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五章 有客咸陽來(4)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章 有客咸陽來(4)

第五章 有客咸陽來(4)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18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正文

眼看魏王被與秦國連橫的利益所誘惑,已然心動。國尉辛趕忙站了出來,反對道:“王上!臣以為連秦一事還需從長計議!”

魏王有些疑惑,按照中大夫縮高的分析,秦國的誠意十足,魏國沒道理拒絕啊!畢竟,韓國眼下太過強大了,再不加以遏制的話,很有可能就是下一個秦國。引秦、韓兩國相爭,魏國經略齊國,上策鄢耳。

縮高則是沒好氣地說道:“國尉何出此言?莫非國尉以為與韓國連橫,坐任韓國壯大才是上策乎?”

國尉辛搖了搖頭,解釋道:“臣以為,韓、趙、秦三國皆是當世強國也,我們魏國皆不可輕易得罪。于魏國而言,最好的莫過于三國相爭,我們置身事外。”

魏王點頭,承認國尉辛所說的不錯。但還是提出自己的疑問,說道:“魏國地處中原腹心之地,想要獨善其身,怕是不能乎!”

“若是以前,的確很難。但臣以為,眼下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國尉辛信誓旦旦地說道。

魏王頓時來了興趣,如果能引得韓、趙、秦三國大戰,天下勢必一番混亂。魏國完全可以渾水摸魚,比如聯合燕國攻打齊國,聯合齊國攻打楚國,不一而論。

“王上還記不記得,邯鄲被韓國所圍時,秦國在我河東佯攻,等我魏國援軍一到,即偃旗息鼓一事?”

“寡人自然記得。”魏王老老實實地回答道,但對國尉辛突然這么問有些莫名其妙,不知其所以然。

國尉辛指著輿圖,微微露出譏諷之意。說道:“邯鄲被圍,趙國何其急也。然秦國只不過佯攻,太原郡趙軍主力更是蟄伏不出,僅派人騷擾。由此,臣可以斷定。趙國憂懼秦國的強大,想要借邯鄲一事,引我國與魏國對決。秦國則是忌憚趙國的示弱,不愿意為趙國出頭。秦趙兩國嫌隙已生,不過是貌合神離罷了。”

“僅憑這一戰,國尉就斷定秦趙兩國貌合神離。貌似有些牽強了吧?”縮高提出了所有人的疑惑。

“諸位請看,關中以南乃是漢中,以東乃是三川、河東,以北是匈奴,以西則是月氏。秦國輕易不會和匈奴、月氏開戰。想要開疆擴土的話,只能東進或者南下。然而,漢中在韓國手中,基本堵死了秦國南下的可能。東進的話,函谷關又在我們魏國手上,亦是進退維谷。對現在的秦國而言,困守關中乃是一條死路。雖然絕對的安全,但卻無法增強實力。若是秦國沒有和趙國聯合。大可由上郡入太原,繼而南下或者東進。然則現在秦國和趙國交好,最后一條生機也斷絕了。因此臣才斷言。秦國一定是意識到這一點,才和趙國貌合神離。”

“與趙國連橫,對秦國而言,弊大于利。諸位可以想象一下,若是秦國背離趙國,取西河之地。復上郡,繼而經略太原。則形勢大為改良。近者,可取韓之上黨。繼而吞二周(西周、東周兩國),虎視中原。遠者,北上雁門、云中,繼而滅燕,居高臨下,待中原有變而南下。”

魏國君臣不由側目,若是秦國真的按照國尉辛說的這樣做,那局面何止大為改觀,簡直是逆轉啊!由原來的困守關中到窺周室九鼎,局面一下子回到了十多年前。

見眾人認可自己的猜想,國尉辛繼續語出驚人道:“秦國若是可下太原,韓、趙必然惶恐。三國鏖戰于太原,哪里會有什么精力來顧及中原之事。我們魏國待機而動,或伐齊或伐楚,皆在王上一念之間。”

中大夫顏恩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說道:“于秦國而言,經略太原自然是一著妙計,但茲事體大,趙國必然震動,韓國必然忌憚,秦國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以臣之見,秦國最穩妥的辦法應該還是和我們魏國連橫,借函谷關入三川,只和韓國鏖戰才是。國尉覺得能挑撥韓、趙、秦三國鏖戰嗎?若是秦國不從,何解?”

