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道君第一百一十八章 斗狗大賽(10)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道君 >>大唐道君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八章 斗狗大賽(10)

第一百一十八章 斗狗大賽(10)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26日  作者:七月初三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七月初三 | 大唐道君 
正文

關于封賞的事情解決完了,高宗就開口說道,“再說說下一件事情吧。;.”

這次李績沒有再開口,說話的人是許敬宗,“陛下,十月份,你要跟娘娘一同去泰山封禪一事不知道具體該怎么安排?”

泰山封禪自古有之。

其實,每一朝的每個帝王都想有這么一次,可惜并不是誰都可以有封禪的資格。高宗之所以敢去泰山封禪,是以為有太宗留下的雄厚國力,再加上大唐在西域的擴張以及在東北戰場上的節節勝利,這才有了封禪的底氣。而許敬宗口中的封禪之事之前早就定論,現在討論的就是誰留守長安城,誰隨行前往。當然,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按照歷史上的記載,這次封場儀式最重要的是,武后要隨行高宗進行封禪儀式,還要參與祭祀典禮活動,這才是需要商討的。

歷史上,高宗和武后先從長安回到東都洛陽,讓李弘留守監國,而他們又在洛陽待了三個月,才從洛陽出發前往泰山。

這次武后想要參與封禪的祭祀活動,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以武后現在的實力,想要改變是不可能,因此李弘在這件事情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即便他很清楚,武后的權力**膨脹就是因為這次封禪開始,他現在也沒有辦法。然而有一點李弘很清楚,就是這次封禪,武后會借武元爽和武惟良的手毒死魏國夫人賀蘭敏月,其次會以賀蘭敏月的死而弄死武元爽和武惟良。

李弘對武元爽和武惟良這兩個便宜舅舅沒什么好感,不說沒有好感,他還很討厭他們。但是對于賀蘭敏月,就這么被毒死,成了武后政·治斗爭的犧牲品,李弘有點于心不忍。

說白了,賀蘭敏月當初入宮侍奉高宗,其實并非出于她的本意,只是后來她的母親韓國夫人死了,她和賀蘭敏之需要有個依靠才行,才選擇了心甘情愿的侍奉高宗,慢慢的就養成了她現在的跋扈性格。

因此,關于討論泰山封禪一事時,李弘基本上在心里全都在想該不該救賀蘭敏月。

等到大家商討完畢,高宗便對李弘詢問道,“弘兒,父皇的意思是讓你留守長安,繼續修養身體,而你母后的意思是,讓你跟隨我們去東都洛陽,一同去泰山封禪,你是怎么想的?”

還可以這樣?

李弘沒有想到武后會讓他跟隨他們一同去泰山封禪,不過仔細一想,李弘也了解的武后的心思,現在的他已經不是歷史上的他了,現在的他對武后的威脅很大,武后只有將自己帶在身邊才會安心。

李弘確實也想感受了一下泰山封禪的感覺,畢竟這是百年難遇的機會。但是他非常清楚,他要是跟高宗和武后離開長安城,監國的人就會變成李賢,這讓已經知道了李賢對他的太子之位很有想法的李弘很不安,因此高宗這么一問,倒是讓他陷入了糾結之中。

其實,李弘自己很清楚,他要不隨行高宗和武后一同去封禪,武后也不會答應。就是說,這事兒李弘不答應也得答應,答應也得答應,他沒有選擇的余地,誰叫他現在的實力已經讓武后很忌憚了呢?

不過李弘還是拒絕道,“父皇,兒臣愿意跟你和母后一同去泰山封禪,不過兒臣也不想這么早就離開長安城。”

“噢,為什么?”高宗不解的問道。武后聽到李弘這么說,平靜的臉色沒有發生變化,只是眼中閃過一抹寒光。

“這次吐蕃使團到長安城覲見父皇,雖然在兒臣這里沒有占到便宜,可不代表著吐蕃對西域沒有想法,不代表著吐蕃對大唐的西北沒有想法。因此,兒臣想留守長安城防備吐蕃的不軌之舉,能夠讓父皇安心去東都休養身體,再安心去泰山封禪。”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李弘只能做出自己的選擇了!

