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鼎1894第三六六章 春季攻勢(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立鼎1894 >>立鼎1894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六六章 春季攻勢(一)

第三六六章 春季攻勢(一)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29日  作者:魯東道夫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魯東道夫 | 立鼎1894 
您的位置:

分享到:


熱門推薦:、、、、、、、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M.Shumilou

紫禁城,儲秀宮。

一大早兒,來自總理衙門抄送的折子和電文急匆匆的送進來,連口氣都沒喘勻的,就奔了西暖閣。

剛剛提拔成為后宮太監回事的小德張親自捧進去,遞到李蓮英手中的時候,悄然使了個眼色。李總管眼角微微一夾,微不可察的點下頭,小德張很聰穎的低著頭倒退至門口,順手掩上門出去。一轉身,就候在門廊邊上,支愣著耳朵留神傾聽里面的動靜。

進宮才五年時間,小德張就從一個最低級的御茶坊一路斗爭到如今能夠經常見到太后老佛爺的位置,其中付出的心血代價一言難盡。但主要的,還是他天生的聰明伶俐勁兒,以及遠超常人的眼光城府。

最近一段時間風聲鶴唳的,宮里宮外京城處處謠言四起,達官貴人商賈大戶人心惶惶,誰也說不清楚什么時候,那楊逆**軍就打過來。宮里的主子們越發的喜怒無常,難伺候的要命。

越是這種時候,越是人才出頭的大好機會。小德張果斷的抱緊了李蓮英的大腿,努力保證自己在太后跟前兒出現的頻率之外,也不忘了隨時關注外面的消息。

當真出現什么變故,兩宮再次逃難出京的話,他一定得爭取個伴駕的名額。說不定這一路上的伺候,就能為自己掙下不次于李蓮英的口碑名聲。要出頭,就得敢賭。

所以,在捧著折子電報往里送的路上,從不忘了趁機打聽一下,是喜訊還是壞事兒得先弄清楚,然后提前讓李蓮英有個心理準備,做好應對。

別看就是轉手到批閱那么短短幾分鐘十幾分鐘的緩沖,卻足以讓李蓮英揣摩好奉承勸慰的話兒,保證不會說錯。就沖這一點機靈勁兒,李大總管就不會忘了提攜他。

反過來,小德張也得隨時關注著里面的動靜,得了準信兒之后,反頭再傳給外面的人知道,兩下里賺好。

不過今兒這消息可不算好,不一定得惹出多大的火氣呢。更有可能因此而引發一系列驚天動地的大變局,必須的仔細關注著才行。

都知道近些日子老佛爺的脾氣不好,儲秀宮內外人等無不小心翼翼,萬一觸了霉頭,那是要亂棍打死的,都沒地兒喊冤去。往來的太監宮女都輕腿躡腳,大氣兒都不敢喘出來。

寂靜之中,西暖閣內的聲音傳出的格外清亮。

“啪嚓!”

瓷器狠狠砸在地面上炸得稀碎的聲音驟然傳來,有碎碴子飛濺起來,落到門扇上,砸的啪啪作響。

小德張的脖子猛然一縮,腦袋里下意識的浮現出一個琺瑯瓷瓶的模樣,同時不由自主的冒出另一個念頭:“這該是那個九彩琺瑯瓶兒,拿到琉璃廠那邊能賣一百塊大洋,或者換一輛‘永久’的自行車。”

隨即他醒悟過來,輕輕地一拍自己腦門,暗啐一口:“呸,這狗腦子里都想的什么亂七八糟。都什么節骨眼上了,還計較那些個。可這也不能賴我啊,誰讓大家伙都準備散伙似的拼命攢錢置辦家當呢。”

自從楊浩的洋貨出現以來,京城古玩行當的生意一下子暴增無數倍,書畫瓷器瑪瑙翡翠玉器等等,只要是真品,那是逮著什么要什么。特別是宮里流出來的物件更是受到極大追捧。比如那殘缺不全的《永樂大典》,一本就能換一輛自行車,或者一大套銀鋼的餐具。

若放在太平盛世,也只有極少數人敢奓著膽子盜賣。但現在人心惶惶的,太后也好,皇帝也好,誰也沒那心思講究這個,內務府都算不清楚的賬目,誰還管其他的東西啊。

小德張要在宮里往上爬,必須得不斷了孝敬李蓮英這些大人物,光靠外頭給的零花兒可不夠,他也趁著職務之便隔三差五的倒騰點東西出去。一來二去的,什么玩意多少的價碼,都在他心里標好了的。平時沒事兒進進出出的,打眼踅摸到的物件兒,他都給留神標了號兒。

最近一段時間,太后老佛爺肝火旺盛,脾氣不好,動不動的打人砸東西,砰砰啪啪的,一地一地的那都是錢啊!不由的小德張不心疼。

不過現在卻不是計較那個的時候。今兒送進去的電報消息很不好,怕是要引起大亂子,他得第一時間把內情搞清楚嘍,這關系到自己的身家安慰啊。

抖擻精神,就聽里面粗著嗓門喊:“廢物!統統都是飯桶!生日生日不讓過,怎么著,今兒個這是連個年都不讓人消停啦?六王爺吶?榮祿吶?他們總理衙門是怎么當差的?!那么些個洋人不是說在天津衛砸石頭修路的嗎,怎么就跑到海軍里去了?到底還有沒有點準信兒吶!”

