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第七百四十六章 兵進廣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明賊>> 明賊 >>明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四十六章 兵進廣信

第七百四十六章 兵進廣信


更新時間:2015年08月31日  作者:五味酒  分類: 歷史穿越 | 明賊 | 五味酒 | 穿越 | 明朝 | 五味酒 | 明賊 


就在姜曰廣緊鑼密鼓研究攻訐李信和三衛軍的同時,來自太平府的軍報卻已經讓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里。原來竟是江西戰場的局面刺激了圍攻太平府的黃梅賊叛軍,他們對建陽衛發動了前所未有的攻勢。而盤踞在南直隸寧國府的黃梅賊叛軍也大舉進犯廣德,那里有史可法重新集結的潰散官軍,這使得史可法意圖從側翼威脅太平府黃梅賊叛軍的計劃徹底付之東流。

史可法麾下重新集結的官軍本就戰意不夠士氣低迷,大敗之下一路向北,于應天府與廣德州的交界處建平停止北上。也算史可法知曉厲害,一旦徹底放棄廣德州,那么蘇州、常州二府將直面黃梅賊的兵鋒,南直隸后院最為核心的區域將沒有任何屏障可以阻擋黃梅賊叛軍的腳步。

在這種大環境下,火爐樣的南京城內,人們再也顧不得悶熱的氣溫與難熬的酷暑。凡是稍有些常識的人都知道,戰爭距離南京的腳步越來越近。此前海寇也曾兵臨城下,但那畢竟只是偷襲,他們并不具備真正威脅南京城的實力,最后事實也證明了這種判斷。鎮虜侯李信帶領三衛軍盡數俘獲海寇艦船,大獲全勝。

而黃梅賊叛軍則不同,太平府的魏國公與寧國府與廣德州一帶重新集結的史可法是南京的最后一道屏障。兩個人都不是庸碌之輩,此前政事堂的大僚們敢于動李信和三衛軍的念頭,也是因為有這二人屏蔽南京以西的緣故。但是仿佛一夜之間,這道屏蔽南京以西的防線就有大廈將傾的趨勢,黃梅賊叛軍猛攻太平府,魏國公坐鎮的建陽衛危如累卵,旦夕可陷。身負巡行地方之責的史可法更是兵敗如山倒,眼看著蘇州、常州等南直隸最為富庶的財賦之地都已經緊鄰戰火。

面對急轉直下的局面,政事堂里就連一向老神在在輕易不表態的,南京戶部尚書鄭三俊和南京兵部尚書高宏圖都已經坐不住椅子了,幾次去南京城外軍營拜訪李信,央他派兵救一救史可法和魏國公,如果這兩個人敗了,南京將直面叛軍兵鋒,往后的形勢會如何發展,沒人可以預料。

李信自是滿口應下二人所請,但卻面有難色,有些沉吟不語。

鄭三俊比高宏圖決斷,見李信沉吟不決,當即表態道:“鎮虜侯可是顧慮最近上竄下跳的掌南京翰林院事姜曰廣?”

說實話李信對姜曰廣這種迂腐之氣書呆子還真就不甚擔憂,俗話說書生造反三年不成,他充其量只能做一只跳上人腳面的啦蛤蟆,不咬人,惡心人。

李信真正遲疑的并非戰事難料與身后南京的安穩,這近一年的時間以來,尤其是年后的經營,三衛軍在南京的根基已經不是幾個文官和一點輿論就能推倒的。他所請的不過是三衛軍克復失地之后,在原有官吏被大量屠戮的情形下,有在當地的便宜行事之權,以維持地方安穩。這樣,如果能事先取得南京各方的共識,也就省得事后遭人詬病。說穿了,李信需要政事堂的人賦予三衛軍一個名正言順的名份。

但于鄭三俊同來的高宏圖顯然沒能體察到李信心中這許多不宜宣之于口的心思,又聽鄭三俊提起姜曰廣也是面有憤憤之色。

“姜曰廣最近鬧的不像話了!大敵當前,這廝還在惦記著窩里斗,我看可以給這廝點顏色,讓他好好在家讀書,不要總想著干預政事。”

姜曰廣四處串聯結黨,與此前吳禎假浙直總督張方嚴所為竟如出一轍,凡是頭腦清醒的人都不認為這廝會得逞,可偏偏還有那么一堆不得志而又利欲熏心的投機之輩,紛紛阿附在他身邊,做極力慫恿之事。

若是放在平時,這本是大明官場司空見慣的事,如果朝廷官場哪天沒了這種勾心斗角與陰謀廝斗,那才奇怪呢。但搞這些調調是不是也得分個輕重緩急?眼下南京危如累卵,姜曰廣還在搞這些事,是不是嫌大伙都死的慢了?這等不顧大局,不識大體的蠢貨,高宏圖自然對其嗤之以鼻。

盡管如此,高宏圖還是沒能看穿李信的意圖。與之相反,鄭三俊卻似乎若有所思,在李信極為明顯的暗示下,他甚至直言問道:“鎮虜侯有什么顧慮,盡管說出來便是。”

