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第五百七十八章 閣老入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明賊>> 明賊 >>明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七十八章 閣老入京

第五百七十八章 閣老入京


更新時間:2015年06月16日  作者:五味酒  分類: 歷史穿越 | 明賊 | 五味酒 | 穿越 | 明朝 | 五味酒 | 明賊 

思≈路≈客www.silùkè.info,更新最快的無彈窗!

如此當面直呼其名,在時人看來不啻于當面唾罵,但何騰蛟卻僅僅是面色稍有驚yà,便欣然點頭。

“下官正是貴州黎平府人士,卻不知鎮虜侯如何得知?”李信的底細天xià盡人皆知,何騰蛟只當這鎮虜侯乃馬賊出身,雖然貴為侯爵,卻出身草莽,不懂得禮數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他卻對李信能一語道出自家籍貫深感驚yà,需知他何騰蛟僅僅是陽谷地方的一個小小知縣,李信是直通天子的人,又怎能盡知自己底細的?

李信陡然記了起來,這何騰蛟亦是明末抗清英雄之一,若說此人正好在山東為官,也甚是巧了。他還要繼續確認,同籍貫同姓名的人不是沒有,“何縣令表字可是云從?”

這些曾與前世深刻于李信腦海,即便換了人間也從未忘記過。何騰蛟徹底被李信弄的不知所以,只是點頭,以示承認。至此,已經可以確認,此何騰蛟就是彼何騰蛟。李信策馬與何騰蛟并駕齊驅,兩軍轉換成長隊由此并行東行。

在南明歷史中,何騰蛟比起史可法等人來名氣甚小,卻是南明重要大臣之一,盡管于南明內部政治斗爭中,做過許多誅除異己之事,為后人所詬病,稱其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但他身陷敵營從容赴死而不降卻是不爭的事實,僅此一條便由不得人不對他肅然起敬。

何騰蛟問起李信是如何知曉其姓名籍貫,李信無言以對只好謊稱,在京中曾聽人提及,便算糊弄過去。不過他聽了何騰蛟的自訴以后,卻甚是感佩。不但如此,他還在何騰蛟的口中得知了一系列重要的情報。

原來,何騰蛟赴任陽谷知縣不足一年,便遭遇流賊大舉進攻。由于原本強勢的山東總兵劉澤清被誅殺以后,其舊部一盤散沙,聞風喪膽不戰自潰,流賊所過境各州縣紛紛陷落,地方官殉城而死者不計其數。

流賊兵鋒并未深入山東而是沿著大運河一路北上,很快便進抵陽谷縣。負責陽谷守衛的只有本地衛所兵,早就望風而逃,何騰蛟不甘如此城陷,便組織本地鄉民以及收容附近州縣潰兵,待賊兵遞進時便登城抵抗。

何騰蛟并未細數如何才抵擋得住流賊大軍,但其中波折困難李信可想而知。到此處,便透露出一則重要情報,此番竄入山東境內的革左五營賊寇并非只有賀一龍一部,而是賀一龍與賀錦兩部人馬,兩路合兵號稱有十萬眾。但據何騰蛟所推測,二賀人馬攢在一起總有五六萬之數,人數不多為禍卻一點不比李自成、張獻忠差。所過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何騰蛟自感組織民壯聲威不顯而士氣低落,又為了吸引各地潰兵來投,便謊稱當朝閣部楊嗣昌所遣前鋒在陽谷城中,附近各地潰兵聞之紛紛歸附,因此陽谷縣內兵力最盛時竟達六七千之多。由此得到了另一個意外效果便是,二賀兩部人馬紛紛放qì了并不位于大運河主干道上的陽谷,繼而分兵,沿東西兩路北上,其中東路賀一龍在大運河朱棗莊與牛金松遭遇。

而據多方情報匯集之后,何騰蛟做出了一個判斷,革左五營的賀一龍、賀錦兩部人馬之所以竄入山東,又急于北上,其目標便是有北方蘇杭之稱的臨清,此地為貫通東西南北的水陸樞紐,囤積財貨不計其數,且黃河故道由此與大運河交匯,一旦賊兵沿著黃河故道由此溯流而上,將嚴重威脅到于河南剿匪的楊嗣昌后路。一旦楊嗣昌囤積于黃河以北的無數軍資落入流賊之手,或是被付之一炬,中原剿匪勢必將功虧一簣。

李信頻頻聽何騰蛟說出黃河故道一詞,便問其意,何騰蛟又額外解釋一番。原來黃河在歷史上曾數次泛濫改道,而在南宋以前一直由河北山東流入大海,至南宋建炎二年,東京守將杜沖為抵御金兵南下,便在滑州掘開黃河大堤,黃河向東南分別由濟水和泗水流入大海。此后又歷經數次大規模改道,始zhōng被人力封堵南流,后來奪淮入海,黃河河道便一直穩定至今。

