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七十三章 齊軍之殤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三章 齊軍之殤

第七十三章 齊軍之殤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18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正文

“田縣令,本將要感謝你啊!”趙奢一臉溫和地說道。

田文只覺得心頭一顫,一股不妙的感覺充斥全身。雖然趙奢的臉上洋溢著如沐春風的微笑,但田文卻是勉強故作鎮定地試探道:“將軍謬贊了!下官可沒有幫將軍什么忙!”

笑話!自己被俘不假!但卻是矢志不渝地愛著齊國啊!更沒有做任何對不起齊王的事情。趙奢的這句話要是讓有心人士聽到,傳到齊王耳中,一個通敵之罪怕是少不了了。

再說,田文對趙奢的微笑已經形成條件反射般的畏懼。當初就是他“誠懇”地希望自己露面,穩定住于陵的民心。自己當然是義正言辭地拒絕了,所謂士可殺不可辱嘛。對方隨即提出會有十幾個喜好男色的壯漢過來“開導”自己,談談人生,談談理想,順便做一些少兒不宜的事情。這直接嚇得田文變了臉色,忙不迭地同意了。

臨走前,趙奢還勸導田文,如果在與百姓見面的過程里他不小心泄密,造成趙軍的行蹤暴露。有多少于陵百姓知道,趙奢就會殺多少人堵住他們的嘴巴。當然,對于一向配合趙軍的田文,趙奢是不會忍心殺的。相反,趙奢還會邀請田文觀看有可能的殺人盛宴。至于到底會不會有,全看田文的表現了。有這樣的經歷,趙奢在田文心里已經是惡魔般的存在了!

趙奢溫和地搖了搖頭,說道:“田縣令說哪里話!剛才本將軍以縣令的名義問候了田丞相,安平君(即田單)回復說今晚要在于陵過夜,要我們好好準備。這么大的一份禮,本將軍自然要好好感謝田縣令啊!”

田文頓時想死的心都有了,早不來晚不來,丞相怎么偏偏選在這個時候來呢?!雖然城內的趙軍看起來只有一萬來人,但面對毫無防備跋山涉水而來疲憊不堪的齊軍,還是占據很大的優勢。田文已經能夠想象的道齊軍會多么的猝不及防。輕則一場小敗,重則稀里糊涂地損失慘重,后者的可能性無疑更高!

趙奢故作訝然道:“田縣令臉色怎么這么難看?你應該高興才對啊!等過了今晚,我們就會撤兵。到時候你繼續做你的縣令,我繼續包圍臨淄,大家井水不犯河水,豈不是很好?!”

田文心道。“齊軍若是大敗,丞相一定會追究我的責任。到時候能夠保住性命已經是謝天謝地了,還指望著繼續做縣令?純屬癡人說夢!”

田文不知道趙奢為何在眾人面前調侃自己,只是覺得很受傷,很受傷!干脆不再搭理趙奢,灰心喪氣地思考如何扭轉戰局去了。至少也要將功贖罪。保住性命啊!

走出府衙,看到自己的幾名心腹愛將緊張之情稍微緩解,趙奢心里默默地長舒了口氣。深入敵國,遮掩影蹤,假扮齊軍,伏擊數倍于己的大軍,每個人的心里都是緊張萬分。但凡有些許的差錯就是覆滅之災!趙奢也不例外。不過他是主將,任何時候都要氣定神閑,否則士卒會更加不安。眼看成敗在此一舉了,趙奢發現全軍上下彌漫著一種毛躁的情緒,既是興奮又是擔心,這可不是什么好苗頭。趙奢無奈之下才故意帶著幾名心腹來調侃田文,穩穩軍心。如今看來,效果還不錯。

為了盡最大程度地保證大軍的行蹤不被齊軍斥候發現。趙奢可謂做足了功夫。風餐露宿還是小事,不能帶足夠的兵力才是大事。這就好比為敵軍準備了一場盛宴,敵軍太多,桌子擺不下幸福的煩惱。一萬步卒,一萬騎兵,這是趙奢為田單大軍準備的全部兵力。再多的話,行蹤完全遮掩不了。

