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道君第三十八章 落敗爭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道君 >>大唐道君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八章 落敗爭鋒

第三十八章 落敗爭鋒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24日  作者:七月初三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七月初三 | 大唐道君 
正文

鄭洪和王達兩人的奏言沒有引起朝臣們的附和,宣政殿內一下子變得寂靜無聲。

廢話,這是在跟太子作對,是找死的節奏啊!宣政殿內群臣腦子沒燒壞,豈能做人當槍耍?就連對李弘狠的咬牙切齒的賀蘭敏之也選擇了沉默。

可鄭洪和王達是御史,職權就是彈劾和諫言,他們在朝會上說的話分量極重。因此他們一開口,就是群臣保持沉默,高宗也不得不有所表示才對。

高宗看了一眼武后,見武后目視大殿眾人,沒有理他,他就將目光移向了許敬宗問道,“許愛卿,張德裕迄今沒有上過一份關于華縣慘案的奏章嗎?”

“回陛下,沒有。”許敬宗躬身回答道。

高中微微點頭,再次將目光移向了武后,見武后無動于衷,他就繼續說道,“諸位愛卿對此有何看法?”

“陛下,華縣慘案涉及到了太子殿下,大理寺少卿張德裕謹慎查案,臣覺得沒有什么不妥。”樂彥瑋出列說道,“所以,臣以為我們不能因此而聽信了他人的讒言,就質疑張德裕的查案過程。”

樂彥瑋作為新晉升的宰相,他的話可謂誅心之言,一句話就將鄭洪和王達說成了進讒言的小人。

“臣也以為不可妄自派人前去監督張德裕!”戴志德也出列說道,“陛下,張德裕久居大理寺少卿之位,查案經驗豐富,半個月沒有上奏查案情況自由他的道理,我們切不可因此就質疑他,認為他另有他心。”

“臣同意戴相的意思。”孫處約也開口說道。

作為宰相,他清楚自己不能不在武后和高宗兩人之中做出選擇,思量了很久,他今天終于還是選擇了高宗。

高宗見孫處約附和戴志德的話,眼中露出了淡淡的笑意,他當初提拔孫處約和樂彥瑋等人為相,目的不就是想制約武后過大的權力嗎?現在孫處約做出了自己的選擇,讓他心里很高興。

至于武后,因為距離有點遠,下面的群臣都沒有注意到她臉上的表情變化,只有李弘離她近一點,清晰的看到了她眼中一閃而過的陰霾之色。

要說樂彥瑋一個人力挺張德裕,鄭洪和王達還能表現的很淡的話,那么現在戴志德和孫處約兩人也出面說張德裕說好話,鄭洪和王達就有點慌了。

因為大唐現在就只有七位宰相,七人之中三人已經表態支持張德裕,即便剩下的四人不發表自己的意見,就足以讓朝臣在這件事情做出自己的選擇了。

就在鄭洪和王達相互看了一眼,正準備繼續向高宗諫言時,姜

恪出列道,“陛下,臣以為張德裕查案速度太過緩慢,至今沒有一點進展,其中必有隱情可尋,還請陛下派人到華縣監督張德裕查案。”

姜恪既是兵部尚書,又位列宰相之位,他說出話在朝堂上頗具分量,他突然見支持鄭洪和王達,儼然已經站在了李弘的對立面。

不過李弘注意到了一點,就是姜恪在出列說話之前,武后的目光有意無意的落在了他的臉上。很顯然,姜恪之所以支持鄭洪和王達,顯然是得到了武后授意。

以李弘的判斷,有人真要陷害他,武后絕對不會坐視不理,因為他的位置受到威脅,武后的皇后之位也未必能坐的安穩。

可現在,武后盡然讓手下的宰相支持鄭洪和王達,那么只有一個原因可以解釋的通武后此舉的意思,就是今天的朝會已經不是鄭洪和王達在針對他了,而是變成了高宗和武后在權力上的一次角逐。

果然,就像李弘猜測的一樣,姜恪的話音一落,竇徳玄就立馬出列道,“老臣也覺得張德裕查案延誤時間太長,需得派人去催促一下了。”

竇徳玄一說完,支持和反對的宰相人數一下子變成了二比三。

現在就該輪到許敬宗說開說話了,他是武后的鐵桿心腹,自然會遵照武后的意思支持鄭洪和王達,這樣一來支持和反對的人數會變成三比三,那么李績作為唯一沒有開口說話的宰相,他的話就成了是否支持與否的關鍵了。

只是,讓眾人沒有想到的是,這次開口說話的人不是許敬宗,而是李績。

李績出列,語氣平靜的說道,“陛下,臣也覺得華縣慘案不能拖延太久,還得再派人到華縣監督張德裕才行。”

這一刻,不說是群臣愣住了,就是李弘也傻眼了。這,李績是不是有病啊?還是自己招惹他了?怎么老跟自己作對啊?

高宗見李績這么說也是眉頭緊皺。

以前他通過李績除掉了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等勛貴權臣,將武媚立為了皇后。從此,李績就成了他的心腹大臣。即便之后他跟武媚因為權力而發生過爭執,武媚迫使他不得不讓她臨朝聽政,這期間李績即便有點傾向武媚,可他的立場并不明顯。

可今天,李績突然主動站出來為鄭洪和王達說話,態度明確的站在了武媚和一方,公然是要表示支持武媚。

這讓他有點始料不及!

