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第八十六章 管樂之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明賊>> 明賊 >>明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六章 管樂之臣?

第八十六章 管樂之臣?


更新時間:2014年10月03日  作者:五味酒  分類: 歷史穿越 | 明賊 | 五味酒 | 穿越 | 明朝 | 五味酒 | 明賊 
章節列表

李信一連打了幾個噴嚏,引得劉權做關切狀上前。

“特使可是受了風寒?不如先就地安營,歇息一日再走?”

他也想休息,但是形勢卻不允許,清軍這次掃蕩的十分徹底,以高陽為中心方圓五十里沒有半點人煙,急行軍幾個日夜,隨身攜帶的干糧都已經吃的差不多了,眼看就要斷糧,必須找到可以補給的地方,

除了補給問題,更讓他擔心的是韃子究竟哪里去了,孫承宗、劉宇亮、魯之藩一干人究竟如何了?

“依屬下所見,咱們再往北走不如向東。”

劉權試探著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見李信沒有反對,便繼續道:“往西去的保定府和真定府已經被韃子掃蕩破壞殆盡,而東部韃子兵鋒似乎企及甚少,所以百姓和縣城必然也多保存完好,加之運河在側補寄起來必不成問題。”

其實還有一個潛在的因素劉權沒說,那就是東邊的韃子也少,遇到韃子的幾率便大為減少,這樣就不用拼命打仗了。

李信覺得劉權說的還有些道理,不管如何,先解決這千余人大軍的肚子問題才是關鍵。但這事他覺得有必要找陸九商量一下,陸九也覺得這個方法可行,既然暫時沒有仗打,擺在首要的問題便是解決大軍的吃喝問題。

“李信,你不能如此對待朝廷命官,本官要到閣老面前去告你!”

只聽聲音就能判斷出,這是周瑾竭斯底里的聲音,陸九聽到后對李信呵呵笑著。

李信從他的目光中讀出了一絲狡黠。

果然,只見堂堂教諭大人身上被栓了根繩子,另一頭則系在陸九的馬鞍之側。

“十三哥,您將這吵人的家伙交給兄弟看管,但他實在是不老實,比那豪格還難弄,將他拴在馬后也是不得已為之。”

陸九啰里啰嗦的解釋著,李信焉能不知道他那點心思,但也不戳破,只是淡淡的道:“畢竟是文官,受不得苦,不如這樣我去勸勸他,只要他答應配合,便讓他騎馬吧。”陸九無奈點頭。

李信說話聲音不小,周瑾自是一字不落的聽耳中,等他來到近前沒等說話,便連不迭的點頭。

“周某都配合就是,這腳上已經走不得路了!”

李信接著火把去看周瑾的雙腳,一雙布鞋早就磨的掉了低,一雙原本細皮嫩肉的大腳早就磨得血肉模糊。心中也是亦真不忍,便令親兵將自己多余的草鞋拿出來與他。

親兵滿臉的不樂意,“這是十三哥的,便宜他還不如便宜狗……”

李信雙目一瞪,那親兵頓時沒了言語,乖乖將草鞋扔到周瑾面前。怎么周瑾雙手被繩索困住,行動也實在是不便。李信便又抽刀將繩索割斷。

人心都是肉長的何況又是本質并不壞的周瑾,一路上陸九也好,普通軍卒也好,將他折騰的已經到了無法容忍的地步。好在李信發現后總會及時制止,如今李信又是送鞋,又是說情,周瑾的眼睛不禁有些濕潤。他甚至在懷疑以前是否對這個人做的是不是過分了?

他就沒想想,這支隊伍里如果李信沒有默許,又有誰敢折磨于他?但人在這種極端環境之中,即便再聰明的人恐怕也會因為身份的轉換而出現心態的轉變與是非上的模糊,更何況是這一根筋的周瑾呢。

周瑾由此對李信的看法大為改觀,甚至只要看到李信便立時心安,而剩下他與陸九獨處之時,便總會提心吊膽,此人又要用什么變態的法子來折磨他。有時候,他甚至連那豪格的地位都有所不及,不軟如何沒有人給那豪格臉色看,也沒有人去主動的為難他,任由此人瘋瘋癲癲,胡言亂語。

天色已經黑透,大伙停止行軍,就地安營扎寨。盡管已經有了行軍的目標,但李信仍舊覺得哪里不對勁。當一切都安頓好之后,陸九來尋李信。

“有件事,陸九一直在擔心。”

李信納悶,陸九從來都不會因為一件事憋在心里而感到糾結的,今兒是怎么了?只聽陸九頓了頓說道:

“是關于那姓孔的……”

“可是孔有德?”

“正是!”

