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著在火光的照映下滿臉滄桑的爺爺,他心里一定很著急和不好受,可自己卻不知道能怎樣去勸慰他,畢竟在爺爺的眼中我還是一個孩子呢。心中一陣翻騰后“咯吱”一聲拉開了房門。
爺爺聽到門響聲回了神,看著我詫異的道:“芽兒怎么還不睡?你明天可是一早就要起床練功呢。”
看了看已經55歲滿臉皺紋的爺爺,我笑道:“爺爺不是還沒睡么,我剛才沒怎么吃飽,所以都睡不著,想出來燒個洋芋吃呢,嘿嘿,爺爺要吃么,我們一起烤。”
在火盆旁烤著幾個小個的洋芋,看著爺爺有一下沒一個的抽著悶煙,我斟酌了一下后輕輕的道:“爺爺不睡覺是在擔心堂大伯他們家的事么?他們都已經做好分家的打算了,等他們正式提出分家時爺爺再幫忙讓他們順利的分家就好了啊,堂大伯他們以后的日子會好過的。”
爺爺有些吃驚,臉上的表情變化莫測,讓我有些看不明白,但在我說完后,爺爺強笑著嘆道:“唉,芽兒你還太小,別瞎操心這些事,他們要想分家哪是那么容易的事,而且...唉,反正也只能這樣,到時我盡力就行”
邊烤著土豆邊聽爺爺講著我沒見過的太爺爺太奶奶,和他小時候的一些瑣事,院中偶爾能傳出我和爺爺的輕笑聲。吃完幾只小土豆時已是半夜1點左右了,堂大伯他們依然沒有出現。
看了看已經顯得很是疲累的爺爺,我道:“爺爺,我們睡覺吧,如果堂大伯他們來,咱們家柯楠可是會通知我們的,明天爺爺可還得早早起床給我賣柿餅呢。”邊說邊裝出一副財迷的小樣子,逗得爺爺樂了起來,笑罵我幾聲后我們都各自回了屋。
昨天一晚上不知道爺爺是否真的睡好。反正我是躺在床上一會兒就進入了美夢,而堂大伯他們在天快亮我們一家都起床各自忙活進依然沒來。
各自練功,一起摘菜,這是每天早上大伯家和我們家不變的節奏。
把裝滿了幾種蔬菜和400多斤柿餅的筐子都裝上一輛騾車后。爺爺把昨天賣436斤柿餅得的3488文錢交給了我,看著就要跟著爺爺和三個哥哥離開的爹,我拿出其中的一吊錢笑道:“爹爹,還得帶上錢去呢,家里的梨和蘋果都用得差不多了,得再買些回來,腌柿餅的那種壇子可能不夠,但大些或是小些的也都行的。”
老爹邊接下錢邊笑道:“知道了,嘮叨的芽兒大總管,那剩余的錢是不是要打賞給小的呢?”
一句話惹得大家都笑了起來。一早上沉悶的氣氛也一掃而空。
送走了爺爺他們,大伯和曉晨哥也趕快著另一輛騾車往村中收竹席,他們兩人還得通知老人們幫忙編更多竹席來賣,還要通知村中愿意削柿皮的女人來幫忙。
大哥和浩清哥也跟著急急的趕回了大伯家,這時削皮的工人應該來了。也許還會有村民背來柿子。
王爺爺見已幫不上什么忙,背著籃子往山上摘柿子去了,聽他說經過昨天一天,近些的柿子已經基本都摘了個光。他昨天就才摘到284斤柿子,今天也許會更少。
現在已經是早上八點來鐘了,奶奶開始了喂豬雞,而我帶著燕兒跟著大伯娘和娘開始翻弄起了晾曬中的柿餅。
在家才翻弄完了十來竹席的柿餅時。柯楠奶聲奶氣的吼叫了起來,原來是昨天的七個孩子帶著另外三個眼生的孩子到了大門外張望。十個孩子今天竟然都齊刷刷的帶上了昨天用的工具,小菜藍子和小刀。
我笑著招呼幾個孩子進到家里,看到這群都不超過十歲的孩子笑道:“你們怎和這么早,都吃過飯了嗎?”
昨天幾個孩子都開心的回答說過了,還跟著大人們打著招呼。三個新來的孩子有些羞澀的跟著只是支吾兩聲就看著小蘭。而明顯是領頭的小蘭有些不安,看了看娘和大伯娘后又看著我指著三個孩子輕聲道:“芽兒,這是大虎子二虎子和小花,他們三兄妹也想來你們家地里幫忙,他們也是咱們村的。只是住的有些遠了,可以嗎?”
看了看三個孩子,大的應該就是大虎子9歲可能都不到,二虎子可能有七八歲,最小的小花六歲的樣子,三個孩子眉眼間有些相似,都穿著比其他幾個孩子都破舊的衣服,顯得很是不安又羞澀。
看我盯著他們看,三個孩子更加急促了,我醒悟過來對他們鼓勵的笑了下道:“當然可以啊,反正地里還有不少活呢,而且今天起大虎子哥你們大些的孩子要是真的能削好柿皮的話,也可以去幫忙削削柿皮的,到時一樣給你們過稱,同大人們一樣削10斤給你們3文錢。”
說完后,看著孩子們明顯不相信,我笑著大聲對大伯娘喊道:“大伯娘,小蘭姐他們要是能削好柿皮,你說是不是也可以去幫忙削皮?”
