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八章 平原君的建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章 平原君的建議

第八章 平原君的建議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26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章節目錄

趙國,邯鄲。

侯嬴在打探清趙國和天下的局勢后,才向信陵君諫言可以前往平原君府上游說。有了平原君妻子這層關系在,加上信陵君本身的地位,平原君自然不敢怠慢,以禮相待。

信陵君見到平原君后,也沒客氣,直接道出希望平原君幫助自己復國的來意。平原君沉吟片刻,還是露出無奈的神色,說道:“無忌,我們乃是至親,從情義上講,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我不能不幫!從利益上講,我們趙國也不愿意失去魏國這個屏障。只是你也知道,如今長安君在新鄭為質,太后那邊……”

看到平原君欲言又止的樣子,信陵君知道了對方的顧忌。趙太后最為寵愛的幼子長安君在新鄭為質,誰若是提議發兵攻打韓國,趙太后一定會唾其面。

“而且,新鄭會盟才過去了三個月,當時諸國有過約定,誰若是先動兵,天下共擊之。我實在不好許諾什么,除非秦、齊、楚、燕四國同意合兵伐韓,我們趙國才有可能會出兵!對了,無忌你從臨淄來,齊國可愿意出兵?若是齊國肯出兵,我這里也好代你游說趙太后!”平原君長嘆了口氣,補充道。br/

信陵君苦澀一笑,現在的問題就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愿意主動站出來,起這個頭。齊國也是和趙國一般,想看看其他國家的表態。雖然天下各國都知道韓國的威脅,但知道是一回事,怎么去做去應對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果表態過早了,韓國棒打出頭鳥,其他國家又是臨陣倒戈,豈不是吃了大虧?!

“齊王年幼。君王后正忙著收復民心,熟悉政事。若是在臨淄有成,我也就不會來臨淄了!”信陵君搖了搖頭。

齊王年幼,趙王何不年幼?!如今齊、趙兩國都是太后用事,兩國太后求穩的心思很明顯,擺明了一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架勢。在這種情況下。想要趁著韓國在魏地立足未穩而聯合諸國一起伐韓,兩國太后怕是都沒有這種勇氣。平原君心里迅速下了這樣的結論。

“無忌,太后當初也不同意派長安君為質,還是太師觸龍委婉進諫才說服了太后。以此來看,太后也不是明事理的人。只要你能確保長安君的安全,讓太后意識到趙國若不伐韓將有莫大的危機,如此也有事成的機會!”看到信陵君失落的表情,平原君出言安慰道。

信陵君臉色一喜,雖然這個主意看上去著實困難了些。但再難也沒難過魏國的復國啊!想到魏王在安陵的翹首以待,信陵君著實開動了腦筋,思考起完全之策!

“兄長可曾記得雞鳴狗盜之說?”

“無忌莫非是說孟嘗君?為兄倒是對此事略有耳聞,孟嘗君出使秦國被秦昭王扣留,一食客裝狗鉆入秦營,偷出狐白裘獻給昭王的寵妾,靠著昭王寵妾的說情,孟嘗君才得以走脫。可孟嘗君逃至函谷關時。昭王又反悔,下令追捕孟嘗君。另一食客裝雞叫引眾雞齊鳴騙開城門。孟得以逃回齊。無忌是打算把長安君偷偷接回邯鄲,先消除了太后的后顧之憂?”

信陵君點頭承認,興高采烈地說道:“如今韓王下令征召二十萬青壯前往洛陽服勞役,以無忌之見,韓國絕對打算要遷都!等遷都之時,韓國必然會忽略對長安君的監視。在長安君從新鄭移往洛陽的路上。無忌派人假扮韓王的使者,將長安君接到邯鄲不就好了!”

平原君面露疑惑,不確定地說道:“無忌從哪里聽得的這個消息,韓國要遷都洛陽?”

信陵君搖了搖頭,否認自己得知什么內幕消息。解釋道:“兄長你細想一下,洛陽這次雖然因為秦軍的進犯而毀之一旦,勢必要整修一番。但是有哪個城邑的重修需要勞煩超過二十萬青壯的?何況,無忌聽說,韓王下令地方官員雇傭當地百姓參與建城,從新鄭前往洛陽運輸石材、水泥的車隊更是不絕如縷。一切跡象都表明,韓國很希望洛陽城早點建成。而且,看現在這個架勢,洛陽一旦建成,必定是一座冠絕中原的堅城。何況,洛陽作為都城的歷史由來已久,兄長難道不覺得,洛陽比新鄭更適合作為都城嗎?”

平原君笑道:“新鄭也是堅城,為兄倒是沒覺得洛陽哪里好!”

