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帝都一個多時辰車程的山陽縣是皇城周圍的第一大縣,亦是大齊國第一寺廟慈安寺的所在地。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亦是女兒節,而每一年的這個時候,慈安寺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廟會。
慈安寺的廟會聲名遠播,在整個大齊國的東南部享有盛譽,這一天的慈安寺不再是一副清靜幽深,寶剎莊嚴的嚴肅樣子,香火比一年當中的任何時候都要鼎盛,往來游玩虔誠祭拜的人絡繹不絕。
慈安寺長長的天梯下方,圍繞著如林的廟宇,許多山陽縣本地的,甚至還有從附近的城鎮趕來,經過了許久的悉心準備,就為了在今日大賺一筆的小攤販們正在擺攤子賣力地吆喝,香氣撲鼻的美食,細致精巧的玩意兒,密不透風的人群以及叫賣嬉笑聲,沸反盈天,熱鬧非凡。
尤其是在夜幕降臨之后,火樹銀花,人山人海,今日的山陽縣甚至比帝都的夜晚還要繁華熱鬧。
山上香火鼎盛,山下車水馬龍。
因為今日是女兒節,那些平日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姑娘們亦面罩輕紗,在家中兄長或隨扈的陪同下三五成群地出來賞玩閑逛,花團錦簇,活色生香。
阿依與墨硯無聊地坐在位于山陽縣中心大街上的一品齋包廂里,兩個人全都單手托腮,順著窗戶望著樓下擠來擠去就像是繁殖期的魚群,卻還熱情洋溢興致勃勃的人們。覺得頭疼。
他們計算失誤了,本以為今天能夠回帝都去,沒想到進入山陽縣時已經是黃昏時分。即使能趕到帝都,只怕那個時候帝都的城門也已經關閉了,無奈,兩人只能臨時決定在山陽縣住上一宿,第二天一早再啟程前往帝都。
雖然黃昏時分進入山陽縣時,兩個人都覺得今天的山陽縣人多得不像話,但誰都忘了今天竟然是端午節。直到入住蓬萊客棧時,望著客棧里滿滿當當的人。才在掌柜的提醒下想起來。
阿依雖然在帝都住的時間也不算短,但卻從沒聽過山陽縣的廟會,墨硯很顯然是知道的,也很顯然他討厭人多。
好不容易才強迫掌柜的給他們勻出來兩間房。晚飯沒有在客棧里吃,因為一個勁兒地催菜廚房就是忙不過來,想必做出來的飯菜味道也不怎么樣。
于是餓肚子餓得窩火的墨硯就帶著阿依來到了一品齋,然后在等待了兩刻鐘之后終于被掌柜的硬擠出來了一間包廂分給他們,等到吃上飯時,墨大人的臉色簡直比干涸的墨還要深黑龜裂。
吃飽喝足之后,阿依在心里長長地舒了口氣,單手托腮,望著窗外人手一個面具人手一個花燈的紅男綠女。大家都是一副很開心的樣子,在人群里以烏龜的速度擁來擠去,怎么看都容易發生踩人事故。
“人真多啊。像一群螞蟻一樣!”墨硯托腮望著窗外,懶洋洋地道。
“就是說,為什么端午節也有這么多人,我記得我以前在蘇州時也只不過是做做香囊插插艾草什么的,晚上可沒有這么多人,山陽縣的人還真多呢。”
“山陽縣哪有這么多人。這里面至少有一大半的人都是從帝都來的,為的也不是端午節。端午節白天時已經過完了,現在是女兒節。”
“女兒節?”阿依微怔,“這么說剛剛蓬萊客棧的掌柜的確這么說來著,蘇州的女兒節明明是七月初七。”
“大齊國東南部的女兒節有三次,一次是三月三,一次是五月五,一次是七月七。說白了,就是因為帝都附近吃飽了撐了的男男女女太多了,過一次還不夠,非要過三次,為了享盡艷福。”墨硯端著茶碗慢慢地啜飲著,慵懶地用了輕蔑的語氣。
阿依一時沒明白過來女兒節多與艷福有什么關系,將頭順著窗子探出去一些,望著樓下的游人們手上或臉上都拿著或戴著一只面具,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面具讓人眼花繚亂,幾乎人手一只無論男女,她俯視了半天,不解地歪了歪頭,好奇地問:
“墨大人,他們為什么每一個人都拿著一只面具?”
墨硯一愣,驚詫地看著她反問:“你沒過過女兒節?”
阿依覺得他的語氣有點鄙視她的意思,不服氣地扁了扁嘴:
“墨大人你難道要我和人牙子一起過女兒節嗎,人牙子才不會過女兒節!”
墨硯想想也對,再說她從前也年幼,像拿面具這種事還輪不到她,眼望向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們手里的面具,眼眸微瞇,沉默了片刻,才回答:
“在女兒節之前,男子或女子如果有心儀之人,就會準備兩只相同的面具,將其中一只在女兒節之前送給對方,如果對方當天肯赴約并戴了那只送給他的面具,就算兩情相悅,之后就可以回去籌備婚事了。”
阿依大吃了一驚,瞪圓了眼睛道:“這樣也可以?”站起身將整個上半身探出窗外,在大街上匆匆掃了一圈,緊接著回過頭對著墨硯怪叫道,“墨大人,街上這么多人,竟然全都是有心儀之人的!”
