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阿鼻村的里正,也是長期纏著個布巾子在脖子里的,莫非也是這病癥?
“挽娘,阿珠,幸虧你們沒出去親眼見到,真的很嚇人,聽郎中說,這病不算疼,就是不方便……”。
哪里僅僅是不方便啊?患者很痛苦的好吧?
穎縣阿鼻山附近,會出現這樣多例大脖子病患,那極有可能就是地方性缺碘所致。
人體需要的碘絕大部分來自日常生活的飲食之中。然而,世界上很多地區上的土壤、江河、湖泊及空氣中的碘含量都很低;這些地方出產的糧食、蔬菜、水果以及其他植物的碘含量也很少;飼養出來的的家畜、家禽乃至野生動物,體內的碘含量也不多。如果人們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缺碘環境,又只吃當地產的飲食,當然就不能得到足夠的碘供應。
可怕的后果就是,如若3——6個月內又得不到足夠量碘的補充,便會出現碘缺乏的癥狀,繼而導致碘缺乏病。
貌似,初來之時,確實在路上見過幾個匆匆而過頸纏布巾的本地人,只是當時不以為意,權當是風俗習慣而已。
阿珠覺得,自己冷清清的外表下,那顆其實還算滾燙的心,微微的揪動了一下,又一下。
“三胖兒”是個粗拉漢子,疾病沒得到他的身上,也是惋惜幾句而已。
可是挽娘則不同。
仿佛出自一個母親的本能,又或者是一個孕婦的過分敏感。挽娘雙手合抱著肚子,驚惶的問道:“大脖子病過不過人?會不會過到孩子身上?”
“三胖兒”手忙腳亂的去安慰媳婦:“不過人哩,真的,里正的老婆不就沒事兒?光著脖子常在村子里轉悠。”
擁有一個正常的細脖子,也確實,是值得驕傲值得轉悠的一件事兒。
“三胖兒”終于把挽娘的憂慮給遏制了一些,但是,小小的阿珠,卻深深的陷入憂慮之中。
大脖子病確實不傳染人,但是。挽娘懷著身孕居住在此地。誰也不敢擔保,肚子里的孩子就不會缺碘,其實,連大人原來沒得過大脖子病。到了這里。吃喝這里的東西。以后會不會得上也不好說……
碘,雖然在人們生命中只需要一湯匙之多,卻與人們生命息息相關。令人遺憾的是。地球上的碘大都儲藏于人類早已告別的海洋。內陸本就不太多的碘,卻被冰川融化、雨雪淋濾,然后是風的洗刷,尤其滾滾而下的江河也把碘毫不珍惜地帶進海洋之中。
內陸中的碘,多存在于地殼的表面。這些碘,已經無法滿足人類的供應,在風化的土壤和毫無植被的地面上,更沒有碘的蹤影了。山區,特別是在荒山禿嶺,碘的貴重還比黃金要高出許多。
這就是華夏大陸上越往西行患碘缺乏癥的病人越多的根本原因。
阿珠曾經西行到過干將所在的邊疆,卻始終是以一個游客一個旅人的姿態走馬觀花、一覽而過,到底那邊的大脖子病患者多不多,有多痛苦,竟然沒有注意過。
“我——去走一走——屋里有點點兒悶——”,阿珠放下刺繡棚子,勉強扯了一個微笑,從椅子上出溜下去。
屋里,挽娘的聲音其實還不算穩定:“三胖兒,我夜里做夢,咱家孩兒的手腳,不齊全似的——”。
現在又多了一種筑夢材料,以后這神經質般的孕婦做夢,估計又得把大脖子給那個無辜的孩子添加上……
只可惜,阿珠此刻已經沒有調侃挽娘的心情,她的小身板,在水潭處靜立了片刻,又慢慢兒地踱出門去。
院里溫暖如春,院外卻是寒冬臘月的最正常景觀,積雪未化的墻根兒,冰凍的很結實,幾株枯樹失去了生機似的,把絕望的枝條伸向了天空……
阿珠還記得最初到這個阿鼻村,老郎中的家的位置。
在心里跟小世界里面的黃金蟒做了幾句交流,阿珠抓了幾個紅彤彤的大蘋果出來,權作是登門的禮物。
這可是稀罕東西,普通人家保存不到這個時候就得蔫了壞了。
有時候事情就是這么玄妙,原先不知道大脖子病這回事兒,走南闖北都沒看到,現在滿腦子裝的都是大脖子,一路走來,就很是發現了幾個村民的異樣,從包著布巾子的外部輪廓,足以看透到里面的病癥。
再走進老郎中家里,阿珠幾乎要驚呼出聲,行醫多年經驗豐富的老人家,竟然也有至親的骨肉在承受大脖子的病痛。
一個包著布巾子的婦人,抱著一個癡癡呆呆胖嘟嘟的嬰兒,在院子里踱來踱去,口中哼著安撫嬰兒的曲調……
看神態與穿著的隨意,應該就是老郎中的兒媳和孫子。
阿珠忽然覺得,自己懷里抱著的紅蘋果就是幾個紅艷艷的諷刺,這諷刺針扎似的,讓整張臉火熱并辣辣的痛。
“你——是誰家的孩子?喊瞧病去嗎?你得等等,我公公出去了。”婦人說話語速很快,臉上的汗珠子也滾下來,身子都有些發抖似的,仿佛手中的嬰兒很重,重到了她支撐不起的程度。
但那孩子根本不理會這些,母親的腳步一停,他就張嘴哭泣,連個眼淚疙瘩都沒有,就是干嚎,身子還一抽一抽的。
不知道這位悲催的母親,是已經抱著他走動了多久,并且,還必須繼續走動下去……
婦人臉上的汗珠子又滾下來一顆,砸到地面上,連一粒塵土都沒有濺起來。
可是這還不夠,嬰兒變本加厲,直到母親腳底下急促的跟被狗攆似的,在院子里一個勁兒的連貫的小跑兒,才算是滿意的收了哭泣,繼續睜著兩只傻呆呆的眼睛望著天空……
阿珠覺得,如果自己不幸也有這么一個折騰人的兒子,那肯定早兩巴掌打腫他的屁股了,這還是兩眼直勾勾一看就心智不機靈的娃兒呢,機靈的,不得把親娘給訓練成“馬拉松”選手啊?