黃河自改道南流,奪淮入海以后,雖然河道趨于穩定,可自洪武朝以來,決口多達數百次,幾乎每七個月就要決口一次,黃淮百姓因此而家破人亡者不計其數。何騰蛟言及于此,痛心疾首,情緒陡而激動。至于黃河故道仍jiù有河水流過,水勢隨小,但少了黃河泛濫反而河道平穩,因此仍為溝通東西的重要水道之一。

這番話讓李信大吃一驚,也顛覆了來自太平年景的他對于黃河的印象,從未想到過這條被謳歌了千遍萬遍的母親河,竟然在上千年間奪取性命無數,為黃淮百姓帶來了罄竹難書的深重災難。也許之于時人百姓看來,所謂母親河,在他們的眼里不啻于一條吃人不吐骨頭的惡魔,人常言洪水猛獸,或出于此吧…

“自流賊之禍波及山東月余時間,下官麾下聚集士卒近萬。”說到此處,于馬上的何騰蛟竟赧然一笑,“下官自滿之心日起,生怕朝廷在臨清準備不足,而吃了大虧,便率部北上,哪成想剛過莘縣就遭遇了賀錦所部流賊,一戰而失去大半部眾,幸而平素約束甚嚴,這才有了今日一戰。”

看不出來這看似有幾分古板的何騰蛟居然以區區縣令的身份,便能組織其上萬大軍,守住了陽谷,嚇退賊兵不說,竟然還有著敏銳的戰略直jiào,實在不能讓人小視。

“不知何縣令今日后做何打算?”

看來山東河南局勢之復雜超出李信想xiàng,看來中原剿賊的局面絕對不似報與朝廷的情形那般簡單。李信深感這灘水渾的難以見底,其實淺顯的道理誰都看的明白,流賊之所以十數年來屢剿不絕,乃是因為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其根本原因并未解決。

流賊之所以為禍,其賴以根本乃是廣大遭受各種災害無家可歸的平民百姓,百姓們沒了活路豈有不反之理?其中,亦有流賊主dòng為之,裹挾萬眾呼嘯來去,久而久之變成了惡性循環,屢剿不絕也在情理之中了。

何騰蛟目光竟罕有的露出些許茫然之色,“下官掌軍畢竟名不副實,打算回陽谷去,盡守土之責…”

李信只覺得以何騰蛟之能,讓他做個鳥不拉屎的陽谷縣令,著實有些屈才,回去尋個機huì,讓張方嚴保舉此人出任個合適的官職,正可人盡其用。

臨到東昌府時,李信與何騰蛟就此作別,兩軍亦分路而行。李信攜牛金松等人一路向東,卻正遇到顧十四帶著主力由南往北而來。

牛金松眼睛尖,一眼便瞅見了顧十四的將旗,“大將軍你看,那不是顧平虜嗎…”

牛金松自打被皇帝賜名以后,便決口不提從前賤命,無論場合都直呼其名。提及顧十四,李信已經有些怒不可遏,此人平日里性子有些偏狹,卻沒料到今日竟能干出如此不靠譜的事來…

但是,好在牛金松后知后覺,并未覺得顧十四今日的不妥行為,李信便不好主dòng公開此事,否則挑起部下間的矛盾反為不美。

直到回了府城之后,顧十四給李信的解釋仍jiù不能平息他的怒火。

原來,顧十四在半路上竟遭遇了革左五營賀錦部,眼看對方不過七八千人,卻打著主帥大纛旗,顧十四以為遇到了大魚,便一路追打下去,最后生擒了對方的主將,只可惜并非賀錦,而是他的部下賀一本。只是經過這一番耽擱后,救援牛金松的事卻被徹底耽擱了。

李信質問他,心里究jìng置兄弟于何地。顧十四卻從容答道:“牛蛋生死未卜,可當下賊兵大纛旗卻是切切實實的,試問大將軍臨機亦當如此決斷吧…”

李信又問他,置軍令于何地。顧十四依舊從容答道:“一路主將領軍在外,自可臨機決斷,否則戰場瞬息萬變,不知又當貽誤戰機多少……”

當天,李信頒布軍令,顧平虜不聽主將職務,其職由第一炮營營官海森堡暫代。為了這件事,不少人來為顧十四求情,李信一改不見。到了晚間,城外忽然有人叫城,自稱有重要軍機求見城中守將。

軍卒們不敢怠慢,在檢查了他的通關文憑之后,將他引到了新任主將海森堡處,海森堡為人刻板,沒幾句話便惹的那人大怒,直呼要見城中官職最高的人。海森堡見狀,干cuì便拂袖而去,不再理會此人。

李信得知此事時已經是晚上,覺得此人行為蹊蹺,便令人將其帶來見他。哪成想此人張口便讓人目瞪口呆。

“周閣老所命,請將軍移步往徐州護衛閣老北上…”

李信讓他慢點說,又細問所言周閣老究jìng是誰。那人又一字一頓的說道:“周閣老還能有幾個,我家閣老名諱上延下儒…奉天子敕命入京…”

本書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405

思∫路∫客www.silùkè.info,無彈窗!


上一章  |  明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