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第六百五十八章 按部就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明賊>> 明賊 >>明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五十八章 按部就班

第六百五十八章 按部就班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22日  作者:五味酒  分類: 歷史穿越 | 明賊 | 五味酒 | 穿越 | 明朝 | 五味酒 | 明賊 


老仆歪著腦袋想了半晌也沒發覺左夢庚與李信如何能有交集之處。品書網7777772e766f6474772e636f6d

“左夢庚與李信素未謀面,據說李信在山西時與其父左良玉還多有齟齬,老爺想將這兩個人強擰在一起,還真要費一些功夫呢!”

他如此說實際上是在委婉的告訴阮大鋮,將左夢庚與李信纏在一起難度大的幾無可能。孰料阮大鋮卻胸有成竹的一笑,“豈無可能?左夢庚來南京不就是專為買米嗎?李信手中攥著上百萬石的米,你說說,要把他們弄到一起去又有何難?”

此時老仆已經從初時的激動中恢復了過來,沈王與左夢庚糾合在一起欲行不軌,這種事無論如何都不適合由家主來揭發。萬一那沈王哪一天果真得了勢,又豈能輕易饒過了家主?不過阮大鋮并未給他出言提醒的機會。

“茲事體大,這件事您親自去操辦,只要……”阮大鋮作勢讓他靠近,聲音便逐漸的低了下來。老仆一邊聽著,又頻頻點頭,繼而又面露欣喜之色,最后竟是由衷的嘆服了一句:“老爺神機妙算,諸葛孔明在世也不過如此了!”

聽了老仆的奉承,阮大鋮滿意而又不客氣的嘿嘿得意笑了幾聲。

左夢庚來到應天府已經整整三日,此番前來他肩負沈王與父親的重托,一刻都不敢放松緊繃的神經。可等他遍詢了米價之后,卻又深深的絕望了起來。此時南京附近的米價已經由離陜前計劃的二兩八錢一石,漲到了幾乎四兩銀子一石,漲幅幾乎達到三成。漲價且還不算,若買個三五萬石或許還能在短時間內籌措出來,可他所需糧秣至少也要五十萬石以上,如此大規模的需求量,南京各大米商湊到一起只怕也不甚容易。

對此,他大為不解,南直隸尤其蘇松二府產糧冠絕天下,甚至天下稅賦常有蘇松二府半天下之說,怎么連區區五十萬石的糧食都湊不齊呢?最終有人給左夢庚透了底細,原是龍潭的米風波鬧的,各家米商為了賺錢,大都有虛開米劵的行為,這就使得米劵的面值稻米遠遠超過各家實有的稻米,如果有人將這種米劵悉數兌換,最終就會使得商家無法拿出足夠數量的米來兌現。

只是那時米市節節看漲,誰都無暇多想,總覺得賺了銀子以后就算沒有足夠的稻米無法兌現,大不了以銀子抵物便是。可是接下來,又是意想不到的災難,米價大漲大跌,很多人在米市上大虧特虧。這就使得商家們以銀子折現稻米以應對兌換的想法落后了。尤其是城中巨富阮大鋮被擠兌的甚至拖累垮了一家家資頗厚的票號以后,那些曾虛開以欠據為基礎的米劵的商家們陷入了恐慌之中,手中囤積著大批的稻米,竟不敢向外發賣。

如此一來,左夢庚坐看各大米商們手中稻米無數,卻無計可施。這使他深感有負沈王和父親所托。說起沈王之所以能夠起兵還多虧了崇禎十二年流賊劉國能肆虐山西,沈王才能以一介郡王盡起本府能站之士,一路向南過了黃河。

其父左良玉當時正是兵敗的當口,走投無路之下便被沈王欣然收入了麾下。而沈王也正是在左良玉的建議下,帶兵轉進陜西,經過與流賊幾番大戰之后,這才在陜南與陜甘一帶站穩腳跟。

但是,陜西地處西北,荒涼貧瘠,又經過十余年大戰荼毒,百姓民不聊生,田地所產之糧甚至無法養活本省百姓十之三四,更別提數萬人吃馬嚼的大軍了。但是,朝廷的官軍有戶部統一調撥錢糧。可沈王卻不同,帶兵入陜本就是違制之舉,想要朝廷支援錢糧根本就是做夢。只是朝廷自身焦頭爛額,又念在沈王與流賊作戰的份上,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都已經是格外的開恩了。

因此,為了解決大軍糧草難以為繼的苦難,左良玉最終建議直接在江南采買糧食,沿長江水道往西運輸。至于銀錢方面,不是問題,沈王早年間曾遣了家奴在應天府經營布匹絲綢,經營所得家資豐厚。而今只要能弄得著稻米,就算以高價購買也在所不惜。可是,哪成想,到了應天府以后,竟又是這般光景。

正在左夢庚愁腸百轉之際,長隨便來稟報,有客求見。心煩意亂的之下,他本想拒絕,可一想到自己來南京知道的人并不多,此人既肯造訪也必然是無事不來的,不如且見見看。

左夢庚就是抱著萬一的態度接見了造訪的客人,只見訪客是一名頭發斑白的錦袍老者,一舉一動都規矩有度,只是這種深入骨髓的氣度里又時時刻刻透著些許的謙卑。因此,他已經初步對此人有了判斷,想來他應是為人驅策之徒,或是某位權貴大富之家的高級奴仆。

想到此處,左夢庚的臉又冷了下來,他不想讓此人看透了自己的焦慮。

“你我素未謀面,亦無交情,不知此來何事?”

