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道君第五十六章 殺戮開始(2)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道君 >>大唐道君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六章 殺戮開始(2)

第五十六章 殺戮開始(2)


更新時間:2014年12月11日  作者:七月初三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七月初三 | 大唐道君 
第五十六章殺戮開始2

華縣慘案看似風輕云淡,實則是波濤洶涌。

因為這件案子不僅關系到太子,還映射到了太子的母親武后。因此作為大理寺少卿的張德裕才會在東宮跟李弘妥協,才會到華縣查案時這么就還一點進展都沒有,他不是不想查,而是不敢查,因為查出現在還只是懷疑,要是一直拖下去不了了之也好,可真要查出點問題,首先遭殃的肯定是他自己。所以張德裕才會想向李弘保證的一樣,準備一直這么拖下去。

然而,自從高宗派狄仁杰和御史臺御史、刑部官員到華縣去監督查案,張德裕的拖延政策就不奏效了。刑部官員倒是沒什么立場,可御史臺的人是站在王達和鄭洪一方的,他們迫切的希望華縣慘案能查出對太子不理的證據,而狄仁杰又是太子一方的人,自然也迫切的想盡早結案,能夠還太子一個清白。

這樣,張德裕面臨的壓力很大,他猶豫了良久,就向朝廷上了一道奏章。

同一時間,刑部官員、御史臺御史和狄仁杰的奏章也到達了門下省,門下省侍中竇徳玄看完奏章上的內容,他覺得這四份奏章的內容不是他能夠審核的,就立即將中書令許敬宗請到了門下省,許敬宗到了門下省看完四份奏章,沉吟了片刻之后,這才向竇徳玄說道,“看來,必須是要召集眾人商議一下了。”

見許敬宗都沒有什么好的建議,竇徳玄只能微微點頭道,“只能這樣了。”

“你立刻派人去通知其他幾人,讓他們立馬去紫宸殿,我現在就去回稟娘娘。”許敬宗說道。但凡遇到大事的時候,門下省都會召集宰相們商議,才會對奏章做出審核。只是這件事情比較特殊,涉及到了太子,他們就不敢再獨自商議了,只能將這事回稟給高宗和武后才行。

兩人商議完畢,許敬宗就匆匆來到了紫宸殿,見只有武后在處理政務,不見高宗的影子,他就知道高宗肯定是身體不舒服,已經回麟德休息去了,就向武后稟報了這件事情。

武后仔細聽完許敬宗的回稟,對他的安排很滿意。這也是武后寵信許敬宗的原因,不管許敬宗談錢也罷,人品低劣也罷,可他是處理政務的能手,辦事效率高,又懂得分寸。

就在這時,武后的親信張英匆匆走進紫宸殿,向她稟報說,幾位竇徳玄和李績等人在殿外求見。武后下令讓他們進來說話,張英躬身領命離開紫宸殿。

片刻,李績、竇徳玄、戴志德、姜恪、孫處約和樂彥瑋六人匆匆走進了紫宸殿。他們向武后施禮,武后讓他們落座之后,竇徳玄就將四份奏章呈給了武后。

武后已經從許敬宗的口中得知了四份奏章的內容,對放在眼前的四份奏章,她只是取出了放在最下面的狄仁杰的一份,再次仔細看了一遍,這才向眾人問道,“這四份奏章上的內容你們都看了嗎?”

“回娘娘,我們已經看過了。”竇徳玄起身回答道。

“你們既然已經看過了,就說說自己的看法吧!”武后向眾人問道。

“張德裕在奏章上說,因為案子太過撲朔迷離,他還需要時間調查。老臣認為覺得他有失職之嫌。”竇徳玄第一開口說道,“至于御史臺方言說,張德裕是在故意拖延時間,是想毀滅證據,想讓朝廷撤了張德裕的職另派他人。這點老臣認為有點言過了。”

竇徳玄說到這里,看了武后一眼,見武后表情沒有變化,就繼續說道,“倒是狄仁杰在奏章上說這件案子非太子親衛所為,乃是有人蓄謀依舊,以儀刀兇器想嫁禍給太子親衛。老臣倒是覺得值得重視。”

“臣也認同竇侍中的說法,建議讓狄仁杰協助張德裕查案。”樂彥瑋起身說道。

樂彥瑋從提拔到宰相的位置上開始,就一直立場明確的在支持太子李弘。現在狄仁杰上書,說這件案子的有人想嫁禍給太子,他能查出幕后的真兇。樂彥瑋又豈能放過這樣的機會,自然是支持狄仁杰了。

“臣也同意竇侍中的說法,建議讓狄仁杰協助張德裕查案。”孫處約也起身開口說道,“不過,華縣慘案發生至今已經快一個月了,而張德裕去華縣也有二十多天了,至今卻毫無進展,不能不對他要進行一番訓斥。”

“老臣同意孫侍郎的意見。”戴志德起身說道。

今天高宗不在紫宸殿,他倒是一點都不意外。因為像今天這樣商議大事的次數多了,以前有一半時間高宗都不在場。不然武后又怎么會又機會架空高宗呢?