小德張心說:“得嘞,事兒牽扯到洋人頭上,鐵定是小不了的。”

別看他年輕,腦子一點都不笨。外面的風吹草動他是門兒清。前些日子,海軍戰勝多國聯軍,抓了一大批俘虜回來,大敞四亮的讓他們當苦力。這事兒京里京外無數人津津樂道轟然喊好。

兩宮上下也是暗暗地歡喜。原本他們都怕姓楊的**軍打到京城來,現在卻狠狠的得罪了洋人,接下來且等著看幾大強國聯手收拾那張狂的小子吧!

總理衙門上上下下抖擻精神,一天到晚的跟一眾洋人外交使節商談,籌措怎么合伙把姓楊的給滅了。這一個來月了,準信兒還沒下來呢,冷不丁的那群洋人忽然就幫著海軍去了?

“這算唱的哪一出啊!那樣人吃了那么大虧居然不報復,還巴巴兒的上去幫忙,這還是蠻橫不講理的洋人么?”

小德張有點明白,為啥老佛爺發那么大火兒了。兩宮最怕的就是洋人轉而支持楊逆**軍,合伙來瓜分大清國。那么一來,可就真的一點指望都沒有了。今兒這事,莫不是事情變壞的征兆?

他繼續留神里頭,就聽李鴻章腆著老臉勸慰:“老佛爺您可千萬別氣壞了身子呀!這事兒也只是那么一說,里頭指不定多少的彎子繞著。那洋人從來不肯吃虧,姓楊的打沉了他好幾十條大兵船,死了幾千幾萬的人,肯定得還回來啊!”

慈禧幽幽的嘆氣:“唉,都是些不中用的!李鴻章那老東西一走,連個準信兒都打探不出來,我還能指望誰呀?去,把榮祿幾個叫來。”

李蓮英暗暗松了口氣,趕忙答應著,出來吩咐小德張:“小猴崽子,別光顧了聽動靜,話兒怎么說法你拎得清不?”

小德張謙卑的低頭:“您老怎么吩咐,小的就怎么說。”

李蓮英冷笑一聲,也不多說什么,干巴巴的點出幾個名字給他,一甩袖子便回去了。

小德張臉朝下,眼珠子咕嚕嚕的轉悠著,卻不肯露出一絲的異樣表情。他很清楚,在宮里當差,誰都不能相信,稍微不留神就可能身首異處。

他雖然抱上了李蓮英的大腿,李大總管卻對他萬般提防,生怕這年輕英俊的小兔崽子搶了老佛爺的歡心。所以明面兒上,倆人一副上下尊卑的姿態,合作的也像模像樣。可到了辦實事兒上,照樣相互挖坑下絆子。

就比如今天這傳話的活兒,到底什么內容,該怎么個說法,具體給那幾個,都有講究的。一個說錯了,那是里外里的得罪人,所以近臣奴才也不是那么好當的。

小德張的資歷雖淺,人卻聰明伶俐。比起李蓮英的對上奉承對下霸道蠻橫,他更加的圓滑柔和,伺候人說好話的本事一等一的好。這也是能夠迅速得了慈禧太后歡心的主要原因。

他得了指派不敢怠慢,一路小跑的往前頭去找人傳話。

榮祿等人就在乾清宮皇帝跟前兒對奏呢,一聽老佛爺召喚不敢怠慢。見了小德張不動聲色的一張四大恒的銀票塞過去,小聲問:“張公公,老佛爺那邊心情可好?”

小德張便斟酌著提醒,都是為了洋人的事兒鬧心,您幾位大人就小心著點兒回話吧。

榮祿就明白了,撂著褲腿兒趕忙往后面去。

到了儲秀宮,慈禧太后冷著臉聽幾位大臣問安完畢,病怏怏的道:“還成,沒給氣死!我說榮祿哇,你們大幾千萬的銀子也花出去了,到底那新軍練出來沒有哇?就這么眼睜睜的瞅著那些個亂臣賊子折騰的人連個安生日子都過不了?”

榮祿最怕慈禧這種不陰不陽的調調,那是真生氣的樣子。急忙哈著腰陪著小心回話:“回老佛爺,新軍編練時日還短,槍炮裝備也還沒全數送到,要反擊楊逆,怎么也得三五個月之后。不過您放心,他們如今弄得那個‘土改’正把直隸山東各處鬧得天怒人怨,興許不等朝廷大軍征討,就給下邊兒的義民給弄垮了!”

有準備就是不一樣,口風輕輕一轉就把慈禧的注意力給吸引過去了。

“土改?就是外頭傳揚的那個‘打土豪分田地’的事兒?他們當真要把那些個泥腿子都折騰著吃大戶?這可不像是楊鼎世的作為啊!”

