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道君第五十七章 殺戮開始(3)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道君 >>大唐道君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七章 殺戮開始(3)

第五十七章 殺戮開始(3)


更新時間:2014年12月12日  作者:七月初三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七月初三 | 大唐道君 
正文

李弘沒有參加紫宸殿會議,自然不清楚從華縣快馬送到中書省的四道奏章的內容。因為他這兩天的生活倒是很安逸,除了清晨練刀、上午到校場跟陳恭練習弓馬齊射,下午練習書房和聽趙紅裙彈琴外。剩下的時間他都一個人在書房里看書,還有寫東西。

這天下午,他剛寫完一首詩,就見閆莊匆匆走進了書房。

“殿下,李舍人、張司議郎和尉遲循儼求見。”閆莊躬身稟報道。

“快讓他們進來!”李弘放下毛筆說道。

張柬之和李嶠、尉遲循儼三人現在負責魏伶的案子,說白了就是在負責東西兩市的貪污案,他們這個時候求見自己,肯定是案子有了進展。

閆莊領命,躬身退出書房。

片刻,張柬之和李嶠、尉遲循儼三人跟隨閆莊走進了書房。

“參見殿下!”三人看到李弘,就躬身施禮道。

“不用多禮了,大家坐下說話。”李弘淡淡的說道,待到三人落座,他就迫不及待的問道,“案子查的怎么樣了?”

張柬之和尉遲循儼相互看了一眼,尉遲循儼微微點頭,張柬之便開口說道,“魏伶這邊有了新的情況,我們挨個審問了魏伶的家人,終于在他的小妾杜氏身上得到了線索,就在兩個月前的一天,魏伶將一本賬冊交給了他這名小妾杜氏保管,今天杜氏終于將賬冊交給了我們,上面記錄了這三年來西市的稅收情況,銀錢的數目跟長安縣衙上交給戶部的出入很大。”

張柬之說完,就從袖子里掏出一本薄薄的賬冊,遞給了李弘。

這本賬冊很薄,只有不到三四十頁,一般人誰要是看到這本賬冊都不會發現什么問題。可是李弘僅僅只是翻看了幾眼,就發現賬冊內容雖然很簡單,記錄的全都是西市這三年的收稅數目,可跟戶部記錄的長安縣衙這三年上交的西市稅收的數目一對比,一眼就看出了兩本賬冊上的銀錢巨大差額。

李弘放下賬冊表情嚴肅的問道,“這么說,貪污西市稅收的人就在長安縣衙?”

既然西市上交給長安縣衙的銀錢數目沒問題,長安縣衙上交給戶部的數目出了問題,那么伙同賀蘭敏之貪污這筆銀錢的人就只有是長安縣衙的人了。

“可是魏伶賬目上的銀錢數目,跟我們之前暗自調查西市稅收得出的數目還是有不少的差距啊!”李嶠疑惑的說道,“因此微臣在想,這里面少的那么不分錢究竟去哪了呢?這是西市稅收貪污案的關鍵。”

“你們的猜測呢?”李弘問道。“我們的猜測是,賀蘭敏之貪污的可能是西市賬目上短缺的這筆銀錢。因為魏伶跟武二關系,他從西市拿這筆錢要比從長安縣衙更容易。可這么一來戶部賬目上所缺的錢,就不知去向了。”

“西市將稅收交給長安縣衙,要由長安縣衙主薄經手,現任主薄駱冰王初到長安縣衙什么都不清楚,可上任主薄未必不清楚,你們有沒有派人詢問過他?”李弘皺眉問道。

“上任主薄死了。”張柬之憤憤不平的說道。

“什么?死了——”李弘大吃一驚,怎么自己一行人剛查到點眉目這線索就斷了呢?便開口問道,“他是怎么死的?”

李嶠開口解釋道,“上任長安縣衙主薄姓劉,是華縣劉家村人,他上個月剛致仕回家,就死在了華縣慘案中。”

砰——!李弘聽到李嶠的回答,他惱怒至極,狠狠的一拳砸在書案上,“死在了劉家村慘案中?這謀后的主使還真是好手段啊!”

突然間,東西市的稅收貪污案一下子又跟華縣慘案有了聯系,這是李弘玩玩都沒有想到的。不過這樣一來劉家村發生三百人被屠殺的慘案也就解釋的通了,兇手一夜之間屠殺了劉家村全村三百多人只不過為了掩人耳目,其實他真正想殺的只是劉主薄一個人。

而自己當時又剛好派李多柞去終南山請孫思邈,自然就被兇手背后的人給利用上了,才會將劉家村慘案誣陷到了李多柞和親衛右監門率府的一千鐵騎身上。

果然是好手段,果然是好計謀啊!

想到貪污案背后主使之人這般的高超手段,李弘也不得不佩服這人的心機和才智。

“你那邊查的怎么樣了?”李弘收回思緒向尉遲循儼問道。

尉遲循儼嘆息了一聲回答道,“潛藏在蛇幫的人已經找到了,我們也對他和書吏進行了嚴刑逼供,不過沒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書吏招供說,他在長安縣衙聯系的人就是劉主薄,他這次找蛇幫的眼線也是之前劉主薄做下的安排。”

“潛藏在蛇幫的人身份問清楚了嗎?”李弘臉色陰沉的問道。

“問清楚了,他說他是武二的跟班,之前武二跟書吏聯系全都是由他出面,因此這次書吏才會找上他。”尉遲循儼低聲回答道。

“難道就只有這些嗎?”李弘沉聲問道。

“不過他倒是說,武二之前用大量的銀錢兌換過不少金銀器物,而且聽說數額還很龐大,至于這些金銀藏在了什么地方,他自己也不清楚。”尉遲循儼說道。

“這么說武二將西市貪污的銅錢兌換成了金銀再送到賀蘭敏之的手里?”李弘問道。

“估計是**不離十啊!”張柬之的回答道。

大唐現在不說缺金銀,就是銅也很緊缺。因此金銀的珍貴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武二將銅錢兌換成金銀,他的舉動也就不難理解了。

