到沒有,已經是不言而喻了,肯定是察覺到了啊!

“我能給伊刺史說的,也就只有伊刺史覺得這樣不好的話,可以嘗試依靠兗州農糧的產業,去建設屬于兗州自己的農糧產業,我不在乎兗州地方的產業和農糧進行競爭這種事情。”陳曦很是直接的說道。

給兗州多分錢這個,陳曦肯定是拒絕的,但這并不妨礙陳曦給伊籍指條路,那就是兗州政府可以建設屬于自家的地方產業,這個產業屬于你們兗州地方,你們想要怎么玩,都行。

當然審計方面國家肯定也會盯著,但這個產業你們搞出來的錢,你們想要截留半數,那是你們自己的事情,但想要截留農糧的利潤,那不行。

“兗州農糧雖說發展的很好,但依舊存在一些短板,這些缺憾的地方,伊刺史可以嘗試讓兗州的產業進行補充,我可以給兗州一定的權限去搞著這樣的東西。”陳曦神色沉靜的開口說道。

官商勾結這種事情,不好說,但陳曦現在的話丟在這里了,其他人還真不好反駁,畢竟有農糧這個國家在前的招牌,兗州這個地方政府搞一個小的,也確實沒什么問題。

“但政策上的偏向,以及某些行為的死線,國家會盯著,兗州農糧在兗州并沒有欺壓小民,也沒有肆意妄為,兗州政府構建的地方企業,如果跨過了這個線,那就別怪我了。”陳曦很是認真的看著伊籍說道,這本就是遲早的事。

趴窩帶娃……

相關、、、、、、、、、

__軍史小說


上一章  |  神話版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