鄭來勇領著先鋒隊率先開進了廣信府上饒縣城,入眼處盡是破敗凋敝,幾處房屋甚至還有未熄滅的煙火,鼻腔里則充斥著燃燒后的焦糊臭味。收復上饒縣城的戰斗幾乎沒有什么困難,這些眼前的慘況十有**都是黃梅賊叛軍所為,所過之處無不燒殺搶掠,府縣所儲物資糧草能搶則搶,帶不走的則一把火燒掉。

不足兩丈高的城墻上掛了一圈的首級,在這炎熱的天氣下,早已經烏黑惡臭,引來了大群的蚊蠅飛舞叮食。

鄭來勇眉頭緊皺,他知道這些首級絕大多數都是城中的府縣官員,他們不肯投降叛賊這才已死殉節殉國,不論這些人力是否有貪官污吏,而今都讓人肅然起敬。底層軍戶出身的他向來對這些當官的沒有好感,而今竟也罕有的心凄凄然。

“去幾個人,將這些首級都取下來,找到城里的棺材鋪,釘些上好的棺木成殮起來。”至于下葬,則要等到辨明這些人的身份,否則豈非葬了無名之鬼?

鄭來勇本被張石頭派在九江協防,但張石頭最終還是派人將這位勇將替了回來,于是他就趕上了這場廣信之戰。不過這廣信之戰打的也實在讓人痛快不起來,在臨戰前張石頭曾特地囑咐各隊各營,只許追擊,而不許盡殲。

所以,鄭來勇和他的部眾們,是從萬年和樂平開始,一路跟著黃梅賊叛軍到得這廣信府內。一路上慘況也見得多了,但慘烈程度都不如這上饒縣城。據他推測,城內當是在某些人的帶領下發生了激烈的抵抗,否則也不能造成這種十室空其七八的慘境。

“守備,捉了個狗官,怎么處置?”

本來鄭來勇在開赴江西之前職銜只是一個千總,經過幾次立功之后,他很快就升上了正五品的守備。同時,又受張石頭的命令節制了數個隊的指揮之權,至于另行招募的輔兵則已經達到了兩千人以上的規模。

這些輔兵的任務可不僅僅是運輸物資,關鍵時刻一樣要上陣殺敵的,只不過硬仗與惡仗還要數百三衛軍坐鎮而已。現在奔赴江西的三衛軍各營都面臨著這種變相急劇擴軍的情況。

畢竟張石頭帶來的步戰營加上炮營也不過萬把人,李信向來主張的精兵政策在野戰中有著極大的優勢,往往可以擊潰數倍甚至是十數倍于己的敵軍。但在這種即要負責野戰,又要負責收復地方后收攏權力真空,維持地方治安的情況下,就要相形見拙。

對此,張石頭聽從了米琰的策略,以三衛軍為中堅,在不打散原有建制的前提下,組建大量名義上“輔兵”歸各營節制,作為三衛軍戰斗力的補充。不但如此,米琰甚至還提出了一個策略,那就是地方上的官員多有被屠戮,三衛軍各級將官不宜自行干涉,須尋得幸存之本地官吏,酌情臨時處置。

所以,鄭來勇聽說活捉了狗官,即便再厭惡也還是沒將口中徘徊的那句話說出來。“上饒城內如此慘烈,能茍活到現在的,不是膽小鬼也定然是叛逆之徒,推出去斬了一了百了。”

而今即身負嚴令,鄭來勇自然一刻不敢怠慢,讓軍卒將那狗官帶了上來。但見這狗官早就嚇的腿軟了,幾名軍卒送去抓著他臂膀的手,整個人就像癱軟的面條萎頓在地上。口中還喃喃有詞。

鄭來勇聽不懂他口中說的究竟是甚,也許是這孬種狗官的家鄉方言。

“別干嚎了,咱們兄弟都是大明的官軍,沒人殺你全家老小,好歹也是個官,給老子站起來回話!”

那官員聽說是來了明軍,神情頓時又是一變,當即從地上爬了起來。

“可算盼到了王師,也不枉下官忍辱負重,偷生至此!不知,不知將軍是史部堂的麾下,還是魏國公……”

狗官的話惹惱了他身后的三衛軍軍卒,惡狠狠的推了他一把,這些人自從進了三衛軍后一個個天不怕地不怕,哪里會將這樣一個沒膽的狗官放在眼里。

“給老子聽清了,俺們是鎮虜侯麾下三衛軍,擲彈兵營……”

那軍卒說了一長串的隸屬關系,各種聞所未聞的新鮮詞將狗官繞的七葷八素,但關鍵信息他還是吸收領悟了。鎮虜侯其名在南直隸如今可是大名鼎鼎,他隨在江西偏僻處為官,但也是多有耳聞,只想不到其人麾下竟是這等驕兵悍將,看來傳言并非全然都是夸張之辭。

鄭來勇沒閑心和這狗官聒噪,“姓名,官職,職權!”

他用的是三衛軍中標準審訊語,既生硬又不耐煩。

狗官卻畢恭畢敬的道:“下官乃上饒縣縣丞,替縣尊署理日常……”

讀,請記好我們的地址:


上一章  |  明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