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一百六十章 秦國的戰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章 秦國的戰略

第一百六十章 秦國的戰略


更新時間:2014年07月26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當前位置:


一秒記住www.,為您提供高速文字。

秦國,咸陽。

韓國勛貴叛變失敗的消息在第一時間傳到了秦王的耳中。秦王火速召集了丞相魏冉、大良造白起、太子柱前來商議對策。

政事殿里,魏冉望著近在咫尺的秦王,心中隱隱生出畏懼之心。前些日子,涇陽君公子悝突然暴斃,震驚朝野。雖然涇陽君府上的奴仆們都解釋說,是自家主子身染惡疾,藥石難治。可什么樣的惡疾能在三天的時間,將一個健碩的人折磨得一口氣都沒有?魏冉很是懷疑。

雖然秦王已經立了公子柱為太子,但總歸有些變數。現在公子悝一除,王位更迭的最后一絲隱患也隨之消散。從此之后,秦國君王的位置,只能是王上這一脈的來繼承了。

“臣等(兒臣)見過王上!”幾人進殿后行了一禮。

秦王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言道:“眾愛卿請起!”

“謝王上!”

“寡人今番召集眾愛卿來,是求教一件事。八天前,韓國勛貴謀逆,旋即被韓王鎮壓。連同賊首在內,四百八十二名反賊被當眾梟首。之前趙、燕兩國已經聯姻。如今,韓王與燕國公主大婚在即,韓燕兩國關系勢必更加密切。今后,我大秦東進更加難矣!”

太子柱看著眉頭緊皺的魏冉、白起等人,欲言又止。秦王心中暗許,卻是面色如常地說道:“丞相為之奈何?”

魏冉心頭一顫,圓滑地說道:“臣以為,當遣使者攜帶厚禮前去齊國,拉攏齊國為我大秦所用!如此,秦、楚、齊三國聯盟足以自保。東進一事,待我大秦恢復國力徐徐圖之!”

“數月前,寡人亦曾遣使游說齊王,伐趙、魏共分其地。齊王對此卻是置之不理,更屯兵燕、齊邊境。后又南下伐楚。如今我秦國實力大損,齊王會肯和我們結盟嗎?”秦王面帶猶豫地說道。

魏冉不慌不忙地解釋道:“王上多慮了。當初齊國不肯與我大秦結盟,不過是存了一個漁翁得利的心思。如今我大秦和三晉兩敗俱傷,但齊國卻是沒有一絲獲利的機會。這才南下偷襲楚國。如今齊國意欲自保,只能和我大秦結盟!除此之外,別無它途!”

“哦?齊國不能和趙、魏、韓、燕結盟嗎?”秦王奇怪地問道。

魏冉搖了搖頭,莫名其妙地說道:“王上以為,我大秦實力強一些還是齊國實力強一些?”

“自然是寡人的大秦!”秦王面色不悅地說道。

“是極!趙、魏、韓、燕四國聯盟貌似強大,卻也并非牢不可破。當今之世,哪個國家不欲開疆擴土,增強實力王上以為,此四國開疆擴土又能往哪個方向擴展?”

“可西,可南。也可東。至于北面,土地貧瘠,易受胡族騷擾,經略不易也!”秦王開始明白魏冉話中的意思,四國要想保持凝聚力就得發動戰爭獲得利益。獲利不均的話。各國會生出嫌隙,就算分贓均勻,也要有一個可供侵略的目標。

對趙、魏、韓、燕四國來說,最弱小最富饒,最易攻打的自然是齊國。楚國勉強也算合格,但只有韓、魏兩國與之接壤,趙、燕兩國對攻略楚國的事情肯定沒那么上心。齊國若想自保。還真非聯合秦國不可。

望著恍然大悟的秦王,魏冉也沒了說下去的興趣,只是獻言道:“對四國來說,往東經略的收獲最大,這就是我們拉攏齊國的機會。”

秦王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追問道:“如今韓國內憂已經消除。上下一心,全面變法,寡人深以為忌。丞相可有什么好的辦法?”

魏冉深深嘆了口氣,“王上可曾派出刺客?”

對于魏冉這么直白的問題,秦王沒有一絲猶豫地回道:“一共三撥。可無一成功!寡人本對韓國勛貴抱以極大的信心,沒想到他們都是虛有其名之輩,一夜之間,盡數覆滅!除了一個韓安,一絲收獲也沒有!”

“韓安?”魏冉納悶地問道。

秦王簡單地解釋道:“公子幾瑟的長子,韓安!”

