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道君第一百一十七章 斗狗大賽(9)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道君 >>大唐道君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七章 斗狗大賽(9)

第一百一十七章 斗狗大賽(9)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26日  作者:七月初三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七月初三 | 大唐道君 
第一百一十七章斗狗大賽9

第一百一十七章斗狗大賽9

跟尉遲循儼和程大志、秦戰待了片刻,李弘就匆匆回宮了,從昨晚出來到現在,他要是再不回宮,要是武后和高宗找他,找不到人就麻煩大了,作為大唐的太子,怎么可以隨便出宮游玩呢?這不止要遭到高宗和武后的訓斥,還會受到御史們的彈劾。

李弘回到東宮,剛沐浴更衣想休息一下,就見內侍魏志強匆匆而來,“殿下,陛下和娘娘派人來,說讓你去下紫宸殿。”

李弘眉頭微皺,難道是自己昨夜出宮,追王方翼的事情被高宗和武后知道了?或者自己跟外國貴族子弟賭博,又派尉遲循儼砍了大食人穆罕穆德阿旺的事情被高宗和武后給發現了?

“通知陳恭,讓他準備一下,孤現在就進宮。”李弘說道。就回了承恩殿一趟。他要換一身朝見的衣服才行。

待換了衣服,李弘在陳恭和侍衛的隨侍下來到了大明宮的紫宸殿,他發現里面不止有高宗和武后,七位宰相都到齊了,顯然他們是在議事。

看到李弘走了進來,眾宰相們都起身施禮。有了李弘()之前對吐蕃人的表現,現在的宰相們對他客氣了很多。李弘微微擺手示意他們不必多禮,才走到高宗和武后面前躬身施禮道,“兒臣參見父皇和母后。”

“弘兒不用多禮,坐吧!”高宗和藹的說道。

“謝父皇!”李弘起身道,就坐在了許敬宗的上手位置。

因為李弘進來時打斷了他們議事,武后就開口說道,“李卿,你繼續說。”

“是娘娘。”李績微微點頭,繼續開口說道,“白鐵余造反已經平定,現在該是朝廷封賞有功將士的時候了。”

“李卿的意思呢?”武后問道。

“回娘娘的話,叛亂雖然是王方翼平定的,只是他的部下損失也很慘重,老臣的意見是,這次封賞不易太重,賞賜他一些財務即可。”李績語氣平靜的說道。因為王方翼不是他這一系的人,而是屬于西北軍,西北軍又是蘇定方的根基,現在蘇定方又成了李弘的人,王方翼之前又受到蘇定方不少的提點,他自然要打壓王方翼了。“至于同他一起參與平叛的右領軍衛中郎將程務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再加上叛亂已平,可喜可賀,就也給他點賞賜吧!”

同樣是平叛將領,王方翼平定了叛亂,損失慘重情有可原,程務挺沒有參與評判,還要獲得賞賜,這就有點不公了。只要是人,一眼就可以看出這是李績的私信在作祟。只是李弘的話音剛落,七位宰相全都沒有意見,一致表示可以這樣做。因為原因只有一點,王方翼是已廢王皇后的堂兄,武后不喜王方翼,而高宗又不愿意力挺王方翼,因此宰相們不愿意在這件事情沒有得到高宗的許可就跟武后對著干。

見李弘沒有表態,武后就將目光移向了李弘問道,“太子的意思呢?”

“兒臣的建議與英國公的恰恰相反。”李弘朗聲說道。

因為有了昨天晚上夜下追王方翼之后,今天在面對討論王方翼的封賞問題時李弘就不能不為王方翼爭取了,因為他為王方翼爭取功勞失敗了沒關系,只要有了這份心,不止王方翼知道了會很感動,而且出身王方翼系統的西北軍將士們知道之后也會很感動,還能給蘇定方和裴行儉等人留下一個好影響,又何樂而不為呢?

“殿下的建議是?”許敬宗開口問道。

“王方翼平叛有功,需重賞,而程務挺行軍緩慢,又延誤軍機,該罰!”李弘一字一句的說道。

“太子殿下言過了。”李績立即出口反駁道,“王方翼是平定了叛亂,可他的損失也不小,一萬大軍只剩下四千傷殘士卒,這樣損失即使平叛成功又有什么意義呢?而程務挺雖然沒有趕在王方翼之前達到平縣,可他到平縣的距離要比王方翼遠一倍,這方面情有可原,我們又怎么能依次來懲罰他呢?”