錦袍老者似乎對左夢庚的故意冷淡毫不在意,而是仍舊一副謙恭模樣,先朝著他躬身一禮,這才緩緩答道:“在下前來實在為將軍雪中送碳啊!”

哦?左夢庚的眼皮跳了兩跳,他雖然一直緊隨其父左良玉身邊,單獨歷練的機會不多,卻也知道凡事錦上添花的人多矣,雪中送炭者卻是千萬中無一,除非此人另有所圖,無非是想做個交易。

所以,左夢庚仍舊在與老者打著啞謎,“眼看著盛夏將至,我又何須取暖,貴客送碳豈非有些不和時宜?”

老者暗中冷笑,口中卻道:“天氣雖熱,可將軍買米而不得,心里卻不下于寒冬臘月吧?在下此來,不為別的,卻是要與將軍指一條明路!”

聽到老者終于說到了自己買米不得的窘境上,左夢庚再也顧不得裝象,便開口問道:“貴客既出手相助,卻不知所為何求?”他的聲音都已經有幾分顫抖了。問出這句話的同時,左夢庚就已經下了決定,不論這位老者所提的條件多么苛刻,只要能助自己買到至少五十萬石的糧米,一切都可先答應了下來。

只是令他大感意外的是,老者竟笑了,“家主仰慕沈王久矣,今日能有幸一盡微末之力,實在是不勝榮幸,安敢有所求?”

此人口稱來雪中送炭,卻又說自己無所求,左夢庚一時間有些揣摩不透他的意圖。畢竟兩人素未抹面,豈知這老者不是心懷不軌?不過,他很快又釋然了,眼下自己已經走投無路,即便明知山上有虎,恐怕也要冒險一試了。

想到此處,左夢庚又一轉念,此人莫不是窺得沈王心志?趕著來巴結,不過是燒一燒冷灶?

就在老者與左夢庚雪中送碳的同時,復社士子們已經齊聚《公報》的發行印刷的宅院之內。由吳應箕主筆起草的《留都防亂公揭》早已經刻板刊印,其中上書往南直隸各官署的手抄絹帛上,已經密密麻麻的簽滿了名字,每個名字上面都印著鮮紅的指印。

冒襄有些沒精打采,他將手指上的紅色印泥以絹帕擦掉之后便有些意興闌珊,全不似其他人一幫的熱血亢奮。

“今次定要阮大鋮這雁蕩余孽好看,這種奸佞之徒豈能堂而皇之的留在南京,為禍留都士林?”

“鄭兄此言差矣,阮大鋮奸惡之徒,忝居留都豈是僅僅為禍士林?城中百姓有幾個不受他的糟踐?別的不說,且說眼下應天府米價飛漲,據說此寮就是始作俑者,如此民賊正是人人得而誅之,咱們只主張將其逐出應天府已經是格外留情開恩了!”

此言一出,立即就獲得了一眾名士的贊同與附和。有人注意到了向來不甘人后的冒襄,今日竟有些魂不守舍,便揶揄這。

“冒兄今日如何魂不守舍?可還想著梅氏那倌人嗎?”

立時邊有人跟著嘖嘖道:“冒兄一向花場得意,凡獵物無不乖乖入彀,今日終于遇到了棘手的獵物,也是當得一賀啊!”隨即便放肆的大笑起來,這陣大笑也引發了陣陣的哄堂大笑。在大笑聲聲中,冒襄的臉色忽白忽紅胡青,大有受窘之色。

片刻后,冒襄才陡然起身強辯道:“如此烈性才有趣的緊,與馴服烈馬豈非異曲同工之效?”

眾人也不理會他的嘴硬,而是將目標又對準了復社四公子的另一位,侯方域。侯方域那一夜繁樓梳攏佳人,結果喜宴變成了鴻門宴,才子佳人亦是大吵一頓不歡而散,不過也引著侯方域被抓,兩人竟然又莫名其妙的好了。

其中內情,盡管侯方域不說,但世上卻沒有不透風的墻。事情的真相,也讓人不禁嘆息。原來為侯方域出資與佳人落籍的金主并非楊龍友,而是與其父有舊的阮大鋮。佳人不知如何得知此事,又因素來鄙視閹黨余孽,便烈著性子逼侯方域退錢。豈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侯方域被后軍都督府抓走,甚至有被開革功名的危險,佳人心軟之下便也認了。

大家以為侯方域不會在這《公揭》上簽名畫押來討伐有恩金主,可還是有人在角落里發現了佝僂著身子的侯方域。


上一章  |  明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