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第七百四十五章 淮王南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明賊>> 明賊 >>明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四十五章 淮王南下

第七百四十五章 淮王南下


更新時間:2015年08月30日  作者:五味酒  分類: 歷史穿越 | 明賊 | 五味酒 | 穿越 | 明朝 | 五味酒 | 明賊 


七月流火,連日無雨的南京就像落在了一座火爐里,被炙烤的了無生氣。品書網軍帳中的李信揮汗如雨,身上僅僅著一條單褲,也早就被汗水打的透濕。在這個年代可不是二十一世紀,為官者是要講究儀容的,就算再冷,再熱按照禮制該穿的衣服一件不能多,一件也不能少。

但是這江南的天如果不下雨就和下了火一樣,讓人連處理公文的精神都提不起來。李信哪里還會顧及那些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規矩,反正這是三衛軍的軍營,是他的一畝三分地,想怎么穿就怎么穿。

不但如此,他還發下話來,天熱過甚所有午時之后應有的操練一律取消,直至過了伏天再行恢復。這道命令得到了全體將士的一致歡呼。但也不是沒有反對的聲音,建奴降人李達竟是其中之一。

“在下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這是李達有所建言時的開場語,李信幾乎聽的耳朵都要起繭子了。

“那就別講!案上有涼水剛剛浸的酸梅湯,你自去解暑,再聒噪幾句,還嫌本帥的火氣小嗎?”

李信從他一進軍帳,微微皺起的眉毛和不以為然的表情里就看出來,這貨又要拿自己光膀子處理公文來說事,無非是衣冠不整辱及政事之莊重等等,純屬狗屁道理。但如果在這個話題上較真,李信說不過李達,只好讓他去喝酸梅湯來堵住他的嘴。

深井水剛剛浸上的酸梅湯在這等火熱的天氣里,無論是誰都難以抵擋其誘惑。李達抿了下嘴,拿起陶盆中浮著的木瓢,舀了一碗咕咚咕咚轉眼下肚,猶自覺得不解署,正猶豫著是否再舀一碗來喝時。只聽李信道:“不必顧慮,敞開了管夠喝!”

李達這才又舀了一瓢,咕咚咕咚喝下去,真是酣暢痛快無比,渾身的暑氣瞬間被清掃一空。喝足了酸梅湯以后,李達又舊話重提,“鎮虜侯不讓在下說,在下思量一陣,也還是要說。大不了說完了以后,在下自領處罰就是。”

聽到李達如此說,李信心頭連連苦笑,就連這幾大碗酸梅湯都沒能買通這聒噪的李達,仍舊擋不住他的聒噪。念及此處,不禁暗嘆一聲,想說就說罷。

果然,李達也沒等李信回答,就自顧自的說起李信的衣衫不整來,“……如果此事被那些別有用心的小人知了去,又要借此彈劾鎮虜侯,不是徒然添亂嗎……”

李信哪里會怕文臣彈劾,他自領兵以來被彈劾的還少了嗎?正所謂虱子多了不嫌咬,如今早就在蟲吃鼠咬中鍛煉出了一副銅皮鐵骨。

只是李信默不作聲,那李達卻大有不達目的不閉嘴的盡頭,害的李信暗自腹誹,你李達不過是關外蠻夷,怎么比我這皇漢還在乎這些繁文縟節?真真是奇了怪了。但他可不想將這心里的腹誹之言說出來,讓李達難看,畢竟李達做這些事也是出于一片好心,雖然聒噪了一點,但總歸不能為這點小事傷了人心。

李信又開始琢磨著找個什么借口將他的注意力轉移,一掃眼正瞧見他捧進來放在案上的厚厚公文,于是指著這一疊公文問道:

“今日可有西面的軍情?”

這西面的軍情,所指正是米琰與張石頭在江西的戰事。自從九江大捷之后,一路收復南昌,江西的戰局似乎就陷入了一種僵局,每日軍報都是無大戰事,僅僅偶有接觸,俘獲探馬奸細,這等無關緊要的軍報。

此前李達還曾抱怨前方米琰和張石頭進展緩慢,不甚用心。但李信深知掣肘指揮遙控的利弊,硬是按住了軍中的這種情緒,沒有干預江西戰場的戰局。

李達正說的唾沫星子橫飛,忽然聽李信提起今日軍報,這才一拍腦門趕忙緊走幾步來到案前,從哪一摞厚厚的公文中抽出了一份,放在李信面前。

“險些忘了這件大事!江西戰事有了變化,淮王潰圍而出,經由撫州、建昌已經竄入福建建寧!”

淮王潰圍而逃了?李信目光一斂,若有所思。李達卻一掃之前的激動,似大有深意的說道:“今日在下才知米琰和張石頭為何遲遲不向饒州合圍,原來等的就是這一計驅虎吞狼!”

