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士功猜到了一部分后便不敢再繼續深想下去,只是心里對皇帝越發忌憚起來。他知道皇帝對烏涂山的鐵礦必然非常看重,于是平日里行事越發小心翼翼,就怕皇帝猜疑心太重,以為他對烏涂山的鐵礦有想法。
好在鐵礦的事知道的人并不多,當初被陳將軍帶上烏涂山的士兵全都駐扎在了山上,再也沒有下來。而整個商家,知道鐵礦的只有他。雖說當初是商錦秀告訴了他鐵礦的事,但是商士功覺得,商錦秀一個孩子肯定什么都不知道。
所以,他并不擔心鐵礦的消息會從自己手里走漏出去。從此以后,他會徹底忘記這件事,忘記烏涂山。
京城的暗潮洶涌商士功并不知道,也不關心。先前的風波已經過去,因為要處置古家的產業,青州城再次熱鬧起來。
因為之前處置了不少興風作浪的人,如今的青州城雖然熱鬧,卻非常安穩,只偶爾還有人說起賀家的那些事,關于商士功的那些傳言,卻是沒人再提了。至少,沒人敢明著提。
古云海能夠成為青州首富,手中的產業自然不少。可惜,如今被查處的全都是古家明面上的產業,暗處的卻查不出來。
自從古家出事后,這些明面上的產業就全都被查封了。判決下來后,這些產業開始公開拍賣。拍賣得的銀子,會直接收歸國庫。
古家的產業不少,田莊、鋪子、房產、貨物、再加上珍寶古玩,拍賣持續了整整三天才結束。商錦秀看中了古家的一座茶山,猶豫過后,她還是選擇拍了下來。至于其他的,她雖然有些興趣,卻沒有再拍。
畢竟樹大招風,商士功前不久才被黑了一次,她還是小心些得好。這些年來,她手里的鋪子其實賺了不少銀子,但商家卻還是小心翼翼,沒有刻意露富,就怕被人惦記上。
商士功畢竟有官職在身,資產多了必然要被人盯上。商家又不是世家大族,根本沒有震懾人的本事,一旦被人盯上,連自保都難。
這一次的事情也是給商錦秀提了個醒,她此時還太弱,商家還太微小,在那些猶如龐然大物的世家眼里,簡直和隨便就能捻死的螻蟻沒有區別!
只可惜這個世界制度相對來說已經比較完善,朝廷對于私人勢力管制得非常嚴格,對于私人武裝有著嚴格的人數限制。那些世家或是王孫貴族才有資格豢養私軍,即便如此,私軍的規模也有嚴格規定。若是違規被發現,相會受到非常嚴厲的懲罰。
鐵、鹽全都被掌控在朝廷手中,市場上流通的鐵器少得可憐。私開鐵礦是重罪,沒有鐵礦,怎么鍛造兵器?
商錦秀最開始發現烏涂山鐵礦的時候不是沒有動過心,可是一個小小的商家,哪里有能耐染指鐵礦?也只有那些世家大族,才會被允許擁有一小塊鐵礦。
當然,這個允許其實并不是皇帝允許的,他早就想著怎么把這些鐵礦給收回來了。會這樣,不過是各方勢力相互妥協的結果。那些世家大族的勢力本來就夠大了,有了鐵礦就等于有了兵器,勢力只會更大,這不是皇帝想看見的,偏偏他此時無可奈何。
商錦秀雖然猜不到其中具體的彎彎繞繞,但也明白,身為皇帝肯定不會喜歡世家大族手中握有鐵礦。這一次皇帝將烏涂山鐵礦的事死死瞞著,也是擔心消息傳開后,被那些世家大族聯合起來瓜分。
這個世界管理太嚴格,那些穿越小說里,主角大刀闊斧地建立自己的勢力,商錦秀也就只能想想而已。至于小說里開ji館設立情報網,商錦秀想都沒想過。對于那些特別工作者她沒有什么想法,可是開ji館,就意味著逼良為娼,她是深惡痛絕的。
別說什么所有人都是自愿的,讓她們憑自己意愿接客什么的,根本就不現實!作為賤籍,ji子身份低賤,隨心所欲那是異想天開!
再說了,ji館都是官方開設,非官方的,那就是私寮暗娼,抓到是要重罰的。
不過,此路不通,但是可以想想別的辦法,潛移默化地給人稍微洗腦。比如多做做慈善,多資助一些貧寒卻有能力的學子,一旦這些人日后入朝為官,就是商家的助力!
