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五十八章 說客之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八章 說客之選

第五十八章 說客之選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4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正文

類別:玄幻小說

作者:

書名:__

毫無疑問,公元前268這一年,大梁的夏天比往些年要顯得更加悶熱些。最新章節閱讀半個時辰前,幾匹快馬直沖過鬧市,因為絲毫沒有減速,撞傷了不少大梁的百姓。但當所有的人看清這些馬上的騎士背上都插著的三把火紅色的小旗,只能自認倒霉。因為,在魏國,凡是攜帶三把火紅色小旗的人,傳遞的都是至關重要的緊急軍情,即使是撞死了擋路的行人,也是沒有絲毫責任,更遑論只是撞傷了。

很快,魏王宮的最深處傳來急促的鐘聲,大梁城隨即騷動起來。所有的人都知道,這是魏王緊急召見群臣的信號。聯想到身負三把火紅色小旗的使者在大梁城橫沖直撞,有心人已經隱隱猜出,多半是魏國出了了不得的大事,而且很有可能,跟幾個時辰前出征的信陵君有關。

沒過多久,街道上的士卒突然多了起來,將所有還在街道上逗留的百姓驅趕回家。緊隨其后的是百姓最熟悉打交道也最多的衙役。衙役們挨個街道的下達魏王的命令,大梁城即刻全城戒嚴,執行宵禁。望著血紅色的殘陽漸漸下垂,所有人的心都懸了起來。即使再傻的人在這個時候也意識到,魏國,一定是出大事了。

魏國當然是出大事了,在韓王親自率領的大軍逼近西塘渡口后,信陵君只能含恨敗走。最終,信陵君帶領的十萬大軍平安返回大梁的僅僅只有四萬初頭。算上其余兩個渡口的三萬魏軍和大梁一直沒有動用的五萬大軍,整個大梁城只有十二萬魏軍。這也是眼下魏國短期內可以動用的全部精銳了!

得知韓國超過三十萬大軍逼近大梁,魏王完全沒有了以往的優雅風度,直接癱坐在地上,昏了過去。群臣們手忙腳亂,終于弄醒了魏王。魏王呆愣了片刻,才癡癡地笑了,說出了得知韓王親征后的第一句話。

“都是寡人的錯啊!都是寡人的錯啊!如果不是寡人答應聯合秦國,放秦軍”過境,如果不是寡人放走魏齊,惹惱韓國。又怎么會生出這么多的事端?!”

“臣等有罪!”見魏王一個勁的自責,群臣們紛紛下跪,長叩首不起。

“是寡人害了晉將軍,是寡人害了衛郎中令啊!”魏王哽咽著,用充滿自責的語氣說道。

信陵君眼睛通紅,不知道是累的還是著急上火抑或太過慚愧,微微抬起了頭,言辭懇切地說道:“王上!臣無能,沒有完成王上交予的任務。請王上責罰!”

停頓了半晌,魏王卻是沒有任何反應,信陵君只得又加了一句,道:“當初君臣商議,對聯合秦國攻打洛陽一事都是同意了的。放魏齊出奔也是群臣的意思,王上不過是從善如流。若論罪責,不該由王上一人承擔,臣身為魏國丞相。責無旁貸,理應接受王上懲罰!只是如今韓王親征。韓國大兵壓境,當務之急,乃是如何退韓國之兵保全大梁!請王上為魏國計,為大梁計,為十萬大梁百姓計,保重身體!帶領魏國渡過此次難關!”

魏王這才從打擊中醒轉過來。急切地道:“丞相,魏國還有救嗎?”

信陵君見魏王好不容易振作起來,也不好太過打擊,只能是一臉篤定地說道:“有救!有救!我們魏國乃天下有數的強國,又怎么會被輕易滅掉?!秦國兩次包圍我們大梁。還不是每次都無功而返嗎?!”

魏王臉上涌過一絲希望,自顧自地說道:“對啊!魏國不僅是趙國的南方屏障,也是齊國的西方屏障,楚國的北方屏障,不論從哪一點講,其他國家也不會放任魏國被韓國滅掉!自己不能慌,絕對不能慌!越是危險,越需要鎮定!”魏王不停地給自己打氣加油。

“全城戒嚴了嗎?大梁還有多少可用的兵馬?還有多少糧草?”魏王一連問了三個關心的問題。

信陵君早就料到戰事可能不利,因此令自己的賓客搜羅了不少大梁的信息。如今,提前做的工作也正好派上用場,因此,信陵君從容不迫地說道:“全城已經戒嚴,如今每面城頭有四千精銳士兵把守。如今大梁城精銳之兵有十二萬之眾,如果王上放寬征兵的條件,還能再征召六萬左右的大軍。城內的糧草足夠全城百姓食用兩年!王上不必擔心!”