魏王連連點頭。上大夫段干崇剛才轉述魏冉的來意時,已經明確表示秦國希望借道函谷關入中原,而不是北上太原。現在要說服秦國改變初衷,和趙、韓兩國同時對峙,這個難度怕是不一般的大。當然,若是事成,魏國所獲得的好處遠甚于前者。

國尉辛望了眼對方,承認道:“中大夫的擔心是應該的。但如果仔細計較一下,這件事成功的可能很大。一者,秦、魏連橫一事,著急的是秦國而不是魏國。魏冉之言,不過是駭人聽聞罷了。即使不與秦國連橫,我們也可挑撥楚國、燕國伐齊,削弱齊國的勢力。”

群臣點頭同意國尉辛的說法。即使魏國什么動作都不做,齊國強大也是三五年以后的事情。秦國卻是處于一個不變即死的窘迫境界。對秦國來說,每蟄伏在關中一天都是一種莫大的損失。

“既然如此,我魏國就占據了主動。秦國想要和我魏國連橫,自然要拿出足夠的誠意。假途伐虢的道理諸位都清楚,我們魏國也不可能輕信秦國。不然,若是秦國借道函谷關的時候,趁機拿下函谷關,我們魏國將悔之莫及。因此,臣以為,讓秦國借道函谷關實屬不智。即使秦國守信,不動我函谷關,秦國只要在三川站住腳,函谷關就有腹背受敵的風險。若是秦國再節節勝利,收回河東對秦國易如反掌!到時秦國再背盟,我魏國將損失慘重!”

信陵君魏無忌開口道:“國尉所言甚是有理。不過,對秦國而言,他們雖然著急連橫。但應該也不至于冒著惹惱韓國、趙國的風險,對我們的提議言聽計從吧?”

國尉辛笑了,回道:“丞相且聽臣說完。秦國若是取太原,自然是得罪趙國,也讓韓國忌憚。這種情況下。因為我們魏國不需要做什么,于秦國而言,與我們魏國連不連橫沒有分別。可正因為如此,我們魏國的作用才突出。”

“國尉的意思是?”魏王完全不明白國尉辛的意思,這到底是該和秦國連橫呢還是不連橫呢!自己都聽糊涂了。

國尉辛解釋道:“啟稟王上。按照臣的猜測,魏冉此次前來的最主要目的不是和我們魏國連橫,而是和拆散我們和韓國的連橫。”

望了眼群臣,國尉辛嘆了口氣,說道:“對秦國而言,上策自然是和我魏國連橫。如此可經略三川,專心對付韓國;中策乃是攻取太原,與韓、趙兩國對峙;下策乃是攻打函谷關或者河東。”

“剛才臣說了,秦國的上策對我魏國是中策,秦國的中策對我魏國是上策。秦國的下策對我魏國是下策。秦國既然肯派丞相魏冉前來,自然是不會選取下策了。只要我們魏國肯背離韓國,秦國最主要的目的就達到了。至于能不能說服我們魏國和秦國連橫,反而對秦國不是特別的重要,王上以為如何?”

“國尉的意思是說,秦國已經做好了經略太原的打算?我們若是被魏冉說服了,秦國自然經略三川。若是不能,也可以經略太原。韓國失去了我們魏國。又挑撥了我們魏國和齊國的關系,剩下的就是韓、趙、魏三國間的角力?”信陵君魏無忌恍然大悟地說道。

自己之所以反對和秦國連橫,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覺得韓國距離大梁實在太近了。秦國又素來不將信用,倒是沒有想得那么深遠。經過國尉辛這么一分析,頓時茅塞頓開。和秦國連橫也好,不連橫也好,對魏國來說影響自然不一樣,但都有利有弊。國尉辛卻是隱隱指出了一條路。那就是“獨善其身”。表面上看,地處中原決定了魏國無法獨善其身。但這個“獨善其身”卻不是置身事外,而是左右逢源。

