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六十八章 魏王出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八章 魏王出逃

第六十八章 魏王出逃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11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大梁城一片愁云慘淡,誰也沒有料到,原本的一場大捷硬生生演變成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潰敗。在超過十萬韓軍的夾擊下,魏王派出去的八萬大軍,最終成功逃回大梁的,僅有不到一萬人,就連國尉尉辛也戰敗被俘。一時之間,大梁城內的士氣跌倒了極限。

原本魏國還是有機會挽救更多魏軍的,但魏王實在擔心韓軍會尾隨敗軍沖進大梁城。所以,在收攏了逃得最快的七八千敗軍后,魏王就下令關閉了城門。大梁的守軍幾乎是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袍澤就在離城門不遠處被韓軍殺的殺,降的降。城頭上的許多魏軍都苦苦哀求長官開門,放自己與韓軍一戰,但卻被義正言辭地拒絕。一些鬧得最兇的,要么被當場革職,降為普通小卒;要么被當場斬殺,以正軍威!

惱羞成怒的魏王更是在一氣之下,將始作俑者、鼓勵自己派兵出城攻打韓軍的上大夫段干崇下獄治罪。聽著城外韓軍歡呼雀躍的聲音,魏國的大臣們和守城的士卒心情一樣——五味雜陳,以及深深的憂慮。以大梁不足五萬的大軍,魏國還能守得住大梁嗎?!

回到宮中后,魏王屏退了所有的大臣,一個人靜靜獨處了兩個時辰。兩個時辰后,再次在眾人面前露面的魏王雙目變得通紅,聲音也是極度嘶啞。任誰都看得出來,這次的打擊對魏王來說實在太過沉重。所有的大臣們忐忑不安地跪在大殿,等著聽魏王宣布新的命令!在失去了七萬大軍后,大梁的兵力已經嚴重不足。是否強行征召一些老弱參與守城,成了擺在魏國面前的一道選擇題。

“中大夫縮高何在?”大殿里響起魏王疲憊不堪又極度蕭索的聲音。

“臣在!”縮高恭恭敬敬地抬起頭,靜候魏王的吩咐。

“立即去韓營面見韓王,代寡人問問韓王。韓國究竟要什么條件才肯退兵,才肯立即退兵!財帛、美人、寶馬、土地、人口,只要我們魏國出得起。統統答應!”

縮高小心翼翼地望了眼魏王,終究沒敢問魏王的底線!罷了!罷了!縮高暗暗想道。反正讓韓國開口就是了。自己不過就是一個傳聲筒。真正可以下決心要不要接受韓王議和條件的,終究只能是魏王。何況,所有人都知道,在目前這個情況,魏國想要求和,對韓國提出的條件又哪里有資格拒絕呢?!

縮高奉了魏王的旨意,急匆匆地出城前往韓營。魏王在吩咐完這件事后,就再也沒有說過一句話。開始閉目養神。這可苦了大臣們,跪著的大臣們起初是一動也不敢動,后來實在跪累了,也顧不得君前失儀,悄悄挪動著屁股,舒緩著膝蓋。再后來,大家開始小聲討論時局,議論韓王究竟會不會再次接受魏國的求和。如果不接受,魏國又該何去何從。

一個時辰后,縮高灰頭土臉地回來了。看他滿頭大汗的樣子。想來為了求和,也是蠻拼的。在縮高踏進大殿的那一刻起,大殿內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縮高身上。就連魏王也惴惴不安地看著縮高。如果韓國肯再次相信魏國,接受魏國的求和,那事情還有轉機。如果韓國拒不接受,那魏國這次就是九死一生啊!就憑大梁城內不到五萬并且已經膽寒的魏軍,大梁真的可以堅持到齊國的援軍到來嗎?!何況,魏國這次是又一次的背信棄義,韓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水淹大梁,就再也沒有一丁點的思想包袱了。

縮高撲的一聲就跪倒在地。神情沮喪地說道:“臣無能!有負王上信任!韓王拒不接受我們魏國提出的議和!”

