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三章 遷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章 遷都?

第三章 遷都?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20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正文

百度搜:7\/8\/小\/說\/網,或訪問域名:w\/w\/w\/.7\/8\/x\/s.c\/o\/m,無廣告,免費下載TXT,更新快!

“遷都?”韓王面帶疑惑地望著眼前的張平、范睢二人。

進入八月后,天下完全平靜下來。韓國正緊鑼密鼓地籌劃著河東、河內、東郡、碭郡的變法事宜,忙得不可開交。丞相張平、御史大夫范睢卻在此時聯合上書,奏請韓王遷都洛陽。

“這新鄭城好好的,兩位愛卿怎么突然想著要遷都?”韓王饒有興趣的問道。

張平、范睢二人對視一眼,最終還是張平開口說道:“王上,當初我們韓國遷都宜陽和陽翟一方面是為了避秦,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滅鄭,為了在中原擴張勢力。及鄭國既滅,又遷都新鄭則是為了稱霸中原甚至一統天下。所謂得中原者得天下,如今,王上英明,韓國已然是中原霸主,亦為當今第一強國。中原既定,王上欲要一統天下,當北與燕趙爭鋒,西與秦國抗衡,東與齊國爭霸,南與楚國角力。王上以為如何?”

韓王微笑點頭,韓國如今立足中原,走的就是南征北戰、東征西討的路子。雖然尚未確定往哪個方向開疆擴土,但總免不了一番大戰。張平所說句句屬實,除了一句!韓國遷都新鄭并不是為了稱霸中原,更多的還是\..為了躲避秦國,同時防止鄭國像中山國一樣死灰復燃。只是這個策略在后世看來不見得多么聰明,中原本來就是四戰之地,將有限的國力和魏、楚兩國周旋,韓國申不害變法的一點點成效也耗之一空。韓國當時真正需要做的其實是往南發展。只不過,韓王自然不會點破這一點。

張平又道:“臣聽聞,建邦設都,皆憑險阻。山川者,天之險阻也;城池者。人之險阻也。城池必依山川為固。洛陽乃天下中心所在,北據邙山,南望伊闕,洛水貫其中,東據汜水關,西控函谷關。四周群山環繞、雄關林立,易守難攻。此大業之所在!但請王上遷都洛陽,一統天下!”

韓王表面不動聲色,心中暗自點頭,洛陽作為都城歷史素來悠久。從夏商時期開始,就曾被作為都城。只是那個時候,洛陽還被叫做斟潯、西毫。從地理位置上講,洛陽一帶可謂東壓江淮,西挾關隴。北通幽燕,南系荊襄。只是,遷都一事茲事體大,韓王不想輕而易舉地下決定遷都。畢竟,韓國經營新鄭已愈百年。新鄭的一草一木韓王都了然于胸。而且,貿然遷都,沒有幾年的經營,洛陽還不如新鄭堅固!

范睢則是趁機開口。道:“王上,臣也以為洛陽乃建都的好所在。韓國如今據有十二郡。洛陽西靠三川、河東,北接上黨,東鄰河內、東郡,南瞰潁川、南陽、汝南,憑此一城,王上的政令可輕易抵達八郡。且如今秦、趙、齊三國不過是迫于形式暫且屈服。來日必有一番大戰,王上若要經略秦、趙、齊三國,由洛陽發兵,最是便捷。”

事實確實如范睢所言,新鄭如今除了通往三川、汝南、南陽和東郡、碭郡方便些。前往河東和上黨的確不方便。上黨還好些,但河東可是多事之地。其地北接太原,西臨內史,夾在秦、趙兩國之間,最容易受到夾擊!如果韓國遷都,那么河東就可以在遭受攻擊時,很容易得到來自洛陽的增援。

韓王卻是不置可否,只是笑著說道:“寡人倒是聽聞,固國不以山河之險。不過,若要論山河之險,新鄭怕是也不下洛陽。新鄭西有軒轅險關,西南有陘口(山)要塞,東北有圃田大澤,周圍更是城邑林立,可策完全!且魏國初定,人心不安,若是將都城搬到洛陽,怕是有些不妥吧!”

范睢一聽此言,就知道韓王對秦、趙兩國有些松懈了,韓王心里怕是以為收復魏地百姓的民心,防止魏國的復辟才是最要緊的事情!或者說,韓王沒有忘記秦、趙兩國的危險,只是認為三五年內,足以收魏地百姓為己用,到時再談遷都之事也不遲!

“王上以為,新鄭協議可以維持多久?”范睢出口問道。

韓王皺了皺眉,沉吟道:“三五年的時間總該有的!御史大夫肯定是擔心東郡、碭郡發生動蕩,新鄭不寧吧?”

