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啟皇帝的回歸讓京師一片繁忙,各級官員趕緊回到府衙,皇族也被安置回了當初的居所。()
重新回京的事情千頭萬緒,皇帝要趕緊臨朝。神策軍和龍武軍重新開始執行的禁衛職責,和往日不同的是,除了大部隊撤出京師,一部分天成軍也成為了禁軍的一部分。
就像陳墨當初預料的一樣,鮑全友并沒有被放歸本鎮,他的軍隊被安置在了京師北側的草灘行營。
皇帝臨朝不能有一點馬虎,各種具體細節事無巨細,朝臣和內官一通折騰。陳墨也沒閑著,他也有的工作,太醫署要重新開課,繼續以前培養的工作。
與以前相比,太醫署變了些樣子,教室依舊是以前的教室,宿舍依舊是以前的宿舍,可教學變得將更為容易。陳墨增加了手術室,增加了大量醫療器械,還給太醫署的藏書閣增添了大量書籍。
為了不影響太醫署的正常秩序,那些軍中醫官在皇帝前已經被陳墨放歸的軍中,而太醫署就要重新在兩位太醫令的領導下開張,文告發出去,京師的學子開始回歸。
關系不的醫師顧民也成了醫博士,謝亦安、姜粟、呂萬謙、柳玉和、李戊、尹瑄等熟悉的人陸續出現在陳墨面前。這些人有的已經成為醫士,有的仍舊是學生身份,不過這不影響互相之間親密的關系。
杜懷山和孫解對陳墨對太醫署的各項改變滿意的不得了,醫學的普及正是需要這些改變。醫療器械加上手術室是最好的武器。進入太醫署的學子會學到最好的瘍醫技術,這將來無疑也算是兩位太醫令的功勞。
“疾醫不同于瘍醫,子涵你的改變還是有欠缺。”相對而坐。杜懷山對陳墨很滿意,但也有不滿意的地方。
“學生精于瘍醫,這疾醫方面還是恩師去解決吧。”疾醫缺乏那種質的改變,陳墨真的對這個時代的疾醫不是特別擅長,他的腦子中有很多先進知識和想法,但不能說出來,也不方便發揮。總是一種無奈。
“陛下和淑妃的病我看子涵還是看的不,疾醫方面我看子涵也是擅長的,太醫署這里將來不能缺了你。我看以后這個太醫署令你要兼顧一下,這樣對太醫署大有好處。”
“恩師的意思是?”
杜懷山的眼睛一暗本來有人提出改元,只是陛下身體不適,現在的局面不。兩位相阻。陛下也就未再提起。不過陛下恐怕堅持不住太長我決定要進入尚醫局,有文翰兄在,這個太醫署令子涵可以勝任。另外,子涵還會有其他任命,不過有內官在攻訐你,一些御史也在蠢蠢欲動,這段不會平靜,子涵要做好準備。”
看來杜懷山要更進一步。皇帝好像要進行一些官場的調整,而宦官無疑會是一個最大的受益者。陳墨掌控京師這段的一些問題會被內官揪住不放。而那些想要上位的人顯然也要賣一把力氣,這官場的渾水會渾上一段。
改元的事情是一個蝴蝶效應,真實歷史上,朝廷越來越弱,想用改元改變一下朝廷氣運。現在嗎,陳墨的小翅膀成功扇起一股颶風,已經不需要改元。
兩位宰相正是官員年富力強的年齡,加上一直追隨在皇帝身邊,不會有大的變動。有他們回護,加上的功勞,陳墨不會成為棄子,這些不需要他擔心。有力量才有立身根本,誰也不能把陳墨樣,哪怕是那些即將掌握權利的內官也一樣。
“陛下估計還能堅持多久?”陳墨在拼命回想著腦海中的一些記憶,這位皇帝好像應該要離開這個世界了,這也是他一直在布局的原因。陳墨沒有悲傷情緒,他對光啟皇帝沒有太深的感情,現在換一個皇帝很重要,既然無法改變,光啟皇帝的離去對這個國家是好事。
“據我判斷,一個月左右,或者理想的話,不會超過三個月,子涵認為何人”
“恩師認為何人合適?”
這可是江山大事,杜懷山當然不會和陳墨避諱,他立刻反問子涵認為吉王如何?”
吉王名李保,是光啟皇帝諸弟中最大的一位。杜懷山提起吉王,這名是兩位宰輔的試探,陳墨對這位吉王殿下不太了解吉王殿下如何弟子不知恩師看壽王如何?”