魏王緊張的心情稍微緩解了下,又道:“如今韓王親征,寡人派到新鄭的使者勢必見不到韓王。為了試探韓國的最終目的,寡人想要派人出城去面見韓王,陳說利害。只要韓國愿意退兵,寡人愿意把河水以北的兩百里土地割讓給韓國,把韓國已經占據的土地割讓給韓國,丞相以為是否妥當?如果韓國執意要滅我們魏國,我們也只好和韓國魚死網破,向趙、齊、楚、燕四國求援了!”

信陵君點了點頭,表示贊同,道:“試探出韓國的目的至關重要,韓國若是只想要土地,臣以為,魏國哪怕割讓三百里,乃至四百里也很值得。只要魏國沒有被滅,我們就有反敗為勝,一雪前恥的機會!一時的得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保住王上的魏國。臣愿意將功請罪,前往城外韓軍大營!”

魏王聽到后連連搖頭,以極其堅定的語氣拒絕道:“不妥!不妥!丞相乃魏國柱石,寡人還要靠丞相為寡人分憂解難!若是韓國不愿意答應我們的求和,趁機扣留丞相,甚至于拿丞相來要挾魏國,寡人該如何自處?!”

說完,魏王轉身對群臣說道:“諸位愛卿!寡人想要委派一位大臣代替寡人前去韓軍大營刺探韓國虛實!哪位愛卿愿意替寡人走一遭?”

臺下的大臣頓時面面相覷,面露猶疑之色。這可不是一個好活啊!危險程度相當高,雖然富貴險中求,但成功了固然是大功一件,失敗了就要人頭落地。因為需要代表魏王,地位太低了不行。太高了也不行,因為可能會被扣押做人質,一不小心就會成為祭旗的犧牲。更重要的是,還需要足夠的才智和勇氣來面對各種復雜的局面。能夠符合這個要求的人,少之又少。其余的,要么愛惜自己的性命,舍不得眼前的富貴,要么才學疏淺,不能擔當。

無論怎么看,上大夫段干崇都應該是最合適的人選。論地位,他是魏國的上大夫,是魏王的心腹大臣;論遠近,他不是魏國的宗室,韓國多半也不會拿他作為要挾,甚至因為他出使過韓國,和韓國上下都打過交道,算是有些交情;論才智,他本就以善于察言觀色、見風使舵著稱,又有急智。從這三點看,他是最適合的人選!

但問題是,段干崇太愛惜自己的性命和權貴,不想冒險。成功了,他已經貴為魏國上大夫,再往上就是封君了,在魏國這種非宗室極難封君的國家,自己哪怕是讓韓國同意魏國的求和,也太難了。失敗了,要么被軟禁要么灰溜溜的回大梁,對段干崇更是沒有半分好處。

但當整個大殿的目光都集中在段干崇身上的時候,段干崇深刻地意識到,什么叫芒刺在背,什么叫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段干崇知道,自己越是在這種關鍵的時刻,越是不能認慫,不能辜負魏王的信任。否則,魏國若是逃過此劫,魏王秋后算賬的話,自己絕對是在魏國步步維艱。伴君如伴虎的道理縱觀數千年,皆是如此。愛之越深,責之越切。地位越高,擔當越大。段干崇現在有些后悔,自己之前的風頭出的有點大了!

就在段干崇猶豫再三,直起身子想要應承下來的時候,一個聲音更早地出現——“臣愿代王上走一遭!刺探韓國虛實!”

眾人看時,卻是發現聲音的主人乃是中大夫縮高!

段干崇心里大松了口氣,但也表露出一股視死如歸的表情,緊隨其后說道:“臣亦愿意代王上出使韓營,說服韓王退兵!”

魏王一時之間犯了難,原本自己是屬意讓上大夫段干崇代自己走一遭,畢竟他是魏國僅次于信陵君的大臣,可以展示魏國的誠意!但中大夫縮高卻是先開了口,自己又不能對縮高說,“你地位太低,還是讓段大夫代寡人去吧!”這樣會寒了群臣的心。

魏王一時之間犯了難,原本自己是屬意讓上大夫段干崇代自己走一遭,畢竟他是魏國僅次于信陵君的大臣,可以展示魏國的誠意!但中大夫縮高卻是先開了口,自己又不能對縮高說,“你地位太低,還是讓段大夫代寡人去吧!”這樣會寒了群臣的心。

魏王一時之間犯了難,原本自己是屬意讓上大夫段干崇代自己走一遭,畢竟他是魏國僅次于信陵君的大臣,可以展示魏國的誠意!但中大夫縮高卻是先開了口,自己又不能對縮高說,“你地位太低,還是讓段大夫代寡人去吧!”這樣會寒了群臣的心。(未完待續。。)

明天兩到三更補上吧!

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玄幻小說,提供在線閱讀。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