魏王神色復雜地瞧了眼縮高,最終回歸到面無表情的狀態。用冷靜到可怕的語調說道:“韓王想要怎樣才肯罷手?”

縮高頓時面露猶豫之色,吞吞吐吐。就是不敢直言其說。

魏王知道了縮高的為難,擺了擺手,出言道:“沒事!說吧!寡人赦你無罪!”

縮高長嘆一口氣,終于大著膽子說道:“韓王說,原本他顧念魏國乃韓國兄弟之邦,不愿意和魏國大動干戈,但我們魏國屢次三番地背信棄義,戲弄于他,韓王已經不再相信魏國。此次,要么王上您負荊請罪去見韓王,要么韓王領兵攻克大梁,讓王上您對他執臣子之禮。除此之外,絕不收兵!”

聽到這樣的條件,大殿內的魏國大臣們就知道韓、魏直接唯有死戰到底,絕沒有和解的希望了!讓魏王負荊請罪,讓魏王執臣子之禮,魏王要是真這么做了,哪里還有什么威信可言?魏國還將有何顏面在天下立足?大臣們也知道,為何在韓王提出了議和條件后,縮高還是表示韓王不肯接受魏國的求和。

“呵呵?大動干戈?負荊請罪?”魏王哈哈大笑,用滿是嘲弄的語氣說道:“寡人不是楚懷王,但韓王卻是第二個秦昭王。想哄騙寡人俯首稱臣,寡人寧愿一死!”

“臣等有罪!”所謂主辱臣死,聽到魏王這般話,魏國大臣們紛紛俯首,口言死罪!

“諸位愛卿也聽到了,此戰唯有一死而已!韓、魏同為中原大國,一山不容二虎,中原也只允許有一個國家,要么韓、要么魏,別無共存之路!去傳寡人的命令,大梁城內,凡是十六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男子,悉數征召入伍。再派人告訴韓王,大梁城就在這里,韓國有本事,盡管來取就是!”魏王氣沖沖地說道。

群臣們面面相覷,有些懷疑魏王想當然的想法!如果韓軍強攻大梁,魏王的法子當然有效!但韓軍若是水淹大梁呢?有征召大軍的時間,還不如轉運糧草呢!只是在這個時候,誰也不肯怵魏王的命令,除了一人。

這個唯一有膽量的人——中大夫顏恩抬起頭來,謂魏王曰:“臣斗膽向王上進諫!”

魏王看了眼顏恩,語氣不善地說道:“顏愛卿有話直說!”

“韓王年方不過三十。卻在六年間連收南陽、漢中、巴、蜀、汝南、河東等八郡之地。韓軍東征西討,南征北戰,亦是戰無不克。攻無不勝!臣觀韓國之志,絕對有一統宇內。包舉四海之志。如今,韓國其勢已成,單以魏國而言,絕非韓國之敵。想要擊敗韓國,除非聯合燕、趙、秦、楚、齊五國之力,方能以保完全。”

魏王擰著眉,不太理解顏恩繞了一圈,到底想要表達什么意思!韓國是厲害。韓王是英明,你也不用在這里告訴所有人吧!這是大家都看得出來的!

“如今韓王正值壯年!王上亦是!正所謂,君子不立危墻之下,君王不居四戰之地。如今三十萬韓軍兵圍大梁,大梁內憂外患,此危墻也!依臣之見,韓軍下一步必定水淹大梁,以瓦解大梁抵抗之決心!王上若是困守大梁,一旦齊軍救援不及抑或戰不利,則大梁危亦!大梁危則王上危。王上危則魏國危!若是天崩(指魏王駕崩),太子年幼,魏國談何崛起?到時主少國疑。韓軍再伐我魏國,魏國將如何自處?!”顏恩懇切地說道。

魏王一愣,頓時恍然大悟。自己有些意氣用事了!韓國占足了便宜,接下來會不會水淹大梁之計,很難說。但一旦用了,大梁城就徹底失去了抵抗之力!而自己和麾下的五萬大軍,也只能眼睜睜地等著水勢消退!齊國的援兵會不會在韓國的施壓下不來,亦或者來得太晚,來到了打不過韓軍。也是難料!無論出現哪一種情況,自己可就真的危險了!如今自己倉促立下的太子不過五歲。五歲懂什么事情啊!更可怕的是韓國若是俘虜了自己,自己的一世英名可就真的葬送了!

