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明第一百三十九章 邱民仰守松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烈明 >>烈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九章 邱民仰守松山

第一百三十九章 邱民仰守松山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24日  作者:睿士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睿士 | 烈明 
·第一卷

松山大戰一直進行到十一月初一,一大早,雪花便紛紛揚揚的飄落下來,將滿目瘡痍、尸橫遍野的戰場漸漸掩蓋起來,冰雪的氣息暫時遮掩了鮮血的腥味,塔山和松山已經成為白山黑水之間兩個孤零零的據點。

任誰也沒有想到,就在明軍中軍將要撤進松山城的時候,一軍主帥、薊遼總督洪承疇卻是因為胯下的坐騎中箭,被一股突然冒出來的清軍白甲兵擒獲,目前生死不知。王廷臣、姚勛等將領拼死力戰,卻是沒能將他搶回來。

清軍緊緊咬住明軍,要不是松山以東的海面上忽然傳來了隆隆的炮聲,數十枚明軍火箭劃破長空,鉆進清軍的大隊人馬中,造成突前的清軍士卒大量傷亡,遼東巡撫邱民仰等人恐怕連松山城都靠近不得。

最關鍵的時刻,原本以為早已撤軍的登萊水師及時出現了。由于僅僅是水師的兵力,童經延也無法對陸地上的戰事展開過多的支援,只能在海面上的射程之內給予明軍有限的火力支援,但饒是如此,幾十枚火箭彈的忽然出現,也讓清軍一陣大亂,猶如驚弓之鳥,不自覺的停下了進攻的腳步。使得邱民仰、王廷臣、李輔明等人順利的退進了松山城內,而姚勛則不幸中炮身亡,以身殉國。

曹變蛟率領五千殘兵堅守塔山。

洪承疇被擒,邱民仰等人立刻沒了主張,大戰尚未結束,主帥卻生死不知,死在陣中倒還容易向朝廷交代,最怕的便是被清軍生擒了去,如果清軍以為要挾。真的便是令人投鼠忌器。尤其洪承疇還是崇禎的愛將,這些年南征北戰屢立功勛,深得器重。

得知這個消息,就連登陸而來與松山明軍會和的童經延和肖元騰也是大吃一驚。特別是肖云騰,心中猛的咯噔一下。

這些天,松山大戰進行的如火如荼。朱平安的書信和命令更是如同雪片一般從潼關而來。肖元騰也能深深的感覺到,朱平安對于錦州戰事的關注程度。但從字里行間,肖元騰也能發現,朱平安本人對于錦州和松山之戰并未抱有太大的希望。可朱平安卻在其中著重提到了,要肖元騰密切注意洪承疇其人的下落,退入松山后,要對其保持嚴密的監控。但沒想到,這人還沒進入松山,卻是在直接被清軍擒獲了去。

朱平安在信中千叮嚀萬囑咐。切忌不要讓洪承疇被清軍生擒,松山戰事一旦失利,可以借由海路,幫助松山明軍撤退,也讓洪承疇得以安全返回關內。如果形勢緊急,那寧可殺了洪承疇也不能讓其落入清軍手中。

朱平安內心的一些想法,無法對肖元騰明言。他可是對洪承疇降清之后造成的惡果深有體會,要不是這個名聲僅次于吳三桂的漢奸頭子。不遺余力、傾盡全力的為清軍謀劃,滿清也未必能如此輕松的招攬如此多的明軍降軍。繼而成為其攻略江南、云貴、四川的主力部隊。更何況,以洪承疇在中樞的顯要位置、人脈、以及對大明軍政的了解,其人叛變的殺傷力比之滿清八旗兵更是要超出許多。

肖元騰并不知曉洪承疇其人在朱平安心中的地位,但他卻是了解朱平安對于洪承疇的重視。現在,遇到了最為意想不到的情況,肖元騰的心里也是忐忑無比。一時間心里紛亂如麻。

但此時亦是沒有辦法,只能先解決目前的問題。

童經延目前是登萊援軍的主帥,他代為轉達朱平安的建議。山東軍增援錦州,原本就是朱平安一人的主意,和朝廷、和崇禎皇帝沒有半分的關系。他的建議便是放棄松山。明軍依托登萊水師的艦船,分批撤離。當然,這樣的建議是由一定的風險的,不僅是朱平安,包括邱民仰、王廷臣一旦采納了這樣的建議,便要承擔著朝廷追責的風險。現如今,這便是大明的國情,即便是為國作戰,同樣要面對來自于后方的風刀霜劍。

相比較而言,曹變蛟卻是干脆的很,對于登萊水師拋出的橄欖枝感激不盡,塔山守軍在童經延抵達松山的時候,已經開始了撤退行動。

而松山目前的主官遼東巡撫邱民仰,卻是躊躇起來。山東軍出師無名,他本人也未和朱平安打過交道。最為關鍵的是,如今督師洪承疇生死不明,而他也已經向朝廷發出八百里加急的文書,請求援軍。要是聽從朱平安的安排,恐怕朝廷那一關便是不容易過。

如今松山城的防御體系大部分還在明軍的掌握之中,乳峰山西側的兵營也還未曾失陷,松山到乳峰山之間的七座兵營還有五座在明軍的控制下。邱民仰感覺,只要明軍上下一心,堅守半年還是不成問題的,到時候,或許朝廷的援軍便可以抵達,里應外合扭轉戰局。

王廷臣卻是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整個計劃的漏洞,“邱撫院,現如今退至松山的士卒共有兩萬余人,每天便要耗費糧食近千石,這還未算上諸軍的軍餉器械。登萊水師即便同意供給,又需要多少的艦船來往于山東和松山之間。請恕下官直言,堅守一策,并不妥當!”

