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六十七章 計中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七章 計中計

第六十七章 計中計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10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0

希望總是在人最絕望的時候到來。當虎賁營的軍旗出現在十里外的山丘之上,一種感動的情懷在五千斷后的韓軍心中涌動。裨將軍宋明原本抱著必死的覺悟,可惜,韓王沒有讓他如愿。

就大梁四周的地勢而言,當屬南門最低,因此積水最是嚴重。韓王當然了解宋明麾下士卒的不易,但這并不意味著韓王就要很是體貼地撤走南門外的大軍,慈不掌兵的另外一個含義就是婦人之仁。在這種動輒滅國的大戰中,誰心慈手軟,誰就輸定了。

韓王一開始就清楚,水淹是上策也是下策。減小損失的同時,也會給大梁一帶帶來沉重的打擊。原本的沃土淪為澤國,十幾萬人受災,家破人亡。對韓國一直想要維持的仁義來說,更是一次巨大的打擊!

所以,水淹之計只是韓王的備選。韓國在兵圍大梁之前就已經警告過魏國,魏國若是忤逆韓國,韓國一定會用水淹之計。按兵不動二十日,不過是加深魏國的這番印象。當然,魏軍斥候看到的堤壩確實存在,但堤壩既可以用來蓄水泄洪,也可以用來擋水,就看怎么使用。

在韓國君臣商議出來的計劃中,魏國如果大膽,也許會冒險出城攻打韓軍,這樣有一定的概率阻止韓軍水淹之計。對魏國來說,再不濟也能打幾場勝仗,振奮下士氣。當然,如果魏國嚇破了膽子,韓軍也只能嘗試能不能像攻打南鄭一樣,挖一條地道,直通城門。不過,在得知齊國允諾會出兵救援魏國,韓王卻是以為,魏國多半會出城與韓軍一戰!

就好比魏國龐涓領兵十萬攻打新鄭一般,韓國向齊國求援,在得到齊國出兵的承諾后,韓軍與魏軍五戰五敗,耗干了全國的精銳之兵。而齊國在魏國傷亡不菲后,才不疾不徐地出兵攻打魏國。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韓王把虎賁營調到大梁的東南角,將羽林軍調到東北角,以策完全。為了保證消息不會泄露出去,韓王甚至連駐守東門、南門的裨將軍都沒有通知。

慶幸的是,魏國果真如韓國君臣預料的那般,派兵出城攻打韓軍。韓國大費苦心的周折也沒有白費。這一次,依然是魏軍違約在前,韓軍站在了道義上的制高點,哪怕是用水淹之計,也能讓其他諸侯國無話可說。

望著愈來愈近的韓軍,尉辛猶豫起來。尉辛自然可以看出,剛剛離開的兩萬韓軍去而復返,而且還多出來七八千虎賁營的士卒。可除此之外,并沒有其他的韓軍!難道韓軍就如此篤定,多出來七八千虎賁營的士卒,韓軍就能穩贏?!尉辛在剛剛的交戰中已經察覺出來,眼下正在和己方交戰的五千韓軍勇則勇矣,卻力氣不足,完全是憑借嫻熟的配合和己方周旋!這也從側面證明,韓軍在半個月的雨季中,吃了許多苦頭,韓軍的身體狀態完全不在最好的狀態!

尉辛必須速下決斷,對面愈來愈近的韓軍是虛張聲勢,想要嚇跑自己這支數量比他們多四五千,并且還養精蓄銳的大軍還是真的有所依仗!虎賁營當然是韓國的精銳,但這并不足以嚇跑自己!為將者,思慮周全當然是好事,但太計較得失而變得畏首畏尾反而落到了下乘。

“迎敵,變陣!”有了結論的尉辛對一旁的副將下令道。

令旗揮舞,戰鼓隆隆,魏軍很快分成兩撥,一撥人數在萬人左右,繼續圍殺只有不到五千的韓軍,另外一撥人數在兩萬五六千人,則是有條不紊地集結成方陣,準備接敵!

在發現魏軍沒有撤退反而結陣,朱亥不憂反喜,自己接到的命令就是拖住魏軍,然后在主力的配合下圍住魏軍!這樣,就會置大梁于兩難之中,是繼續出兵救出這支魏軍還是任由韓軍把這支魏軍吃掉!

