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韻第210章 吳家馨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田韻>> 田韻 >>田韻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0章 吳家馨兒

第210章 吳家馨兒


更新時間:2014年09月23日  作者:夢夫人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夢夫人 | 田韻 

敬民跟著吳家的小僮往書房走去,只覺得后悔不迭。

剛剛一腔熱血地跑過來,可是看到了吳家的小僮卻覺得有些唐突。自己是什么身份?大字不識幾個,這吳家可是讀書人家。而且吳知事又是糧科的第一把交椅,平時在幾位知事面前也是極為得臉。

他就這樣眼巴巴地跑過來了,連件禮物都沒帶,這成何體統?而且自己的理由也唐突啊……

誰見過為了一個燈籠去麻煩頂頭上司的?

心里一邊罵自己沖動,一邊跟著小僮的燈籠往前走。

小僮將敬民送到了書房院里便不再向前走了,換了一個年長些的管事引著敬民往里走。

吳知事雙目含笑坐在書房中,看著敬民戰戰兢兢地進了屋,拈須而笑。

“小劉簧夜來訪,可是為了甚要緊的事情?”

“啊……”敬民施了一禮,結結巴巴地說不出話來,這時只恨自己嘴笨不會說話,如果他有小妹一半的機靈就好了,吭哧了半天決定實話實說。

“科里分配了一人一個燈籠,可是小侄家里兩個親眷住到親戚家里去了,小侄又不會繪燈籠,特意來求吳知事……”說到這里,再次躬身一禮,臉色漲得通紅。

吳知事今年五十歲上下年紀,雙眉狹長垂到眼瞼,一看便知是長壽之人。此時看到敬民局促不安,微微一笑。

他與敬民已經同事將近半年,一開始覺得他其為粗俗鄙陋,可是相處的時間久了才覺得這個人可靠忠厚,比起京中那些油頭粉面的紈绔子弟來不知好了多少。

再打聽到他在家中父母并沒有訂下親事,吳知事不由得動了心思。

孫女吳馨兒已經十六七歲,平時待得嬌慣只喜歡讀書,便有些不懂人情事故,為人單純。吳家又不是什么大富大貴人家,只是小富即安,在京中也并沒有什么權勢。若是往好人家說媒,就只能做妾。若是往一般人家說媒,有些人不僅吳馨兒瞧不上,連吳知事這一關也過不去。

孫女性子嬌憨可愛,又沒有什么心眼,若真是嫁到那深宅大院去,只怕光是后宅的胺臜事就能把她搓磨死。

不如低嫁,尋一戶可靠的人家。自家陪送大量的嫁妝,這樣孫女也不會受人欺凌。

他是吏,敬民也是吏。說起來倆人地位倒是相當。

再加上處了半年,越看越滿意。

所以,這一次,他打聽到敬民家的人都去學士府做客后,果斷把做燈籠的工作交給了敬民。

“原來,是為了燈籠啊?”吳知事拈須而笑。

“是,是啊,小侄不會做呀。”敬民結結巴巴的,只覺得這求人的話怎么這么難說出口。

“我知道你家中有兩位舉子,還想借著他們的生花妙筆給咱們糧科添一份榮光呢。怎么就這么不巧,竟被學士府請去了?”吳知事面上露出愁容,“哎呀,這可難辦了呀……”

敬民一開始連連點頭,心里祈禱著既然知道我家沒人做,您老人家就把燈籠的事情給收回去吧。可是聽到難辦時,立刻睜大了眼睛。

“我家里還承擔著兩個燈籠哩……你看看,這多不巧……”吳知事一邊說,一邊打量著敬民的臉色,見到赤急白臉,不由得暗自好笑。

“還望吳知事勞累則個,小侄感激不盡,感激不盡……”敬民說著就施禮。

吳知事心頭好笑,面上卻不露聲色,思忖了一會道:“你既是來求了,我也不好不幫你。這樣吧,我孫女極善丹青,我請她出來和你商量一下,請她幫你繪一張燈籠紙,你只需用竹子扎一下即可,你看如何?”

敬民一聽有人肯繪圖案,喜出望外,連忙施了一禮。

“只是,這女子閨譽要緊,縱是燈籠扎出來了,你切不可說是我孫女所繪……”吳知事正色道。

“我只說是在外面花錢請人繪的。”敬民覺得能交掉差了,樂得呵呵直笑。

吳知事點了點頭,派了管家去請吳馨兒。

過了一會,兩盞燈籠挑著引路,一個少女娉娉婷婷地走了過來。

夜色深沉,燈籠的燭火昏黃不定,竟襯得少女飄飄若仙,幾欲從廣寒宮中走出。

敬民斂眉垂目,恭恭敬敬地站在吳知事面前,不敢偷眼往書房外瞧。

看得吳知事微微點頭……

敬民只聞得一陣香風撲鼻,眼尖看到一角水青色百褶裙底旋著從書房外移了過來。隨著腳步微微移動,一點金蓮尖尖頭自裙底悄悄探出。

又見到裙角往下一落,隨即一個嬌俏的聲音自耳邊傳來。

“孫女給祖父請安。”