娘和大伯娘剛才明顯都聽到了我們的對話,大伯娘一笑后道:“當然可以啊,昨天可是都還有好些柿子沒削完呢,有人幫忙可是好事,你們幾個孩子誰要是會削皮,等下就跟著我過去吧,只是記得別削了手。”說完后和娘兩人嘿嘿的低笑起來。
大伯娘話一說完,10個孩子都歡呼起來,開心的討論開了,可最后也只是小蘭和大虎子哥跟著另外兩個大些的小子選擇了削皮,另外6個孩子擔心自己削不好皮,都選擇了去地里干活。
我帶上柯楠把幾個孩子帶到地頭交待清楚后回來時,大伯娘已經領著4個孩子上工去了。
今天果真同昨天大人們估計的一樣,上山摘柿子的人更多起來,只是因為近處的都摘得差不多了,所以人雖然多,可收到柿子并不比昨天多多少。
削皮的工人也比昨天計劃的多了些,不算上早上增加的四個童工,光是村里的女人和老太太就新來了十五六個,而且不少村民竟都給家里送來了不少的竹席。
大伯娘也是能干的。經過她的合理安排,早上來的一大批人中至少每家有一個人參加了削皮隊伍,特別困難的人家還留下了兩個,就算有些人依然沒能加入。可大家也都沒有什么意見。
中午的時候外公和舅舅們帶了幾個下山村的村民來賣柿子了,同樣到來的還有三個舅母,這讓忙得暈頭轉向的我們都松了口氣。
從昨天開始,家里每天中午1點過在大伯娘家為大家增加了頓中午飯,雖然只是簡單的稀飯饅頭,但奶奶一人是絕對忙不過來的了,中午時當削皮管事的大伯娘也成了伙頭軍的一員。
老爹和大伯跟曉晨哥三人忙完了壇子和竹席的事后,開始在家里忙著做起了木架子,而我也像個陀螺一樣,帶著一直處于興奮中的柯楠在家里、地里、大伯家三處不停的來回察看著進度。并思考著一些將來發展的問題。
在人人都忙活著干活掙錢,我卻這樣不停的溜達著,也許在大家的眼中我就是個好命的6歲小姑娘,可我仿佛覺得自己像是個局外人、一個穿梭在一群古人中的觀察者、一個冒著風險想讓這群古人過得更好的狂熱者、一個曾是21世紀卻常想家的憂傷女人
通過這幾年和這兩天的觀察,村民們絕大部分都是非常純樸和勤勞的。也是保守的不會輕易變通的,因為沒有文化和所處的年代背景等限制,大家都不會主動去尋找致富的辦法,把自己的小日子都過得苦哈哈。
五年前家里做出了鹽菌,村民們開始每年采菌來賣,除了極品大奶奶最早又是打聽又是瞎做外,卻沒有一戶人家跟著做鹽菌。只有外村的人學著做了一兩年后放棄了。
五年前家里做出了菊花茶,可應該是最了解情況的村民們大多都不是最早跟著瞎做的,直到外村都來村里摘花了,爺爺找了村長商量后,通知了村民們,大家才來家里觀摩學習后開始做干菊花賣。
五年前家里改變了種植的方法。爺爺在第二年就找了村長商量后通知了大家,讓愿意學的都可以來家里參觀學習,可有些人學到了精髓,有些人做出了一些改變,但還有一小部分人依然保持著原生態的種植方式。
雖然總的來說。通過這五年大家過得比從前好了些,可依然都還很窮,不少人家可能還是沒有真正的解決掉溫飽的問題。
“唉...”我站在菜園邊看著擺滿地的竹席長嘆一聲。
現在家里正曬制著柿餅,村民們應該都有所察覺,但沒有誰打聽過柿餅如何制作,除了幾個地里幫忙干活的孩子,沒有任何村民會無意路過進到家里來,大家似乎都有默契的避開我們家這地方,家里似乎自然而然的就成了一個外人禁入的禁地。
這群古人的純樸忠厚讓曾是21世紀現代人的我非常佩服并喜愛著,可這在現代最難得的優點中包含的木納、呆板、不知變通或是不敢變通卻讓人腦門生疼。
這鬼封建社會壓迫得窮苦的百姓們不敢有希望,不敢去進取,好多村民基本都覺得自己就是窮人的命,只要能把日子過得比從前好那么一點點,大家都好像已經心滿意足了。
他們好像都沒有什么理想一類的東西,也許每年能交清那高額的稅收和吃飽飯就是他們最大的理想。
想讓大家都發財過上好日子,看來只有帶著大家發財了,但以這時代的特殊狀況來看,自己家最終勢必走上剝削階級的康莊大道
親們,這周工作太忙,娃娃一早起床,終于趕在這時更上來了,對于之前等更新的親說聲抱歉。娃娃再厚著臉皮求下票票,請有票的親給努力奮斗中的娃娃狠狠的砸下票票來吧,嘿嘿只求別砸磚頭
推薦本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