驅虎吞狼之說讓李信怦然心動,福建沒有朝廷邊軍,衛所軍早就爛的不堪用,唯一能與淮王叛軍對抗的只有鄭芝龍麾下的兵。但鄭芝龍的兵基本都分布在沿海一帶,像建寧這等遠離大海的府縣,只怕鄭某人也是鞭長莫及啊。

就謀略而言,這一招用的漂亮。但就本心而言,不管什么謀略最終遭殃的還是被卷入戰火的無辜百姓,不過李信很快就調整心態,三衛軍如今的處境已經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正如已經箭在弦上,他能做的只能是向前再向前,最終只有權力在手,他才能施展肚子里幾天幾夜也說不完的設想。

有了這一番計較,李信的心態反而平靜下來。

“這封戰報立即交付政事堂,再謄抄一份,報與南直隸巡撫衙門!”

這種敏感至極的軍報絕不能拖延,必須立即上報,否則拖延個一時半刻都可能招來風言風語。李達點頭應下,便來到李信左手邊為他專門設置的桌案前坐下,動手研磨,一時間也忘了聒噪李信衣冠不整的事情。

政事堂很快接到了這份軍報,所有人都面面相覷,沒人率先發言。自從吳禎事件以后,政事堂里的臣僚們越發謹言慎行,從不輕易表態,對三衛軍欲南直隸巡撫衙門的公事也從來都是積極配合,從不提出反對意見。

而今三衛軍讓淮王潰圍而出,又將戰火蔓延到福建山區,這不是等于蛟龍入海,放虎歸山嗎?再想徹底澆滅淮王叛軍又不知該何年何月能做到了。自從熊明遇去了杭州以后,這政事堂也愈發死氣沉沉,鄭三俊和高宏圖都是出了名的老狐貍,對甚事都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既不反對也不明確表態贊成。

而今出了這等事更是不會率先發言。

這時姜曰廣猶豫的說了一句:“官軍打仗向來喜好瞞報,謊報,大敗為小敗,小敗為小勝,小勝為大勝。三衛軍在江西走了淮王叛軍,當是小敗,沒準江西戰事是一次慘敗啊!”

他分析的頭頭是道,有幾名擠進來的翰林也跟著連連稱是。連帶著一些官員也議論紛紛。一直默不作聲的南京兵部尚書高宏圖這時卻在鼻腔里發出了一聲不屑的冷笑。

打了敗仗?李信的三衛軍那是何韃子能一較短長的虎狼之師,淮王叛軍的底子不過是黃梅賊,怎么可能吃了敗仗。此前三衛軍一直按兵不動,高宏圖還有些猶疑,不解其意。而今,淮王叛軍竄入福建建寧,他立即便可以斷定,李信這是在驅虎吞狼。

這個想法使他渾身不由得一顫。李信好大的胃口啊,不但要將南直隸與浙江、江西納入麾下范圍,而今竟還要名正言順堂而皇之的將手伸到福建去。

或許淮王叛軍只要一日不滅,李信的三衛軍就能追著叛軍一路殺進兩廣、云貴。而叛軍每克一地必然殺盡地方官員,屆時由三衛軍出面維持地方治安,而朝廷又與江南通訊斷絕,久而久之……

三伏天里,高宏圖還是止不住后背滲出的陣陣寒意。如果,正如自己所料,大明朝江南半壁江山豈非盡落入李信之手?這種局面要怪也只能怪朝廷重北方邊事,而輕南方。幾乎所有的精兵強將都用來對抗關外的韃子,和中原肆虐的流賊,而南方富庶之地又無甚戰事,終至沒有一支強有力的邊軍鎮守,僅僅一個魏國公在南京坐鎮又能頂得上多少人馬?

如果魏國公沒有太平府的慘敗,坐困愁城,或許還能震懾住江南局勢,而今紙糊的老虎被戳破現了原形,誰還顧及他是開國功臣徐達之后的威名了?

思來想去,高宏圖已經冷汗淋漓,再沒有人能阻止李信了。他忘了一眼身旁穩坐的南京戶部尚書鄭三俊,卻見這位“老友”眼皮微閉,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樣,頓時便有所領悟,于是也微閉雙眼打起了瞌睡……

鬧吧,鬧吧!就讓這些不知死活的人鬧去吧,前車之鑒還少了嗎?以為這樣就能有機可乘?那熊明遇和張方嚴哪個不是人中龍鳳?最終不都敗給了那個鎮虜侯?

姜曰廣本是掌南京翰林院事的閑散官員,手中無職無權,一直都是擺設一樣的存在。而今有了這一番論斷,又加上翰林院的一干學生慫恿,不甘寂寞的心也禁不住活泛了起來。

他不無鄙視的掃了一眼周遭手握權柄,卻都在那裝死的一干大僚們。心中暗暗罵著:你們這群墻頭草,都當縮頭烏龜吧,否則還沒有我姜曰廣展露手腳的機會呢!

姜曰廣本是掌南京翰林院事的閑散官員,手中無職無權,一直都是擺設一樣的存在。而今有了這一番論斷,又加上翰林院的一干學生慫恿,不甘寂寞的心也禁不住活泛了起來。


上一章  |  明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