“給——小弟弟——吃個蘋果吧?”
阿珠弱弱的開口,她剛剛從小嬰兒翻身長大了點兒,自然知道小弟弟吃蘋果這事兒不靠譜兒,但是,可以借助點器具啊——
“湯匙——給我用個湯匙——小弟弟就能吃下去——”。
不過,讓這個可惡的小娃子不鬧騰,其實沒那么麻煩,一只紅蘋果擱到小胸脯上,這癡癡呆呆的娃兒,就知道雙手抱住往嘴巴里面送,也不是真傻嘛!
得了赦免的母親,額頭上是凈濕一片,呼吸也急促的跟拉風箱似的,坐在木凳子上,半晌兒不能言語。
阿珠無奈,轉動著眼珠子四下里瞧瞧,揚聲高喊:“我看到你們家的碗柜啦,我自己去拿——”。
真心幫助別人嘛,不能在意太多的形式。
挑了個輕便小巧的銅湯匙,阿珠削去了一層果皮,就開始自下而上輕刮蘋果肉,等湯匙頂端聚集了碎碎的果汁果肉,便送進小嬰兒的嘴巴里。
小世界里面出產的水果,那品質都是杠杠的,酸酸甜甜的果汁一入口,小嬰兒的神色就靈動了起來,又是吧嗒嘴兒,又是擠眼睛吐舌頭,煞是可愛……
那婦人眼睛緊盯著湯匙上面的果汁果肉,唯恐有大個兒的東西會卡到了孩子喉嚨,然后,終于笑逐顏開,呼吸聲也沒有那般急促了。
“嬸兒你也吃點兒,小弟弟可吃不完這么大的蘋果,要是放著,又得壞掉。”阿珠抬眼笑看婦人,把手里的多半拉兒蘋果遞給她。
被喂了幾湯匙果肉汁,小家伙兒滿意的抱著個最大的果子,懶懶的閉上眼睛了。
婦人身子不敢動,一只手卻在推讓:“這可是金貴東西,小姑娘你自己留著吃吧,我是大人,不用這些。”
華夏民族幾百年的傳統,好東西都給孩子留著,就跟定律似的,一旦成為人家的父母,就不需要任何享受了。
阿珠很希望自己的大蘋果能舒緩一下這個婦人的疲累,甚至是疾病的痛苦,或許,小世界里面的出產,能起到一絲絲作用呢?
“這個蘋果必須給您吃,您看,上面都是小弟弟的口水——”。
馬上就夠五周歲的小丫頭,從一側的太陽穴處往另一個方向,編了一組麻花辮兒,貼著額頭,像一圈花環,圍裹著一張細白的臉蛋,小眼睛水汪汪眨啊眨啊,穿一身繡花的粉紅小襖褲,站在那里,不屈不撓的伸遞著半顆紅彤彤的蘋果……
婦人羞慚的,接了過去,象征性的啃了一小口兒,留在嘴巴里,對阿珠笑了。
“真——甜——”,她說。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阿珠忽然明白了,自己茫茫然從家里出來,四下漂泊,到底有什么意義。
她冷清清的漫長人生,終于,找到了一個明確的方向。
一個可以讓冷清的血液沸騰的方向。
當老郎中和兒子背著藥箱從外面回來,看到的,就是一大一小兩個女子相談甚歡的場景,最小的那個娃兒,已經被放回床上睡著了。
“劉爺爺,您知道海帶嗎?您吃過海帶嗎?”
小精靈一樣的女娃娃兒,眼睛里閃著靈動的光芒,大聲問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