將齊軍全殲顯然不現實。就算是十多萬頭豬站著讓趙軍砍也要花不少功夫,何況于人呢!趙奢現在只希望,可以用這兩萬兵力給齊軍最大的殺傷,然后從容地退卻。只要將齊國打怕了。就不擔心齊國再次進犯趙國了。只是魏國的話,不足以成事。

終于,在最后一抹夕陽下,田單率軍抵達了距離于陵不過五里的地方。因為天色將暗,齊軍魏軍全都忙著拿出火折準備安營扎寨,各營出現了一絲不可避免的混戰。這也怨不得士卒們,跋涉了數十里大伙都累了,大伙只想著埋鍋做飯,然后美美地睡一覺。為了趕時間,大軍的晚飯還沒用過呢!就連那些有戰馬代步的騎兵也覺得一陣倦意。遠處的城郭輪廓明顯,趙軍遠在二百里之外,一切看起來都那么美好。

丞相田單路過于陵,身為此間的地方官,田文自然帶領全縣一干官吏連同地方豪族的代表迎接田單再正常不過。雖然現在正是白晝與黑夜交匯的時刻,但也擋不住大伙的熱情。然而田單看著前面越來越近的于陵縣令“田文”一行人,心里面隱隱覺得不妥,但一時之間又沒看出哪里不妥!等到了距離對方不過二十多步的時候,田單終于意識到問題出在哪里,天色已暗,對方卻沒有一個人掌燈,不僅如此,城門大開城頭卻是戒備森嚴。對方皆是低垂著頭,表面上是尊重自己,實際上怕是自己會認出對方吧!

異變就是在這個時候發生的。十數個穿著官服、華服的于陵官吏、地主驟起發難,先是射出手中的弩箭,然后反握著青銅短劍沖向了田單。最先反應過來的親衛立即將田單撲倒在地,五名親衛用自己的生命作為代價,給了田單活下去的機會。與此同時,城內涌出了一支騎兵,徑直沖向田單,大有將田單斬殺于馬下的架勢。城外的密林也涌出了兩股數量不詳的步卒,殺向毫無防備的齊軍。

“保護丞相!”這是田單親衛頭領的吼叫聲。剩余的親衛當中,馬上有七八名身強力壯的齊軍反沖向來襲的刺客,其余的則是掩護田單急退。身后的馬蹄聲愈發急促,再不逃回軍中的話,田單怕是要含恨沙場。

田單這個時候也慌了,在注意到大軍也遇到了有預謀有組織的襲擊后,田單總算清楚了是怎么回事。一定是趙軍在這里設下的埋伏!一定是!自己還是小瞧了趙軍啊!趙軍用長達十天的按兵不動迷惑了自己,讓自己誤以為趙軍是想在臨淄城下一戰擊敗自己!沒想到卻是聲東擊西,在自己最為松懈的時候伏擊了自己!

在發現殺向齊軍的趙國士卒不過一萬多人后。田單的心稍微安穩了。如果只是這么點人數,還不算最糟。雖然失去了自己的指揮,各營都是各自為戰,但架不住齊軍人多啊!堅守一個時辰,田單相信自己可以扭轉局面。但眼下還是擺脫趙國騎兵的追殺要緊,否則自己一旦來不及逃回方陣,戰死沙場。齊軍群龍無首之下,勢必大亂!不僅如此,邯鄲也會大亂,說不定會因此失守!

趙軍自然知道田單的重要性。趙奢現在只怨恨田單的親衛太過警覺,如果田單親衛的反應再晚上片刻,田單絕對立馬戰死。可惜啊!這么好的一個機會沒了!