想象一下吧!秦國得到了魏國的許諾。安心攻打太原,韓國囤積重兵防備秦國可能的入侵,趙國則是摩拳擦掌想要報仇。這個時候,魏國就成了一塊很大的籌碼。韓國、趙國為了對付秦國,自然希望自己的后方魏國老老實實的,不要鬧出什么麻煩。秦國也是希望魏國不要在函谷關興風作雨,不要在河東磨刀霍霍。魏國完全可以左右逢源,既不支持韓國,也不支持秦國、趙國,如此反而是對三國最好的支持。趁著這個機會,魏國南下或者東進,還不是魏國自己決定的嗎?

魏王自然也明白了這個道理,只要自己明日的態度**一些,又不給秦國實際性的好處,秦國經略趙國的太原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魏國不用擔心北方的趙國,因為趙國將完全被秦國吸引住;也不需要擔心西面的韓國,因為太原發生戰事,上黨也不安穩,上黨若是丟失了,新鄭還能獨善其身嗎?更不需要擔心東面的齊國,因為魏國很快就會打壓齊國,讓他們陷入不斷的內耗當中,齊國想要強盛起來,還要看看魏國答不答應呢!

“諸位愛卿可還有別的意見?若是沒有的話,明天的朝會就按照國尉的意思來處理,如何?”魏王難得意氣風發地說道。

“王上英明!臣等沒有異議!”群臣齊聲回道。

“好!諸位愛卿今晚就留在寡人的宮中用膳。來人啊!速備宴席!”

“謝王上!”

次日,朝會上,秦國丞相魏冉接受了魏王的召見。

“穣侯不在咸陽侍奉秦王,遠道來寡人的大梁所為何事?”有了計較的魏王裝作露出興趣的樣子問道。眾人卻是知道,現在的客氣是為了待會好討價還價,總不能一下子把對方嚇走吧!這畢竟不是待客之道。

“臣此來大梁,乃是為王上大計,為魏國大計而來!”魏冉回答地滴水不漏。這也是每個使者的固定說辭。總不能直接說是為了坑你而來!為了謀求自己的富貴而來吧!

“哦?”魏王故作疑惑,反問道:“如果寡人沒有記錯的話,魏、秦兩國交惡已久,貴國更是前不久伐寡人的河東。穣侯此來是代表個人呢還是秦王呢?如果是代表個人,寡人愿意授予穣侯高爵厚祿。如果是代表秦王。寡人不是不大相信。畢竟,楚懷王前車之鑒,當為寡人教訓。”

魏冉早就料到魏王會出言諷刺,早有準備的魏冉不疾不徐,不慍不火地回道:“臣此次前來。乃是以丞相之職代表秦王,王上的好意,臣怕是不能接受了。至于懷王一事,此一時彼一時。當時五國合縱伐秦,不也是無疾而終嗎?當今亂世,兩國相交。自然以利益為上。臣自以為有大利于貴國,王上還是可堪一聽、一信的。若是王上聽后不以為然,大可將臣驅逐出大梁。”

魏王這才露出滿意的笑容,說道:“敢請穣侯賜教!”

魏冉微微作了一揖,說道:“臣在咸陽時。曾聽手下來自大梁的門客說王上做太子的時候,素以恢復文侯時的霸業為己任,不知是真是假。”

魏王臉色稍顯尷尬,那不過是自己為了取悅先王隨口說的話,怎么讓魏冉知道了呢?!這種事,自己還真不好否認。不然,豈不是證明自己胸無大志?!但也不好承認,現在的現實可謂一個巨大的諷刺!尤其是和隔壁的韓王相比。簡直不值一哂。唯一可以慶幸的就是魏國也斷開疆擴土了,而不是到處割地求饒。

見魏王并不出言附和,魏冉自顧自地說道:“臣以為這件事應當是真的。遙憶文侯時。魏國橫行中原,所向披靡,連臣都是心向往之。王上若是可以光復文侯之業,是為美談矣!”