“錐形突擊!”跑在最前面的朱亥對身后的士卒說道。一道道聲音依次向后傳遞的同時,正在沖鋒的近三萬韓軍漸漸形成了以虎賁營為為尖刺的錐形方陣。因為沒有魏軍弓箭手的阻撓,韓軍的沖刺速度無疑飛快。一刻鐘后,韓軍的錐形方陣狠狠扎進魏軍四四方方的大陣。擋在最前面的魏軍盾牌手在幾個呼吸之間就盡數覆滅,與魏軍盾牌手一同消失的,是韓軍最外圍的輕步兵們。

在這個以命博命的戰場上,任何的取巧都只會招致失敗和更大的傷亡。所以,甫一接戰,雙方就使出渾身解數。作為錐形攻擊方陣攻擊力最強的一點,最前面的韓軍無疑是最勇武的,他們的任務就是一直不停地往前沖,一直到破陣為止。朱亥也是這么做的,帶領親衛營的朱亥沖在最前面,試圖擊破魏軍的方陣,將魏軍一分為二。

魏軍顯然沒有意識到虎賁營手中的兵器要較他們手上的兵器鋒利的多,奮不顧身、悍不畏死的魏軍一個接著一個地撲向沖在最前面的韓軍,卻是被朱亥和麾下的親衛營輕易斬殺!魏軍的大陣被輕易撕開一道口子,朱亥身后的虎賁營士卒則趁機將這道口子撕得越來越大!跟隨在虎賁營身后的兩萬韓軍反而成為最容易的人!他們只需沿著被撕開的口子向前沖,順便斬殺些兩翼沖過來的少量魏軍。

朱亥已經殺紅了眼睛,扔掉了頭盔,左手握著一面大盾,右手揮著一把長劍,擋者披靡!哪怕對面同時遞過來三把長劍,朱亥也只是隨意一掄盾牌,砸倒最左側的魏軍長劍手,右手則是揮起長劍,將來襲的兩把長劍一斬而落。去勢未盡的魏軍一邊震驚手中斷折的兵器,一邊沖向朱亥。朱亥則是不慌不忙地調轉盾牌,將兩名魏軍頂了回去。然后,然后這兩名魏軍就跌倒在地,被朱亥身后數以萬計的韓軍踏成肉泥!

其余的魏軍鼓起勇氣,再次撲來。似乎意識到朱亥的身份不低,他們把攻擊的目標放在了朱亥身上。但大多數攻擊都被朱亥左右兩側的親衛擋了下來,朱亥只需一步殺三人,向前沖。很快,朱亥身上沾滿了鮮血,只是,絕大多數都是魏軍的。

尉辛震驚于韓軍的縱橫捭闔,所向披靡,更驚訝虎賁營手中兵器的鋒利。如果不是有鋒利的兵器,虎賁營再厲害,也不可能如此輕而易舉地突入到魏軍方陣這么深。魏軍如今的困境是空有武力和斗志,卻因為兵器斷折而施展不開來。尉辛現在明白了,西塘渡口的大軍是如何戰敗的了,也后悔自己的過于樂觀!尤其是弓弦潮濕,魏軍也沒有弓箭手可以遠距離壓制韓軍。眼看魏軍節節敗退,陣型漸漸不穩。尉辛知道,是到了改變的時候了!

朱亥勇則勇矣,但因為沖殺在第一線,無法掌控全局。尉辛自以為這種將領只適合沖鋒陷陣,卻不適合統領數萬大軍。

面對韓軍的步步緊逼,尉辛下令大軍有意識地放虎賁營殺入,把兵力集中起來對付虎賁營身后的兩萬疲憊不堪的韓軍。這兩萬韓軍手中的兵器不過是尋常,體力也在連綿不絕的雨勢和方才的戰斗中消耗大半。尉辛不相信,魏軍會對付不了這兩萬普通韓軍!

事實證明,這個策略的正確的。在魏軍的有意引導下,虎賁營因為沖的太猛,漸漸和身后的兩萬韓軍拉開了距離。魏軍動用了兩萬兵馬將兩萬韓軍阻攔了下來,而一直誘敵深入的萬余名魏軍也趁勢止住了后退之勢,再也不肯退后一步。哪怕朱亥連連吼叫,連殺數人,也沖不破魏軍重新變得厚實的方陣。當然,為了困住虎賁營,尉辛把圍困裨將軍宋明的萬余魏軍抽調了大半,這直接導致了宋明帶領三千人,成功和突圍出來朱亥匯合!