而坐在高宗一旁的武后,看到李績站到了自己的一方,即便是陳府很深的她,這一刻眉宇間也露出了淡淡的笑意。因為她知道從今天開始,李績這位大唐軍方第一人今后就

是她的心腹了,有了李績的支持,就等于得到了大唐軍方的支持,那么今后她想繼續架空高宗,還有什么可以顧慮的呢?

李績的表態,讓今天的朝會失去了懸念。

因為,今天的朝會上,高宗在和武后的交鋒中,又敗下陣來了!

跟武后的交鋒又落了下風,還失去了李績這樣一個心腹大臣,高宗顯得有點急躁,就淡淡的問道,“許愛卿的意思呢?”

“陛下,臣同意向華縣派人。”許敬宗慢悠悠的說道,“不過不是監督張德裕查案,而是協助張德裕查案,至于派何人前往,微臣覺得御史臺和刑部可以各派一人。”

高宗微微點頭。

其實他在結局已經定了的情況下還開口問許敬宗,自然就是想讓許敬宗給出一個個派人的具體建議。

“只是——”許敬宗說到這里,停頓了一下,又繼續說道,“華縣慘案涉及到太子,就像英國公說的案子拖得越久,對太子殿下就越是不利,因此臣建議派往華縣監督查案的人,就由太子的東宮舉薦一名吧!”

李弘聽到許敬宗終于沒有敷衍自己,他的臉上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武后對許敬宗這樣說也不吃驚,沒有出現任何不滿的表情,就像他早知道許敬宗會這么說一樣,實則是今天她得到了李績的支持,面對高宗是大獲全勝,其他的她已經不想再計較了,再會變現的這么豁達。

而高宗本就已經不耐煩了,見許敬宗還想喋喋不休,就有點不悅,可是突然聽到許敬宗這么說,他就又沉下氣向李弘問道,“太子,東宮可有這樣的人?”

高宗的話音一落,李弘還沒有開口,工部尚書閻立本就出列說道,“陛下,臣舉薦一人,可入東宮為太子家令寺丞,讓他入大理寺,代表東宮前去監督張德裕查案。”

因為閆莊是太子家令,閻立本又是閆莊的叔叔,因此不管閻立本怎么支持太子李弘,宣政殿上的群臣都不會意外,高宗自然也是,就淡淡的問道,“何人?”

“并州都督府法曹狄仁杰。”閻立本回答道。

“他有何能力能代表東宮去華縣監督張德裕查案?”高宗不解的問道。

“回陛下,狄仁杰在太宗時期就通過明經科考試及第,又在任職并州都督府法曹時剛正廉明,執法不阿,兢兢業業,臣相信他的能力,足以當此大任。”閻立本朗聲說道。

因為他清楚狄仁杰的能力,又非常賞識狄仁杰才華,才敢說的這么理直氣壯。不然即便是李弘授意,閻立本也不敢這么明顯的站在李弘的一方跟武后

過不去。

“太子,你可曾想清楚了?”突然,武后開口問道。這還是今天朝會上她第一次開口說話。

“母后,既然是閆尚書舉薦的人,兒臣之間又見過一面,讓他代表東宮到華縣監督張德裕查案,兒臣沒有異議。”李弘自然不會反對。

“那就擢升狄仁杰為太子家令寺丞、再升他為大理寺丞,即可同刑部和御史臺所派出之人立刻趕往華縣。”武后聲音洪亮的說道。

“微臣領旨!”許敬宗忙躬身領命。

高宗就這樣靜靜的目視武后下達旨意,他一句話也沒有說。

之后,眾臣又議論了一些朝政軍務,高宗就下令退朝。

待朝會結束之后宰相們還要到紫宸殿跟高宗和武后商議具體的政務,而李弘因為身體原因可以不參加,他離開宣政殿,獨自一人前行。

“殿下,我聽說這兩天你再查東西兩市的稅收,可有眉目啊?”就在這時,賀蘭敏之突然走近他,低聲問道。不過他一臉的傲慢之態,讓李弘很生厭。

“你為什么這么關注孤的舉動?”李弘反問道。

“因為我喜歡看殿下忙活了半天,可最后還是不了了之的樣子,我覺得很好玩。”賀蘭敏之得意的大笑道。李弘惱怒,還不是因為楊氏,不然他豈能不繼續往下查,豈能會這么輕易的放過賀蘭敏之?

賀蘭敏之見李弘一臉怒容,心里就歡喜不已,就更加得意的說道,“殿下,你要是覺得憋屈,可以繼續往下查嘛。不過武二已死,你得到的線索斷了,沒有了武二的口供,我不知道殿下想要繼續再查東西兩市的稅收的問題,是不是會有點不妥呢?畢竟殿下現在沒有確鑿的證據,要是私自調查朝廷命官,這要是讓御史臺的御史們知道了,可得又要彈劾殿下了。”

“哈哈,殿下是君,而我只是一個小臣,不過這也是我給殿下的一點諫言,還望殿下要采納哦!”賀蘭敏之說完,就囂張的大笑著揚長而去。

李弘目視賀蘭敏之的背影消失在他的視線里,他眼中露出了殺機。




上一章  |  大唐道君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