“呵呵——”李弘冷笑道,“英國公,你也是領軍打仗的老將了,你該知道軍令如山倒,軍令就是命令,是沒有借口的,是無條件服從的。他們雙方同時出兵,王方翼一萬大軍先到平縣,他要是不立刻采取強攻,讓叛軍逃出平縣,今后平叛可能只會更加困難,才會損失這么多人馬,而要是程務挺能急行軍,早一點趕到平縣,跟王方翼合并一處,一同夾擊叛賊,他的損失就不會這么大了。孤現在說程務挺延誤軍機已經夠仁慈的了,要是再說嚴一點,他犯的是瀆職之罪,依照軍法該去職充軍。”

李弘這句話說的很占理,而且也很霸氣,讓李績一時不知道該怎么反駁了。

高宗聽到李弘這么說,他臉上的表情沒什么變化,只是武后的臉色就變得有點陰沉了。

“那你的意思呢?”武后語氣冷冷的問道,很顯然她非常的生氣,李弘駁斥的是李績的建議,可因為她不喜王方翼,李弘支持王方翼而駁斥李績,實際上是在駁斥她的面子。

“程務挺該怎么處置,想必父皇心里有數,兒臣不敢妄加猜測,不過對王方翼的獎賞,兒臣倒是有個建議,不知道該說不該說。”李弘說這句話時將目光移向了高宗。

高宗很喜歡聽李弘剛才說的這句話,怎么懲罰程務挺,該他說了算。他可以讓武后插手政務,可他沒有傻到讓武后插手軍務,這是他不容許的,同樣李弘的話也提醒了他。

“你說,讓朕聽聽。”高宗開口說道,他這句話的含義已經很明顯了,就是支持李弘的建議。

“安集大使蘇定方不久就要回長安城,因此安集大使職務必將懸空,而安集大使的任務是防備吐蕃,不是一般人能充任的,須得干練、又熟悉西北情況的將才不可,兒臣覺得這方面只有裴行儉可以接替蘇定方的位置,而裴行儉本就是西域大都護,他要上任安集大使,西域大都護一職就要出現空缺,西域是大唐經營西域諸國,大唐通過西域商路的要道,須得有個深通政務和軍務的人才能擔任,王方翼在夏州刺史的任上做的不錯,又能統軍打仗,兒臣建議讓他擔任西域大都護一職,算是對他這次平叛的獎勵吧!”李弘一口氣向高宗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朕覺得可行,不知皇后的意思是?”高宗向武后問道。

其實,這件事涉及到軍務,他可以一個人決定,只是這樣會讓李弘和武后交惡,這不是他想看到的,因此他才會征詢武后的意思。

蘇定方回長安城,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而蘇定方離開,他的位置需要有人頂替,只是吐蕃現在對大唐西北虎視眈眈,派一般的人接替蘇定方的位置,干好了沒有功勞,因為你能干的比蘇定方好?干壞了就得受到懲罰。因此這個安集大使看似權力很大,可不是誰都可以做的。所以讓裴行儉接替蘇定方安集大使的位置,武后倒是沒有異議。因為,想在這個位置上安排人,武后手里還沒有這樣的人。

至于西域大都護這個位置,武后確實很感興趣,不過西域全部兵力加起來不到兩萬,西域又離長安太遠,對武后而言西域大都護更像是一塊雞肋,她更加看重的東北軍軍權問題,因此將王方翼這個王皇后的堂兄趕到西域,她倒也沒有什么異議。

這么一想,武后也微微點頭道,“本宮也沒異議,就以陛下的意思辦吧!”

見武后這么說了,武后一系的人也就不再說什么了,只有李績的臉色有點陰沉,因此他的目的沒有達到,王方翼終究還是升了官。可能在高宗和武后的眼里,一個夏州刺史跟一個統兵不到兩萬的西域大都護沒什么區別,全都是他們的臣子。然而這放在李績的眼里,問題就變了,他考慮的比較遠,他知道等到東北戰事結束之后,大唐一旦平定了高麗和新羅、百濟,到時候一定會對吐蕃用兵,而那個時候派往西域的大軍可就不止是兩萬這么簡單了,而且吐蕃不像高麗和新羅、百濟,是一個龐然大物,想要對付吐蕃,沒幾個十幾年不行,這樣今后西域都護府的大軍估計都得維持四萬左右的人馬。

對于一個統軍不到兩萬的大都護,你可以不放在眼里,可對于一個統兵超過四萬的大都護,你就不能不警惕了。然而這個時候武后已經答應了,他再反對,不但會惡了高宗,還會讓武后沒面子,因此一向圓滑的李績也就不說什么了。

就這樣,李弘計劃中最重要的一步,將王方翼派到西域,經營西域的計劃已經實現了。不過李弘很清楚,武后現在答應的這么痛快,不是她真的愿意答應,而是因為高宗的緣故,同樣他也很清楚有點,就是武后給了他一個人情,待會她肯定會對自己有所要求,不然她就不是自己的母后了,不然她就不是一代女皇了

讀,請記好我們的地址:,下載請到


上一章  |  大唐道君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