**軍在占領區搞土改的事情瞞不過人,一些血債累累的地主老財聞風而逃,不少已經流竄到了直隸京城。不過經過幾道手再傳到慈禧耳朵里,其實已經變了味。本來只針對有極大民怨的部分惡霸不法之徒的懲治,到了這兒就變成自古以來起義軍的“殺富濟貧”、“均貧富”了。

京城人不是傻子,天津就在眼目前兒呢,真假虛實跑一趟就能看個清楚。因此,雖然消息傳的邪乎,卻因為有了《國聞報》上的明確解說,和天津一帶的親眼所見,讓人將信將疑,并不十分的恐慌。

楊浩首先在魯西南魯北開展的“土改”,手段還算溫和而可控。在證據確鑿的清算那些土豪劣紳的同時,對假冒**軍趁火打劫的流氓無賴更是痛下殺手,砍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這下子無疑是兩頭得罪人,地主老財那一伙兒的以訛傳訛對他們妖魔化;流氓無賴則抨擊他們不講江湖道義,并在魯北一帶漸漸的集結,以練拳的名義四處串聯,隱隱有形成“義和拳”的趨勢。

慈禧和滿清官員卻以為楊浩對**軍控制力不足,下頭已經出現山頭主義,為了搶地盤奪利益亂來了。自古以來,起義軍只要到了這種地步,基本就開始走下坡路。哪怕暫時能席卷幾個省的地面,卻因為失了民心而導致很容易崩潰。

當然,如果一切都跟他們聽聞的那樣的話。

榮祿這幫人才不管,他們典型的報喜不報憂,拍著胸脯打包票:“請老佛爺寬心,楊逆倒行逆施罪在不赦,如今列國洋人政府都在積極商議如何征討。只是須得跨越數萬里大洋,茲事體大,楊逆手里又扣押著數千人質,投鼠忌器之下,須臾不得決策。不過英國人和法國人、俄國人、德國人都打了包票,只等來年春暖之時,他們的大軍定當東來剿匪。”

聽來聽去似乎都是好消息啊!慈禧那灰暗的心重新有了亮光,耷拉著的眼角往上提起來,慢悠悠的問:“哦?聽你那意思是無妨嘍?可怎么又說那些洋人都去幫他們開兵船去了?”

榮祿趕忙解釋:“回老佛爺。楊逆奸詐鬼祟,蓄意令人以美酒美食誘使洋人欠下大筆債務,再以此挾持逼迫。萬般無奈下,他們才不得不上船當差。列國公使對此也有說法,保證他們萬不會幫著楊逆跟朝廷作對的。”

慈禧松了口氣,點點頭:“難怪了。你說那些洋人也是怪了,槍炮兵船造的精巧,偏偏不會做飯,一個個吃生肉喝涼水。到了咱們大清地界兒,遇到了可口兒的就舍不得放下,倒是讓那姓楊的小子給偷到了機會。榮祿啊,找人去跟他們說說,想要吃好喝好的,還得看咱們京城里。實在喜歡,宮里的御廚都可以借給他們長長見識。”

榮祿滿臉歡喜:“老佛爺圣明,想必那些洋人聽到了,必是要感銘五內,竭力報效呢!”

一幫主子奴才登時自以為得計的哈哈大笑起來。

榮祿私底下偷偷擦汗,可尼瑪應付過去了。

有了寬心的好話打底,切實聽說了洋人們不會跟楊浩狼狽為奸,無論后黨還是帝黨無不歡欣鼓舞,思量著這個冬天大概其就能好好的過去了。

楊浩似乎被他們料中了,接下來的日子都沒有進攻的跡象,上上下下都在忙活著笑話吞噬進來的大量清軍,訓練征調的新兵。但要說他一點不動,卻是不可能。

從山東到直隸山海關,數不清的工作組趁著冬天農閑的空檔,在軍隊的護送下,以水銀瀉地之勢按部就班的往每個鄉村穩步推進“土改”作業。不斷的夯實群眾基礎,有線廣播、掃盲班和科普宣傳隊同步推進,一個一個的拔除釘子。伴隨著無限量的印刷物宣講,把每一個公審宣判的惡霸劣紳累累罪行公之于眾。

一直到了春節過去,1896年的3月,冰雪融化,大地回暖,**軍轄區內不聲不響的拉起了足足十萬野戰軍、二十萬正規軍、五十萬預備役的龐大規模,一村一寨一鄉一縣的統治到位,軍管體系構架完成。

同時,**軍也悄然完成了對京城的包圍圈,南到開封府北到永平府,海軍艦隊隔斷長江,將北方大地切割開來,形成穩健的迫近部署。

3月13日,**軍毫無預兆的從遼東登陸,南北包夾宋慶的毅軍,籌謀已久的春季攻勢,正式爆發!R1152

書迷樓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下一頁(→)

別人都在看什么......

《》章節()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轉載至書迷樓只是為了宣傳讓更多書迷知道。


上一章  |  立鼎1894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