對田單緊追不舍的趙軍騎兵不要命地瘋狂放著箭矢。絲毫不顧準星。田單的親衛則將田單層層包圍,這造成的唯一結果是趙軍的箭矢像割麥子一般射殺著齊軍最精銳的士卒,最里面的田單反而有驚無險,最終在沖出的一支騎兵的掩護下,逃回了了方陣。

這個時候,整個齊軍已經是一團糟。失去了田單在中軍的指揮,各營各自為戰。趙軍自然清楚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所在。趁著齊軍沒有組織起有效的防御,趙軍騎兵肆意地將剛剛集合起來的齊軍方陣撞開,步卒們則是不顧惜傷亡地沖陣而出,然后縱火點燃所能看到的一切,試圖制造更大的混亂。

趙軍的目的初步達到了。因為整個大軍完全失去了有效的指揮,田單抵達中軍的時候只能從中軍開始,逐漸約束軍隊。對待四處出擊的趙軍,田單的命令是各營不得追擊。嚴守本營區域,違令者即使斬獲頗多也殺無赦!一個時辰后,鬧夠了的趙軍借著夜色的掩護從容而去,只留下一片狼藉。

清點完損失,田單欲哭無淚。短短一個半時辰的功夫,齊軍傷亡了兩萬人五千多人,同時現場也留下了超過五千的趙軍尸首。總的來說。齊軍收獲了一場大敗,恥辱的大敗。趙軍從容而來,從容而去,視齊軍為無物。不少齊軍士卒在戰后仍然不敢相信失敗的居然是自己。但響徹整個大營的哀嚎和滿地的尸體告訴齊軍。這不是在做夢。

由于擔心中伏,田單不敢分兵追擊趙軍。這正好給了趙奢繞道回臨淄的機會。齊軍傷亡如此慘重,不休整一兩日軍心是不可用了。田單也知道這么重大的事情遮掩不住,上書請齊王降罪,同時懇請齊王寬限兩日,一方面補充士卒,一方面恢復士氣。

齊王接到田單的上奏后氣的當場就掀了書案,足足十二萬大軍,居然被兩萬趙軍埋伏了!還是在遍布都是齊國城邑的腹心之地!如果不是有內應密告齊王,聲稱于陵確實是不明不白地丟失才導致齊軍大敗,田單更是九死一生地僥幸逃回來,齊王都要開始懷疑田單是不是故意拖沓,想讓趙軍俘虜自己后他來當齊王!

發過怒火的齊王再次搬出重金獎賞了守城的將士,然后信誓旦旦地保證,但凡有功的(殺敵超過五人或相當),不論之前的爵位、身份,一律升三級!并且對趙軍各級軍官明碼標價,總之殺的越多,殺的趙軍官階越高賞賜越豐厚!對這些,齊王肉痛無比。這可都是自己的私房錢啊!等趙軍退卻了,一定要想方設法地撈回來!

趙國,武安。

在沉靜了半個多月后,韓軍意外地動了。趙奢領兵圍困臨淄的消息平原君早就知曉了,在他看來,齊國一定是心急火燎地許下了重利才說服韓國出兵,想要通過這個方法來逼迫趙奢回師。

眼下的情況是趙國大軍包圍了齊國都城臨淄,韓國的大軍兵犯趙國的都城邯鄲,各國互相牽制。趙國齊國各有憂患,所看的,不過是兩國誰更能堅持。

韓軍出涉邑,向武安進發,這些全在平原君的考慮之中。面對步步為營一心東進的韓軍,趙軍用更大的意志展示了自己寸土不讓的決心。很有默契地,雙方都沒有出動大規模的騎兵。不同的是。趙軍一開始就將騎兵作為最后的后備力量,施展雷霆一擊的;韓軍卻是雪藏了三千重騎,剩下的七千輕騎已經繞道井陘奔襲武安后方。

有了這樣的考量,韓軍的攻勢自然不猛,雖然每日里韓軍都在向東前進,但這樣的速度在趙軍看來,沒有兩個月的功夫韓軍絕對到不了武安城。趙軍自然從最初的緊張松懈下來。他們主觀地下了決斷,韓軍一定是架不住齊國的苦苦相求,又對戰勝自己沒有信心,只能硬著頭皮上了。等臨淄陷落的消息傳來,韓軍自然會乖乖退回涉邑!