商錦秀想著這些的時候,商士功也在想著差不多的事。他實在被黑怕了,那一次傳言甚囂塵上,相信他的人卻沒有多少。商士功覺得心寒,同時也意識到了是該培養自己勢力的時候了。
他是沒有背景,可那些世家大族,哪一個又不是從最初的苦日子熬過來的?他無法得到祖輩的蔭庇,卻不能讓自己的子孫也跟他一樣。
于是,商錦秀還沒有動作,商士功已經行動起來了。他幾乎跑遍了青州的每一處大的書院,名為視察情況,看看書院的設施條件,實際上卻是去勾搭里面優秀的學子。
對于商士功的到訪,學院的夫子們自然歡迎。當然,若是商士功肯撥出點銀子用于書院建設,他們就更歡迎了。學子們就更高興了,畢竟商士功是青州知府,又得到了皇帝的賞識,只要他肯幫忙,他們豈不是能更進一步?
于是,大部分學子都下意識巴結起商士功來。剩下一些性格孤傲清高的,卻不屑于此。商士功覺得這樣下去不行,他是來招攬心腹的,可不是來給人當梯子的。
于是他便跟夫子商議,舉辦了一場談經論道,大家一起交流探討。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拉近雙方的距離,看出學子們的斤兩,也能讓對方明白,他這個知府是有真才實能的,欣賞他的個人魅力。
只要互相欣賞了,交往起來自然就能多幾分真心,而并非只是單純的利用。商士功不介意幫忙,卻不想白白給人當梯子,被人踩著往上爬。
商士功此舉收獲不小,走完了青州的幾處大書院后,他已經看中了不少有學識的學子,準備日后多照顧,將這些人收攬為心腹。
商錦秀一個小丫頭,不可能跟商士功一樣去參觀大書院,她便換了個方向,建議李淑華開設族學。族學,是讓本家族的孩子念書的地方。大一些的家族都會開設,而且這種族學并非只收本家族的孩子,也會收一些外面的孩子。不過,外人想要進來念書,條件會很高。
這是一個收攏人心培養心腹的絕佳手段,大家族都喜歡用。
商家就是一個小戶,人丁單薄,自然沒有開設族學,只請了夫子教導商錦安。如今,倒是可以開一個,以便培養心腹。
這個事情李淑華一個人做不了主,又告訴了商士功。商士功最近也在想著這件事,自然不會拒絕,開設族學的事就這么定了下來。
商錦秀和李淑華特意選了一處大宅子,一番裝修過后,就成了商家的族學所在。因為是自家的族學,對于怎么教導孩子也就自在得多。商錦秀想要利用這個族學來培養心腹和人才,教育方向就面向了多元化,并不單一追求仕途。
她跟商士功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商士功想了想就同意了下來。他雖然覺得商錦秀異想天開了些,可畢竟是自己的寶貝女兒,族學又是商錦秀自己出的資,只要她不把人給帶歪了,想怎么教都隨商錦秀樂意。
商錦秀得了他的許可,就開始著手招募夫子。因為教學內容多元化,所以夫子也就不再只是學識多就行了,還得有專業人才才行。
她想了想,就去拜訪了李廣財,請他當夫子。這個要求一提出來,李廣財的下巴都驚掉了。
他輕咳了一聲,頗為尷尬地看著商錦秀,心里忍不住偷偷想,商錦秀是不是要故意為難他。他就一個商人,最多認得幾個字,連一篇文章都背不出來,怎么當夫子喲?這不是讓人笑話么!
商錦秀微微一笑,她早就猜到李廣財肯定會驚訝。這時候的學子學習的都是圣賢書,可沒有專門學賺錢的。商人雖然地位比以往提升了些,但還是被文化人不齒的。
商錦秀覺得吧,這就是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的心理。文化人就算入了仕途,每年的俸祿也少得可憐。沒有入仕途的,就算有朝廷的補助,日子過得也非常清貧。就算投靠大家族給人當幕僚,偶爾得點賞錢,又能有多少?
可是那些大商戶寫不來錦繡文章,卻能賺大筆的銀子,吃山珍海味,他們能不嫉妒嗎?
不過,商錦秀并不在乎。這些人要怎么想是他們的事,她如今開設族學,就是單純地想培養心腹,選擇她的,她必然會好好培養,那些不愿意選的,她才懶得管。
商錦秀走過去抱著李廣財撒嬌:“外公你就同意了吧?我又不是想讓您去教他們寫文章,就是教他們怎么賺銀子,這可是您的專長,您肯定能勝任!”
李廣財聽明白了,他恍然大悟道:“你是想讓他們給我當學徒?不過,他們會愿意學嗎?而且,你就不怕他們以后過河拆橋?”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