聲音清喉嬌囀,婉風流轉,如同黃鸝出谷。

“馨兒啊,這是你劉家哥哥。我在科中的忘年小友,你們見個禮吧。”吳知事的聲音也從旁邊傳來。

敬民聽到這話,急忙垂著頭盯著前面的裙角施了一禮,半點不敢往上抬。

“你們商量商量,看是繪個荷花燈,還是鯉魚燈,或是走馬觀花燈,務必大眾化些,莫要叫人瞧出來是誰繪的……”吳知事見到倆人已經見過了禮,便呵呵笑著讓倆人在書房里說話。

他則是捧起了一本書,就坐在書桌前。

油燈跳躍不定,不時爆出一個燈花,照得書房里的人影搖曳。

兩個人就這么站在書房中,垂著頭,互視著對方的下擺,議論著上元節的一場燈會。

吳知事不時抬起頭,看著書房中局促的倆人,心頭暗自喜悅。

等到敬民和吳馨兒商量好準備繪個七魚燈后,便告辭了吳知事,吳知事派了管家送他出去,然后叫住了也準備離開的吳馨兒。

“你看這劉家小哥為人如何?”知道孫女脾氣的吳知事直接了當的問道。

吳馨兒抬起頭,眨了眨眼睛有些迷茫,“孫女不敢抬頭看,不知他長甚樣?”

吳知事只氣得瞇了眼,垂頭喪氣的揮手讓孫女離開。

等到孫女也走得看不見人影,從內室里又轉出一個人來。

吳家主母替丈夫奉了一杯香茶,才開口說話。

“我看這劉家的小哥忠厚是忠厚,就是不識得幾個字。馨兒若是配給他,著實辛苦了。”

“咱這孫女你也知道,是個爛老實沒用的,若是嫁到別人家去,少不得你我替她擔心。只有替她尋個忠厚放心的人家,咱們才能安心的閉眼。劉家無根基,才會待咱孫女好。若不然就憑她……哼哼,早就不知被誰扒掉幾層皮去……”說到這里,吳知事瞥了老妻一眼,眼中全是埋怨。

吳家主母老臉一紅,站在旁邊不敢說話了。

孫女教成了這樣,全是她這個祖母的責任。吳馨兒生下沒多久母親便亡故,后來父親又續娶了一個,生了個兒子,吳馨兒便是一直跟著祖母生活。

吳家主母不喜歡后媳婦生的小子,卻單單喜歡吳馨兒,其實也未嘗不是彌補她失母的孤獨。平時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中怕飛了。萬幸如此溺愛,卻沒有教偏,只是教出一根木頭來。

后媳婦在吳馨兒十三歲時想把她許給自己的娘家侄兒,便來求吳家主母的金口。結果卻被吳家主母一頓口水給罵了出去,說她覬覦前妻的嫁妝,把后媳婦罵得差點上吊自盡以正清白。

從那以后,后媳婦再也不敢管吳馨兒的吃穿住用,也不肯帶吳馨兒出去應酬。就這樣,吳馨兒被耽誤了下來。

這其中固然有后媳婦的怠慢,可是吳家主母量小不能容人也是有的。

其實后媳婦的娘家侄子為人還是挺不錯,小小年紀便跟著家中經營商鋪,吳馨兒若是真嫁給了他,以后倒也能琴瑟合鳴。只是吳家主母心中一直覺得后媳婦是商戶不如前媳婦是秀才的女兒好聽,聽到要把吳馨兒許給后媳婦家里的人就勃然大怒,覺得后媳婦定是想貪前媳婦那數千兩的嫁妝。

雖然事后,吳家主母也后悔了,后媳婦家中是商戶哪里會貪圖那幾千兩?更何況這些銀子也有一大半是后媳婦賺來的。只是婆媳母女之間卻有了裂縫,再也彌補不過來了。

“大郎說了,若是馨兒出嫁,除去帶走她亡母所有的嫁妝外,他再出一千兩的嫁妝。”吳知事淡然道。

“她會恁地好心?”吳家主母聽到后媳婦愿出一千兩的嫁妝,不由得睜大了眼睛。

“馨兒好歹也是她的女兒,她不疼誰疼?”吳知事恨恨地罵老妻。“等咱們老了,走不動了,誰養?還不得靠大郎一家嗎?你這些年來擺恁些臉子給誰看?知道的會說一句因為你待前媳婦感情深,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后媳婦不孝順你呢。”

吳家主母喃喃無語,面色有些難堪,“難道要我當婆婆的向媳婦賠禮?我可做不出來。”

“那就借著此次馨兒的親事,慢慢的修補與你她的關系。難道你想將來你病在床上,卻連個端屎端尿的人都沒有?難道你還指望著嫁出去的馨兒回來服侍你嗎?縱是馨兒同意,她婆家能愿意?”

“你不就是因為后媳婦是個商戶,瞧她不起嗎?可是你也不想想,這些年來,她手握馨兒母親幾家商鋪卻一直不貪不污,年年紅利不少交給你。你還不知她是什么人嗎?”

“萬一她把紅利克扣了私自貼補給她兒子呢……”吳家主母話雖如此話,可是語氣卻軟了下來。

“她兒子不是你孫子?不是姓吳啊?”吳知事嗤地一笑,轉過身去不理老妻。


上一章  |  田韻目錄  |  下一章