看到魏王有些猶豫。顏恩趁機勸諫道:“臣懇請王上,為魏國安危,狩獵睢陽!”

群臣也是回過神來,齊聲說道:“臣等懇請王上,為魏國安危,狩獵睢陽!”

的確如顏恩所說,魏王如今在大梁完全沒有任何意義,如果真的說有作用,那就是鼓舞士氣。只是想想如今大梁城心灰意冷的氛圍,魏王的這個作用可以發揮幾成,真的難說。而且,面對水淹,魏王也不會拿出什么好辦法。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韓國大軍圍攻大梁的原因就是因為魏王身在大梁。如果韓軍發現魏王已經不在大梁城,包圍大梁也就沒了意義。在這個角度上講,魏王反而成為了大梁的包袱!沒了魏王,大梁的守軍反而可以解掉負擔,專心守城。大臣們心里當然也有其他想法,魏王若在,韓軍破城后,自己這群人說不定要跟著魏王陪葬。魏王若不在,自己的選擇性就多了一條,那就是向韓王投降!反正,當誰的臣子不是當呢!沒必要綁在魏國這一艘船上!尤其是這條船眼睜睜看著就要下沉。

誰都清楚,眼下,信陵君正在睢陽集結大軍,加上睢陽乃是魏國數一數二的堅城,可謂是魏國眼下最安全的地方了。哪怕這次魏國僥幸擊敗了韓國,也會商量遷都一事,而最好的都城首選,就是睢陽。魏王在睢陽不僅可以提前熟悉睢陽、指揮大軍,設立層層防線,還可以收攏魏國的民心、士氣,等待齊國的援軍。而且,魏王在逃脫之后,解大梁之圍就不會那么迫切,可以避免信陵君為了救援魏王而中了韓國的詭計!

魏王略顯驚訝地看著群臣,一時之間有些猶豫。一個聲音告訴他,趕緊收拾行囊逃走吧,再不走等韓軍放水淹了密道,想走都來不及了!什么面子里子的,都沒有自己的小命重要。就連晉文公這樣的霸主不也有倉皇逃跑的記錄嗎?!這根本不叫逃跑,這叫戰略轉移!自己在這里不僅幫不了忙,還會添亂。說不定韓軍發現自己逃走后,就不水淹大梁了呢!這樣,大梁的百姓也不會被水淹!自己逃走還能做善事呢!如果自己不跑,那王位肯定就會落在信陵君頭上!自己辛辛苦苦那么多年,終于當上了國君,轉眼就要把王位讓給信陵君,自己哪里會舍得呢!既然不舍得,那就要活下去!

可與此同時。另外一個聲音則是告訴魏王,說不行!絕對不能逃跑!你是魏國的國君!應該拿出先王的氣節來,不能遇到困難就逃跑!如果換做是魏文侯、魏武侯。他們會逃跑嗎?他們會為了活命拋棄大梁的臣民嗎?!不會!絕對不會!你自己不是一直以來想成為魏文侯、魏武侯那樣的霸主嗎?!若是逃走了,你就會成為一個懦夫。讓所有人看不起!他們表面上對你尊敬,背后卻是諷刺你的懦弱和膽小!這會成為你一生最大的污點和敗筆!相反,像個真正的君王,和臣民同甘共苦,和大梁患難與共,齊國的援兵一定會及時抵達的!燕國討伐齊國的時候,差點將齊國滅國!可結果呢,齊國只剩下兩個城邑依然成功翻盤。復國!現在,你還有兩個半郡,比那個齊國強大得多!齊國可以做到的,魏國在你的帶領下,一樣可以做到!只要堅持,堅持下去,成功終究屬于你!