孔有德早在李信去山東之前,曾主動請纓跟隨張石頭護送劉宇亮進城,然后便一直再未歸隊。

“陸九擔心高陽城破與此人,不無關系……”

李信一陣沉默,孔有德審時度勢,又善變于自保,若是有足夠的誘惑,此人若是造反也未必不可能。但此人將多爾袞得罪的狠了,他真敢冒著被秋后算賬的危險再重新去當那個恭順王嗎?

陸九見李信又是沉默不語,低聲道:“如果真是那孔有德將高陽城賣了,你我兄弟豈不是幫兇了?這死傷的軍民百姓……”他終是說不下去,李信沒想到這樣一個豪爽漢子還有如此細膩的一面。

“高陽城已然陷落,多想無益,若是日后得知高陽城陷與此人有關,便是天涯海角也要取其首級,為涂炭的生靈復仇便是,也遠勝過在此疑神疑鬼。”

高陽城內不但夷為平地,城中所見更是焦尸無數,顯然都是未曾來得及逃脫的軍民,陸九雖是馬賊殺人如麻,卻也被這種人間慘劇所震撼的無以復加。加上孔有德的緣故,此后若干天里,他都會因此而被噩夢驚醒,時間一久甚至成了心里的負擔。

李信這一番話讓他豁然開朗。的確,死者已矣。如果此事真與那孔有德有關,那便殺其抵命便是,遠勝過一個人自怨自艾的好。

行軍兩日一夜,終于在天黑之前,李信等人離開保定府地界,來到順天府與河間府交界的得勝淀、三角淀,再往前二三十里便是衛河。一路之上,人煙倒是不多,可在人們惶急之下拋棄的房子里,倉庫里倒是尋著了不少糧食,大軍的吃喝問題總算得以緩解。

周瑾自上次被李信一番禮遇之后已經變得相當配合,因此也與初時不同,被賦予了相當程度的自由。比較讓人奇怪的是,他并沒有報之與怨恨,而是變得很享受這份重新得來的自由。

李信曾私下里分析周瑾如此做派的心理動態,得出的結論只有兩點,要么此人城府極深,掩飾自己的真實想法,只為蒙蔽大伙伺機逃脫,但這與他所熟知的周瑾完全不同。另一點便是,此人真的在受刺激后,心態發生了不為人知的改變,至于是何種改變,又是因何而起,便不為人知了。

總之,周瑾這一根筋也開始變的會迎合人意了。他來到李信身邊,瞅著眼前開闊的這片水域,因為今年冬天來的格外晚,以至于現在還未結冰封凍。

“此處便是三角淀,過了這三角淀,前方便是天津三衛了……”

周瑾如數家珍,將這地理形勢描述了個詳詳細細,但李信也只聽到天津兩字為之,至于后邊還說了些什么則全然沒聽見,他突然想到了一個關鍵的問題,這個問題也是他一直覺得哪里不對勁的關鍵所在。

韃子究竟去了何處?直到周瑾提到天津時,李信下意識的想到了北京,他直拍大腿,如何便忘了這大明朝第一城的京師呢?韃子走的如此干凈,未必便是急著出關吧?多爾袞這回顏面盡失,若不搬回點局面,回去定然會被皇太極責罰問罪。而這大明京師,便是最好的利用工具!

“不好!”

在想到多爾袞的攻擊目標可能是京師的同時,李信又想到了一個關鍵問題,前世歷史崇禎皇帝因為直隸局勢糜爛,調了洪承疇與孫傳庭的陜軍進京,后來干脆便聽從楊嗣昌的建議將其留在北方,防御韃子。如此,才讓困在陜南大山中的李自成緩過氣來,東山再起,被熊文燦招撫的張獻忠也在此扯起了造反的大旗。

至此,黃河以南,中原大地再也沒有一只軍隊能夠與愈戰愈勇的流賊相抗衡,昔日追著流賊滿世界跑的大明官軍開始被流賊頻頻絞殺。形勢最終糜爛到不可收拾,此后連孫傳庭在此出山,已被流賊逼得自盡身亡。

原本,李信寄希望于高陽城拖住韃子,各路大軍相繼進入直隸后,與之對峙,使其拖得久了而自行撤退。可偏偏事與愿違,先是高起潛的關寧軍全軍覆沒,接著盧象升與虎大威也全軍盡沒,盡管盧虎二人未死,也對大局于事無補。山東軍內部爭權奪利,幾乎沒有一戰之力。形勢變得幾乎要比前世還不堪,至少原本的歷史中關寧軍是一直存在到明亡的。

令李信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山東避免了清軍的劫掠與破壞,或多或少為大明朝保存了一絲元氣。

“何事?”

周瑾從來沒見過李信有如此驚悔的表情。

“京師危矣!”

李信連叫來陸九,令偵騎四出進入順天府,看看韃子是否真的奔京城去了。

“敵襲,敵襲!”

突然,前方傳來一陣吵嚷混亂,就地休息的騎兵紛紛上馬列陣,劉權則飛馬直奔李信處而來。K


上一章  |  明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