高宗聽李弘這么說,微微嘆息了一聲,就不再言語了。泰山封禪,對他的意義很大,對李弘的意義也很大,因為作為大唐的儲君,能夠在封禪過程中舉行一次祭祀儀式,這對李弘的聲望和今后的人望有很大的幫助,他之所以讓李弘留守長安城,是因為擔心李弘的身體,要是李弘真的能去泰山封禪,他倒也很樂意李弘隨行,只是現在李弘自己拒絕了,他也沒有辦法了…

“弘兒,你可要想清楚了,這次機會難得,可不要錯過了。”武后語氣輕柔的說道。李弘以國家大義為借口,要留在長安城,她也就沒有再逼李弘的理由了,只能這么勸阻李弘了。

“兒臣也想跟父皇和母后同往,只是…”李弘為難的說道。

“臣有一想法,不知當不當講?”突然,就在這時候樂彥瑋開口說道。

武后很不喜歡樂彥瑋,就淡淡的說道,“說吧。”

“陛下和娘娘十月份才從東都出發去泰山封禪,現在只是四月底,陛下和娘娘六月份便要去東都洛陽,要在洛陽待三個月才出發去泰山,這段時間里要不就讓太子殿下留守長安城監國,等到陛下和娘娘出發去泰山時,再讓殿下回洛陽一同前往,豈不更好嗎?”樂彥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武后一聽樂彥瑋的建議,突然間臉色變得就更加陰沉了。

樂彥瑋的建議,不但可以讓李弘留在長安城監國,還能參加泰山封禪儀式,可謂是一舉兩得。李弘在長安城監國四個月,足夠他在沒有高宗和武后的情況下安排好一切了,到時候從長安城到泰山,來去只有兩個月,就是讓李賢替他監國,他也不怕什么。

高宗聽樂彥瑋這么說,不由的大笑道,“不錯,不錯,這個主意不錯,愛妃,朕看就讓弘兒留在長安監國,等我們十月份出發去泰山,再讓他來洛陽跟我們會和吧?”

武后還能怎么說,是她執意要讓李弘去參加封禪祭祀的,現在有個一舉兩得的方法她能反對嗎?就只能冷著臉微微點了點頭。

“同太子一起留下來監國的人選陛下可有決定了嗎?”武后開口問道。

“朕還沒有想好究竟讓誰輔佐太子。”高宗搖頭說道。現在的宰相團中武后一家獨大,他很難做出取舍。因為留下他的心腹給李弘,他到洛陽之后跟武后的交鋒中會落了下風,要是留下武后的心腹,他們要是對李弘監國掣肘怎么辦?不是給李弘留下了隱患嗎?因為監國可不是小事兒啊!

“要不就讓樂彥瑋、姜恪、竇徳玄三人留下輔助太子吧?”武后詢問道。

既然不能將李弘帶在身邊,就只有留下姜恪和竇徳玄兩人監視和掣肘李弘了,不過她也不能做得太明顯,就又給李弘將樂彥瑋給留下了,誰叫樂彥瑋不受她待見呢?

高宗微微一想,就點頭答應道,“就這樣吧!”

因為姜恪是個老好人,對李弘的掣肘不是很大,僅憑竇徳玄一個人想要制衡李弘恐怕有難度,再者不是還有一個跟李弘走的比跟他走的還要近的樂彥瑋嘛。

然而,這個時候,大家卻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大唐現在宰相不止是七位,還有一個同中書門下三品的蘇定方,武后的如意算盤打的好,可她也忽略了蘇定方,要是他們離開東都洛陽,蘇定方回到長安城,以蘇定方在軍中的威望,再加上他太子少保、北衙大都督的權勢,竇徳玄又豈能是蘇定方的對手?估計大唐也只有李績和許敬宗才能跟蘇定方一較高下吧!