壽王是光啟皇帝的親弟弟,氣貌雄俊,攻書好文,尤重儒術,不貪戀女色,也不做太出格的事情,壽王李杰為人和風評也不,加上一直在皇帝身邊顛簸流離和皇帝極其親厚。境遇讓壽王李杰對政治有他的了解,這是一個理想的人選,杜懷山看了看陳墨。
“我子涵與壽王殿下交厚,可兩位和諸位臣公恐怕不愿意看到壽王”
原因杜懷山沒說,可陳墨明白,因為楊復恭隨侍過壽王李杰,這造成文官階層對壽王李杰心存忌憚。一個**信宦官的皇帝去了,又一個和宦官關系親密的皇族繼位,文官們不希望這種結果出現。
皇帝看來是注定活不了太久,最大的政治角逐就要開始。陳墨的鋪墊就是為了這個時刻的到來,他文官們其實改變不了最后的結局,楊復恭等人和最強的兩個藩鎮都有往來,太子年幼,最拿得出手的其實還是壽王李杰。
“恩師,內官們陛下時日無多嗎?”不跳字。這話陳墨也不愿意說出來,不過現在這個時刻很重要,陳墨不想因為文官的個人看法和未來的皇帝產生隔閡,他需要改變他們的看法。
“應該看得出來,內官們總是圍在陛下身邊,我與文翰、向奉御要用藥,瞞得過。”
“恩師是希望得到左將軍的支持,還是”
“吉王殿下為人寬厚好學,素來穩重,這是一個不的選擇,壽王雖也不,可畢竟子涵以為如何?”
果然不是杜懷山一個人的意思,他的做法就是兩位宰輔的意思,陳墨代表著左睿,沒有左睿的支持,吉王上位的機會微乎其微,這次算是和陳墨提前進行溝通。
陳墨稍稍思索,立刻道恩師,壽王和弟子交往甚多,壽王殿下為人堅毅,也體諒民生疾苦,久在陛下身邊,壽王對朝政最熟悉不過。另據弟子觀察,他有著要改變的想法,我大唐正需要有所改變!這不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若是壽王繼位就不會有太多爭端,內官才不會搶得先手,恩師以為呢?”
總是有所顧慮,支持誰事關整個天下,杜懷山沒有得到希望中的結果。
陳墨支持壽王李杰在杜懷山意料之中,他并不認為壽王李杰不合適,可內官顯然也會支持壽王李杰。暫時的和平共處不是問題,關鍵的問題在于,文官階層人數眾多,兩位宰輔加上即將上位的韋昭度恐怕會有所分歧,將來文官們支持吉王的呼聲會非常高,這種不協調會讓文官內部出現分歧。
“子涵難道信不住吉王殿下?”
這句話一語雙關,讓陳墨有些為難。
“恩師,兩位的意思弟子明白,可是弟子認為壽王殿下才最不容易受控。壽王殿下久在陛身邊,他應該權利的過度集中給朝廷帶來的危害。因此弟子認為我應該去和兩位探討一下,只有達成一致才能讓朝廷上下不產生隔閡,讓未來的新皇信任諸位臣公,以后才能讓朝廷強盛,把天下亂局加以掌控。”
這件事情太大了,竟然能夠讓陳墨來左右,杜懷山皺了皺眉子涵恐怕不容易改變兩位的看法,何況還有那么多朝臣都有的考量,若是如此,將來子涵恐怕會受到排斥,一定要慎之又慎啊!”
陳墨前途無量,杜懷山可不希望的弟子成為文官階層的另類,支持出現誤是災難性的,參與這種皇帝的更替一個不謹慎就是粉身碎骨,萬劫不復,杜懷山不得不提醒陳墨。
“大將軍兩鎮之地距離京師最近,弟子是掌書記,沒有人可以讓弟子無路可走。那些內官也一樣,弟子不介意大開殺戒,當然,弟弟不會對的同僚揮起屠刀,壽王殿下弟子認為是最合適的人算。無論內官和諸位臣公支持誰,壽王殿下必定會成為新的”
陳墨的堅決讓杜懷山吃了一驚,他突然想起來,這個弟子做的事情太多,也太大,他已經不是當初那個恭順的太醫署學子。執掌天下之局的事情陳墨已經做過,這個壽王李杰恐怕是陳墨的一步棋,以陳墨的彪悍能力,只要敢做,誰擋在前面都是一個死字。
這個學生不會做一個庸人,就像他曾經做過的那些一樣,他選擇站在了風尖浪口。收復京師,干掉朱玫,占據兩鎮之地,壓得李克用不敢妄動,讓素來掌權的宦官們不敢有大的動作。這個學生在離開興元時杜懷山就曾想到過陳墨一定會做些,他沒想到陳墨能夠做到現在這個樣子,既然做到了,陳墨必定會繼續做下去,這才是真實兒強悍的陳墨。(未完待續……)
緊張時放松自己,煩惱時安慰自己,開心時別忘了祝福自己!
無彈窗,我們的地址
重要聲明:小說""所有
閱讀更多小說最新章
節請返回,支持請到各大書店或網店購買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