這是對韓軍來說是唯一的好消息,因為失去了沖刺速度的韓軍,徹底陷入了和魏軍的鏖戰。虎賁營的情況還好,憑借著手中的兵器和充足的體力,虎賁營還能占據上風。剩余的兩萬韓軍則是堪堪和魏軍殺了個平分秋色,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任誰都看出來,韓軍的劣勢會越來越大。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雙方交戰的戰場距離大梁太近了!只要魏國愿意,隨時可以派出援兵,以壓倒性的優勢全殲這支韓軍!

站在城頭觀戰的魏王自然也看出了這一點,韓軍的悍不畏死超乎了魏王的想象。魏王不明白,虎賁營怎么偏偏在這個時候出現!原本十拿九穩的事情如今出現了變數!如果占據就這樣發展下去,魏國想要吃掉這支韓軍,付出的代價也不會太大,得不償失!可是如果退兵,又被韓軍死死纏住!

“諸位愛卿,國尉如今略處下風,寡人要不要出兵支援國尉?”魏王有些不確定地對身旁的心腹大臣說道。

“韓軍已經疲憊不堪,臣以為,當出兵以雷霆之勢消滅這支韓!”段干崇立即出言道。

“臣附議!”“臣亦附議!”其他大臣眼見魏軍漸漸占據優勢,當然希望以最小的代價拿下這場戰爭!如果魏國這次勝利了,就可以消滅近五萬韓軍!其中,還有韓軍中最精銳的虎賁營!大梁士氣必定大振!說不定,其他國家也會看出韓國的外強中干,找韓國的麻煩!

“可是”,魏王露出擔心的模樣,說道:“會不會是韓國的埋伏?要不然,韓軍的虎賁營怎么會突然出現在這里?”

大臣們面面相覷,還是段干崇站出來,對魏王寬慰道:“臣以為,這虎賁營的出現應該是一場意外!王上也看到了,韓軍對我們的襲擊完全沒有準備,損失了上萬精銳!韓軍的裨將軍甚至留下了五千士卒斷后,想要讓兩萬主力突圍!如果是韓國故意設下的埋伏,那他們的目的是什么?他們怎么知道我們魏國會在這個時候出兵襲營?以臣來看,這虎賁營應該是巡視大梁外圍,防止我們大梁的外圍援軍襲擾韓軍的身后!如今趕巧碰到了這支韓軍有難,趕來增援!”

魏王略微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魏王的說法。的確,倒也有段干崇說的可能!如果真的如此,那虎賁營裝備的鋒利兵器,魏王可是垂涎得很!依照韓國的國力,不過也只是裝備了虎賁營這支大軍,最多加上羽林軍。如果魏國所有大軍都是裝備了此等利器,天下還有誰是魏國的敵手!魏王不由自主地開始yy魏國所向披靡,天下諸侯向魏國臣服的場景!

“王上!虎賁營前來救援前,一定派人向東門外的韓軍求援,為免夜長夢多,王上還是速派大軍支援國尉,全殲這支韓軍!”段干崇的建議打斷了魏王的yy。

“愛卿以為當派多少大軍增援國尉?”魏王收回了yy,開口問道。

“臣以為,至少兩萬!否則,在韓國的援軍到達前,戰斗怕是不能結束!”段干崇義正言辭地說道。

“兩萬?”魏王一愣,想了想,如今大梁的精銳除了城外的,只剩下七萬。除了每個城門需要留守的一萬人,最多可以拿出三萬人。既然要速戰速決,那就索性派出三萬吧!

想到這里,魏王大手一揮,說道:“兩萬太少了!三萬吧!寡人出兵三萬增援國尉,派人告訴國尉,務必的一個時辰內結束戰斗!虎賁營所用的兵器要給寡人一個不落地取回來!”

“喏!”段干崇大喜道,對魏王的果決很是驚訝。按照魏王的性子,在這種時刻能夠不優柔寡斷,出兵一萬就算是好的。沒想到魏王這次這么有覺悟,直接派出三萬!雖然在一個時辰內全殲兩萬多韓軍有些難度,但事在人為,總好過因為謹慎放棄一場可以輕易獲得的大勝!

