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六十四章 水淹大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四章 水淹大梁

第六十四章 水淹大梁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8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章節目錄

時間不知不覺就進入了五月下旬,韓軍包圍大梁也進入第二十日。或許是連綿大雨的緣故,韓軍一直沒有攻打大梁,魏國由最初的慌張,漸漸地冷靜了下來。

出使燕、趙、齊、楚的使者都安然回到了大梁城,消息自然有好有壞。燕國、趙國、楚國以為韓國志在索地而不在滅國,因此不愿意出兵救援魏國。這些都是最顯而易見的原因,更深次的原因,燕國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趙國是被韓國以百里的土地誘惑,楚國是忌憚自己一旦出兵,巴蜀和南陽的韓軍會順流而下,攻打郢都。要知道,目前,楚國的大部分精銳可都是在淮泗之地,郢都可謂空虛至極!加上韓國允諾,楚國只要袖手旁觀,可以得到一塊數十里大小的土地。楚國也就勉為其難地接受了韓國的提議,拒絕了魏國的求援。出乎倒是正在為齊襄王發喪的齊國是唯一表態愿意出兵的。

得到齊國的保證,魏國總算是稍微松了口氣。無論韓國究竟是不是誠心議和,魏國都有了退路。只是,令魏王隱隱不安的是,在自己派出的使者返回大梁后,韓軍徹底包圍了大梁。大梁,自此成為孤城。唯一讓魏王慶幸的是,各地趕來勤王的軍隊在信陵君的指揮下,正在有條不紊地集結。

按照最初的約定,三天前,魏國已經交出了河水以北的十座城邑,這似乎也是韓軍沒有攻城的原因。一個時辰前,走投無路被段干崇押解回大梁的魏齊,在魏王面前自殺,成全了君臣之義。魏王懷著極度復雜的心情,命人把魏齊的首級送到韓軍大營。至此,韓國提出的求和條件。魏國已經完成了大半。只差交出濟水以北的一郡之地割讓給韓國。

只是,魏王也知道留一手的道理。在派使者把魏齊的首級呈獻給韓王的同時,魏王通過使者,委婉地要求韓國表達出誠意,這種誠意,無非就是讓韓國的三十萬大軍撤退到鴻溝對岸。如果不能全部撤出。至少,也要撤出一半的兵力。

魏王派出的使者乃是國尉辛,此刻,國尉辛正在韓軍的中軍帳中和韓國君臣討價還價,出使完齊國的御史大夫范睢赫然在列。

當見到匣中的魏齊首級,范睢大喜,只覺得這些年所有的屈辱、抑郁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對韓王深深的感激。范睢朝著韓王深深作了一揖,道:“謝王上替臣報此大仇!”

國尉辛聽后心里很不是滋味。魏齊乃魏國公子,又是故丞相,如今卻被韓國逼得走投無路憤而自殺。而自己卻要眼睜睜地看著敵人在自己眼前堂而皇之的慶祝!這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韓王不以為意地擺了擺手,說道:“愛卿報此大仇!寡人也很是欣慰!如今魏齊已死,這仇恨也就就此作罷吧!人死為大,就讓魏國帶回魏齊的首級,如何?”

范睢連連點頭,魏齊人都死了。自己再要鞭尸的話,就有些過分了!韓王也會認為自己睚眥必報。提防自己!因此附議道:“正該如此!魏齊畢竟也是魏國公子,人死仇消,臣與魏齊之間的恩怨就此了結!”

國尉辛心中大松了口氣,看來,韓王還是很仁義的。如此,對魏齊的家人也算是一個交代!只是。若是魏齊沒有聽信讒言,這范睢也不會和魏國結下這么大的仇怨,魏齊也不會落得一個身首異處的下場,都是天意啊天意!

“王上,臣代魏王而來。如今魏齊已死,河水以北的土地亦交給貴國,貴國是否可以退兵?”國尉辛直言其說。

韓王一愣,望向御史大夫范睢。范睢接口道:“按照二十日前的協議,貴國尚需交出濟水以北的城邑,我們韓國才會退兵,這一點,國尉大人不會不知道吧?”