魏冉恍然大悟,原來是韓國沒落的勛貴。雖然不知道韓安為什么會卷入其中,但他總歸是一個好棋。說不定日后分化韓國還用得著。

“臣以為,目前韓國大勢已成,輕易憾不動其根基,不如靜觀其變。”魏冉建議道。

“靜觀其變?”秦王念叨著。

“臣以為,韓國可權且放下。雖然武關在手,韓國兵不過三十萬,守有余而攻不足。以其在南陽的區區數萬兵力,對我大秦造成不了任何威脅。韓王一向謀定后動,依臣來看,韓王僅在南陽部署五萬大軍,未嘗不是對我大秦的一種示好!”白起語出驚人道。

“示好?”秦王臉色飄忽不定。

白起卻是自顧自地解釋道:“韓王此舉應該是向我大秦表明,他對關中沒有興趣。或者說,他知道,經略關中得不償失,不想因此和我大秦戰事不斷!”

“那依照武安君的意思,大秦當如何與韓國相處?”秦王皺著眉頭問道。

白起何嘗聽不出秦王言語中的不滿之意,但還是硬著頭皮說道:“互不進犯!”

“呵呵,互不進犯?武安君,你要是在朝堂上說出這番言論,不知道會引出多大的風波嗎?”秦王冷笑道。

韓國給秦國造成如此大的損失,十數萬精銳喪于韓國之手,此仇此恨,不以鮮血無以洗刷!

一直靜默不言的太子柱不愿父王和當朝第一大將起沖突,于是適時地進言道:“父王,兒臣覺得韓國坐擁武關之利,我們秦國只能強攻。傷亡過大,徒讓趙國得利。傷亡太小,怕是拿不下武關、南陽。與其向東和三晉硬抗,不如南下經略楚國。到時,我們坐擁山河之險,或北上,或東進,可選擇的余地大得多。”

白起向太子柱投以感激的眼神,解釋道:“王上,臣也是如此想。韓國乃是我秦國死敵。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只要我們經略楚國,韓國龜縮在南陽就罷了,他們若是敢出南陽,我大秦與之交戰,總好過強攻武關。與齊國一戰,楚國元氣大傷,我大秦可用最小的代價拿下楚國。既得土地又得庶民,何樂而不為?”

秦王暗思片刻,向丞相魏冉問道:“丞相如何看?”

“臣以為,南下伐楚的戰略是最適宜的,以戰養戰,還能避開趙國。能跟我大秦瓜分楚國者,不過韓、魏、齊三國而已。燕、趙精于騎、步,可楚國多沼澤,燕、趙再如何垂涎也有心無力。不過,此計劃不行則矣,一動必定是雷霆之力。因此,臣建議三年后再施展此計!”老成持穩的魏冉回道。

“三年。”秦王低吟著,望著眼神迫切的太子柱和神色平靜的白起,秦王最終拍板下了決定,言道:“就依此計!不過這三年,我大秦當盡全力離間趙、魏、韓、燕四國的關系。武安君,你的擔子最重,這三年,你必須重振我大秦士氣,練一支百戰之師出來!”

白起鄭重回道:“愿為王上效死!”

秦王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丞相,派遣使者前往臨淄游說的事情就交給你了。”

魏冉施了一禮,回道:“臣府上的蔡澤可擔此重任!請王上放心!”

十月二十九日,韓國,新鄭。

整個新鄭張燈結彩,熱鬧非凡。大紅的燈籠從城門一直掛到王宮,沿街小巷掛著喜慶的條幅,如果不是這個年代還沒有桃符(春聯),外人初來新鄭一定會覺得是春節來了。實際上,這確實一個自發性的活動。從三日前第一戶人家掛起燈籠,第一個商家掛起條幅,在有心人士的宣傳下,新鄭百姓們意識到月底是王上大婚的日子。

這個年代的黎明百姓沒有那么多歪歪曲曲的想法,誰對他們好,他們一目了然。恢復井田制自是得罪了一大批地方豪族,但也惠及了一大批庶民。韓國的井田不同于過去的井田制,國家只是在名義上、法律上擁有土地,不允許買賣。實際的所有人卻是可以租賃,代代享有。至于繳納的賦稅,更是低至三成。如果一個現代的人來到這個時代,就會發現,這個所謂的井田制像極了后世的土地承包責任制。

八天前,東西市斬下的四百多顆頭顱宣告了韓國反對新法的勛貴主力覆滅,一批勛貴倒下了,受惠于新法的新貴開始嶄露頭角。上黨、潁川兩郡幾乎在以飛一般的速度全力推行新法,所有的人都想在開春前完成阡陌的開墾,新房的建設。最大的阻力一消,韓國庶民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大建設當中,他們不求獎勵,只求在來年開春前可以播下春小麥的種子。

對于給他們生活帶來如此大希望的韓王然,對于韓王然的大婚,他們知道能做的不多,只能以這樣的方式來表達對韓王然的愛戴。

新鄭以北三十里,一列長長的車隊漸漸駛進新鄭的地界。當中的一輛華麗馬車里,侍女小荷望著窗外熱鬧的場景,興奮地說道:“公主,我們就要到新鄭了!”

今天去醫院陪家里的老人了,回來的晚,就一更。明天兩更!感謝綠米亞的打賞!嘿嘿

本站追書網()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

其第160章章節均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