魏國的影響力畢竟很大,尤其是在東郡、碭郡這兩個郡。現在信陵君在臨淄避難,自己有意不提此事,一方面是不愿意將齊國逼得太緊,另一方面也是忌憚信陵君的賢名。若是自己真的將信陵君抓住,用之,不放心。殺之,太可惜。倒不如留給齊國,讓齊國將信陵君供養起來。依照齊國的小心,信陵君在齊國勢必束手束腳,如同孟嘗君在魏國一般,不過是一個擺設!自己有的是時間讓魏國的百姓嘗到新法的好處,等自己收歸了魏國百姓的民心,信陵君即使潛回魏土,也難有大的作為!

范睢先是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惹得韓王很是不解。范睢苦笑道:“河東、河內魏國沒有苦心經營,欲行新法當不困難。但新法在東郡、碭郡絕對施之不易!臣接到兩郡的御史奏報,地方不少豪強豢養私兵,圖謀不軌!新法可是嚴格按照爵位劃分的土地,這些地方豪強只有財帛,肯定不會甘心交出土地。他們即使明面上不敢和王上的大軍抗衡,但會暗中搗亂,挑撥百姓和地方官員的關系。王上要知道,這些豪強在地方上的關系錯綜復雜,盤根錯節。如今民心初定,王上若是用大軍殺一儆百,只會讓局勢變得更加緊張。想要真正的實現平穩的國度,將東郡、碭郡經營得密不透風,三五年時間絕對不夠用!”

“而且”,范睢略一停頓,又道:“就怕我們韓國連三五年的時間都沒有!”

張平亦是長嘆一聲,出言附和道:“王上,這次我們之所以可以輕而易舉地滅掉魏國,非魏國不強,非韓國國力無人可擋,而是在于時機恰當!魏國得罪楚國在前,背叛韓、趙在后,寄希望的秦國大敗而歸,在王上出兵討伐魏國后,唯一愿意增援魏國的不過是齊國一國而已!等韓國大軍三戰三捷,兵圍大梁,諸侯各國恐懼韓國趁勢吞并魏國,可此時秦昭王薨,齊襄王崩,趙惠文王則是馭天未久,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妄動刀兵!只能是坐由魏國被我們韓國吞并!”

“雖然王上保全了魏國的社稷,讓魏侯有百里之地可祭祀先祖,也讓天下諸侯對韓國的提防之意稍解。但亦只是稍解而已!韓國坐擁百萬(戶)以上的人口,不需五年,即可征召百萬大軍。今日韓國之盛,不下十數年前的秦國,而王上您,可是比秦昭王更加年輕!秦、齊、趙三國的國君年幼不假,但正因為年幼,方知國事艱難。等他們坐穩王位,難保不會聯合起來,到時,韓國四面受敵,如之奈何?”

韓王望著張平、范睢二人焦慮的眼神,知道了他們擔心的所在!秦、趙、齊、楚、燕五國是不會任由韓國將魏國消化干凈的!因為一旦消化,韓國將更加不可戰勝!也許是一年以后,或者兩年以后,五國就會集結大軍,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攻打韓國。韓國的地域廣大,意味著兵力的分散。到時候,魏國的勢力一定死灰復燃,來自東郡和碭郡的魏軍會直撲新鄭。在這種情況下,把新鄭作為都城反而不如遷都到洛陽。至少,洛陽離前線更遠,哪怕是用空間換取時間,韓國的勝算都會多上三分!

秦國有八百里秦川,五國諸侯也好,九國大軍也好,秦國只需守好函谷關,就可以讓山東各國的聯軍鎩羽而歸。而韓國,地處中原,新鄭更是地沖要害,想要拒敵于國門之外顯然不可能!很有可能,新鄭會被五國大軍包圍,到時候,指揮不暢的韓軍一旦兵敗,后果不堪設想!

“洛陽自然是適合作為都城的,只是,洛陽畢竟太小,想要大加修繕,也需要花上不短的時間!”韓王提出了自己的顧慮。

見韓王語氣松動了,張平、范睢皆是大松了口氣。只要韓王不那么堅持以新鄭為國都,那么一切好說。新鄭實在離東郡、碭郡太近了些,若是齊、楚兩國聯合,肯定會從這個方向發動進攻,到時候信陵君振臂一呼,東郡、碭郡絕對守不住。在這種情況下,還不如犧牲潁川郡,韓軍在潁川拖住齊、楚聯軍,再集結大軍反攻!

“如今國庫中水泥儲量充足,馬上就是寒冬,王上正好可以征召青壯,而洛陽城內的宮殿稍事休整就可使用。如果有十萬青壯齊心協力,臣相信,半年內足以建一個全新的洛陽城!王上在這段時間還能以新鄭為陪都,修繕新鄭城防,有備無患!”范睢立即出言。

韓王默默地點了點頭,說道:“此事,明日交到朝會上討論吧!”(未完待續……)

Ps:這兩天工作忙,從醫院回家太晚了,昨天回來兩點想更新,但登錄不上系統,抱歉!

閱讀提示: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