“臣自然是知道的。只不過,濟水以北的城邑過多,又素為魏國之地,民心思魏。一時之間,尚不能交給貴國。畢竟,王上也不希望接手的是一個動蕩不堪的東郡吧?!”國尉辛輕聲道出了自己的理由。

韓王默然點頭,的確,濟水以北是魏國最為繁華的所在,又素來為魏國的土地。韓國想要收歸民心,著實不易。只不過,這也是魏國的推托之詞。魏國需要做的是交出東郡,而不是替韓國操心如何收服民心。看來,魏國得到齊國的救援許諾,說話也硬氣了一些!只是,魏國卻沒有看出來,齊國的初衷絕不是好的。想要韓、魏兩個拼個兩敗俱傷,自己漁翁得利。這一招,齊國一向用得嫻熟。

“那按照魏國的估計,還需多久才能交出東郡?”韓王皺著眉說道。

國尉辛聽后一喜,以為有戲,暗自估摸了下信陵君援兵和齊國援兵抵達的時間,報出了一個數字:“至少兩個月!”

韓王聽后不置可否,既不支持,也不反對。一郡之地,尤其是東郡這般有十多萬人口的中原大郡,真要準備割讓的話,至少也要一兩個月的時間!眼下已經過去了二十天,魏國竟然還要求兩個月,顯然有些太多了。

“最多一個月!”韓王隨便報出了一個數字。之所以說是隨便,是因為韓王知曉,魏國已經不打算把東郡割讓給韓國!既然魏國不愿意,那韓國就自己去取!一個月的時間,足以麻痹魏國!

國尉辛心中雖然大喜,卻是露出為難然后決絕的表情,答應道:“那就以一個月為限!王上,這退兵一事。”

未等韓王反對,國尉辛加了一句,“臣知道王上擔心我們魏國毀約,只是,我們已經獻出了兩百里土地,也按照王上的要求,獻上了魏齊的首級,就算再苛刻的君王,也能看出魏國的誠意,賢明如王上者,也該知曉魏國的悔意。今后魏國必定以韓國馬首是瞻。或抗秦,或擊趙,魏國系聽韓國吩咐!王上若是依然不肯退兵,只會令魏國上下寒心。暴雨連連,王上仁義,也不愿意將士在雨中凍得瑟瑟發抖吧!若是魏國反悔。王上大可率數十萬大軍,舳艫千里,順流而下,一戰而滅魏,魏國又怎么敢冒犯韓國的天威呢?!”

韓王“猶豫”了片刻,故作為難地看向一旁的范睢,范睢隨即知道自己表現的時刻到了。當即出言道:“王上!臣以為魏國已經拜服!我們三十萬大軍在這里多留也是無益!反倒是消耗許多糧草!這幾日連番暴雨,將士苦不堪言,王上何不退兵。返回新鄭?!王上如果擔心魏王受佞臣的挑唆,反悔,只需留下十萬大軍即可。”

國尉辛心中暗暗稱是,如果韓國真的只留十萬大軍在大梁城下,魏國的壓力會變得很小很小。待信陵君的援軍抵達大梁,合齊國之力,可以將十萬韓國大軍輕而易舉地擊潰,甚至盡數殲滅!答應下來。答應下來,國尉辛心中暗暗祈禱。

韓王望著帳外一直沒有停歇的暴雨。掙扎了一會,終于說出了國尉辛期待已久的話語,“那寡人就將大梁東門、南門的軍隊撤出!大軍征戰頗久,也該休整下了!”

說完,似乎不放心魏國,韓王又對國尉辛說道:“國尉。回去一定要跟魏王說,寡人是相信魏王才肯退兵撤圍的,莫要辜負寡人的一片心意才是!”

“臣明白!臣一定記得!”國尉辛強忍住激動之情,連連保證。沒想到,自己原本以為很是困難的退兵一事。韓王和范睢三言兩語地就敲定下來。莫非,韓國這次出兵真的只是為了幫范睢報仇?!如果真的如此的話,那魏國真的就是虛驚一場了。這劇情,也實在太狗血了!

韓王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又和國尉辛盤桓了一會,在國尉辛就要辭別之際,韓王突然問了一個奇怪的問題,“國尉,你可有一個兒子?”