“娘娘,老臣認為待御史方言所說并不是沒有道理。華縣慘案發生至今快有一個月了,而張德裕身為大理寺少卿,職掌管天下邢獄大事,他去華縣查案二十多天竟然一點進展都沒有,這里面恐怕另有隱情啊!”李績突然起身說道。

之前眾人不管說什么,武后的表情都很從容淡定,因為這是她早就預料到的。現在李績突然這么說,她就有點驚訝了,就再也不想聽剩下的人的建議了,而是將目光移向李績問道,“李愛卿的意思是?”

李績作為軍方第一人,又是太宗時期就倚重的老臣,他的建議武后可不敢不敢慎重考慮。

“朝廷該派人替代張德裕了。”李績語氣平靜的說道。

“那張德裕怎么辦?”姜恪不由得開口問道。

李績淡淡的說道,“可以讓張德裕戴罪立功,協助朝廷派去的人查案。”

紫宸殿里的眾人突然聽到李績這么說,大家全都將目光移向了武后,想看武后會怎么回答。因為能站在這里的人全都是才華驚艷之輩,他們又怎么會看不出來方言跟王達和鄭洪一樣都是受人指使對太子不利的人呢?

可是現在,眼前這位以往事不關己,就一句話都不會說的英國公,竟然會在華縣慘案上的態度這么堅決,而且還是為了支持待御史方言,這就讓他們百思不得其解了。

因為這個時候李績竟然公然的站出來支持方言,這是什么情況?他不是娘娘的心腹嗎?怎么會跟娘娘過不去呢?

武后臉上的表情倒是沒有太大的變化,她對李績的諫言也沒有做出表態,而是將目光移向了許敬宗問道,“許愛卿,你的意思呢?”

許敬宗沒有回答武后的話,而是沉吟了一下說道,“娘娘,老臣認為貿然替換張德裕似乎有點不妥,不如先訓斥他一番,再給他十天時間,如果他能如期破案,便是戴罪立功,就不予再追究他的失職之罪,要是不能如期破案,到時候再替換他也不遲。”

許敬宗的建議比較老成,他這個建議既沒有讓竇徳玄和樂彥瑋等人沒有落了面子,又兼顧了李績的諫言,讓武后不至于陷入李績和竇徳玄、姜恪等人只見為難。因此他的話音一落,武后也就不再征詢大家的意思,而是立馬說道,“許愛卿這句話乃老成之言,就這么辦吧!”

武后夸贊許敬宗的建議的老成之言,潛臺詞就是他對李績的諫言不滿了。

眾人聽到娘娘都這么說,他們也就不再有什么意見,而李績見武后已經發話了,他就是心有不甘可也沒辦法反駁了,就只能沉默不語。

待將這件事情解決了,武后目光移向了許敬宗和李績身上,見許敬宗表情依舊,神情淡然,而李績即便極力的掩飾自己的不滿情緒,可是眼中仍有不悅之色,她就向兩人問道,“許愛卿,李愛卿,太子遇刺一案,你們查的怎么樣?”

許敬宗回答道,“自從上次刺殺案發生之后,刺客就銷聲匿跡了,老臣正在跟英國公全力的調查,不過還需要有點時間。”

“哼——”武后冷哼一聲說道,“太子遇刺乃事關重大,它關系到大唐的江山社稷,你們兩人既然奉命調查此案,切不可兒戲了。而且,陛下對你們的近日的查案進展很是不滿,本宮希望你們能夠盡心盡力,這件事情不能再拖延了。”

“臣命令!”許敬宗和李績忙起身說道。

“還有,本宮再給你們十天時間,十天之內要是還查不出真兇,你們就等著受罰吧!”武后冷冰冰的扔下了這句話,就大袖一甩,氣憤不已的離開了。

眾人低頭不敢搭話,待到武后離開,他們才起身慢悠悠的離開了紫宸殿。因為大家心里清楚,娘娘之所以這么憤怒,不是因為許敬宗和李績兩人查案不利,而是因為對李績剛才替方言說話表示出的不滿。

許敬宗和李績是最后離開紫宸殿的,兩人出了紫宸殿,許敬宗突然停住步子轉身向李績問道,“英國公,老朽聽說太子遇刺那天,東宮親衛將軍陳恭救主心切,殺了不少平民百姓,里面就有一個是你女兒,有沒有這回事兒?”

李績冷哼一聲道,“許相的消息倒是很靈通啊!”

“要是消息真的這么靈通,老朽又豈能這兩天才有所耳聞呢?”許敬宗灑然笑道,“不過,老朽倒是有一個消息想告訴英國公,就是陛下準備想調幾名統領打仗的老將充實東宮親衛,卻被殿下給拒絕了。”

說到這里,許敬宗停止了話頭,目視緊緊的盯著李績,他見李績神色微動,才笑呵呵的說道,“英國公,還是查案要緊啊!”

說完,就顫顫巍巍的離開了!

待到許敬宗的身影消失在紫宸殿外的廣場上,李績這才收回目光,就聽他冷哼一聲,又看了一眼東方的方向,這才臉色陰沉的大步離開了!


上一章  |  大唐道君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