見高宗對自己的決定沒有異議,武后也很滿意。

兩件大事商量完畢,高宗也累了,就讓大家退下,不過卻留下了李弘。

待到宰相們退出了紫宸殿,武后便開門見的問道,“太子,長安城的白鷺書坊是你開的吧?”

“回母后的話,是兒臣讓閆莊開的書坊。”李弘誠懇的回答道。

“活字印刷術也是你發明呢?”武后繼續問道。李弘不敢隱瞞武后如實的回答道,“這倒不是,兒臣只是有一個想法,具體是安排少府監安良臣做的。”

“那現在長安城人手一本的《道德經》也是你下令刊印售賣的?”武后的臉色有點陰沉,聲音也大了幾分。

“對。”李弘回答道,“因為《道德經》只有五千言,字數少,容易刊印,而且價格便宜,大家都買得起,兒臣才會這么做。”

“弘兒,你身為大唐太子,自開書坊經商,這不合你太子的身份吧?”武后將目光移向高宗問道。實則是告誡高宗,太子做了有失他身份的事情,現在需要你懲罰他。

“回父皇和母后,兒臣開設書坊,不是為了賺錢,是為了大唐讀書人,因為長安城的書坊一本書要賣一貫錢,有的書要賣十幾貫錢,很多寒門子弟都買不起書看,科舉也就成了士族門閥子弟的科舉,而兒臣的書坊一本書籍只賣二百文,兒臣開書坊,就是想通過便宜賣書,能讓大唐的讀書人買的起書,讀的起書,全都是一片愛國之心啊!”李弘誠惶誠恐的說道。

話說,他開設書坊,不光是為了掙錢,還在于收買天下讀書人的心。因此,說什么他也不能將書坊給讓出去了。

“愛妃,朕倒是覺得太子這么做沒什么過錯,這件事情就算了吧?”高宗說道。他本來也不想李弘開書坊賣書,可一聽到李弘說,能夠讓寒門子弟有書讀,今后的科舉不再是士族門閥子弟的科舉,他就心動了,因為高宗也很厭惡士族門閥左右大唐的朝政,很厭惡大唐的科舉成了士族門閥子弟的科舉。

武后心里也很清楚,李弘這么做對大唐的統治有好處,她清楚高宗之所以支持李弘,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她也不想在這件事情惡了高宗,就淡淡的說道,“陛下說的是,不過太子刊印這么多《道德經》售賣,讓長安百姓人手一本道家典籍,這是否會引起佛教的不滿呢?以為朝廷偏袒道家,這樣做會不會激起佛道之間的矛盾呢?”

高宗徹底無語了,大唐離國之處,就尊道教之祖李耳為始祖。那么道教就是大唐的國教,李弘刊印《道德經》怎么了?只是他也知道不能因為這件事情就跟武后交惡了,就向武后說道,“那愛妃的意思是?”

“佛教和道教都是大唐宗教,我們都該一視同仁,不該有所偏袒,太子既然刊印了這么多《道德經》典籍,不如也刊印相同數量的佛教典籍放在白鷺書坊售賣吧?陛下以為呢?”武后終于說出了她心里的想法。李弘的道家氣運,她是佛教氣運,她跟李弘爭權奪利,說白了就是氣運之爭,現在李弘的道家氣運因為《道德經》而增強了很多,她想扳回局勢,就得做同樣的事情才行,因此讓李弘刊印佛教典籍,再放到白鷺書坊賣才是正道。

“太子,你說呢?”高宗將目光移向了李弘。

“既然是母后的意思,兒臣必將照辦,半年之內刊印佛教典籍二十萬本,放于白鷺書坊售賣,母后認為如何?”李弘說道。

武后對李弘的態度很滿意,就微微點頭道,“弘兒能顧全大局,母后自然很高興了。”

隨后,武后又詢問了一些關于**印刷術的具體事情,發現李弘已經將徹底控制了這門技術,是她想插手的計劃落空了,因此她跟李弘簡單的手了幾句話,就讓李弘離開了。



上一章  |  大唐道君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