“你查過武二是跟誰兌換的嗎?兌換的金銀上可否有標記?”李弘繼續問道。

“已經查過了,他是通過魏伶跟西域胡商兌換的,具體兌換的數目和器物都在這里,還請殿下過目。”尉遲循儼說完,就將一張清單遞給了李弘。

李弘看到單子上列舉出來的器物時,他陰沉的臉色緩和了很多,語氣也舒緩了很多,“這張單子上的器物很容易分辨,只要賀蘭敏之將他們藏在了府中,我們不難搜出來啊!”

“殿下的意思是要搜查賀蘭敏之住處嗎?”張柬之驚訝的問道。

要是真的能搜查賀蘭敏之的府邸,他們也不會因為劉主薄的死斷了線索就這么愁眉苦臉啊!可關鍵問題是,賀蘭敏之是什么人,要是沒有確鑿的證據,只憑武二跟班的證詞,還有已經死了的武二是楊氏府上的人,就去搜查賀蘭敏之的府邸,這似乎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職權范圍啊!

再者,賀蘭敏之現在有兩個住處。

第一個住處就是他妹妹魏國夫人的府邸,這是高宗賜給賀蘭敏月居住的地方,賀蘭敏月又深受高宗寵信。誰敢在沒有確鑿的證據之前去搜查這座府邸?

第二個住處就是楊氏的周國公府了,楊氏是什么人,是武后的母親,又是高宗親封的榮國夫人,她背后的實力比賀蘭敏月還要強。想要搜查周國公府,即便是有了確鑿的證據,誰要是想去搜查也要斟酌一番才行,更何況現在自己還沒有確鑿的證據。

因此李弘這么一說,不止的張柬之驚訝不已,就是李嶠、尉遲循儼和閆莊三人同樣也驚的眼珠子快掉下來了。

“怎么?不可以嗎?”李弘冷聲一聲反問道。

“不是不可以,是證據不足,怕——”李嶠說了一眼,就止住了話頭。

“殿下,賀蘭敏之有兩個住處,分別是魏國夫人的府邸和周國公府,我們現在既沒有證據證明他貪污了東西市稅收,又不確定他究竟將金銀器物藏在了那座府上,就貿然的去搜查這兩座府上恐怕不妥啊!”張柬之也在一旁勸解道。

因為搜府可不是過家家,更不要說這兩座府上的主人不是受太子寵信就是受娘娘庇護,又豈能隨便就去搜查呢?再說了要是搜出什么東西來還好說,可要是真的搜不出來的話,即便李弘是太子,恐怕也會受到高宗和武后的訓斥,受到御史的彈劾吧?

因此作為李弘的心腹,張柬之和李嶠等人即便是想查案,可一旦涉及到李弘的利益時,他們便毫不思索的就做出了選擇。

“還請殿下三思啊!”閆莊也在一旁勸諫道。

“殿下,您就再給臣十天的時間吧,十天之內臣保證查出賀蘭敏之將東**在了什么地方。”尉遲循儼不知道該怎么勸阻太子殿下,就只能這樣向李弘保證了。

“你們覺得孤搜查賀蘭敏之的住處,就只是簡單的要搜查他藏在府里的東西嗎?”李弘開口問道。見眾人一臉的不解,他就冷哼道,“這段時間發生了很多對孤不利的事情,首先是有人栽贓陷害,將華縣慘案的兇手歸咎到李多柞和右監門率府的一千鐵騎身上。其次,就是又人在長安城刺殺孤,想孤置于死地。他們三番兩次的這么做,將孤當成什么了?所以這次搜查賀蘭敏之的住處,能搜到他藏起來的金銀器物自然是好,要是搜不到,孤就再給賀蘭敏之一個教訓,借此震懾一下藏在暗中的宵小之輩,該讓他們看看得罪孤的下場是什么了!”

張柬之和李嶠、尉遲循儼、閆莊四人聽李弘這么說,就理解太子這次搜查賀蘭敏之住處的用意,他們就不再勸說什么了。

“當然,該做的準備工作我們還是要做的。”李弘淡淡的說道,就將目光移向張柬之和李嶠、尉遲循儼三人說道,“你們下去之后,將自己得到的消息全都錄下口供,人證也要好好的看管起來,以備不時之需。至于什么時候開始行動,你們等孤的命令吧!”

“諾!”張柬之和李嶠、尉遲循儼起身領命,就離開了書房。

“閆莊,‘白鷺書坊’的事情辦的怎么樣了?”待三人離開,李弘向閆莊問道。

“回殿下,安良臣已經將五千冊《瑤山玉彩》和《道德經》送到了白鷺書坊,‘白鷺書坊’低價售書的消息也已經傳播出去了,就等著明天開張了。”閆莊興奮的說道。

他今天可是見識了今天“白鷺書坊”低價賣書的消息傳出去之后長安城出現轟動場面,不管是世家門閥子弟,還是寒門子弟,全都圍在了“白鷺書坊”的門錢,真的是用人善人海形容也不為過啊!

“那就好!”李弘滿意的笑道。

賣書雖然只是他全盤計劃的一個開始,可只有這件事情進行的順利了,他才能繼續下面的計劃。因此他才會對“白鷺書坊”的事情這么的重視。




上一章  |  大唐道君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