眼見魏王關鍵時刻又遲疑不決,顏恩一下子就判斷出魏王肯定是愛惜面子,不愿意背負一個逃跑的不良形象。因此,顏恩對癥下藥地說道:“大梁可破。魏國不能亡!王上若是遇險,魏國的江山社稷可就徹底完了啊!王上!速退啊!只要王上安全,我們魏國終究有東山再起的時候。到時我們魏國攻打新鄭,將今日的屈辱百倍地還給韓國!勾踐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就可吞并吳國!魏國被甲之兵數十萬,強國越國百倍,又有齊國的襄助,復出,輕而易舉!”

“臣等恭請王上速退!臣等愿意死戰到底,復興魏國!”群臣再次齊聲勸諫道。

魏王長嘆一聲,很是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罷了!罷了!諸位愛卿!一定要活著等寡人帶兵回來!寡人發誓,有生之年。一定提兵數十萬,包圍新鄭。俘虜韓王!”

“包圍新鄭!俘虜韓王!”同仇敵愾的聲音響徹大殿!

“中大夫顏恩!”魏王恢復了威嚴的聲音。

“臣在!”

“寡人命你全權負責大梁防務,務必堅守大梁不失!全城兩千石高官以下者,愛卿可悉數法令!如有不從者,可先斬后奏!”

顏恩行叩拜大禮,莊重地說道:“臣,遵旨!”

群臣神色復雜地望向顏恩,所有人都意識到,在魏王離開大梁后,顏恩將成為大梁的最高統治者。他的命令將在大梁暢通無阻,任何違背他意志的,等同于違背魏王的意志。一些原本和顏恩關系不佳的人已經開始暗暗籌劃,如何修補和顏恩的關系!

“宗正魏卿何在?”魏王又再次開口說道。

“臣在!”

“寡人離開后,你代寡人看管好宗室之人,如有不服從顏恩調度者,第一次杖責三十,第二次,殺之!寡人再命你為副將,你務必盡心輔佐顏愛卿守衛大梁,你可能做到?”

魏卿連忙回道:“臣一定盡心竭力,輔佐顏將軍守衛大梁,不辜負王上的信任!”

魏王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戀戀不舍地說道:“如此,就拜托諸位愛卿了!”說完,竟然深深作了一揖。

群臣哪里敢接受這樣的大禮,紛紛側身回避,口中說道:“臣等定當盡心竭力,輔佐顏將軍,等候王上率兵返回大梁!”

是日,魏王連夜攜王后、太子及三百王宮侍衛,由密道潛出大梁,直奔睢陽而去!

而與此同時,大梁城外的韓軍大營,一片歡聲笑語。高興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連綿不斷的大雨終于停了,韓軍接下來可以在天晴之后好好攻打大梁,讓魏國見識下韓軍的厲害!這些日子,韓軍可是受夠了這陰雨天氣。第二個則是慶祝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的大捷。

韓國原本是無心插柳,拿水淹大梁來嚇唬下魏國,沒想到魏國居然真的上當了,還出城主動攻打韓軍!雖然此次大戰,韓國因為準備倉促傷亡了三萬多人,但和七萬多魏軍全軍覆沒相比,韓國這次無疑占了一個天大的便宜!這不僅是對大梁守軍守城信心的沉重打擊,也是對韓軍的一次極大鼓舞。誰也想不到,大雨偏偏在魏軍襲擊韓軍的那一刻停了,這才給了韓軍反擊然后擴大戰果的時間和機會!在有心人士的渲染下,天助韓國的說法越傳越邪乎,幾乎每一個韓軍都開始相信,這次出兵攻打大梁,一定會水到渠成!因為,有上天幫助,上天要滅掉魏國,魏國又哪里會有翻盤的機會呢!

所有的士卒在今夜得到加餐的待遇!那些尚未立下軍功的韓軍更是躍躍欲試,想要大展身手!因為在韓國,軍功,意味著一切!(未完待續)

ps:修改完畢(本文由望書閣)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