魏國群臣默然不語,同時很是不解。默然不語是因為時過境遷,魏國早就失去了當初的霸業。北方的趙國已然崛起,西方那個跟著自己混的小弟都成了龐然大物。而且就是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一步步發展起來的。不解的原因是不知道魏冉為何突然說起了這件往事。是在激勵自己嗎?疑惑諷刺自己?

說完這句,魏冉臉色一變,正色道:“韓國者,小國爾。追思過往,魏、秦、齊、楚、燕、趙六國皆有稱霸中原之時,唯獨韓國不求進取,隨遇而安,是為弱國。可遍觀當今天下,韓國已然隱隱居于首位。竊以為,魏國想要光復文侯時的榮耀,韓國當為大敵。”

魏王難得地點了點頭,卻是笑道:“韓國乃是我魏國的盟友,應該擔心的是貴國吧!”

魏冉搖了搖頭,說道:“非也!數個月前,韓楚兩國易地,韓國以五百里之地換楚國的兩百里之地,韓王卻是喜形于色。王上可知為何?”

魏王不語,靜等魏冉的分析。

魏冉隨即解釋道:“潁泗之地,近中原也。黔中之地,偏僻之所在。韓王以額外的三百里之地,換基業所在。因此才顧左右而言大業可期哉!韓國分明是想稱霸中原,一統天下。魏國緊鄰韓國,若想保全,要么連橫他國,要么負隅頑抗,像眼下的這樣交好韓國,乃是取禍之道。”

“我秦國雖然不濟,但有八百里關中之險,韓國想要攻之,我秦國則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待韓國氣衰,連橫他國而伐之,祖宗的基業就保全了。可魏國卻是沒有天險,一馬平川。若是等韓國削弱了楚國、趙國,韓國越來越強,魏國也就越來越弱,王上又要拿什么來實現文侯時的榮耀呢!竊以為,我們秦國要遠比魏國安全。至少,我們雖然屢戰屢敗,卻是在削弱韓國,而不是幫助韓國強大他們!”

魏王為之默然,問道:“敢問穣侯計將安出?”

魏冉這才胸有成竹地說道:“想要光復魏國的榮耀,就不能任由韓國強大。畢竟臥榻之上豈容他人鼾睡。韓國數敗我們秦國,我們秦國引以為恥。不如允許我們秦國借道函谷而入三川,如此,韓國自然被削弱,魏國也可以保全。對貴國而言,想要壯大實力,無論是經略齊國還是經略楚國,系聽王上之見。”

魏王聽后卻是連連搖頭,說道:“不妥不妥!函谷關實在險要,若是貴國假途伐虢,寡人的函谷關就有失守的風險。到時候,貴國霸占了函谷關,占據了主動權,攻不攻打三川皆在一念之間。我們魏國卻是得罪了韓國,韓國必然大動干戈!”

魏冉心里暗暗搖了搖頭,這就是名聲不好的壞處了。秦國以前坑了太多的國家,魏王明明已然心動,卻忌憚秦國是在誆騙魏國。不過,換做自己是魏王,也很難相信。畢竟,相信秦國的風險實在太大了,函谷關又太過重要。

“若是我們秦國食言,貴國完全可以聯合韓國攻打函谷關!臣也愿意留在大梁為質!如何?”魏冉提出了這么一個折中的辦法。

魏王依然搖頭,說道:“在秦王眼里,穣侯不一定比函谷關重要。至于聯合韓國攻打函谷關代價太大,趙國也會橫插一腳,不妥不妥!”

“那王上要如何才能相信我們秦國的誠意呢?”魏冉干脆聽魏王出的價碼。

魏王則是忍著內心的激動,說出了魏國的條件!(未完待續)

如果有書友打不開,可以嘗試訪問備用域名:

閱讀提示: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