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婚(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婚(上)

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婚(上)


更新時間:2014年07月27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風起中原

馬車里,姬淼明顯有些意興闌珊。長途跋涉數千里路,還只能悶在一個車廂里不能拋頭露面,任誰也高興不起來。現在正是寒冬,車窗外的風景要么是一片枯黃,要么就是冰天雪地,再如何美麗的風景看了一路也是有些膩煩了。

不同于姬淼,侍女小荷還是有些自由,所以也難得地保持了一路的興奮。眼見自家主子有些倦怠,小荷掀開了車窗厚厚的簾子,驚叫道:“公主,外面好多人啊!”

“小荷,別鬧了!這么冷的天,哪來的人!”姬淼懶散地說道。

馬上就是十一月,昨日還下了一場小雪,想必此刻,薊城正在飄著鵝毛般的大雪吧!此去千里,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方能再歸薊城!

“公主,不騙你。外面真的好多人!”侍女有些氣惱地說道。

“好了,好了,要是讓我再發現你逗我,我就把你趕回薊城去!”姬淼揮舞著粉拳,威脅道。

可當姬淼來到窗邊,就被映入眼簾的景象驚呆了。這是怎樣的一番情景啊!冰雪初融的大地上,成千上百人在地里勞作。有的平整土地,有的拆建房屋,有的壘修渠道。就連一些孩童都加入其中,更遑論那些健碩的婦人。

這不是農閑時候嗎?韓國不是在施行井田制嗎?怎么把田里的房屋全都拆除了呢?姬淼心中不解地問道。

“小荷,去把長大夫找來!”想了片刻,姬淼還是吩咐道。自己馬上就要成為韓國的王后了,此間實在不尋常,怎么也要打聽清楚才是。

侍女小荷聞言,當即下車去找護送公主姬淼出嫁的長大夫劇辛。薊城事變后,劇辛成為地位僅次于丞相將渠的權貴。本來按照燕王的意思,應該派將渠護送自己唯一的王妹出嫁。但燕王登基未久,又剛剛大婚。國政全賴將渠輔佐。無奈之下,燕王只能派劇辛一路護送。超過兩千人的衛隊從薊城一路進發,如今已是過了一個多月。

很快,姬淼就看到幾名燕軍縱馬來到了那群勞作的庶民身前。因為距離過遠的關系。姬淼自是聽不清他們的對話。但憑著雙方的表情、肢體動作,應該是庶民在向燕軍解釋他們為何“拆除”井田。

突然,姬淼發現那幾個庶民揚起了手,向身后的鄉親們大聲呼喊著什么。原本勞作的庶民們居然放下了手中的活計,聚攏在一起。隨后,他們做出了一個讓姬淼驚訝萬分的動作全部向自己這個方向下跪,連叩三個響頭。然后才在燕軍的勸說重新操拾起活計。

不一會兒,馬車外響起了長大夫劇辛的聲音,“公主,韓王實施了新法。田地里的那些庶民百姓正按照新法的要求修阡陌。平土地呢!”

“新法?”姬淼心里嘀咕著,好奇地問道:“那他們剛才怎么會向我下跪呢?”

長大夫呵呵一笑,解釋道:“公主,如今整個新鄭都知道你要和韓王大婚的消息。韓國百姓感念韓王恩德,對于你自然也是連帶著感激了。剛才如果不是手下的士卒解釋說公主不方便見人。他們都想親自感謝公主呢!”

姬淼聽后就是一愣,什么樣的新法能百姓擁護至于斯,心中雖有萬般疑惑,但姬淼還是裝作平靜地回道:“原來如此!有勞長大夫了。”

“不敢,不敢!臣先告退了!”劇辛回道。

未時一刻,燕國送親的車隊終于緩緩駛進新鄭城。迫于禮儀,姬淼只能讓自己的侍女偷偷掀開窗簾。露出一道縫隙,借此打量這個以后要久居的城邑。可即使如此,外面依然傳來各種熱鬧的歡叫聲。

“公主,你聽,新鄭的百姓很歡迎你啊!”侍女小荷激動地叫道。

姬淼聞言一羞,赧顏道:“不過是湊熱鬧而已!我們薊城的百姓不也一樣?王兄與趙國公主大婚時。薊城也是熱鬧得很呢!”

“那可不一樣!公主你是沒看到,沿街都掛著紅燈籠和條幅呢!王上大婚時可沒有這個待遇,嘻嘻。”侍女小荷反駁道。

“真的?”姬淼不信地說道,就要去看。小荷卻是一把放下了厚厚的窗簾,言道:“公主。奴婢什么時候騙過你。你還是不要往外看了,被人看到了總歸的不好的。”

姬淼嘟起了小嘴,埋怨道:“規矩真多啊!”

小荷笑嘻嘻地說道:“公主忍忍就好了,明日就要大婚了,大婚后你就自由了。”

“但愿吧!”姬淼嘆氣道。

韓王宮里,太后正不厭其煩地指揮著內侍們裝點著王宮。

“這邊,這邊的燈籠掛起來!”

