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行大唐191 圍魏救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醫行大唐 >>醫行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191 圍魏救趙

191 圍魏救趙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18日  作者:淡然飄過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淡然飄過 | 醫行大唐 


華州并不是什么堅城,王重榮這次出兵三萬有余,拿下華州城并不難。

現在唯一指望的只有潼谷關,陳墨明白了王重榮的作戰意圖。華州和潼谷關是韓建的老巢,不容有失,進入靜難軍節度使境內的韓建想不回兵都不可能。這形中降低了左睿的實力,如果王重榮真的拿下潼谷關,直接西下的話就可以直驅京師,這完全重復了去年的作戰,京師將出現危機狀況。

左睿在京師的留守部隊實力不是特別弱,就是有些混雜,王重榮疑有勝機。孟淑妃還在京師,剛剛收復的京師難道重放棄?靜難軍節度使的地盤舍得放棄?兩線作戰好像也不現實,論是哪種選擇,左睿將非常艱難。而回師疑是一種最佳選擇,也是王重榮與李克用希望看到的結果和目標。

“厲害!”

圍魏救趙!陳墨佩服的五體投地,王重榮果然經驗豐富,而且非常狡詐,不愧是擺了田令孜一道的人物。

也曾經想到過這種情況,可陳墨也沒有想到什么最好的應對方法,兩線作戰畢竟吃力,他不希望出現這種情況。但事實擺在面前,王重榮是一個老油條,他能夠把權勢滔天的田令孜趕下高高的點將臺絕非偶然,這就是一個對戰爭有自己理解的老牌滾刀肉,自己本身就具備在歷史舞臺呼風喚雨的能力,可以說非常難纏。

陳墨不希望左睿回師,這關系到巨大的利益,現在是他發愁的時候了。

“來人,把我的書信送到大將軍和韓刺史那里,越越好。”

身邊沒有人可以幫陳墨參謀,這種人才不是他能夠擁有的,陳墨必須自己解決,而方案已經在信中。

給左睿、韓建,還有京師的信件送出去,陳墨立刻安排邠州的事情,隨后起身離開了邠州。

剛剛在邠州沒幾天,陳墨立刻回頭,在到達永壽縣之后,他帶領的隊伍直奔東北方向的涇陽縣。

也就在陳墨動身后的第二天,身在京師的忠武將軍鮑全友留下一部分軍隊,隨后帶兵一萬出京師也直奔潼谷關。

京師本來就比較空虛,鮑全友帶走一萬人讓京師的力量變得加薄弱,可陳墨沒有辦法,這就是他的做出的決定。堅守“畿內首險”潼谷關,讓韓建回師,左睿繼續留在靜難軍節度使境內清掃敵人。陳墨相信自己和鮑全友率領的軍隊能夠守住潼谷關,因為他相信自己的實力,也相信季節的力量。

這是最寒冷的季節,只要守住潼谷關,王重榮的軍隊就必須露宿在野外,這將對防守一方非常有利。

涇陽縣地處八百里秦川腹地,就像一個被包起來的白菜心,這個原來被稱為雍州的地方自然條件優越,歷史悠久,風光秀麗。當陳墨出現涇陽縣的時候,潼谷關傳來消息,王重榮手下大將彭伯卿已經率兵到了潼谷關前。

連夜趕路不現實,第二天一早,陳墨帶領手下三千余人再一次啟程。

道路比邠州境內好走的多,陳墨的行軍速度極,因為人人有馬。

午時,三千余騎兵出現在渭水和黃河的交接處,這里就是潼谷關城的北門。

冰面非常寬,眼前的黃河就像一個巨大的長長鏡面反射著特有的光芒,讓人感覺有些刺目,也有一種特有的壯美。這時,陳墨手下一名斥候接過陳墨遞過來的文書,隨后跑向潼谷關城的城門處。

潼谷關的守將名叫董顯,這位董將軍早已接到陳墨提前送來的消息,得知援兵到來,驗看過文書,潼谷關的北門立刻打開。

左睿和韓建是同盟,董顯立刻打開城門的原因很簡單。加上華州撤回的軍隊,潼谷關的軍隊也只有一萬軍隊,這一萬人還是以輔兵為主。韓建的出兵很實在,他把手下能戰的士兵帶出去了大半,也致使華州和潼谷關的力量顯得有些薄弱。

董顯知道能夠從關內來的部隊不會是敵人,加上陳墨到來的時間符合來援部隊的通報時間,董顯毫不猶豫就打開了城門。

來到潼谷關的北門前,陳墨沒有看到董顯,迎接他的是潼關防御副使廖子華,這是一位五十余歲的老文官,級別不高,沒有什么實權。

“請陳書記入城,敵軍已經在進攻,董將軍正在城頭奮戰,請陳書記趕緊相助!”

原來敵軍已經在進攻,怪不得董顯沒有來迎接。陳墨也不敢耽擱,立刻帶著人火速進城。

潼谷關是一個長橢圓形的關城,東西很長,南北相對狹窄。潼谷關不小,但陳墨沒有聽到喊殺聲,估計現在雙方應該是正在休息。

當陳墨帶領自己的手下入關,進入關城的東側,立刻驗證了他的判斷。

由于歷代修繕和戰爭的原因,潼谷關的城墻很高,城墻順著山勢蜿蜒,由于正北的冰面濕滑,加上位置非常低,敵軍的攻擊點只有東側。

陳墨的到來讓董顯迎下了城墻,董顯沒見過陳墨,但絕對聽說過這位名聲鵲起的人物。寒暄幾句,董顯立刻帶領陳墨踏上了潼谷關東側的城墻。

潼關地勢非常險要,南有秦嶺。東南有禁谷,谷南又有十二連城;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岳。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完全符合“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關門扼九州,飛鳥不能逾”的比喻。

在一線天一樣的小道來到潼谷關前的作戰空間很小,但這個小代表的不是現在,而是冰封之前。因為冰面填上土就可以成為落腳之地,盡管位置比較低,可總比在一個異常狹小的區域作戰強的多。

由于擁有鹽池和大量冶鐵作坊,王重榮很富足,這也讓他手下士兵的裝備很齊全。士兵的甲胄、武器以及攻城裝備可以說是現在唐軍中最好的一支軍隊之一,作戰力絕不能小視。

三萬余人的場面很嚇人,而據董顯介紹,王重榮軍上午的進攻并沒拼盡全力,但仍舊給潼谷關帶來了很大威脅。而第三次的進攻甚至有人攻到了城頭之上,經過一次殊死搏殺才把敵人重趕下了城頭。

裝備不能完全代表戰斗力,可擁有好的裝備就是優勢,何況彭伯卿帶領的軍隊在人數上也占據優勢。一個上午的進攻,除了第一次的進攻屬于試探性,其余兩次進攻讓潼谷關的守軍體會到了敵軍裝備精良的厲害之處。敵軍沒有拿下潼谷關,威脅實實在在,現在是情況讓潼谷關內的將士、城內家眷、百姓倍感揪心。

堅決的防守,王重榮是一個殘暴的人,正是這種名聲讓潼谷關城內的人不敢存在絲毫妥協的幻想。也使得戰斗力不強的潼谷關守軍上下一心,仍舊有著強大的奮戰動力。


上一章  |  醫行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