很快,三萬集結起來的魏軍出南門,直接往十五里外的戰場疾馳而去。因為道路泥濘不堪,這次的三萬魏軍是清一色的輕步兵,沒有弓箭手,沒有騎兵。所有的人都知道,十五里外,自己的袍澤們已經成功把足足兩萬多的韓軍包圍起來,只要自己努力,完全可以斬殺幾名韓軍,分上十幾二十畝的土地,也可以免除好幾年的徭役!這樣送功的機會不是每天都有的,所以,三萬魏軍興沖沖地第一次沒有長官的命令也跑的飛快!

得知魏王又給自己追加了三萬兵力,尉辛原本有些緊張的心徹底放松起來。戰到現在,魏軍尚有三萬兩千人,韓軍則只剩下兩萬八千人!魏軍依舊占據優勢!而且尉辛發現,韓軍虎賁營手中的兵器不是無往不利的,只要發生二三十次猛烈的碰撞,兵器也會出現豁口。尉辛已經看到好幾名韓軍信手扔掉了了手中滿是豁口的兵器,撿起袍澤的兵器繼續作戰!

為了打壓韓軍的斗志和士氣,尉辛命人大叫著:“韓軍聽著,大梁城內的五萬大軍馬上就會抵達!你們已是孤軍,繳械不殺!”

朱亥和宋明則是針鋒相對地命人吼道:“韓王的二十萬援軍就在十幾里外!只要你們開城投降,交出魏王,封侯拜相,賞賜千金,決不食言!”

雙方雖然不停地進行著奇怪的勸降,但誰也沒指望對方就會聽從自己的“良言”繳械投降,因此,勸降的同時,兩軍的廝殺一直沒有停歇。

兩刻鐘后,隨著三萬魏軍加入戰場,韓軍開始節節敗退。被逼的走投無路陷入絕境的韓軍爆發出百分之兩百的斗志,但任韓軍如何左右奔馳,也突破不了魏軍布下的防線。

“圍殺!”尉辛露出了勝利者的笑容,隨著魏軍的包圍圈越來越小,尉辛相信,用不了一個時辰,斬殺五萬韓軍的大勝就會落在自己頭上!其中,全殲韓國精銳虎賁營更會讓自己一躍成為天下名將!

朱亥則是一邊斬殺著逼近的魏軍士卒,一邊對身后的旗手大吼道:“舉旗!向王上求援!”

旗手慌忙舉起從未離手的大旗,來回搖擺著。

這樣的舉動讓尉辛很是困惑,韓軍這是在干什么,難道他們舉一下旗就能讓援軍一下子抵達嗎?在這么遠的距離上,援軍又需要多么近才能看得到。不可否認,虎賁營的大旗很高很大,但也不足以讓二十里外的人看到。

雖然不明白韓軍的舉動,但本著敵人想做的自己就偏偏不讓他們如愿的想法,尉辛還是命令自己身邊最精于投矛的親衛射殺韓軍的旗手。

隨著“咳”的一聲,一支長矛以不遜色箭矢的速度越過交戰的雙方,徑直從旗手的胸膛中穿過。旗手睜著眼睛,似乎想要把手中的旗幟舉得更高些,但終究被長矛掏空了身子里的所有力氣,無力地倒下。在失去最終的意識之前,旗手勉強支撐著旗幟,沒讓大旗栽倒。

一旁的副旗手發現了異狀,義無反顧地接過了帶血的大旗,哪怕這會讓自己招致另一只長矛的投射也在所不惜。命固然重要,但服從、完成命令更加重要!榮譽,即我等性命!

烈烈大旗迎風呼嘯,盾牌兵成功地掩護了副旗手,韓軍求援的信號終于釋放了出去。只是,很多韓軍也像魏軍一樣懷疑,在這么遠的距離上,誰又會收的到?!

直到地平線上,一支黑色的大軍躍然出現在所有人的視野當中。所有人才意識到,原來,援軍真的存在!

(修改后的怕大家看不到,有個幾毛錢就可以訂閱這個章節!)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


分享到:

容:使用簽名檔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