“這邊,把這個書案拿開。對,移到那邊。慢一點,慢一點。”

韓王然望著忙的不亦樂乎的太后,無可奈何道:“母后,這種事情交給內侍們去做就好了,您老人家不好好休息,累壞了怎么辦?”

太后不以為然地笑了笑,說道:“他們哪里懂得這個!我不放心,明天就是你大婚的日子,可萬萬不可出了差錯。”

“母后放心,王太常那邊一切都安排好了。燕國的車駕也已經進了新鄭城。母后您是不知道,這幾日王太常那邊整天在兒臣這里絮絮叨叨,各種儀式流程,我要是記不清,他會放過兒臣嗎?”

“明天,燕、趙、魏、齊、秦、楚和周天子的使臣可都在看著呢!王上真的準備妥了?”

韓王然點了點頭,言道:“到時周天子的使臣蘇厲居于首,下首是燕國的劇辛、趙國的藺相如、魏國的魏無忌,另一側是齊國的田單、秦國的王翦、楚國的黃歇。”

太后搖了搖頭,笑道:“王上剛才在忙,還不知道。陳典客剛才向我稟報說,秦國的使臣換人了。”

“換人了?”韓王然訝然道。

對于王翦,韓王然可是清楚的很。眼下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將,日后可是跟他的兒子滅亡了趙、燕、楚、齊、魏五國的狠人。自己本想趁機拉攏一二,哪料到秦國的使臣居然換人了。

這次自己新婚大禮,燕、趙、魏、齊、楚五國要么派出丞相、上卿這樣的高位,要么就是紅極一時的寵臣。只有秦國不咸不淡地派了一名“官大夫”前來道賀。不過想想韓國這兩年對秦國的“重創”,也就情有可原了。

“母后,新使臣是誰?”

太后呵呵一笑,“是秦國的宗正嬴泗!”

“嬴泗?”韓王然很是詫異。作為秦國赫赫有名的宗貴之一,韓王然知道嬴泗出身于行伍之中,是少有的靠著自己能力上位的宗貴。十天前新鄭發生的叛逆背后肯定有秦國的影子,秦國居然還敢大張旗鼓地來“道賀”,韓王然頓時覺得里面有什么陰謀。

但原來既是客,何況是自己大婚的日子。知道孰輕孰重的韓王然自然不會明目張膽地難為秦國使臣,但全方位的“監視保護”他們還是應該的。

太后自是不知道韓王然心中的所思所想,還以為韓王然是為秦國派出這么隆重的陣仗而高興。畢竟連周天子都派出了道賀的使臣,秦國只派了一個小小的官大夫怎么都像是打韓國的臉面。這下好了,各國皆派重臣參加自己王兒的婚禮。韓國的聲威算是大振天下了!

“王上,秦國雖然接連損兵折將,但終究是這亂世第一等的強國!我們韓國能不和秦國起沖突最好!這次嬴泗來我們新鄭,王上可不能失了禮數。”太后語重心長地交代道。

太后很清楚,拿下了三川郡和南陽郡,韓國算是把秦國得罪狠了,不然秦國也不會只派了一個小小的官大夫來賀喜。雖然不知道秦王為何突然回心轉意,但太后敏感地感覺到這是緩和秦、韓兩國關系的一個契機。

韓王然自是知道其中的深淺厲害,鄭重言道:“母后放心,兒臣省的。”

又說了一番家常話后,韓王然就匆匆辭別走了,留下興高采烈的太后繼續張羅著王宮的布置。

典客府,陳筮剛剛送走了齊國的田單一行。這次韓王新婚大殿,一向吝嗇的齊王居然送上了黃金五千斤,白璧一百雙,珠寶綾羅五箱的厚禮。剛剛齊國丞相田單的語氣更是極其平易近人,甚至有討好之嫌。聽他的話,齊國與三晉睦鄰友好乃是歷史傳統,希望山東五國能繼續和平下去。至于楚國,不服王化的野蠻之國,不說也罷。

在此之前,楚國的使臣黃歇則是一再強調秦國乃虎狼之國,希望能和韓、趙、魏、燕四國一起伐秦。要知道,秦國在和楚國結盟的背景下,都敢將莫須有的罪名強加給楚國,然后偷襲郢都,火燒夷陵。楚國表示和秦國的大仇已經不共戴天,只要韓、趙、魏、燕能派兵西進,楚國也會西攻巴蜀,以此聲援。

最值得琢磨的是秦國的使臣宗正嬴泗。他不談過去一年兩國的征伐混戰,只談秦王對韓王大婚的祝賀;不談韓國霸占武關威脅關內,只談新鄭的富饒變化。對此,陳筮表面上談笑風生,實際上心中卻是深深的忌憚。

海天為您提供,

字母索引:

2011()無彈窗廣告,絕世唐門免費閱讀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