信陵君長嘆一聲,說出了自己認為洛陽比新鄭更適合韓國作為都城的理由。

“洛陽西面有函谷關,憑此一關,可當十萬秦師。即便秦國出兵繞道河東進犯中原,韓國也可從容從洛陽調兵,支援河東。再不濟,也能憑借河水天塹據守!尤其是后者,對韓國而言更為重要。新鄭畢竟遠離函谷關,更是遠離和秦、趙相鄰的河東郡!”

平原君聽后神色凝重了一些,若是如此,形勢對秦國更加不利!在韓國都新鄭的時候,秦國尚有一線機會趁著韓國援軍未至猛攻函谷關或者河東郡,以巨大的傷亡拿下這兩個地方。但韓國遷都后,秦國絕對失去了這種機會!

“洛陽東面有汜水關,無忌聽說,汜水關如今也在重修,重修之后,汜水關之險,絕不在函谷關之下。汜水關的西面是成皋重鎮,東南有滎澤,東面是北宅重鎮,齊、趙兩國想要從東面進攻洛陽,無異于癡人說夢。而洛陽的南北有河水天塹,洛陽的地勢更高,可不會有大梁的水淹之禍!從南北進攻難上加難!而且,兄長沒發現,新鄭太過靠近楚國了嗎?”

平原君神色更加凝重,默然不語。按照信陵君的說法,韓國遷都洛陽以后,可以更好的壓制秦國,避免遭受來自南方楚國、東方齊國、北方趙國的威脅。甚至毫不客氣地說,韓國可以更好地經略天下。洛陽水系的發達自己可是知道的,通過互相聯通的大河,韓國可以在無形中對敢于進犯韓國的國家施加足夠的壓力!

“無忌以為,這洛陽城多久會修好?”平原君深吸了口氣,問了這么個問題。

信陵君想了想,說道:“洛陽不同于其他城邑,像邯鄲也好,大梁也罷,用時最久的城墻都是用夯土制城。而無忌聽說,韓國打算用水泥、毛竹和樹干修建城墻!韓國的漢邑這些年可是囤積了不少水泥!水泥制墻的速度可是快的驚人!所以無忌估測,若是一直保證二十萬勞力的話,也許半年,洛陽就可以修建好了!”

“半年!”平原君暗暗估量,即使信陵君的話打個折扣,最多一兩年,一座嶄新的洛陽就會出現在中原大地上。韓國遷都洛陽后,軍隊的主力肯定也會北上。如此一來,趙國的壓力無形中會增加許多。誰知道韓國在徹底收復魏地后,是拿趙國還是秦國先下手呢?!這種情況,不得不防啊!

信陵君見平原君默然不語,以為平原君感覺自己的計劃太過冒險,當即補充了一句,說道:“長安君現在在新鄭為質,韓國若要遷都,長安君多半也會北上洛陽。即便韓國不遷都,或者仍舊將長安君放在新鄭,無忌也有信心,將長安君平安帶到邯鄲。這一點,兄長切勿擔心!”

平原君一聽此言就知道自己被誤會了,也不多加解釋,反而笑了笑,說道:“這一點我是相信無忌的,可若要太后相信,就不容易了!何況,沒有太后的應準,你就算把長安君帶回來也沒有用處!以為兄的意思,想要真正促成此事,還需要幾個人的幫襯才行!”

信陵君一喜,忙道:“兄長是說上卿藺相如和信平君廉頗將軍?”

信陵君可是知道,平原君和藺相如、廉頗可不是一個派系的,前者代表著宗貴的勢力,后者代表著平民出身的大臣勢力。雖然表面上雙方和和氣氣的,但背地里卻是各行其是,各自為政。宗貴們覺得趙王太過重用平民出身的大臣,冷落了自己這些為趙國立下汗馬功勞的大臣。平民出身的大臣則是認為宗貴們尸位素餐,不知進取,歧視自己這些人的出身。

隨著趙惠文王的駕崩,趙王年幼,趙國面臨著主少國疑的巨大危機。藺相如一派和平原君一派兩股勢力的交鋒趨于緩和,誰都知道,在這種危機的時刻,趙國不能亂!何況,太后用事,自然更信任自家的兄弟,趙惠文王的弟弟——丞相平原君了。藺相如一派的大臣暫時接受了這個己方處于下風的局面。

憑借藺相如和廉頗二人的威望,加上自己成功解救長安君的許諾,信陵君相信,自己有很大的把握說服趙太后,同意自己的主張。只要趙國同意倒戈,對韓國發動進攻,那秦國、楚國、齊國就都好游說了!

(我的新浪微博:螞蚱不吃魚大家可以加一下聊聊)未完待續……

:第二更!電腦出了故障,修好沒多久!第三更我接下來要碼子,碼一半就睡覺了,明天上午忙里偷閑更一下,完成三更的許諾!明天的更新放在晚上八點左右!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