墨硯無語地抽了抽唇角:“也不全是,女兒節戴面具本來就是一項風俗,也有的人是為了美妙的邂逅,兩個恰巧買了同樣面具的男女,一見鐘情之后偷偷打聽住處托媒人提親也是有可能的,本來今天就是為了讓那些適婚的男男女女出來相相看的。啊,我娘以前說過,像這種女兒節那就是一場大型相親會。”
阿依深以為然,驚嘆道:“帝都的人還真會玩啊!”
墨硯滿頭黑線:“聽你這么說就好像在諷刺帝都一樣。”
“我哪有,我是真心實意的。”阿依認真地強調。
墨硯放下已經喝空了的茶杯,沒什么興致地說:“下去走走吧。”
“那么多人,墨大人你不是討厭人多么?”阿依望望窗外,有些發愁,她也討厭人多。
“現在時辰還早,回去也不能睡,再說客棧里又亂糟糟,總不能一直坐在這兒發愣,下去轉轉吧,女兒節雖然很無趣,但是慈安寺山腳下的小吃味道還是不錯的,許多名產小吃今天慈安寺山下都有賣,能一飽口福。”
一飽口福啊!
聽到這四個字,阿依大大的眼睛里閃爍著燦爛的光芒,把頭點得像小雞啄米。
墨硯無語,慢吞吞地轉身,走了,阿依急忙跟上他。
初夏的夜晚氣溫還算舒適宜人,或許是街道上游人太多,燈火旺盛的關系,抬頭仰望如幕的蒼穹,今夜的天空只有幾顆寂寥的星子散落在上面,似昏昏欲睡的樣子,并不太明亮,而與它們遙遙相對的是那一彎如水般清幽迷離的月亮。今夜沒有風,道路兩旁的樹木是靜止的。
戌時整,裝扮成龍獅花神的游行隊伍開始自慈安寺山下的牌樓出發,將會圍繞著整個山陽縣舉行大型的巡游表演,舞龍舞師,花神散花,鑼鼓喧天,熱鬧非常。
阿依跟著墨硯穿梭在密集的人群里,慈安寺的牌樓下面的確擺了不少小吃攤,幾乎匯聚了整個東南部的所有地方美食,山陽縣周邊城鎮的小販們特地趕來就為了這一天,整條街上到處都是操著各地濃重口音吆喝叫賣的小商小販,以及熙熙攘攘的游人們開心的笑聲、受到熱烈氣氛的感染不由自主揚高的嬉鬧聲以及跟小販你來我往的討價還價聲。
阿依將整條街從開頭吃到末尾,讓一直命鐘燦掏銀子的墨硯忍不住懷疑她是不是另外多長了一個胃,明明才剛吃過飯。
阿依嘗遍了各種小食,吃得滿口生香,流連忘返,不禁雙眸亮閃閃地對著一臉無語,因為擁擠的人潮多少有些不耐煩的墨硯,大聲道:
“墨大人,這次能在山陽縣過端午節真是太好了,能吃到這么多好吃的東西,雖然人多了些,但是偶爾這么熱鬧一下也挺有意思的!”
墨硯愣了愣,望著她一臉興奮,雖然沒有笑出來,但她那一雙比女兒節夜市上的燈燭還要閃亮的眼眸里卻充滿了濃濃的欣喜和快活,即使是在夜晚里,這樣的眼神也很容易被看出來,頓了頓,他唇角勾起,呵地笑了。
“墨大人,你看,那個是什么?”阿依忽然眼眸一閃,望著街對面一家售賣果餅的攤子,高聲問。
她平常極少大聲說話,然而街市上人太多,不大聲說對方聽不見,于是逛了一會兒她也習慣了說話大聲點。
墨硯望向售賣果餅的攤子,無奈地嘆了口氣:“你還真是什么都不知道。”慢吞吞地走到那處攤子前。
阿依跟過去,望著攤主正在麻利流暢地制作面食,而有些制作成各種花型樣式的面果子則用紅繩穿成一串,下面還綴了一條彩穗子,掛在旁邊的竹竿上,看起來很漂亮的樣子。
“墨大人,這是什么?”她滿眼好奇地問。
“女兒果,你沒吃過?”
阿依搖了搖頭。
墨硯望著她的側臉,無言地嘆了口氣,這些東西本應該是從女孩子生下來起,每一年母親都會替女兒準備用來祈福的,即使是窮人家,或許會少一些風俗,但是最基本的還是會有,也只有自幼在人牙子家那種不正常的環境下長大,才會什么風俗習慣都不懂吧,因為再貧窮的女孩子至少還有個家,還是個人,而她則從一出生開始便是貨品一樣的存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