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十三章 四面合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三章 四面合圍

第十三章 四面合圍


更新時間:2015年02月02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時間悄然進入公元前267年的春天,經過一個冬天的蟄伏,各國都恢復了不少的元氣。一年之計在于春,春江水暖鴨先知。農人們舒散著筋骨,荷鋤下田,開始了一年的操勞。

在剛剛過去的那一個冬天,平靜的表面下是暗流涌動。秦、趙、楚、齊四國在信陵君的游說下,隱隱站在了一條戰線上。雖然他們沒有大張旗鼓地結盟,但韓國已經感受到切實的壓力。

就如同咬人的狗不叫一般,他們越是小心翼翼,越是沒有撩撥韓國,韓國對此越是警惕。韓國很清楚,四國合起來的實力已經遠遠超過韓國。他們之所以沒有輕舉妄動,不過是因為利益沒有劃分好罷了!說到底,四國都想自己分得最大的利益,同時出最小的力氣。韓國唯一可以利用的就是他們互相戒備,互相提防的心理。

燕國沒有參與其中倒是出乎韓王的預料,但細想之下,也可以理解。因為秦、趙、楚、齊四國皆與韓國相鄰,發兵、取地皆是容易。不像燕國,遠離中原,出兵多了,所占的不過是飛地。出兵少了,沒多少利益可得。不過,韓王斷定,在秦、趙、楚、齊四國出兵伐韓前,一定會逼迫燕國表態。

韓國若是想要避免被四面圍攻的窘境,就必須對秦、趙、楚、齊四國分而化之,各個擊破,而且,越快越好。否則,一旦四國合兵,韓國就是首尾不能兼顧!現在看起來,燕國似乎是一個值得爭取的不錯對象!

一個冬天的趕工,洛陽城已經修建好了大半,最多只需半個月就可完工。迫于眼下的形勢,韓王決議提早遷都。到時。即使發生對韓國最糟糕的情況,也能憑借函谷、汜水、軒轅三關和太行拒敵。當然,發生這種情況的幾率小之又小。但韓王向來做最壞的打算。

跟遷都的詔書一起下發的,是關于全面廢除魏地文字、度量衡、貨幣的旨意。一個冬天的準備。韓國已經在前期做了足夠的準備。詔書上明確寫道,一個月后,韓國將不再承認原魏國貨幣的合法性,哪怕是安陵也不例外!這一個月的時間,自然是兌換的時間。這意味著,安陵的百姓包括魏侯也要把手中的魏國貨幣兌換成韓國的,否則,安陵的百姓將面臨著無法和其他地方貿易的窘境。

如同是一個信號一般。秦國第一個做出了和韓國針鋒相對的表態,那就是秦國愿意接受魏國貨幣的兌換!雖然表面上,秦國是暗示一個月后來不及兌換貨幣的人可以來咸陽兌換秦國的貨幣,并不是要繼續承認魏國貨幣的合法性,但這樣的表態也已足夠!

秦國和韓國已經勢如水火,唱對臺戲自然不意外。意外的是趙、楚、齊三國的表態!三國表示,本國的商人若是來不及兌換,可以在邯鄲、臨淄、郢都直接兌換成本國的貨幣!他們打得旗號是為本國的商人排憂解難,但實際上暗藏了什么心思,那就顯而易見了!

燕國則是對這件事毫不感興趣。似乎對燕國來說,修筑長城,防備東胡才是最要緊的事情。中原的紛爭。中原越來越詭異的氣氛,全然與燕國無關!

發生了這件事后,韓王有些坐不住了。君臣連續商議了三天三夜,最終想出了一個計策。在一個清晨,三波使者吩咐南北兩個方向,應對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局勢!

東越國,會稽。

越國處東南揚州之地,與杞國、繒國、褒國等皆為大禹后裔子孫所分封。春秋末期,越國著名君主勾踐消滅吳國。勢力范圍一度北達齊魯,東瀕東海。西接晉國,是為春秋五霸。(關于春秋五霸有多種說法。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是三個確定的,剩下的兩個則不確定,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宋襄公、秦穆公、鄭莊公皆在其內。)

戰國初期,越國更是四強之一,國力與齊、楚相當。只是后來,周邊的各國皆是變法圖強,唯有越國因為遠離中原,不思進取,逐漸沒落下去。等到越王無疆繼位,效法列國征伐中原,率軍北上伐齊。齊威王卻是派遣使者以楚國空虛游說越王討伐楚國,越王無疆從之。結果卻是被早有防范的楚國打得大敗,十多萬越國主力全軍覆沒,越王無疆更是戰死沙場。楚軍一路勢如破竹,一直打到浙江(錢塘江古時候的稱謂)。

因為越王無疆生前沒有立太子,長子玉、次子蹄都以正統自居,分別帶著親信大臣建立了東越國、閩越國。當然,國號其實都是為越。所謂的東越、閩越都是后人為了區分加上的名字。至此,曾經強大一時的越國已經名存實亡,四分五裂了!