邱民仰卻是堅持已見,對王廷臣中肯的建議置若罔聞。李輔明是晉軍出身,目前暫時接任楊國柱的職務卻是不敢輕易發表自己的意見。

童經延也不強求他跟隨父親童萬鈞在登萊任職多年,對于這些文官的看起來頗為古怪的想法已經是見怪不怪。文官擔任武職,這是大明朝的常態,雖然不少文官文武兼修,諸如崇禎一朝的盧象昇、孫承宗、孫傳庭等人都是如此,但大多數文官其實還都是兵事上的門外漢,以外行指揮內行,效果可想而知。

童經延站起身,告辭的同時,卻又提及一件事情,山東軍策應陸上明軍的時候,意外的截下幾條船只,抓獲了一些朝廷官員仔細核查之后才發覺卻是前來松山監軍的張若麒和馬紹愉等人,這些人居然早已經在海岸邊準備好了船只,以備不時之需。這樣一來,便屬于典型的臨陣脫逃。看來這張若麒和馬紹愉倒是早已經察覺到遼東的戰事未必會一帆風順,因此早已留下了后手。

那杜勛卻是油滑的很,一見登萊水師阻攔,便意識到事情不妙,甩下張若麒和馬紹愉便搶先乘船逃遁,卻是被他趁亂溜之大吉了。

邱民仰看向兩人的目光俱是怒火,張若麒和馬紹愉也自知理虧因此一言不發,一副引頸待戮的模樣。

邱民仰冷哼了兩聲,“兩位倒是有自知之明,本官這就上本向皇上和內閣闡明松山之戰的經過,如何處置,都聽朝廷的安排吧!”

將張若麒和馬紹愉看押起來,童經延也真是告辭,臨走時又撂下一句話來,讓邱民仰和王廷臣、李輔明等人不勝唏噓。

“我家大帥有言在先!假如貴部決心死守松山,我山東水師將盡全力提供一些糧草軍餉,但未必能滿足全軍敷用。錦州外城已破,祖大壽未必會會與內城共存亡,如此一來,塔山、松山與錦州僅存的掎角之勢也不復存在。如果戰事已不可為,諸位亦都是國之干才,我家大帥也不忍見到諸位在松山白白死節。到時,我山東水師將全力以赴,救援貴部上船,撤離松山!”

松山一戰,到了現在,雖然還有錦州內城和松山、塔山未曾攻克,但其實大局已定。明軍的幾個孤零零的據點再也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

此戰的首功非多鐸莫屬,奇兵切斷松山和杏山之間的聯系,伏擊明軍主力,造成明軍大亂潰敗,奠定大勝的基礎。隨后,又親自帶領兩白旗白甲兵,埋伏在乳峰山西山明軍中軍大營與松山之間的必經之路上,打了洪承疇一個措手不及,之后竟然還生擒了明軍的統帥洪承疇。

如此一連串耀眼的戰功,除了多鐸自身的勇武,便是多爾袞的刻意為之,將自己的弟弟安置在了最為關鍵的位置,一舉奠定了他的戰功。

阿濟格已經是武英郡王,此戰之后,必然要升一字郡王或者親王。而多鐸此次的戰功已經提前幫他預定了一個親王的位置。

當然,多爾袞也不是讓兩白旗獨攬。代善的兩紅旗、濟爾哈朗的鑲藍旗,都分潤了不少的功勞,碩托、阿達禮、常阿岱、濟度等人也都是得了不少戰功。

反倒是先鋒豪格的功勛倒是不甚顯眼,豪格的先鋒部隊和明軍中除關寧軍之外戰斗力最為彪悍的曹變蛟所部血戰連場,付出的傷亡不小,但軍功卻是沒得到多少,占領塔山,居然還是曹變蛟主動撤退。

這些日在,豪格沒少被多鐸和阿濟格兄弟明里暗里的譏諷,連帶著麾下的將領也都是感覺面上無光,一個個無精打采。

皇太極的御營已然是戒備森嚴,戰事告一段落之后,豪格數次請見,都被多爾袞等人給擋了回來,胸中的悶氣和怨氣越來越濃厚。

清晨,滿腹心事,一夜未曾安枕的豪格卻被手下叫醒,手下滿臉驚惶,將幾張寫滿了滿文的白紙呈遞上來,“王爺,您快請看一看。今日一早,大營四周莫名其妙的出現了這些個紙條,上面的事情如今傳的沸沸揚揚,軍心都有些不穩了!”(未完待續……)R1292

如果您中途有事離開,請按CTRLD鍵保存當前頁面至收藏夾,以便以后接著觀看![]

Copyright(C)20122015版權所有


上一章  |  烈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