每日里,韓趙雙方的戰斗規模都控制在千人以下。最多的一次,雙方動用的兵力也不過五千之數。趙軍士卒甚至有閑情偷偷下賭注,賭今天的戰事會在什么時候結束。

戰事在第五日出現了轉機。韓軍一次性出動了一萬大軍,將毫無準備的趙軍生生往東驅逐了二百步,趙軍吃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暗虧。如果換做以前,這么點損失平原君肯定不放在眼里。但平原君在意的是韓軍的策略是不是發生了變化,是不是受到了新鄭的壓力。被要求在限定期的限抵達邯鄲之類的?

第二日,韓軍的攻勢較之昨日更猛了三分,足足三個五千人的方陣輪流沖擊趙軍大營。趙軍第一次出現了千人以上規模的士卒陣亡的損失。平原君終于意識到,韓軍這次是要玩真的了。無論是受新鄭逼迫也好利誘也罷,趙軍清楚地了解,接下來的戰事絕不是兒戲,而是生與死的掙扎,銅與鐵的碰撞。誰敢兒戲。就準備好喪命的代價吧!認真起來的趙軍也是輪番上前,既保證士卒的士氣,又延續了持久的戰力。雙方你來我往,斗了個旗鼓相當。

本來,人數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守御的一方是占據比較大的優勢。但奈何韓軍層出不窮的攻城器械無論是在射程還是威力上都遠遠領先趙軍,生生抹消掉了趙軍的這個優勢。營寨畢竟沒有城墻的高度。趙軍只能無奈地接受了這個現實!

又一次擊退了韓軍的攻勢,眼看天色將黑,按照之前的經驗,韓軍不會再攻打了。趙軍上下由衷地松了口氣。戰爭讓人血脈賁張,也讓人畏懼死亡。趙軍第一次發現,韓軍也可以如此不畏生死,發起沖鋒!這還是之前自己所了解的那支韓軍嗎?那支靠著先進的器械固守城池不敢主動出擊的韓軍?如果有人再信口開河,自己一定一個大耳瓜子送過去!

趙軍大營的中軍帳里,平原君憂心忡忡地對身旁的副將樂乘提議道:“樂將軍!韓軍的攻勢越來越厲害了,傷亡太大的話王上那里不好交代。你看我們是不是明天派騎兵去沖擊一番,挫挫韓軍的士氣?”

樂乘搖了搖頭,笑著說道:“丞相切勿擔心!長勺之戰,魯國之所以能夠以一敵十,大敗齊國,全賴曹劌對形勢的正確判斷。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丞相別看韓軍攻勢兇猛,他們的傷亡較之我們還要多出一半。這個數字絕對不是李牧可以接受的。最多三天,韓軍必定疲憊不堪。到時候我們再全線出擊,必定大獲全勝!如果我們現在就動用騎兵的話,韓軍雖有傷亡,但可以平安地退回涉邑。丞相難道就不想全殲眼前的這支韓軍嗎?李牧可是韓王的心腹,身居衛尉一職!如果事成,天下勢必都知曉丞相乃趙國的柱石。與這個相比,些許的傷亡王上根本不會和丞相計較!”

平原君有些意動,樂乘隨即蠱惑道:“趙將軍已經將臨淄圍的水泄不通,獲勝就在這個月。如果我們再全殲或者重創李牧的大軍,我們趙國就會贏得擊敗韓國、齊國的榮耀!到時,丞相的聲威在趙國還有誰可以比擬呢?!怕是藺上卿也要對丞相心服口服!”

樂乘乃樂毅的同族,說起來還是族侄,和樂毅之子樂間同輩。樂毅受排擠后,遠走趙國,受封望諸君。趙王優渥待之,燕王惶恐,乃封其子樂間為昌國君,借此安撫樂毅。樂乘就是在這個時期憑借樂毅的影響力投靠趙國,獲得提拔。作為見證樂毅輝煌的人,樂乘做夢都想光復樂家的榮光。在他看來,韓軍不顧后果地強攻趙軍,實乃取死之道。他要以最小的代價讓自己一戰成名。這次就是最好的機會!即使大部分功勞會安在平原君身上他也不在乎,只有勝利才能讓平原君重視自己,自己才能獲得提拔!何況,明眼人都知道,平原君雖然是主將,但實際指揮大軍的卻是自己!(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閱讀。)

如果有書友打不開,可以嘗試訪問備用域名:

閱讀提示: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