地處偏遠的越國不知道是該慶幸還是該悲哀,在秦國崛起,以無可抵擋的實力掃**統一天下之后,秦始皇因攻打東越、閩越異常艱難,遠過六國,特賜越國君(搖、無諸、織)為騶姓,封而不得。直至漢武帝時期,越國才徹底歸入大漢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國祚最長的王國。

既然楚國死心塌地地決定和韓國對抗,韓王當然不會再和楚國客氣。韓國當然可以先發制人,但新鄭會盟歷歷在目,韓國作為發起國若是第一個撕毀盟約,無疑會落人口實,對威望也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既然不能自己出手,韓王決定找個幫手給楚國添添堵!怎么看,東越國都是一個理想的選擇。韓王可是清楚,東越國后來可是雄起了一回,收復了被楚國占領的江東、江北之地,勢力再度到達淮水。

典客陳筮是韓王派到東越國的使者。當東越國國君熊得知當今第一強國——韓國派遣了重臣求見自己,頓時就喜形于色!越王熊記得很清楚,自從越國一分為二,天下就再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愿意派遣使者跋山涉水,穿過會稽山來拜見自己這個有名無實的越王了!畢竟,自己這么一個窮山惡水的國家對他們又能有多少裨益?誰又愿意在沒有利益的驅使下去維持和自己的關系呢?!

越王熊當然不甘心,但不甘心又能如何?!如今,整個東越國只有兵馬不過三萬,即使把老弱殘兵算進去,也不過堪堪不到五萬人!就憑借這么點人口,這么點兵力,怎么北上中原?怎么收復江東、江北之地?中原列國怕是早就忘了,在會稽山的深處,還有越國茍延殘喘吧!從寥寥無幾的音訊中,越王熊當然知道現在的時代已經不是春秋時期那個時代了!如今,一有戰事,各國動輒出動十幾萬甚至二三十萬以上的大軍!越國如今的兵力只夠打一場最小規模的戰事,還是掀不起水花的那種!

所以,越王熊除了隱忍還是隱忍!所以,哪怕楚國丟掉郢都,楚王帶領僅存的十萬大軍倉皇逃到陳縣的時候,越王熊也只能按捺住復仇的心思。因為他很清楚,留給自己,留給東越國的機會只有一次,東越國已經不能承受一次失敗!沒有完全的把握,越王熊不敢冒險!

如果像閩越王那樣醉生夢死,日子無疑會快活許多,簡單許多!只是,越王熊留著大禹的鮮血,不愿意接受這樣的命運安排!因此,當韓國典客陳筮求見,他意識到,自己、東越國苦盼已久的機會來了!

毫無疑問,如果沒有要緊的事情,厲害的事情,韓國是不會派遣一名重臣千里迢迢的來會稽求見自己的!韓國已經是當世第一強國,接連擊敗秦、趙,滅掉魏國,風頭完全蓋過了春秋五霸!就連十多年前的秦國,也不遑多讓!

越王熊不知道,韓國看中了自己的哪一點!越王熊擔心的是,自己的東越國能不能幫到韓國,如果能,自然是皆大歡喜!因為越王熊確定,韓國既然要自己幫忙,那肯定也會付出一定的利益!如果不能,那只能是空歡喜一場!

這就是越國消息遲滯落后的地方,如果換做是齊國、趙國這般的中原大國,韓國的一舉一動有什么深意,他們大半可以猜測地出來!哪怕是燕國,也有足夠的人才可以供燕王分析時局!可整個東越國,可以稱得上人才的少之又少!越國從來不缺乏勇士,不缺乏死士,如果想要征召可與虎狼搏斗的人,那對越王熊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如果要找智者,無疑比登天還難!

所以,在決定接受陳筮的求見的時候,越王熊的心思是復雜難言的,既有一絲絲興奮也有一些忐忑!最隆重的禮節,最尊貴的待遇,美女、佳肴,一應俱全完全不顧已經年逾七十的陳筮受不受得了!越王熊竭盡所能地招待著陳筮,雖然他也清楚,東越國的條件比不上中原,但他要陳筮明白,他對陳筮的重視!對韓國的重視!(未完待續)

ps:2月的第一天,大家加油啊!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