“回稟王上!臣確實有一嫡子,年方十歲,名繚。”

韓王笑了笑,半是開玩笑,半是認真地說道:“寡人的潁川學院還是馳譽天下的,國尉若是不嫌棄,待戰事結束,將尉繚送到潁川學院入學何如?”

國尉辛明顯糊涂了,既不好拒絕也不好應承,只得含糊道:“犬子尚且年幼,待其稍大些,臣有意讓他周游天下,以增見識!到時,一定先去王上的潁川學院!”

韓王不置可否,心里面卻是下了決心,對于尉繚,自己是志在必得!到時,去不去潁川學院,就不是國尉辛所能左右的了!

離開了韓軍大營,國尉辛冒著傾盆大雨,直奔王宮而去。在王宮,魏國君臣一直不停地討論著時局,也憂心韓國究竟會不會同意提前撤兵。這一次,魏國是真的做了完全之策。哪怕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出兵救援魏國,單憑在外的信陵君在睢陽集結大軍,魏國也能在大梁城破后,建立第二道防線。當然,如今有了齊國的幫助,魏國有信心和韓國一決高下!

“王上!大喜啊!大喜啊!”顧不得君臣禮儀,國尉辛激動地跑到魏王面前,才跪拜下來。

魏王臉上涌起一股難以置信地驚喜之色,連連說道:“怎么?韓王同意退兵了?”

其他魏國大臣也是一臉期待地看向國尉辛,在眾人的殷切盼望中,國尉辛道出了所有人想聽又覺得太過驚喜的話,“韓王同意退兵二十萬!只留十萬大軍在大梁城下!”

眾人只覺得一下子松了口氣,壓在魏國身上的韓國三十萬大軍曾經讓魏國難以喘息。隨著魏國付出了兩百里土地和魏齊的人頭,韓國居然就同意撤兵二十萬!至于剩下的十萬,韓軍戰力再強,魏國也可以自由呼吸,沒有那么大的壓力!

“韓王說什么時候退兵?”魏王追問了一句。三日后退兵和十日后、一個月后退兵可是有截然不同的意義!

“明日!”國尉辛毫不猶豫地回道,“韓王說,明日就將圍困大梁東門、南門的大軍撤離!”

國尉辛明顯糊涂了,既不好拒絕也不好應承,只得含糊道:“犬子尚且年幼,待其稍大些,臣有意讓他周游天下,以增見識!到時,一定先去王上的潁川學院!”

韓王不置可否,心里面卻是下了決心,對于尉繚,自己是志在必得!到時,去不去潁川學院,就不是國尉辛所能左右的了!

離開了韓軍大營,國尉辛冒著傾盆大雨,直奔王宮而去。在王宮,魏國君臣一直不停地討論著時局,也憂心韓國究竟會不會同意提前撤兵。這一次,魏國是真的做了完全之策。哪怕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出兵救援魏國,單憑在外的信陵君在睢陽集結大軍,魏國也能在大梁城破后,建立第二道防線。當然,如今有了齊國的幫助,魏國有信心和韓國一決高下!

“王上!大喜啊!大喜啊!”顧不得君臣禮儀,國尉辛激動地跑到魏王面前,才跪拜下來。

魏王臉上涌起一股難以置信地驚喜之色,連連說道:“怎么?韓王同意退兵了?”

其他魏國大臣也是一臉期待地看向國尉辛,在眾人的殷切盼望中,國尉辛道出了所有人想聽又覺得太過驚喜的話,“韓王同意退兵二十萬!只留十萬大軍在大梁城下!”

眾人只覺得一下子松了口氣,壓在魏國身上的韓國三十萬大軍曾經讓魏國難以喘息。隨著魏國付出了兩百里土地和魏齊的人頭,韓國居然就同意撤兵二十萬!至于剩下的十萬,韓軍戰力再強,魏國也可以自由呼吸,沒有那么大的壓力!

“韓王說什么時候退兵?”魏王追問了一句。三日后退兵和十日后、一個月后退兵可是有截然不同的意義!

“明日!”國尉辛毫不猶豫地回道,“韓王說,明日就將圍困大梁東門、南門的大軍撤離!”明天兩更,半個小時修改好!(未完待續。。)

ps:明天兩更,半個小時修改好!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